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思想“無為而治”孔子思想“克己復禮”,是否都阻礙社會發展?

公義律師


不會,那是你根本就沒看過他們的書,也就不可能理解這兩個詞語的意思了,連它們的意思都不懂,又怎麼理解他們的思想?

老子、孔子能被後世兩千五百多年裡的讀書人、帝王奉為圭臬,又豈是一句落後,一句阻礙發展就概括的?

道德經講的什麼?無為而治指的什麼?

從大了說,道德經講的是事物發展規律,從小了說,是教皇帝,如果做一個皇帝的,

無為而治絕不是什麼很多人解讀的什麼皇帝什麼都不幹,讓老百姓休養生息,自行發展,這是典型看字面意思了。

它實際上指的是皇帝在上位,不能表露自己的情緒、喜好、能力、智慧,要懂得隱藏自己,不能讓臣子看穿自己,從而找出自己的弱點,利用自己,

至於孔子的思想,也是這個道理,克己復禮,復的是什麼?什麼是禮?他想要的,是長幼有序,倫常有序,尊卑有序,君臣等級,要的是規矩,

所以,這怎麼阻礙社會發展?兩個思想家,又不是政治家,如何阻礙發展?有那麼大的影響力?


南朝居士


  1. 老子孔子已化神,千年道義流芳韻。別把誤解當樂趣,二聖仙香幾人聞。

2.人若無為天有治,規律代表宇宙心。人若有為世更美,天地人合日月新。


3.克己復禮禮是規,無規宇宙也自毀。大公無己是天禮,胸有銀河必生輝。


4.宇政合諧萬界興,宙業輝煌廣無窮。老子孔子早看清,繁星如花不是夢。


為善吶喊


回答前先分別分析一下:老子和孔子的思想和主張。

老子是道家代表人物,倡導依照客觀自然規律行事。

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爭等博愛思想境界,就是很好的體現。

其中,無為而治,並非不作為。而是去除那些人為謀取私利,阻礙生存發展的不良企圖行動。讓其順著自然、和諧、共存、可持續的健康發展,最終達到無為而治的目的。

孔子是儒家代表人物,萬世師表。倡導禮義廉恥,仁愛思想。

因材施教,即是現在素質教育的前身。

禮義廉恥,仁愛等思想,也是現在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重要組成基礎。

克己復禮,講求的是約束自己的不良謀求,讓言行符合禮義。順應時代的正常有序,穩步的向前發展進步。

綜上所述,“無為而治”和“克己復禮”,都是人類社會進入更高文明的必然途徑,以及最終發展結果。

只是在先前生產力低下的古代,被君主們扭曲,而擇取美化自身的統治,而使其本質被破壞。進而缺失,無法體現真實意義。

而隨著人類思想進步,社會發展,逐步還原其本質。

現在的徵信系統,就是規範人們誠信建設的有力保障,也是為達到“無為而治”和“克己復禮”的有效方法之一。

認同的師友們,歡迎關注點評交流,互相補充!宏揚傳統文化的正能量!謝謝大家!


袁少安


老子的“無為”,孔子的“克己復禮”,都不僅是一種思想,更多的是修身的路線,這樣才能有助於看清社會發展趨勢。

別說老子孔子,其實我們每個普通人都能發現:一個任性,自私,慾望過度膨脹的人或社會,最後會發展成什麼熊樣!

會發展成社會的毒瘤,或毒瘤的社會。

這不是什麼高深的哲學,是個常態的現象。每個人身邊都有大量的例子,那些慣壞的熊孩子長大了成了什麼?那些流氓政權,最後是怎樣作死的!以搶掠為榮的索馬里海盜文化,如何令全世界頭疼!

然後,大家會形成一個社會共識:人的發展,社會的發展,都不能任性,要符合自然規律,還要約束私慾的無限膨脹,要敬畏不知。

自然規律是什麼?不能紙上談兵,有高明的辦法。人是大自然的縮影,國學提出天人合一,相應相通的基本觀點,簡單說,自己身上就有健全的自然規律,掌握生命的規律就能掌握自然規律。

但是很多人不相信,國學還提供了實證的路線與方法系統,這就是老子孔子的“無為”“克己復禮”展開的內涵。

無為,是讓人性裡面,任性又無知的感官無為,消停,靜下來,定下來,誠心誠意的把自己放到大自然,體驗大自然的高明,昇華生命。

所以,需要無為的不是大自然,是自我裡的無知和任性。因此“無為”後面還有話,“無為而無不為”。真正體驗、掌握了自然規律,昇華了認知格局,不再無知無畏,就可以有所作為,甚至無所不為了。怎麼做都高明,這樣的人,才能真正促進社會發展。

復禮也不是復古,是恢復對社會和自然的敬畏。是對不知和更大的智慧,常懷敬畏之心。不剋制貪婪,私慾,對社會後面的齒輪,對自然規律毫無敬畏,盲人騎瞎馬還為所欲為,會是什麼樣的後果?

個體和社會,會像大量癌細胞的高速繁衍,發展的越快,越害人害己。自然規律再高明,也救不了作死的人,放縱的社會,只能讓他咎由自取。

綜上所述,“無為”,“克己復禮”,不是要阻止社會發展。而是要阻止社會向不健康的方向發展。保持和諧,自然,健康,可持續的發展與繁榮。


杜新治


如果說是阻礙社會發展,那麼這頂帽子就又高又大了,恐怕老子孔子都戴不住吧?

(無為而治):“小朋友!隨便哭吧!我給你時間;”

(克己復禮):“小朋友!莫要哭哈?我給你糖吃……”

“無為而治”和“克己復禮”都是為了維穩。“無為而治”相當於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克己復禮”就是一支邁步踏上征程的維持和平部隊。

老子講秩序、講道德,認為心靈美環境就美;孔子講文明、講道德,認為心靈美行為就美。

老子認為世界上自作聰明之人容易做出格之事,便提倡無為而治,只要大家老老實實,本本分分即可。大家也就不需要精神文明,思想文明,政治文明瞭。

孔子他認為那個時代禮壞樂崩,便提出克己復禮,對百姓仁恕,對君王忠恕,尊卑有序是國情須要!當然,歷史和社會是在進步中發展……

“無孔子則無英雄之進取;無老子則無英雄之守成!”


與浪共悟的妦


老子思想“無為而治”、孔子思想“克自復禮”,理解、參悟、應用的境界高了,不僅不會阻礙社會發展,而且能夠推動、拉動和促進社會的發展。相反,如果對它們理解、認識、運用的偏執錯誤,則又必然會阻得社會的發展。

菜刀還是那個菜刀,金錢還是那個金錢,權力還是那個權力,核技術還是那個核技術。古代的思想、文化、道理、言論,等等,都如它們一樣,都是人類發現、發明、創造、運用的工具,到底這麼些工具是有利、還是有害,區別的關鍵,是理解、領會、運用它們的人的自身。


沃克特爾


第一,孔子和老子是同時代的人,孔子出生於公元前551年,死於公元前479年,已有定論。老子生卒年不詳,據說活了二百歲。在《史記.孔子世家》裡曾記載孔子自魯去東周洛邑拜訪過老子,尚有臨別贈言。

第二,關於“無為而治”之說,在《論語.衛靈公》的第五章記載:“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舜就是“無為而治者",然而是有條件的,“恭己”,“恭”是形容詞的使動用法,訓為“使……端正嚴肅”,“恭己”就是“使自己端正嚴肅”,這是“無為而治”的第一條件,率先垂範,作出榜樣,讓下民學習;第二條,“正南面”,正正當當,坐北臉朝南面,這是王當坐的姿態。另,自然,老子在《道德經》裡的第二、三里都提到“無為而治”之說,確然是老子的政治主張。“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使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無為而治”是靠言傳身教,無不治,什麼都為,什麼都治。順應自然,順應天命。

第三,孔子老子之說,不實用於現代,春秋時代則可。

第四,“克己復禮”源自古語為孔子所引用,見《左傳.昭公十二年》。適合當時,亦適合當下。與時俱進地看問題,禮節儀式,任何時候都適用,因為人是有思維有感情的高級動物。迎賓儀式,開學畢業典禮,握手擁抱,寒喧問候,皆為“禮”,即禮節。剋制自己,服從於禮,無錯,社會才像社會,國才像個國,家才像個家。:


三十三畫1936


老子思想“無為而治”孔子思想“克己復禮”,並沒阻礙社會的發展,而是促進了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文明的進步與發展。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自然而然,順其自然,無為而治”。無為而治是按自然規律任其發展,由無為而無不為。無為而治是老子的政治主張:“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使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靠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讓民眾自我感化,自我制約,由無為以達到有所作為,更好的治理。順應自然,順應天命。天命即是一個人的使命。

無為並不是消極避世,也不是無政府主義的放任,更不是目無組織一團散沙。而是按自然規律地有序發展,君主制定出仁政的治國綱要,德行天下,賢臣良相效忠君王充分發揮。讓老百姓能很好地休養生息,安居樂業,逍遙處世,以得到更多的利益。

無為並不是不修為,而是更好地修為自己高尚的道德。

無為而治,讓人民獨立、自由、自尊、實現自我,適合當代社會的思想。一個偉大思想的跨超時空,又怎麼會阻礙社會的發展。

孔子思想“克己復禮”,是奉公守法,嚴於律已。通過剋制自己的自我教育,自我督促,自我完善,以提升人的自我道德修養,讓自己的言行舉止,為人處事,都在仁義禮的範圍之中。剋制自己,服從於禮,社會才能和諧穩定而有序地發展。讓言行符合禮義,順應時代正常有序地向前發展進步。

克己復禮初衷是好的,只是後來被歷代封建王朝所利用,有所改變,有所偏離。董仲舒的“獨尊儒術”,既讓儒家思想發揚光大,走向政治的巔峰,又讓儒家被注入君權神授,陰陽五行等學說,從此克己復禮失去了真正的內涵。宋明理學,克己復禮成為“存天理,滅人慾”,剝奪了人們正常的慾望,消除了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許多知識分子束縛在科舉考試之中,限制在四書五經之內。

克己復禮,如果通過正確的理解、參悟、應用,並且達到了很高的境界,不僅不會阻礙社會的發展,而只是促進人類文明的進步與發展。

老子和孔子都是思想家,並不是政治家。兩千五百年前兩位聖人的思想,能被歷代封建王朝奉為經世致用,並不是一句阻礙一句落後能全面概括,而是有著更深層次的探索。


朱八戒CC


老子的"無為而治",是要人們遵循大自然和社會的發展規律,不要妄作為,不要好大喜功,是正確的思惟方式,對社會進步是有益的。

孔子的"克己復禮″,是要復周公之禮,是要恢復舊的統治秩序,是阻礙社會進步的。

孔子的學說,精華與糟粕共存,老子的學說則過於理想化,都應當批判地繼承,取其長而棄其短,做到古為今用。


陳老師224723857


兒子:“老爸,什麼是無為而治?”

老爸:“兒子,這問題太複雜了,簡單說就是根據你的天性引導和教育你。”

兒子:“老爸你知道的,你兒子我的天性就是貪吃、貪玩、貪睡。”

老爸:“哼?再加個貪色,你給老子就差整個豬八戒出來,看老子不打死你!”

兒子:“老爸稍安勿躁,克己復禮,豬八戒怎麼了,先是天蓬元帥,後成淨壇使者,別人給摳鞋跟都嫌指頭粗著來!”

老爸:“這臭小子,克己復禮都用上了。我去找找玉皇大帝和西天如來,不信治不了你小子!”

兒子:“哈哈!老爸你又錯了,我才不怕什麼玉帝老兒和西天的胖和尚了。只要不找我班主任老師,我就謝天謝地,謝謝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