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教會孩子整理自己的房間,長大後才會愛整潔有條理,對嗎?

滬歲月悠悠


我覺得肯定是的,大家可以仔細觀察周邊,自己的親朋好友,甚至你自己的父母,如果你發現父母都沒有條理,家裡亂七八糟,你放心孩子肯定埋汰,或者不乾淨利索。百分之百


我是建國


整理房間,是在訓練做事思路

哈佛商學院調查顯示:學校中課桌收拾齊整的孩子,成績大都名列前茅,因為整理使得他們學會了規劃、學會了耐心。所謂心無積塵,面目清明。

同理,我們孩子如果把房間收拾的乾淨、整潔、井井有條,也側面鍛鍊了孩子梳理,規劃事情的能力。

他們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書在哪裡,要玩的玩具在哪裡,有條理,有思路。這樣的孩子,日後處理學習,或者是工作,都會更加有自己的想法,分的清楚輕重緩急,這樣一來效率也更高。

從小事中見真性情,這是從整理房間這件小事中可以體現出來的一個人的品質,把書本歸置在哪裡,玩具怎麼分類,衣服怎麼摺疊,這些小事都可以反映孩子他對待事物時,腦海中一個思路的整理。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長期的自我約束,讓他們更容易保持高度的紀律性,保持清醒的頭腦。

從小事中見真性情,這是從整理房間這件小事中可以體現出來的一個人的品質,把書本歸置在哪裡,玩具怎麼分類,衣服怎麼摺疊,這些小事都可以反映孩子他對待事物時,腦海中一個思路的整理。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長期的自我約束,讓他們更容易保持高度的紀律性,保持清醒的頭腦。整理房間也是整理孩子的內心





火線黃綠紅


是必須要教孩子整理自己的房間,這樣做有以下幾個好處:

1.提升孩子的審美能力

2.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

3.在《斷舍離》當中提到對生活中的整理其實是對自我的整理,可以培養孩子的秩序感

4.在整理中讓孩子學習內化

但,對於孩子的整理房間的能力不能光是教,父母是最好的老師,以身作則,孩子會在潛移默化中學習。


小美微成長


父母在日常生活應該要教會孩子自己整理房間,這樣有利於培養獨和學習做家務等好處。

  教孩子整理房間的方法

  1、都說勤快的媽媽培養出來的都是懶孩子。是呀,媽媽太勤快了,什麼事都包了,把應該由孩子承擔的那部分事情也全都幹了,孩子還能得到什麼鍛鍊呢?孩子小時候還沒關係,長大了,有自尊了,這樣的事情做不好,別人要笑話他,他自己也會嫌棄自己能力太低,到那時候,你才會發現,你的過於勤快給孩子帶來了傷害,帶來了自卑。

  2、教孩子把東西分類、歸納

  面對亂糟糟的屋子,怎樣能快速地把它收拾整齊呢?主要學會分類與歸納。比如衣服,鞋子,書、日用品要分類,然後再分別用收納箱把它們存放起來。房間裡暫時不用的東西可以放到櫃子裡或者家裡的閣樓上。屋子裡的東西儘量少而精,東西太多不容易擺放,而且還顯得凌亂。

  3、牢記物歸原處的法則

  我們已經學會了收拾房間的技巧,如果平時我們不注意,東西亂扔亂丟。等到屋子實在亂得離譜,我們再來大收一場,那真是損耗人的時間與精力。怎樣做到平時就能保持好乾淨與整潔呢?非常簡單,那就是要告訴自己:物歸原處。你用完什麼東西,就再把它放回原處就行了。我們之所以把房間弄得亂七八糟,就是因為那些東西都脫離了它們本來的位置。

  家長日常教導孩子整理房間的方法

  我們一起整理:第一步就是讓孩子在乎爛攤子,尤其是他自己製造出來的混亂,讓他自己去清理。讓孩子決定要整理什麼,以及要收藏到哪裡去。

  製造更多樂趣:對寶寶來說,有趣的整理工作一定會比單純整理東西來的有吸引力。試著將欄架放在整理箱上方,然後讓孩子將玩具拋丟入籃進入玩具箱,孩子一定會很愛的。

  保持簡單就好:每一箱都只收藏一種東西,因為孩子喜歡排序,並且東西都有自已的獨立空間去儲存。例如讓寶寶收拾積木到同一個箱子裡,他一定會覺得很容易做到。

  透過孩子角度:透過孩子的角度來看這世界,對孩子來說,儲存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成人的傢俱以及組織系統不見得適合小孩,所以為孩子量身訂做適合的傢俱擺設。

  建立日常常規:建立一個整理的常規可以幫助孩子停止混亂。例如早晨起來就先整理床鋪,然後將昨日的葬衣服丟到洗衣籃裡。晚上就先鋪床,包括收拾玩具。

  讓孩子整理房間的好處

  訓練孩子獨立:讓孩子自己整理房間可以訓練孩子獨立。自己整理房間可以讓孩子習慣自己完成一件事,以後遇到事情他也會自己先處理。

  訓練家務技能:孩子在整理房間的時候,等於也是學到如何收納、清潔自己的玩具和房間,對他來說就是學會怎麼做家務,日後對其他家務就可以快速上手。

  媽媽比較輕鬆:因為寶寶自己整理房間和玩具,相對來說,媽媽就會比較輕鬆,不用再幫寶寶收拾殘局,可以利用時間做別的事情。

  增加親子互動:媽媽可以藉由教導孩子整理房間來增加親子互動的機會,你可以先示範怎麼做,然後再監督孩子整理,當然也可以你和他一起整理房間,互動會更多。


嘿呦喂哦


教育得從娃娃抓起,從小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助於孩子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動手能力。讓孩子從小學會遇到問題不逃避,迎難而上,在解決問題當中,還能學會勇於承擔責任,提升孩子的溝通能力,與團隊的合作能力等;讓孩子自己處理能力範圍之內的問題,能讓孩子有成就感,防止孩子產生自卑心理,培強孩子的自信心,將來走上社會能夠更快適應工作上的人際關係,處理問題等;


瑤瑤有期


這是一種習慣培養,也有利於他的動手能力和四維。比如邋遢的環境,孩子肯定也沒有整潔意識,但是家長有習慣做出表率,經常把房間收拾乾淨整潔,再教孩子整理房間,包括物品分類,時間久了就會形成習慣,孩子就會一直保持。隨著年齡增長,會增強他的合理安排物品歸類的邏輯思維。


夏天暖暖的味道


個人認為,到了一定的年齡,孩子能夠做到的範圍內是可以教會孩子,我就整理房間的,希望我的分享能幫到你[微笑][微笑]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c9000709aff95610d8\

遠嫁姑涼燕子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2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3f0007c3b75d09701a\

90後數控銑床操作員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你說的讓孩子自己整理房間,長大後愛整潔有條理是非常正確的。孩子必須從小引導他,注意個人衛生,注意穿著整齊,從小培養他愛整潔愛整理,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長大後就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和喜歡。希望我的問題能幫到你,謝謝。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ff0feb00097e43228c4b0610bafee5b7\

超哥說奶茶


你好,我是一位在歐洲生活了六年的寶媽,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是的,必須教會孩子整理自己的房間或者物品。歐洲的育兒理念提倡孩子每個階段都應該力所能及負責自己的事。除了不斷給孩子灌輸正確的意識,還有件重要的事:家長也有義務給孩子提供一個有秩序的環境,下面以視頻的形式和大家分享下我的理念,謝謝!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692ae98f12064b7285d5f1fd97996c5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