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死也要生兒子的三大“原因”,和重男輕女無關,過來人才懂得

自計劃生育以來,中國的男女比例一直都很懸殊,據說婚齡男性甚至要比女性多出三千多萬

,這其實就是“重男輕女”思想普遍流行的結果。但近些年來,“兒子是賠錢貨”的觀點也變得越來越流行,不少家庭反而以生女兒為榮了。

窮死也要生兒子的三大“原因”,和重男輕女無關,過來人才懂得

不過也有一些家長,還是會更願意生兒子,哪怕家裡並不富裕,甚至還出現了外公外婆希望抱外孫而非外孫女的。同事小李的父母,就是典型的例子。小李是家中獨女,她的老公也是獨子,二人都希望能生個女兒,以後經濟負擔能夠輕一點。

幸運的是,小李的公婆也很開明,完全沒有重男輕女的思想,表示無論孫子還是孫女,都會一樣地疼。

可偏偏小李的母親,卻直言希望小李生個兒子。母親的這種想法,起初讓小李很不解,通常來說,都是婆婆抱孫心切,哪有外婆抱外孫心切的?畢竟就算生下男孩,傳的也是婆家的香火,跟孃家又有什麼關係呢。

窮死也要生兒子的三大“原因”,和重男輕女無關,過來人才懂得

後來經過溝通,小李才發現並不是自己的母親重男輕女,她這樣想,其實是有另外一些原因的。

窮死也要生兒子,只因這個社會對女性太不公平

小李家並不富裕,可是她的母親卻仍然希望她生個兒子,最大的原因就是身為女性,小李的母親早就已經飽嘗社會對待女性的不公。當今社會,雖說已經足夠開放,可仍然是個不折不扣的男權社會,女性無論在社會生活、情感還是職場上,都是很吃虧的。

所以小李的母親希望她生兒子,並不是因為什麼重男輕女,只是希望自己的第三代能夠免受社會的不公,這正是“隔代愛”的體現。

窮死也要生兒子的三大“原因”,和重男輕女無關,過來人才懂得

現代家庭生育數量少,孩子成年後,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留在自己的身邊

為什麼一些家庭明明沒有重男輕女思想,卻仍然一心想要生兒子呢?這裡面,其實也有一點家長的“自私”。

現代家庭基本上都只生育一到兩個孩子,等到老了,家長就會更依賴每一個孩子。人都是自私的,誰都希望自己老了以後,孩子能夠留在自己的身邊,或者至少不要離得太遠。

然而現實中,新婚的小夫妻,婚後基本上還是和男方家庭互動更多,有的甚至直接就和公婆住在一起。小李就差不多是這種情況,她和公婆住同一個小區,平時吃飯基本都在一塊,相比之下,自己的父母則住在幾百公里外的另一座城市。

窮死也要生兒子的三大“原因”,和重男輕女無關,過來人才懂得

兩相對比,當然會讓小李母親覺得生女兒不如生兒子好,她希望小李生兒子,正是希望等小李老了以後,不用像自己這麼孤獨。

希望生兒子的第三大原因:不想讓女兒承受生產之痛

如果大家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希望生兒子的,居然是以女性家長居多,尤其是那些有過生育經驗的。這其實不奇怪,懷胎和生育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那些經歷過的人,更是體驗至深。

所以她們希望生兒子,其實就是不想讓自己的後代繼續體驗這種痛苦。這也是一種“自私”,然而這種自私的背後,卻是對親人的關懷和愛意,可以說是一種偉大的自私。

窮死也要生兒子的三大“原因”,和重男輕女無關,過來人才懂得

總之,希望生兒子,哪怕窮死也要生兒子,不一定就是有“重男輕女”的思想,更有可能是上面所說的那三大原因。

事實上,真正擁有重男輕女思想的人,尤其是年輕人,已經非常少了,人們生育下一代,考慮更多的還是子女今後的幸福問題。雖然生男生女都一樣,但就當今社會而言,顯然是對男性更友好的,這就是導致一些父母更願意生兒子的根本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