為什麼有時候古人“背後長了一個瘡”就會死亡?

嗯哼7962


背後長了個瘡就能威脅到生命,或許很多人都會覺得小題大做。但是在古代,這是一種讓人驚恐的疾病。

據《劉涓子鬼遺方》記載:“凡發背,外皮薄為癰,皮堅為疽。”

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可知,古人將這種能致人死亡瘡叫做癰(yong)、疽(ju)。現在醫學解釋:皮膚的毛囊和皮脂腺成群受細菌感染所致的化膿性炎,病原菌為葡萄球菌。發生於體表、四肢、內臟的急性化膿性疾患,是一種毒瘡。因此古人說的瘡對照現在的醫學名詞應該叫褥瘡。

褥瘡是什麼?

通俗來說,身體局部組織長期受壓,發生持續缺血、缺氧、營養不良而致組織潰爛壞死。影視劇裡也會經常提到這個詞,大致情節就是生病了臥床不起,護工每天將病人翻過來讓背部透透氣防止褥瘡的發生。據現在科學的統計,每年會有幾萬人死於褥瘡。當然褥瘡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褥瘡發生於癤(jie)聚集之後,癤就是我們平常見的白頭的小膿包,一擠就破掉流出白色至淡黃色的膿液,是一種比較輕的毛囊炎症,這解釋起來就是有量變到質變的轉化過程。我們常說的青春痘,痤瘡按照這樣的解釋都屬於癤的範疇。

古代都有哪些名人死於癰疽?

①項羽的亞父:范增

據《史記 · 項羽本紀》記載:項王乃疑范增與漢有私,稍奪之權。范增大怒,曰:“天下大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願賜骸骨歸卒伍。”項王許之。行未至彭城,疽發背而死。因項羽中了陳平的離間計,導致項羽不再信任。而范增的脾氣也非常的值,認為項羽不相信他就告老回家,沒想打項羽準了。所以在回去的路上,范增越想越生氣,結果還沒回到彭城就氣出病來,結局就是背疽發作而死。
②明朝開國功臣:徐達

徐達跟隨朱元璋打江山,一路忠心耿耿。歷史上有這麼一段:朱元璋心裡擔心徐達功高震主,有一次聽說徐達患有背疽,忌諱吃鵝,於是偏偏賜了徐達一頓全鵝宴,君王賜宴不得不食,不然就是欺君大罪。徐達心中苦悶,認為朱元璋這麼做太寒心了,於是心中積鬱難平,疽發而死。

點評:任你在朝堂之上權勢再大,當你患上癰疽之後,再厲害的人都抵擋不住病痛的折磨。

我們通過記載可以很容易發現一個規律:氣性大的人,覺得憋屈、冤枉、大志不得伸的人容易患上癰疽這種病。最後這部分人因氣生病,最終病死。在古代沒有有效藥物控制炎症的情況下,很快就會形成膿腫,最後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通過這篇文章也在告誡我們:莫生氣,生氣鬱悶的話容易得癰疽!(或許很多人會覺得危言聳聽那就一看而過吧)


歷史每日說


若不用抗生素,即便是現在背上長個搭背瘡也是非死即殘。

搭背瘡是搭背瘡也稱‘癰瘡’,分公母,長在人背上,故名搭背瘡。公的獨頭在中間,母的多頭圍一圈,癤腫面積大,部位深,危害大。


一般形成幾何形創面的,自然是菌株深植了。所以靠古代的湯藥,所謂消腫、去淤、鎮痛。其實根本控制不了病菌的繁殖,最終菌株入脊髓,從而導致全身敗血症,則人痛苦不堪,必死無疑。所以古人若是長了這個瘡之後,治癒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古代歷史上最有名的患背癰,也就是搭背瘡的一個是項羽的亞父范增,另一個是明朝開國元勳徐達。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古人認為患背癰的人,不能食用蒸鵝。因為鵝肉在看來是發物,瘡在腫痛發作的時候,食用鵝肉,無異於雪上加霜。

所以野史裡有朱元璋賜蒸鵝給徐達的橋段,但那畢竟是野史。

搭背瘡現在還存在,只不過現在人的生活水平、衛生條件、醫療設施都比古人好。所以這種病的患病率也比古人低,即便患了這種病及時治療,在做菌培養藥敏試驗後用對應的抗生素,及時殺死細菌,抑制菌株生長,基本上不太會產生太大的危害。


搭背瘡之所以危險,是在於他發病的部位,人的脊椎,交叉神經密集。所以有些病灶深的,即便救回了命,最終也變成了駝背、癱子。

所以你還認為古人“背後長可一個瘡”就會死亡,還是件不可思議的事情麼?

在沒有抗生素的年代,傷口一旦感染,那都是致命的事情,所以搭背瘡不能輕視。


炒米視角


我是個醫生,看到很多網友已經回答的很好了,不過,還是我來再回答一下題主提出的問題吧。我們討論時,為了避免重複,為了保證閱讀效率,就多少涉及一些更深刻,更專業的內容吧。

一般來講,“背後長了一個瘡”指的是背“癰”。癰是一種相對常見的皮膚附屬器和皮膚軟組織的外科感染。如果感染侷限在一個皮膚附屬腺囊(包括毛囊腺、汗腺、皮脂腺等)內,這時稱為“癤”,如果擴散到多個皮膚附屬腺則稱為“癰”,臨床上合稱“皮膚癤癰”。嚴重的癤癰可發生感染擴散,引發嚴重的全身併發症,威脅病人生命安全,甚至是造成病人死亡。

這裡的意思是說,其實就是現在,如果是嚴重的或者處理不當的皮膚癤癰,也可能會引發嚴重後果。比如說所謂“面部危險三角區”的癤癰,因為臨近靜脈無防止逆流的瓣膜,所以膿腫形成後如果處置不當(比如說暴力擠壓),膿腫順著臨近靜脈逆流,就可能引發嚴重的併發症,如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是一種很嚴重的顱內感染,一旦發生,就在今天醫療條件很好的情況下,死亡率也在30%左右。

“背後長了一個瘡”,就是背癰,這最大的危險(併發症)是癰內膿腫形成後引發感染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聽說過吧?到了感染性休克的地步,死人不奇怪吧?就算現在醫療條件很好了,感染性休克的病人也會收到醫生髮的《病危通知書》的!

背癰(大量)膿腫形成,發生嚴重併發症,這在古代常常叫“背瘡破裂”而死,這不奇怪,就算在今天,背癰引發的嚴重併發症(如感染性休克或敗血症)也完全可以要人命的。

好了,上面的內容是一個方面。下面,我們重點講講;為什麼現在背癰發作死人不常見了,以至於原來(古代)習以為常的背癰死人,能讓題主和很多人感覺到奇怪了。

現在背癰為什麼少了,也(一般情況下)不死人了?

這裡的原因很多,有些網友已經提到比如說醫學的發達等等。其實,背癰的減少和變的(相對)不要命,這可以說是整個文明進步帶來的碩果。不但是醫學的發達,而是整個科技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帶來了背癰這樣的疾病的大幅度減少,以及預後的大幅度改善。

比如說棉花的使用和普及。棉花的使用和普及,包括棉紡技術的進步,讓人們穿的躺的蓋的都變“軟”了,這個能理解麼?衣服鋪蓋和皮膚緊密接觸,變軟的結果就是顯著減少了衣服鋪蓋對人體(皮膚)的慢性損傷,皮膚慢性損傷的減少,顯著減少了癰腫的發病率。

另一個是自來水的普及,自來水的普及讓很多人都可以輕鬆的獲得洗漱用的水,用水不用再肩挑手提,也不用再到沒有人工處理,故而含有許多病原微生物的自然水體中去洗澡了,當然,洗澡的頻率也增加了,於是,皮膚變的乾淨起來,自然也就不容易得癰腫,特別是不接觸自然界水體中的惡性致病微生物,自然的癰腫也就沒那麼厲害,也就不容易死人了。

其實,現在因為人類大量濫用抗生素,很多自然水體中的微生物,其致病性都沒原來那麼高了。為了在人類發明的抗生素的狂轟濫炸下活下來,致病微生物不得不發生了各種變化,這些變化影響了其致病的毒力,所以已經沒古代那麼毒了。

當然了,背癰發病率的下降不但是因為衣物的改善,不但是因為人們衛生習慣的養成(比如說勤洗澡了),也不但是因為人們不再那麼多的接觸有致病微生物的自然水體了,上面我們說過,這是整個文明的進步帶來的。事實上,今天的人的身體素質(對疾病的抵抗力)要比古代的人強的多。今天的人有更豐腴的食物,更健康的身體,更先進的觀念。今天的人在身高和預期壽命等各個方面,都要比古人強多了!

因為各個方面都比古人強多了,因為今天的人的身體抵抗力很厲害,所以像原來輕易就會死人的背癰這樣的疾病發病率就少多了。這在醫學上,叫做社會發展帶來的疾病譜的變化,原來的常見病(如背癰)現在不常見了,原來因為預期壽命太低而不常見的疾病(如癌症),隨著老齡化的到來,越來越變成常見病了。這就是時代不同了,古代和現在不一樣,大不一樣。

好了,希望我清楚了。大家如果知道這是古代和現代不一樣——不但醫學水平不一樣,穿的衣服也不一樣,生活習慣也不一樣,接觸到環境也不一樣,身體抵抗力也不一樣,等等,一起造成了古人“背後長了一個瘡”的事很常見,而且也容易因此而死亡,那就算我說明白了。

上面的內容供題主和大家參考,拋磚引玉,歡迎斧正,感謝閱讀,期待在交流中共同進步。


137億年前的氫二氧一


古時候生瘡也是重病,我有一上了歲數的親戚,頭上曾長滿了瘡,觸目驚心,留下了滿頭的傷疤。據說當時是天天用藥水洗,還四處流膿,家人都擔心他活不了,或者即使長大了也找不到媳婦。上世紀八十年代,我一發小腿上長了一個類似瘡的東西,或者叫癤子,最後去醫院,把膿弄出來後,裡面放了捻子,讓經常換,看他痛苦的樣子,我都心裡一縮一縮的。

(癤子)


古時候,醫療條件差,抗生素還沒有發明,對一些病還是束手無策的。


古人因背後長瘡而死的,歷史上有兩個歷史名人,一是朱元璋的好朋友,明朝的開國功臣徐達。洪武十七年(1384年),徐達得了背疽,次年二月(1385年),病情加重,隨後去世。


據野史《翦勝野聞》記載,徐達是被朱元璋毒死的。王文龍《龍興慈記》載,徐達因病無法吃鵝,朱元璋賜給徐達蒸鵝,徐達吃完後死。


野史上說,在朱元璋清洗功臣的年代,得知徐達長了背瘡,於是送了蒸好的鵝讓他吃。因為徐達也知道鵝是發物,自己這個病,吃了鵝必死。於是含淚吃下,“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算是沒有辦法。


(范增)


另一個歷史名人因背瘡而死的是范增,他是項羽的主要謀士。對范增的死,有記載為,"項羽允許范增辭歸。范增啟程,未到彭城,背上生毒瘡發作而死。當然也人說,范增看到項羽大勢已去,於是詐死,其實隱姓埋名,隱居在山洞裡。


當然,還有說三國劉表,清努爾哈赤,也是死於後背長瘡。


古時候,人背後長了一個瘡為什麼如此厲害,能奪取人性命?


人背後長的瘡叫“搭背瘡”,也叫“手夠瘡”、“背疽”,開始時,局部出現紅腫,隨後伴隨著熱痛。病灶不能碰到,一碰到就鑽心地痛。慢慢的就會化膿,流濃水,再時間長了就會潰爛,發炎。如果不及時治療,病菌就會爆發式發展,深入侵入人身體。


搭背瘡大多是由於金黃色葡萄球菌自毛囊或汗腺侵入所引起的單個毛囊及其所屬皮脂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炎症常擴展到皮下組織。


又因為搭背瘡因生在背部肌肉及脊椎神經較密集的地方,破壞性較大,嚴重者會導致人死亡。


(徐達吃蒸鵝)


古時候,醫療條件差,特別是沒有特效藥,更不能進行細菌培養,沒法對症下藥。最最關鍵的是沒有對應的抗生素,那麼治療效果就特別差。


古人得了搭背瘡,用藥熬湯調理的多,但是效果甚微。當然,也有得了搭背瘡而治好的,有人能忍住痛,把潰爛面挖出,再敷上對應的藥物。


如果古人知道得了“搭背瘡”要注意患病部位附近要保持乾淨,不穿硬的,容易摩擦患處的衣服。而且注意飲食,儘量不要吃海鮮,刺激類食物,多喝點溫開水,多吃新鮮青菜水果,可能治療的效果更好一些。


在當代,得“搭背瘡”的人很少了,因為條件好了,人們講究衛生,而且醫療水平高,即使得了也會迅速治療。



校書郎工作室出品,柒月夏


歷史漫談君


不要把現代的醫療條件套用到古代!

我就不說太遠太落後時候的事情了,我就說甲午戰爭。

19世紀末,科技已經有些進展了吧;日本當時也算是個列強吧。

打甲午戰爭,戰死的沒多少;發疫病愣是死了一萬多人……

那個時候條件就是這樣。

古時候別說“一個瘡”,一個小傷口都可能感染死人,一個寄生蟲就可能讓人沒命,現在的“非典”,“禽流感”什麼的,放到古代很可能就會造成大量的無人區!

所以,在古代郎中可是非常重要的技術人才,戰亂時期一些盜賊團什麼的都不敢亂殺,因為這種人實在是太有用了,即使只能治個發燒感冒,那也很不錯了。


國史拾遺


古時候,外科瘡瘍四大證:癰疽疔癤。這些基本都是細菌感染引起的皮膚感染,小的只是單個毛孔,比如癤,現在常見的毛囊炎、青春痘之類的;大的就不是單個毛囊了,是一片感染,比如癰。古時候沒有抗生素,說通俗一點,那會就算疔都有可能會死人的,畢竟中草藥的直接抗菌作用還是不夠理想。現在基本見不到疔了,輕一點的,外用抗生素軟膏就行,稍微重一點的,口服抗生素,再不行靜脈給藥……基本現在癰疽疔癤都不是大問題了,有些癰,切開引流也很常規了。

背部的瘡瘍也是同樣,除非醫療條件比較落後的地方,一般來說,現在不會因為這些引發“疔瘡走黃內陷”了,也就是基本不會引發全身感染,敗血症、感染性休克之類。這就是現代醫學改變中醫診療疾病譜的典型。

當然,別以為中醫在這塊就沒有用武之地了,比如癰疽疔癤早期可以用清熱解毒的消法外用藥膏、在瘡瘍中期可以託毒法內服湯劑促進成膿排膿、在癒合期配合扶正法去腐生新……總之,老祖宗對這類疾病還是總結了豐富經驗,再配合現代醫藥知識,基本都不是問題了。


綿黃芪


以前,醫療水平低,壽命短。古代沒法考證,就說解放以後的事。

我的家族是村裡第一大姓,親戚多。據說,我的爺爺腰上長一個皰,爛死的。大奶奶(爺爺的第一個老婆)血崩死的。有一個堂爺爺(輩份上排)肚子疼死的(闌尾炎)。還有個堂爺爺,國民黨縣秘書長,不肯去臺灣,被新中國政府勞改,刑滿釋放前一晚,收拾完行李,洗漱完畢上床睡覺,第二天再沒醒來。現在看來都是小毛病,以前治不了。魯迅的課文裡,吃人血饅頭,是為了治肺癆,那時候,這是不治之症。

4年前,我做了膽囊手術,要是放在40年前,我早掛了。感謝科技帶來的福音,改革開放,除了生活質量提高,壽命普遍延長。好好享受人生。


kentnb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看古書覺得很奇怪,怎麼有人背後長了一個瘡就死了。

瘡而已,放在今天隨便塗掉皮膚軟膏,不就治療好了?

當然不是這樣。

古代死於瘡的人,還真不少。

比如項羽的謀士范增,還有著名的明朝大將徐達。

大家知道慈禧太后是怎麼死的?

就是得了輕微的痢疾。

在今天,痢疾哪裡算什麼病?

薩沙小時候就得過痢疾,治療起來一點也不困難。

你想要很快康復,就直接去醫院掛水,最多一週也就好了,絕對不會有生命危險。

然而,當年沒有抗生素,痢疾就是不治之症。

誰得痢疾基本就死定了,一國之尊的慈禧太后也不例外。

再說,小說《紅樓夢》裡面的晴雯,得了一個感冒就死了。

自然,晴雯死亡有被王夫人趕走的原因,但仍然是因為感冒久治不愈最終病死。

誇張嗎?

不誇張!古代的感冒死的人可多了。

為啥?

說來說去,缺乏抗生素,即便是很簡單的細菌感染也是對付不了。

青黴素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在二戰期間因為軍事用途實現了量產。

青黴素誕生以後,人類壽命延長了10到20歲!

那麼,為什麼今天的人很少得背瘡之內?

說通俗點,背瘡就是細菌感染的一種表現。

細菌感染長期得不到控制,導致出現全身症狀,外表皮膚都出現潰爛。

這就是背瘡。

而今天有了抗生素,出現細菌感染以後打一針就抑制住了,絕對不會發展到背瘡的地步。

然而,古代則根本沒有辦法。

所謂背瘡就是比較嚴重的細菌感染,在古代主要靠自愈。

老幼婦孺換這種病最多,徐達、范增也好、慈禧也罷,都是老年人了,抵抗力弱。

而晴雯死的時候只有十六歲,一直身體很弱。

很多人驚奇,為什麼中國古代人類平均壽命只有三四十?

第一是嬰兒、兒童夭折太多,單單一個天花就能殺死三分之一的孩子。

第二是沒有抗生素,小毛小病都能夠治病,就算康熙的兒子又有很多人在少年青年時候就病死了。


薩沙


從古代史籍的記載來看,有很多人是因為背上“發疽”而死。比如楚漢爭霸時期項羽的謀士范增,就是因為受氣背上發疽而亡。三國時期的荊州牧劉表,也是因為背上長疽而死。清太祖努爾哈赤,也是被記載死於毒疽。

至於明朝的開國功臣徐達,也有不少人認為,他是因背上長了毒疽,吃了朱元璋賞賜的燒鵝,引毒疽發作而亡。不過,這一故事並沒有記載在正史當中,因此可信度並不高。但從這件事也能看出,背上發疽在古代確實是一件很常見的病。

(范增劇照)

那麼,背上發疽到底是什麼病,為什麼患上之後,很快就會死呢?

所謂“疽”,就是指在局部皮膚下長出的毒瘡,類似於現代人臉上或背部,因上火等原因出現的痘痘。長到一定程度之後,會出現一個白頭小膿包,擠破後會流出淡黃膿液。當這些毒瘡全部彙集於一處,又沒有得到及時治療處理時,就會形成巨大的膿瘡。

我們通常見到致死的疽,一般都記載發於背部,這就極有可能是一種褥瘡。

所謂褥瘡,又叫做壓瘡。這種病,往往是因為一些無法動彈的病人,平躺在床上,由於長期無法改變自己的體位,從而背部受到長期的壓迫而導致。一旦得了褥瘡,患者的背部、臀部、頸部都有可能出現較大的膿包,如果嚴重一些的話,就極有可能出現現代人所說的“搭背瘡”或是“砍頭瘡”。

由於古代沒有西藥,沒有抗生素,因此古人在生病後,往往只能採取中藥來進行治療。中藥的效果雖然好,但起效確實要比西藥慢。不少人在養病的過程中,由於療程較長,病人不下床活動,最終形成了褥瘡,這在古代也是比較常見的事。

除了褥瘡之外,因上火背部起痘瘡,也是毒疽發作的一個主要原因。有人說,背上長痘瘡人人都有,怎麼可能危及生命呢?

(徐達劇照)

誠然,現代人遇到這種情況,一般都會選擇用一些消炎藥或者祛痘藥膏來解決問題,狀況並不嚴重。而對於古代人來說,由於醫學水平落後,醫理知識更是有限,古人面對小小的痘瘡,通常都不會予以重視。

而且最要命的是,古代的衣服主要以麻織品為主。本來背部就長出了大膿包,還整天被麻衣蹭來蹭去,很容易引發創口感染和敗血症。而對於生活在古代,沒有抗生素和西藥的人們來說,敗血症是非常致命的。

除了以上兩種可能外,在古代還有一種可能會引起背上的毒疽。

眾所周知,古人尤其喜歡服用丹石之藥。早在秦始皇時期,就有方士煉長生不老丹藥的記載。古人的科學知識落後,對於物質的毒性同樣沒什麼瞭解。因此人們服用丹藥後,除了“延年益壽”之外,一般也會在體內留下一些後遺症。

(敬獻仙丹,圖取其意)

比如在唐代時,煉丹者在煉丹時,一般就會用到水銀。他們首先把鉛塊搗壓成中空的形狀,再把水銀灌入其中,把四周封蓋起來,用猛火加以煉燒,最後就會成為丹砂。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丹砂在古代還頗為昂貴和搶手,一般只有有錢人才有資格服用。而長期服用這些東西之後,服用者往往就會出現重金屬中毒等現象,這種病通常表現為背部長出毒瘡,體內出現結石等。古代的大夫們,對這種病,顯然是無能為力的。

總的來說,古人背上發疽的病因可大可小,大的原因甚至大到增生甚至癌症,而小的原因僅僅是由痘瘡引發。

不得不說,生活在一個醫療技術先進的時代,實在是幸運啊。


張生全精彩歷史


為什麼有時候古人背後長一個瘡就會死亡?因為在古代,醫療條件很差。人們對肺結核,瘩背,等,由結核桿菌,葡萄球菌,溶血鏈球菌,綠膿桿菌,厭氧菌……皆縮手無策,任其繁衍生息,肆虐為害!無藥可治,苦不堪言,皆活活被病菌折磨而亡!如今有了各種抗菌素,如:青黴素,鏈黴素,雙氯西林,氨苄青,頭孢唑啉,拉啶,孟多,異煙肼,利福平,利福啶等藥物都能有效治癒他們的病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