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舉人、貢士、進士分別能當什麼官,考中難度有多大?

一德格天1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在古代,讀書人的出路只有一條——考科舉,做官老爺。能不能做成官老爺,那就要看你有沒有本事通過科舉考試了。

科舉制度的緣起和發展

科舉考試起源於隋朝,發展於唐朝,完備於宋朝,式微於元朝,輝煌於明清,結束於清朝。從隋朝公元605年持續到到清朝公元1905年,主宰了1300多年來無數讀書人的命運。就像今天的高考一樣,科舉考試也是一座獨木橋。

相對而言,通過了科舉考試就能夠有官老爺可做,其實惠和難度自然非今日之高考可比,也許比今天的博士考試還要難。

在沒有科舉制度以前,朝廷是怎麼選派官員的呢?隋朝以前,漢朝採用的是“察舉選官制度”,就是由各級地方推薦德才兼備的人材。由州推舉的稱為秀才,由郡推舉的稱為孝廉。

因為缺乏客觀的評選準則,因此產生了很多弊端。比如一個人即使沒有什麼品德和才華,卻很有可能因為和推薦者的關係而得到任用。真正有能力有才華的人,由於缺少背景,往往隱居鄉野,鬱郁不得志。

由於找不到一種更加合理和公平的官員選拔方式,薦官制度一直持續到魏晉時期,演變成九品中正制,就是把官員劃分為九個等級,分別由地方或者不同部門推薦人選。楊堅建立隋朝,統一中國,到了隋煬帝楊廣,公元587年敕令全國州府“歲貢三人”,應考“秀才”,這就是科舉制度的雛形,後來增設“進士”和“明經”兩項名目,沿襲千年。

相對於把隋朝給弄滅亡了,隋煬帝首創的科舉制度對封建中國政治文化的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就像今日之高考一樣,科舉制度自然也有一定的侷限和弊端,但是因為它是在一定標準下實施人才選拔,更加公平合理,所以歷朝歷代,雖然皇帝換了,朝代換了,但是科舉制度卻一直延續下來,成為統治者治理國家的一柄利器。

通過科舉考試能做什麼官?

科舉制度經過不斷的發展,到了宋朝,幾乎已經接近於完善。一系列的考場規則出臺,而且官方出版教材,確定一定範圍內的考試範疇。為了防止作弊,還發明瞭試卷糊名和鎖院制度。

有宋以來,科舉制度一般上分為四級考試,即院試、鄉試、會試、殿試,通過不同級別的考試,即獲得不同級別的頭銜,即秀才、舉人、貢士、進士。

一、初階:秀才

按照明清時期的科舉制度,凡是要參加科舉考試的人,在取得院試取得秀才資格前,都統一稱為童生。古代沒有畢業的說法,什麼時候考中了秀才,什麼時候摘掉童生的帽子。有的人,可能到了六七十歲,還是個童生。

要考秀才也不是那麼容易的,考秀才需要經過三重考試,就是到縣裡、府裡還有省裡的提督學政(相當於現在的省級教育廳廳長)三個地方參加考試,只有這三場考試都過了,才具備秀才的資格。秀才錄取率30%左右,也沒有那麼容易。

在古代,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秀才雖然不是一個官,但是社會地位還是比較高的,連妻子都被人尊稱為“秀才娘子”。秀才見官,也不用像普通老百姓一樣下跪,做揖就可以了。因為秀才已經有了功名,具備了成為官員的潛力。

二、中階:舉人

秀才只是取得入縣、府學校學習,拔貢,及向上層次考試的資格,不能出仕為官,但是卻可以免除差徭。考完了秀才,就要考舉人了。在政府指定專門的學校學習之後,就可以參加地方州府主持的考試,取得“舉人”的頭銜。

舉人在地方上,尤其受人尊敬。考中舉人就具備了做官的資格,可以被人尊稱為老爺了。一些舉人會受到王宮大臣的賞識,收歸門下,逐漸走入仕途。

舉人相當於今天省級地方公開招考領導幹部,錄用為領導幹部或後備幹部。舉人如果不再參加考試,可以被授予縣府教宜、主簿一類的末流佐官,也有擔任知縣主官的,但是很少。

在地方上,學歷最高的就是舉人。考中舉人,即使是不做官也是一縣名流,幾乎能夠與縣令平起平坐。

三、高階:貢士

中舉之後,接下來就是參加朝廷在京師舉行的會試了。會試是又朝廷禮部,也就是國家人事部門主持的官員選拔考試,在京城內的貢院舉行,考試內容更加全面和完善,考試規定也更加繁瑣和嚴格。通過會試,就能夠取得貢士頭銜,幾乎等同於進入了官場。

會試相當於今天的博士畢業考試,難度之大,錄取率之低,只有5%左右。全國各地,一年錄取的人數少的時候不到一百個人,多的時候也只有三四百人。

因為會試是在為國家挑選治理朝政的官員,全國官員只有幾萬人,不可能有那麼多的空缺,因此會試的錄取人數就少很多。

貢士其實已經是預備官員了,但是還是需要再參加一場考試,也就是所謂的殿試。

四、超階:進士

通過會試,一個月之後,所有取得貢士頭銜的人都要參加最後一場考試,也就是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殿試是科舉考試的最高段位,相當於今天的博士後。

殿試是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發明,目的是為了對貢士的知識水平進行再次確認,預防那些只是在一場考試中發揮超常,或者通過營私舞弊取得貢士資格的人,在進入官場帶來不良的影響。

殿試的錄取率是100%的,只要參加了殿試,就一定能通過,取得“進士”的資格。但是進士卻分為三甲,第一甲的叫“進士及第”,只有三個人,即“狀元”、“榜眼”、“探花”;第二甲的叫“進士出身”,大概百十來人,算是正式錄取的人,能力水平得到了皇帝的認可。

第三甲的叫“賜同進士出身”,相當於一個安慰獎,就是說你水平不行,但是能夠通過前面的考試也不容易,給你給“像進士一樣”的頭銜。

通過殿試,就可以回家等待朝廷禮部安排職位了。進士,就等於是正經的官老爺了。第一甲三人,殿試後立即授職,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其他進士,按考試名次分別授以庶吉士、主事、中書、行人、評事、博士、推官、知州、知縣等官職。

唐宋時期,科舉制度還相對靈活,考試的內容主要集中於詩詞歌賦和策論,到了明清時期,統治者出於思想控制的需要發展出了八股取士,科舉制度就出現了畸形演變,雖然還是讀書做官的唯一途徑,卻對讀書人毒害得不輕。

任何制度都有其侷限性,比如今天的高考,應試教育同樣也對學生造成了很多的不良影響。


END.


博書


古代能考中秀才、舉人、貢生、進士的難度多大?想想范進就知道了,考了大半輩子,最後還瘋了。古代的官職很多,具體秀才、舉人這些能當什麼官,無法全列出來,我對比現在的職位大家會更明白。

  • 秀才,相當於基層的公務員,屬於特權階層。

  • 舉人,正宗基層的國家幹部,縣局級別。

  • 進士,起步就已經是縣局級別,以後發展看自己能力。如曾國藩、李鴻章就是普通的進士,後來都成了正國級。

對於考中進士這些的難度,我也拿現代的難度對比:

  • 秀才,考中難度等於考上現在比較優秀的一本大學,對應普通211/985院校。

  • 舉人,考中難度等於清華北大這樣的大學,國家級TOP2。

  • 進士,考中難度等於獲得牛津劍橋這樣的博士學位,世界級TOP10.


古代考試製度由來已久,每個朝代考試的難度和考中後分配的職位都不一樣,所以我就拿比較近的朝代來表述。因清朝的科舉制度發展比較完善,那就定義為“晚清”。

古代的莘莘學子們懸樑刺股,嘔心瀝血就為了博得幾個頭銜,秀才、舉人、貢生、進士。但也有不知道真相的人把現在的學歷跟以前對比成了,秀才對應小學;舉人對應大學、進士對應名牌大學。中學的時候我們都讀過《范進中舉》,他堅持科考到54歲,一朝中舉,直接瘋了,如果舉人只能對應大學,那麼以古代死讀書的那股勁,范進肯定不會瘋。


都說科舉難,卻不知道難在哪,可以說科舉就是難在錄取率,下面分析科舉錄取率。

科舉難度第一步:秀才=985/211本科

秀才考試每三年舉辦兩次,人口大的縣錄取名額在三四十個,中級縣二三十個,小縣只有十來個。如果放在今天來算,等於是全縣統一考試,要進前三四十名。

舉個例子:

曾麟書,也就是曾國藩的父親,也是非常用功讀書之人,但屢次不中,一直考到了43歲,連續考了17次才終於考上秀才。

所以,秀才只是小學水平?如果是這樣,古代秀才應該爛大街才對。

科舉難度二:舉人=清華北大

秀才考完後就開始考舉人,秀才已經如此難了,那要舉人不是難上天?那是肯定的,不然范進也不會考到54歲才中舉人,也不會一激動就瘋了。

選拔舉人的考試叫鄉試,鄉試每三年一次,逢子、卯、午、酉年的八月份舉行,因時逢秋季,又稱“秋闈”。此時各省的秀才集中在省會的貢院考試,但可不是所有秀才都有資格參加考試,他們必須是各州、縣學政舉辦的科考中名列第一、二、三者方有資格參加。

跟我們現在的高考不一樣,今年考不過,明年還可以接著考,但這樣復讀一年,對於學生來說壓力已經非常大了。可是在古代,今年考不上,就得再等三年,這其中的壓力可想而知。並且舉人的錄取率可是低得嚇人,清朝規定,各省舉人錄取名額參考各省人口、教育水平高低、每年給中央繳納稅收的金額。繳納金額高、人口多、教育水平高就多錄取些,但這也只是相對而言的。

為什麼說相對而言,再來個數據:

  • 天子腳下的河北省,錄取人數為120人

  • 江蘇安徽兩省合起來,各錄取120人

  • 廣東、河南、山東、山西、四川這些中等省份,各錄取六七十人

  • 浙江、江西、福建算考試大省,各錄取八九十人

  • 雲南、兩湖、廣西,各錄取四五十人

  • 遠的地方,如貴州、陝西、甘肅這些考試小省只能錄取三四十人

請注意,以上說的數字不是“每年”,而是“每科”,因為三年才開一科,所以上面是三年每省的錄取人數。也就是說平均1年大概只錄取40人,小省一年也就是錄取15到20人,這個錄取率比國內TOP2的清華北大還要低吧。

這樣的錄取率、這樣的科考難度,讓考生們壓力大到崩潰,以至於經常有考試出現自虐現象。

“場中考生死者三人,一死於蛇,一以燭籤自刺,一自碎其睪丸”

這可不是我信口胡說,這事就發生在1903年的浙江鄉試的考場。

科舉難度三:進士=世界名校TOP10博士學位

考上了舉人後,這時統治階層的最高殿堂向你打開,“會試”在向你招手,在這裡你可以放手施展自身才華,進入最高統治階層的陣容。會試在鄉試過後的第二年三月舉行,由禮部主持,稱為“春闈”。這是科考中最重要的一場,但錄取率低到令人髮指,為什麼?因為幾年會試中未中的舉人也都會一同應試。

也就是說,你要面對的不光是“應屆生”,也不光是“復讀生”,你要面對的是“歷屆復讀生”。這個歷屆是多少屆,大家都不清楚,可能是三五年前落榜的,也可能是三五十年前落榜的,甚至還有六七十年前落榜的。試想下,你要面對的是三五十年前落榜的復讀生,五十年,半個世紀,他們還一直在考試,這樣的人戰鬥力得有多強?

從時間線上來說,你17歲參加高考,有一批五六十歲,甚至七八十歲的老爺爺和你一起考試,爭取你的名額,你覺得你考中的幾率多大,你的信心剩下多少?

進士的難度有多大,上面寫了應該多少了解了,再來個數據看下進士的錄取率:

  • 會試的錄取人數沒有規定,但一般也就是百餘名到二三百名

  • 最多的一次在雍正八年,也就是錄取了406人

  • 最少的一次在乾隆五十四年,一共就錄取96人

  • 清朝267年開科112科,總錄取的進士人物為26849人,按清朝統治時期267年算,平均每年錄取100人,平均每科錄取240人。

這樣的考試難度,這樣的錄取率,已經等於世界TOP10的大學博士學位難度了。世界排名十的大學,每年合計產出的博士生應該多於進士的十倍不止吧。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當你走過了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走過了童生-秀才-舉人-貢生後,你現在就是龐大帝國統治階級的一員了,這個時候你可以放聲大笑了。現在的你可以在這個國度橫行無阻,吃喝不愁,在全國各地都有人買你的賬,所以你真的可以笑了。

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再看一下,為什麼成為進士可以大聲歡笑

按60年為一代人來算,清末咸豐11年、同治13年、光緒34年,三朝一共58年,錄取的進士人數分別為:

咸豐1046人、同治1588人、光緒4088人,合計6688人。再看這一時期的全國人口,大概為4億人左右,4億人裡錄取6688人,大概是0.0017%,也就是萬分之0.17,十萬分之1.7,百萬分之17,100萬里錄取17人,是不是可以放聲大笑,如此低的錄取率,其難度大到難怪那些考生捏爆一個蛋。

科舉制度的難,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別說范進會瘋,換我,我也瘋。


大國布衣


說的太複雜了。我給你這麼說吧:秀才、舉人、貢士、進士是學歷,是功名,但不是官階。進士不等於當大官,舉人不見得官階低。

考試的程序是這樣的:

生員們在縣裡考試,考中的就是秀才,優秀人才的意思。參加這一關考試,稱之為童子試。考上的稱為秀才。童子試也不見得就是童子,有的人屢試不中,考到五六十歲,還沒考上,他在科考序列裡,依然是童子試。

秀才參加省裡面的考試叫鄉試,考中了就是舉人,就是地方向中央舉薦人才的意思。鄉試在秋天舉行,故稱為秋闈,就是秋天的考場的意思。

貢士就學歷和功名地位而言,略高於舉人,低於進士。舉人、貢士參加會試,就是全國統考,考上的就是進士,意思就是可以晉級為“士”了。但是,貢士與舉人在考上進士之前,一般不會進入國家吏部安排,也就是說不屬國家組織部備用人才,但可以進入私人幕府。

考中進士也不意味著就一定飛黃騰達,這只是一個門檻,考上的只是跨入了官僚隊伍,也可能給補缺一個縣官或者朝廷裡的一個小官職,比如校書郎,可以理解為現在的圖書館員。

進士是科考的最後也是最高一級,即便是進士中的狀元郎,全國統考第一名,也可能安排到地方做一個州府的輔助官。官階並非由學歷完全決定。

我們不能把科考看得那麼神聖,這只是朝廷平衡中央和地方權力的措施之一,事實上,真正有學問的,可能因為家庭出身不顯赫,沒有背景,即使實際學問很好,可能也會“被”名落孫山。

舉個例子,大唐盛世,李白、杜甫、白居易都不是進士出身,李林甫沒有文化照當宰相,走過場弄個學歷,古今類同。有一次,唐玄宗叫李林甫舉薦人才,他說,天下無才,讀書人何用?於是推薦他的屠戶侄子直接進入朝廷掌握禁軍。

這說明科考只是一道程序,一個說法,做給人看的。隋朝楊堅是從他老岳父那裡奪來的江山,怎麼充實自己的人員到中央和地方?直接換人會引起衝突,於是科舉制度就這樣建立起來了。唐代一樣,李淵奪取了他姨夫的江山,同樣要安排自己的人員進入各級領導班子,於是走隋朝的老路:科考。武則天改朝換代為何要親自主持考試(殿試),因為她不放心,所以她要通過私下操作,做好人事安排。

後來的歷代科考無不是權力平衡的工具,參加科考的舉子們實際上充當了朝廷選拔人才的陪練。何況能參加科考的都不是普通百姓家。朝裡有人好做官,用在科考再合適不過了。舉子們在考試之前是要做足考前功夫的,比如登堂拜師。所謂拜師就是經鄉黨引薦,帶著考生拜見考官或吏部權威人士,結識大批鄉黨或同黨,結成勢力圈子,所以科考的背後是權力的角逐,並不單單憑一紙試卷就能通過的。


問道黃老


科舉制,始於隋朝隋文帝時期,盛行於唐朝,廢除於清朝,歷時1300多年。科舉制類似於現在的公務員考試,可以說是古代最公平公正的考試,也是寒門學子能夠魚躍龍門的方法。那麼,古代科舉制是如何劃分等級的呢?

首先,人們可以通過縣試考取童生,這場考試一般在每年陰曆二月舉行,由考生所在縣的縣官主持,通過考試統稱為童生,才有資格進入下一場考試。不管年齡多大,如果只通過這一場考試,就只能稱為童生,有一些人,到了50多歲依舊是一名"童生",不免有些諷刺。

其次,第二場考試是府試,通過府試才有資格進入鄉試,府試一般是由知縣主持,大多是在每年的陰曆四月,通過了府試的考生稱為秀才。秀才,相當於我們現在的高考畢業生,現在公務員考試最低標準都要本科畢業生,高考畢業生的文憑是遠遠不夠的。

也就是說,秀才是不能當官的,大多數情況下,秀才總會讓人聯想到手無縛雞之力,;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等等。當然,一個人如果考上秀才,相當於他有了一個能進大學的證,在以前也算是小有做為的。

接著,第三場考試是鄉試。鄉試三年一次,因為是在秋季陰曆八月初九,十二,十五舉行,故也稱為秋闈,如果你在這一年沒有通過鄉試,意味著你要再過三年才能進行考試,相當於你又復讀了三年高中,其中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

那麼,如果你考過了呢,恭喜你,你是一名舉人了。如果你中了第一名,那你就是解元了。考取舉人有多難呢?這是一場省級考試,相當於你與全省的人pk,這個難度可想而知。而考上舉人的福利也是很多的,第一,在經濟上,賦稅徭役豁免權。

也就是說,考上舉人後,他名下的土地都能免除國稅,這在古代是很不得了的,有多少貧苦百姓被這稅收徭役壓得直不起腰,所以這算是很不錯的福利了;第二,考上舉人就能當官了,雖然只是一箇中下級的官吏,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有總比沒有好。

運氣好的話能夠到一個地方當知縣,而那些歷史上類似海瑞左宗棠之類能以舉人身份獨挑大樑的,則屬於異數了。這也就不難理解,范進為什麼一中舉就高興得瘋了,首先,他到四五十歲還是個童生,考中秀才後好不容易才考上舉人,如果從十歲開始考試,相當於他考了四十多年的試才得到這個舉人,也難怪他會高興得瘋了。

而第四場考試,便是會試了。會試是在春季陰曆二月初九,十二,十五舉行,類似於鄉試,它叫春闈。各地舉人皆有資格參加,考中前三百名即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會試是全國性的考試,類似於現在公務員的國考,千軍萬馬擠一條獨木橋,難度更升一級。考中了可以說是全國少數勝利一派。貢士是可以推薦給皇帝的人才,想想就很厲害,應該說比現在國考還厲害。

最後一場考試,是殿試。顧名思義,是在大殿上的考試,由皇帝主持。第一名是狀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考中了一二三甲皆稱為進士,狀元能夠進翰林院做六品官,榜眼探花為七品。雖然職位不高,但晉升空間很大,可以說前途一片光芒。

總的來說,在古代考試比現在難很多了,並且幾年才有一次機會。古人云:十年寒窗苦讀,只為一朝能出人頭地。其中的辛酸,不是我們能輕易體會到的。


無筆


大家好,我是錟錟,本文1215個字,閱讀時間大約4分鐘

今天要給大家聊的問題是在古代,如果說中了秀才,舉人或者進士能夠當上什麼樣的官?考中難度大不大在搞清楚這個問題之前呢?首先我們來搞清楚各個階段的到底是個啥意思。

1、童生

在明清科舉制度中,無論年齡大小,在獲得秀才資格之前,都是被稱為童生或儒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童生與未獲取錄取秀才的學生並不完全相同。根據明代的歷史記載,只有通過縣試,府試兩項評估的學生才能稱為童生。而童生才有資格參加院試,那些取得好成績的人才可以成為秀才。

2、秀才

秀才是從隋朝時期才開始有的。直到唐朝時期,秀才才變為了常科考試。但後來,“秀才科”這門考試被廢了,而隨之而來的就是秀才慢慢成為了很會讀書的泛稱,而到了宋朝時期,只要經歷過府試人,就可以被稱之為秀才。而能考取秀才的,是可以不用在官老爺那兒下跪的。並且稅收也會減少。

3、舉人

舉人的說法,要從漢代說起。因為當時都比較流行,推薦賢才的制度,所以“舉人”被稱為所舉之人。唐宋兩個時期的時候進士有了“進士科”只要是去參加了考試,有司貢舉者,就會被稱為舉人,而到了明清時期,只要是在鄉試當中“中試”了就會被稱為舉人或者叫做狀元。

4、貢士

貢士意味貢獻給皇帝的舉人。中了舉人後就可以參加貢試,被錄取的人稱為貢士,第一名稱會元(VIP),不會授官出仕,但會取得了參加最後一關殿試的資格。

5、進士

通過最後一級殿試的考試者,被稱為進士。隋煬帝年間開始開設進士科目。到了唐代也設有此科,凡應試者統統之為舉進士,中試者皆稱進士。中了進士就非常厲害了,可以說是直接到達人生巔峰,多數都可以做到京官。

至於考試難度應該是逐一加深的。有一個朝代的科舉制度是不一樣,所以我們這裡以明清為例,只要通過了縣試和府試的就可以稱之為“童生”難度不大,考過了就像小學畢業一樣,所以童生是最簡單的。

到了秀才,這個是參加了院試,童生當中成績最好的。難度就像中學當中全年級第一樣。難度不算特別大。

秀才才去考舉人,就像是考大學一樣。而且是一本大學,這個難度大家可想而知。考完舉人還沒有完,還要參加一次測試來評估是否有做官的資格。這次考試難度就相當於現在考碩士的難度。而且是一流大學的碩士。

再後來從舉人考取貢士。難度大家就可以理解為考博士的那種。而且是一流專家。

從貢士考取到進士,這個難度就相當於博士還要成為博士後,並且還是領域專家的頭幾名的難度,並且還要有資格給國家出謀劃策的那種專家。

聽到這裡,大家可能會想能考取到進士,應該說是難度相當之大。但由於古代的人口沒有現在人口那麼多,所以大家可以把剛才錟錟所說的這些難度有所降低。不管怎麼說,在這樣的情況下,古代也有很多名人是懷才不遇,考了一輩子也沒有考上。


你有什麼有趣的見解,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如果喜歡錟錟的文章請點個贊,如果對錟錟其它的文章感興趣請關注錟錟,您的鼓勵是錟錟繼續碼字的動力!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作者刪除)


LongTime常錟


這些"學歷"在歷史上名稱和考取方式並不是始終如一,比如秀才就曾為了避諱改名為茂才。如果很詳細一一展開說明,那將會是很大的篇幅,不太現實,估計大家也沒耐心看完,在此大概介紹下它們的情況,有錯漏的也請指正。

古代的科舉考試是分很多階段的,有府試、院試、鄉試、會試等等。其中府試就是考取秀才的階段,一般是由各省的學政(大致相當於現在的省教育廳長)主持考核本省各府的學生,考中者為秀才。考取秀才後才有資格參加鄉試,考中者為舉人,鄉試一般是各省組織本省秀才參加的考試。然後是會試,由全國的舉人進京趕考,考中者為貢士,一般是每三年舉行一次。最後是殿試,也就是皇帝親自考核這些貢士,確定最終的名次,一甲,二甲,三甲。

用一個流程圖來說明可能更直觀:院試(秀才)一一鄉試(舉人)一一會試(貢士)一一 殿試(進士)。

難度是越到後面越大,感覺秀才應該不算太難考,舉人和進士考取難度很大,尤其是進士,那就是全國各省成千上萬名優秀的學生(舉人)在競爭三百來個進士名額,考中者絕對是國之學習精英。歷史上很多名人畢生也沒考中進士,比如明朝大才子徐文長,還有海瑞等人。也難怪范進中舉後會是那番景象。

考中進士者一般都能直接授予官職,或留京任職翰林院,或外放為縣令等基層官員。至於秀才是沒有直接授官的,有沒特殊情況就不懂了。舉人一般情況下也是沒有直接授官的,但在有職位空缺又沒進士可進補的情況下可授予官職。


歷史守望者


在封建社會讀書人想要出人頭地,想要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沒有別的途徑可以走,只有走科舉這條路,憑藉自己的知識和機遇到考場中去拼搏,如果考上了,在科舉的道路上可以一直走下去,就會有好的前途,可以當官,可以去做很多的事情。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很多人都知道這句話,但是具體考上了秀才能不能夠當官?考上了舉人、貢士、進士之後到底可以當什麼樣的官職呢?很多人就不得而知了,利用這個機會,在這裡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瞭解一下這方面的知識,如果有不同的意見可以一起進行探討。

秀才具有悠久的歷史,在明清時期用來稱呼讀書人,當然了,考中秀才之後還是不能夠當官的。人們最為熟悉的一句話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但是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秀才的文弱和無能。還有這樣的一句話“百無一用是書生”,意思就是到了危急關頭,秀才往往束手無策,找不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些說的意思都是秀才的軟弱的一方面,這樣說是不全面的。真實的秀才到底是什麼樣子呢?秀才在封建社會到底是怎麼樣的一種存在呢?秀才,原來指的是才之秀者,從元朝、明朝以後用來指的是讀書人和有知識的人,是一種廣義的說法。在明朝、清朝的時候指的就是生員,就是府學、縣學的生員,比秀才還低一個層級的是童生,通過了府學、州學考試的就是秀才了,只有成為秀才之後才可以去參加鄉試,也就是各省舉行的考試,考中之後就成為了舉人,成為了舉人就具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了,在社會上就有存在感了。

考中了舉人之後,就可以當一些低層次的官員了。要成為舉人需要參加鄉試,鄉試都是由禮部主持的,主持禮部考試的都是朝廷派遣到各地的學識淵博的官員,都是一些文學方面的專家學者,很多古代著名的文學家、詩人等都擔任過主考官。鄉試每三年才舉行一次,往往都在秋天的時候舉行,所以也被稱為秋闈。參加鄉試的時候要到各省的貢院去考試,這是一個很神聖莊嚴的地方,是無數學子為之嚮往的地方,是鯉魚跳龍門的地方。考中舉人之後就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了,可以成為當地的小鄉紳了,具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了,如果要去當官的話,可以去當一些縣丞之類的品級不高的小官僚了,至少來說也是進入了我國的官員體系了,只不過是一些品級不高的低層次官員。很多人都知道的范進中舉的故事,就很形象的說明了舉人的重要性和社會地位,范進中舉前後人們對待他的態度反差很大,判若兩人。中舉之前人們對他進行呵斥,地位低下,中舉之後,就成了老爺,人們對待他就恭恭敬敬,這就是殘酷的社會現實。

考中了進士之後,就取得了科舉考試的勝利,可以成為具有一定品級的官員了。古代就有進士及第的說法,進士身份是一種很光榮的存在。古代的很多傑出人物都是進士出身,取得了進士的身份,在學士方面就具有了很高的造詣,這也就是古代的很多官員為什麼也是文學大家的重要原因,比如說大文豪蘇軾就是進士出身,他當時是第二名。進士考試是中央一級的考試,需要參加殿試,然後考中的就是進士了,在明清的時候,考中進士後大多當了翰林官。一甲第一名為狀元,授修撰;第二、三名分別為榜眼、探花,授編修。二、三甲可選為庶吉士,或授給事中、主事、中書舍人、行人、太常博士、國子博士等官,或授地方府推官、府同知、縣令、縣丞等官。雖然考中了進士,但是在官職的安排方面具有很大的空間,具體能夠當什麼樣的官員需要看機遇和自己的關係了。


詩詞中的陽光雨露


考取了秀才、舉人、貢士之後按理來說都不能直接做官(舉人、貢士若是國家正處在用人之際也是可以當官的,不過是非正常途徑罷了),只有在得到皇帝認可的“殿試”中被錄取成為進士才能名正言順地步入官場。

秀才

本意是指才華靈秀之人。

農人之子常為農,撲野不慝,其秀才之能為士者,則是賴也。—《管子·小匡》

在唐宋時期,“秀才”是用來泛指讀書人的,這個稱號並不需要通過科舉考試來獲得。

不過到了明清時期,科舉制度趨於完善,“秀才”這個名目也變得來之不易了:首先要在“童子試”中取得優異成績而後被錄取,然後在能成為府學、縣學的生員後,飽覽四書五經,大概到了學富五車的程度才能稱之為“學者”,即秀才。

魯迅的小說《孔乙己》中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在第一關“童子試”中屢戰屢敗,讀了一輩子的書到死連個秀才都沒考上,可悲!

舉人

舉人本意是“被推舉之人”,得名於漢代的察舉制,到了明清時代則成了鄉試錄取者的代名詞。

考上了秀才之後要想接著往仕途發展就得接著參加鄉試(省級考試),成績合格之後才能被錄為“舉人”。

成為了“舉人”就意味著一隻腳已經踏進了官場,即使在日後的會試中名落孫山也仍然有當縣令這一類地方官員的機會。

貢士

別以為考上了舉人就萬事大吉了,古代讀書人要想真正出人頭地還得接著考“會試”(國家級考試),會試中的金榜題名者就稱為“貢士”。

進士

“貢士”之後便是古代文人心嚮往之的最高名譽“進士”了。

高中了“貢士”之後,就意味著全國性的考試都不在話下了,才可以參加由皇帝親自選題的“殿試”,而殿試中的前三名就是我們熟悉的“狀元、榜眼、探花”。


難度如何


照這樣說,在明清朝考取一個秀才已經是難如登天了(其難度絲毫不亞於今天的外省學生考清華北大),要是考中了舉人、貢士、進士那就更加不得了了,這也難怪古人都把科舉高中認為是“光耀門楣”的事!

“科舉難,難於上青天。”這句話真沒說錯。幸好我們沒有生在封建社會,不然也難免不會成為孔乙己、范進那樣的人,你們說呢?歡迎大家下方留言討論。


曉史才能明事


有比較才有傷害,先來看看目前公務員考試的錄取情況,2007-2017年10年錄取比例

最高的2010,11年,59人可以錄取1人,平均算下來1-2%。


科舉的歷史呢,大致來說,越靠近現代錄取率越高。拿遠一點唐朝來說,據《文獻通考·選舉二》:“進士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明經倍之,得第者十一二。”

就是說,進士及第錄取率1%,明經及第錄取率10%(明經出身的未來分配的官比較小,遠離權力核心,所以明經比進士好考)。看上去好像差不多,但古代考中進士,相當於我們現在直接通過考試就可以考到部級幹部,儘管不一定最後能做官,但至少有這個資格。


想象一下,現在一個普通公務員成為部級幹部的難度,就可以明白考中進士的難度了。


既然提到秀才、舉人,那就要說說明清時候的科舉了,因為唐宋都還沒有到秀才這個級別那麼細。

那麼明清的科舉流程是怎麼樣的呢?

首先,是童試。

只要有本地鄉紳擔保,不是什麼人格惡劣者,就可以參加童試。通過童試的叫“童生”,只有童生才有資格參加院試。


其次,院試。

院試只有25000人左右的名額,院試通過就被稱為“秀才”,錄取率大概在1-2%。所有有五六十歲的童生也不奇怪。秀才不能做官,但可以免除徭役,見官不跪,稍微有點特權。


然後,鄉試。

鄉試每3年1次,有時候遇上皇上有喜事,會開鄉試,就叫“恩科”。鄉試是省級規模,只有秀才才能參加。鄉試每次連考三場,每場三天,考試的時候考生就被關進一個小隔間,三天,吃喝拉撒都在裡面解決了,所以考試不僅是個腦力活,更是個體力活。

通過鄉試的,就成為“舉人”。鄉試第一名稱為“解元”。成為舉人就算是有資格做官了,但主要看有沒有空缺。


然後,會試。

鄉試後第二年,舉人可以參加會試,這就要上京趕考了。古代有故事說舉人進京路上遇到有錢人家小姐,說自己沒錢,人家小姐不但願意以身相許,還資助盤纏,成就一段佳話。也有渣男一路騙吃騙喝騙炮的,結果在考試時候被冤魂附體,被趕出考場的。

總之到了京城參加會試,考中的稱為“貢士”,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考中會試的已經算進士及第了,但還要參加一輪殿試決定最終的名次。


最後,殿試。

到當年四月就是殿試,殿試是皇上直接出題考試。考中的分三甲,一甲只有三人,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多人,賜“進士出身”。三甲則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一般稱為“傳臚”。

狀元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從六品)的官職,榜樣和探花是翰林院編修(正七品)。其他進士先會到各部實習,次年會試再有一場考試,考的好的就叫“庶吉士”,也算進了翰林了。

別看狀元才從六品,但是翰林是未來宰相們的搖籃,打個比方,進了翰林就是在國務院裡實習,每天見的都是XX部長,誰都不知道翰林裡的那個不起眼的角色會成為未來的宰相,首輔,軍機,前途不可限量。

也有進士被皇帝派到地方上做縣令的,雖然官職低,但那也不是一般人,肯定是皇帝覺得此人有某種特質,可以為皇帝解決特別的難處,未來小縣令說不定能直接回京擔任要職。


這就是我們古代的科舉,你覺得是不是比現在公務員考試更難呢?


我是ChrisQu,關注我,可以看到更多有趣又發人深省的歷史故事,歡迎在評論區與我交流討論。


C叔聊歷史


我來回答一下。自隋朝採取科舉選士以來,讀書人靠讀書升官發財的行情一路看跌。科舉考試大致分為四級,以清朝中晚期為例,據史料披露,每年院試考的秀才,全國大約有三十萬考生,上榜率大約百分之四十,也即大約因此十二萬人成了見到縣令不用行大禮的屁民秀才。鄉試考舉人,全國每年大約二十萬人應考,上榜率約為百分之五,也即有一萬人因此成了一天到晚盼望吏部“大缺補仕”的假老爺。每年會試考貢士,大約有五萬人,上榜率約為百分之十,也即每年因此有一萬人成了可以候任七品以下的吏部在冊的準官員。貢士考進士,每年大約八千人,上榜率大約為百分之九十,也即每年因此大約有了七千名可以擬任七至八品官的進士。進士進殿試,每年大約一千人,上榜率近乎百分之百,頭三名為可以馬上擔任中央政府六至七品官的狀元、榜眼和探花,其他入圍者為標準的馬上赴任地方七品的甲等進士出身。現在即便是社科院畢業的博士,其進入官場的初始職級是副主任科員,第二年可定級為主任科員。由此可見,現在博士生的官場政治待遇起點和清朝的舉人差不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