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大的寶寶學會什麼本領了?該如何照顧?

檸檬茶的哭泣


都說百日後的寶寶大變樣,3個月的寶寶很快就滿百日,這個階段寶寶的大動作、精細運動、認知能力都較之前有明顯的進步。作為父母,提前瞭解一下嬰兒發育特點,不僅可以幫助判斷孩子發育情況還能更好的給孩子做早教。那麼3個月大的寶寶都會那些本領呢?又該如何照料?有哪些注意事項?

3個月大的寶寶都會那些本領

儘管每個孩子的發育有快有慢,但絕大多數孩子都能做到以下幾點:

  1. 大動作:仰臥時能抬頭45°,能轉頭向四周張望;四肢可以自由活動,雙腿能短暫的承受自身重量;被抱起來時頭部很穩;能自主從仰臥翻成側臥。
  2. 精細動作:手能張開,做好出好像歡迎的手勢,會像空手道一樣到處揮舞,打不到東西的時候比較多,能更長時間的握住搖鈴並搖晃,能抓別人的衣服、眼鏡和頭髮;能吸吮手指和拳頭,能把手拿到面前玩;看到物體會手臂舞動,企圖觸摸玩具,手握玩具時會放進口內探索。
  3. 視覺發育:視線能跟隨人或物追到180°的範圍,能悄悄地看自己的手指,會偷看電視。
  4. 聽覺發育:聽到聲音會尋找聲源,會被突然發出的聲音驚嚇。
  5. 語言發育:能發出a、o、e等簡單音節,能發出較大的聲音,能高聲喊叫,有時候“咿咿呀呀”好似與爸爸媽媽語言談話;因為需要不同哭聲也不同,在哭的中間會帶有期待的暫停;逗弄他知道笑,能笑出聲。
  6. 認知技能:學會因果關係:打玩具,玩具就會動;能通過笑、哭和身體語言來讓別人有反應;飢餓和疼痛時大聲啼哭;飽足和舒適時則社會交往手舞足蹈、盡情撒歡。

總的來說,3個月的寶寶聽、說、認知、運動等各方面都有明顯的提升,尤其是手越來越靈活。




如何照料3個月大的寶寶?

3個月的寶寶較之前已經很“懂事”了,是父母的玩具,這個階段需要結合孩子的成長髮育情況來照料寶寶。

  1. 運動:生命在於運動,寶寶出生後就可以開始運動。3個月的寶寶主要活動有以下三個,需要父母結合寶寶實際肌肉發展情況來練習:①俯趴:先把寶寶從仰臥翻為俯臥,或直接放成俯臥,注意保護寶寶的頸部,並將寶寶兩手放在胸前頭部的正下方,這種姿勢更容易讓寶寶抬頭,寶寶抬頭時才會以手支撐床面,達到精細運動的目的。俯趴時,可以在寶寶正前方放一面鏡子,讓寶寶看自己;也可以在正前方放小玩具或黑白卡,吸引寶寶。②抓握:在俯趴時可以順便給寶寶練習抓握,非俯趴時可以給寶寶抓小玩具如搖鈴、紙巾袋等小且能發出聲音、輕便利於抓握的小玩具;③翻身:幫助寶寶練習翻身主要指從側臥翻成俯臥。將寶寶從仰臥位放成側臥,手裡拿著寶寶喜歡的的玩具,在正前方用玩具吸引,或者讓寶寶側身玩,等待寶寶自己想從側臥翻成俯臥的信號,比如扭屁股、用力震,這時在背部用手輕輕給他一點力,幫助翻過去,這樣練習幾次後,寶寶就可以自行從側臥翻到俯臥,很快就可以隨意翻身。注意,寶寶應在吃奶後半小時,清醒的狀態下運動,一旦寶寶表現出不耐煩則需要停止運動。幫助寶寶運動時,可以多和寶寶說說話,增強互動。



  2. 睡眠:三個月的寶寶睡眠總時間14-17個小時,其中夜間10-12個小時左右,白天小睡3-4次,4-5個小時左右。白天小睡越來越規矩。這個時期是睡眠習慣養成的最佳時間:如果之前寶寶睡眠比較混亂,不妨從現在開始有意識的讓寶寶規律,並且有意識的戒掉奶睡的習慣。如建立睡前儀式感:比如晚上8點洗澡、聽音樂、關燈、餵奶、哄睡,嬰兒寶寶最好在10點以前進去深睡眠狀態。
  3. 喝奶:這個階段大多數母乳餵養關係已經達到供需平衡,如果媽媽產假即將到期,可以試著白天用奶瓶餵奶,給寶寶一個適應期。適當減少夜奶次數至1-2次即可。三個月後寶寶吐奶溢奶的情況會有所好轉,大多數寶寶可以不用每次餵奶後拍嗝,只需要偶爾拍拍即可。
  4. 疫苗接種:三個月的寶寶要接種脊髓灰質炎疫苗(預防脊髓灰質前角運動神經元的病毒感染,防止患脊髓灰質炎)和白百破疫苗(可預防白日咳、白喉、破傷風三種對嬰幼兒存在的致命威脅的疾病)。接種疫苗後,要隨時注意寶寶的反應是否發燒,有沒有其他的不良症狀,24小時內不能洗澡。
  5. 身高體重:三個月的男寶體重5.0~6.9kg,身高55.5~60.7cm;女寶體重4.0~5.4kg,身高57.1~59.5cm。如果身高體重差很多,需要徵求兒保醫生的建議。寶寶在滿三個月時應該做一次兒保。

三個月的寶寶比之前更好帶,也更好玩兒,這個階段的寶寶懂得越來越多,還可以跟人互動,也是在寶寶學會翻身前最輕鬆帶娃的階段。

照料3個月大的寶寶有哪些注意事項?

三個月大的寶寶已經很懂事了,有些家長恨不得他立馬長大。我們養育孩子應該遵循孩子生長特點,不可強求,也不可拔苗助長。

  1. 不建議讓寶寶在腿上蹦蹦跳跳:三個月的寶寶雙腿能支撐一點重量,在拉坐時頭部不後仰。但這些動作僅代表發育程度,並不代表寶寶可以開始進行學坐和站立。兒科醫生崔玉濤提到:有的好動寶寶非常喜歡在大人的腿上蹦跳,所以家長就用雙手撐住寶寶的腋下,讓寶寶在腿上蹦跳,為了避免訓練過早寶寶腿部變形,不建議讓寶寶在腿上蹦蹦跳跳。
  2. 給寶寶創造有利於鍛鍊精細運動的環境:給寶寶提供適合精細運動鍛鍊的玩具;帶寶寶接觸多姿多彩的環境和事物;鼓勵寶寶多和寶寶互動,併為寶寶做示範。簡單說來就是帶著孩子用手多玩。
  3. 爸爸要多參與育兒工作:很多爸爸認為經過三個月的磨練,媽媽已經成為熟手了,就可以當甩手掌櫃。三個月大的孩子開始熟悉周邊的人事物,有著一定的記憶力,如果爸爸這個時候不經常出現在孩子面前,一個月以後寶寶保準不讓你碰他。這個時候的寶寶已經非常好帶,爸爸更應該在這個時候讓熟手媽媽教你兩招,趕緊上手,和寶寶一起玩耍,不錯過孩子成長的寶貴時刻。
  4. 安全第一:保證睡眠壞境安全,俯趴時不待在過於柔軟的床墊上,給寶寶玩耍的玩具尺寸要大於寶寶嘴巴,防止吞嚥。由於寶寶隨時準備翻身,所以不要單獨讓寶寶呆在沙發上!


總的來說,三個月是寶寶成長的里程碑,下一個里程碑要等到6個月。好好陪孩子一起玩耍吧,TA會給你很多驚喜!

我是卿晨,小豬媽媽,一邊學習育兒,一邊分享經驗。關注@豬媽媽養兒記,碰撞更多育兒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期待你的轉發、點贊與關注!


豬媽媽養兒記


您好,我是「京媽說」,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寶寶到了三個月時,媽媽們會發覺寶寶比以前更加可愛了,以前不會的本領現在逐漸顯現出來,脖子也比以前硬朗,媽媽們豎抱寶寶比之前輕鬆了很多,而且寶寶還會和媽媽有眼神交流,特別是抱著寶寶時,他們會用清澈透亮的眼睛盯著媽媽看,時不時還對媽媽發出咯咯的笑聲。


三個月大的寶寶學會什麼本領了?

三個月大的寶寶,除了上面說到的那些變化外,還學會了下面這些本領。


1. “動作發育”方面

  • 靠坐: 寶寶靠著大人的身體或者牆壁能夠直坐10分鐘左右,脖子比以前硬朗,頭部平穩、背挺直。

  • 翻身: 媽媽讓寶寶俯臥的時候,他們的頭部能夠抬起90°,兩手支撐抬起上半身,這個月不少寶寶學會翻身了,先從仰臥到側臥,逐漸發展到從仰臥到俯臥;也可以由俯臥轉為側臥或者仰臥,偶爾還會用力的抬高自己的臀部,想要坐起來。

  • 四肢活動: 平躺的時候會伸長脖子看自己的小手、還喜歡用小手抓自己的衣服或者被角來玩、會搖動並觀察手中的玩具、對身邊的物品都特別感興趣,都要抓一抓,碰一碰。

2. “語言發育”方面

  • 3個多月的寶寶喜歡和大人對話,並且能夠自言自語、咿咿呀呀的;

  • 偶爾可以大聲的笑出來;

  • 有需求的時候可以視情況發出平穩的哭泣聲和急切的哭泣聲。

3. “聽力發育”方面

隨著寶寶月齡的增長,聽覺能力也在逐步的提高,在寶寶三個多月的時候他的聽力有了明顯的發展,在聽到聲音以後頭能夠轉向聲音的方向,表現出很大的興趣。

如果爸爸媽媽和他們說話,他們會發出聲音來表示回答,而且還能辨別不同的音色,區分男生女生,對爸爸和媽媽的不同音色能夠出現不同反應。

4. 心理轉變

三個多月的寶寶,他們的注意力和記憶力也有了明顯的發展,特別是 視覺注意力 開始增強,喜歡看媽媽也喜歡看玩具和食物,對新鮮事物能夠保持更長時間的注視。

同時,寶寶在這個階段已經有了一些自我的認識,他能夠意識到自己是脫離他人而存在的,他也知道當他有需要時做出某個動作的時候,媽媽對他會有不同的安慰。

以上就是三個多月寶寶學會的本領,實際生活中,有的寶寶學習能力強一些有的弱一些,這都沒關係,畢竟每個寶寶不一樣,存在個體差異。另外,寶寶的各種本領其實跟寶寶後天的營養、早教、環境有很大關係,爸爸媽媽可以適當對寶寶進行訓練或者讓寶寶得到更好的照顧,這樣有利於寶寶全方面的發育。


如何更好的照顧三個多月的寶寶呢?

1. 睡眠

隨著寶寶月齡增加,寶寶在三個月的時候睡眠時間會有所減少,大多數會在午飯前和晚飯前睡個1-2小時左右,媽媽們要合理安排寶寶的睡眠時間,也要保證寶寶的睡眠質量,這樣對寶寶的身體發育有很大幫助。

如果寶寶睡眠不好,媽媽們可以排除看是不是以下幾種原因:

  • 白天睡的過多,影響到晚上的正常睡眠,反而晚上變得清醒或者活躍;

  • 母乳不夠或者母乳的質量不好,都會導致寶寶睡眠不足、睡眠不踏實;

  • 衣服穿太多、被子太厚,都會壓的寶寶不舒服,而且容易出汗引起感冒;

  • 尿片沒有及時更換,寶寶覺得不舒服;

  • 寶寶身體不舒服,比如有消化不良、腸胃功能紊亂、腸脹氣、腸絞痛等,也都會影響到寶寶睡眠的。

2. 接種疫苗

寶寶在三個月的時候,要開始“打百白破三聯疫苗”和“第二次吃脊髓灰質炎疫苗糖丸”。

這兩個疫苗還是有必要接種的,家長們不能因為擔心寶寶對疫苗的不良反應而放棄接種,一旦因為沒有接種疫苗而患上某種傳染病,那真的就是“因小失大”了,為了寶寶的健康著想,家長們一定按時帶寶寶進行疫苗接種,除非有特殊情況不能按時接種。

3. 飲食餵養

寶寶在這個時期生長髮育是迅速的,同時也是“腦細胞發育的第二個高峰期”,所以不管是母乳還是奶粉的質量,都關係到寶寶今後的智力和身體的發育。

因此,母乳餵養的媽媽一定要提升自己的母乳質量,別盲目節食減肥或者控制體重,而是應該多吃營養豐富的食物,比如各種肉類、豆製品、蛋類、魚類等,均衡合理的飲食才能保證母乳的質量。

4. 日常照護

① 保護耳朵。寶寶的聽覺功能是語言發展的前提,如果耳朵沒保護好,聽力受到影響的話,就無法去模仿語言,這對寶寶的智力發育和語言發育的非常不利。

建議:

  • 要慎用一些 對耳朵有影響的藥物,比如青黴素、慶大黴素等;

  • 避免 各種噪聲 損傷寶寶的聽覺器官;

  • 不要用力給寶寶挖耳屎,也不要讓耳朵進水,以免引起中耳炎等其他耳部感染。


② 保護眼睛。寶寶的眼睛非常敏感,容易受到各種物質侵害,所以也要小心保護。

建議:

  • 注意眼部清潔,防止眼部疾病感染;

  • 不要讓強光或者陽光直接照射寶寶眼睛,也儘量不要給寶寶看手機或電視;

  • 寶寶的玩具也要注意下,不要有尖銳帶角的。


③ 防止寶寶掉床。 這個月齡的寶寶因為學會翻身了,還經常在睡覺時喜歡用腳蹬被子,多蹬幾次就可能會轉移到床邊了,從而掉到床下。

建議:

  • 照顧寶寶的家人一定要確保寶寶的安全,不要獨自讓寶寶睡在沒有保護措施的床上,以免寶寶掉床下摔傷頭部;

  • 如果是媽媽一個人帶寶寶,也可以使用一些防護措施,比如裝個床圍,裝個蒙古包蚊帳,或是在床靠牆放在其他不靠牆的邊上放些枕頭抱枕等。


照顧寶寶看似簡單,但其實也是有很多方面要注意的,不過家長們只要細心去呵護,儘量細心的去照顧寶寶,讓寶寶成長的更加健康和快樂!


京媽說:醫學專業、營養師媽媽,母嬰原創作者,分享專業實用又接地氣的孕產育兒知識,幫助您做靠譜家長,歡迎點贊、關注和轉發。


京媽說


“哇........”,寶寶響亮的哭聲在黑暗的夜裡響起,媽媽騰的坐起來,快速向哭聲看過去,“寶寶呢?” 媽媽快速爬到床邊,發現寶寶正躺在地上放聲大哭,手忙腳亂的把寶寶抱起來,連聲哄著。

爸爸鞋子都沒穿地從另外一個房間走了進來,“怎麼了,寶寶哭的這麼大聲!”

“我也不知道呀,醒來發現他掉地上哭了。”媽媽無辜的說,“我明明把他放在床裡面了啊!”

作為新手爸爸媽媽。是不是對這這一幕特別的熟悉呢? 沒錯,3個月的寶寶 特別喜歡動來動去,手腳都不老實,一會兒不盯著他,就會換了個地方躺著,而躺著躺著就有可能掉下床。

所以 寶寶一天一個樣,爸爸媽媽在驚訝欣喜之餘,也很有可能遇到這樣那樣的驚嚇。


那麼,3個月寶寶都會什麼呢?

1、這時候的寶寶視覺聽覺都發展得很快,頭會隨著聲音和畫面的移動而轉動。部分頸椎發育比較快的寶寶俯臥位時,會把頭高高抬起,可以離開床面45度以上,還會慢慢向左右轉頭。媽媽們可以在寶寶空腹時,讓寶寶自然地俯臥著,撫摩寶寶背部,用撥浪鼓引逗寶寶抬頭,並左右側轉動。

2、寶寶開始吸吮大拇指,而不是吸吮他的小拳頭了,寶寶還慢慢學會有目的地用手夠東西,放在他手中的玩具也可以緊緊地握住,嘗試著放到嘴裡。 但是,因為手眼協調能力還在升級中,時常打在臉上或者其他部位。 有的爸爸媽媽擔心不衛生,強行把寶寶的小手和玩具從他的嘴邊拿開,其實是沒有太大必要這樣做的。寶寶咬東西不僅僅因為“口😦欲期”,還因為寶寶靠嘴巴來認識這個世界的,嘴巴的觸覺和嗅覺,手眼協調能力都可得到發展。 爸爸媽媽要注意保持玩具的清潔衛生和安全性。

另外還要給寶寶更多碰觸、抓握的機會,讓他感受不同質地的東西,這樣可以訓練寶寶的感知能力,如硬、軟、光滑的不同東西可以增加觸覺;顏色、形狀、大小可以訓練視覺;水果、點心可以訓練嗅覺;有聲音、有音樂的玩具可以訓練聽覺,而且玩遊戲的過程中也可以鍛鍊專注力和記憶力。

3、開始有翻身的傾向,爸爸媽媽把寶寶一邊大腿搭在另一邊上,在寶寶臀部稍稍給些推力,寶寶會很容易地翻成側臥或者俯臥位。當媽媽幫練習寶寶翻身時,寶寶會把頭向後仰,這是正常現象,慢慢地,寶寶就會把頭向前使勁。



不過,每個寶寶都存在著個體差異,有的寶寶比較胖,頭比較大,抬頭就比較遲;有的寶寶體能發育得快點,喜歡運動,運動能力就發展得快點;有的寶寶腦部發育得比較快,以後學說話就比較早。
所以,爸爸媽媽不要拿自己孩子跟別人比較,這個除了給自己帶來煩惱,沒有任何意義。給寶寶足夠的營養、耐心和愛,你們會發現寶寶學本領比成年人厲害太多。

我是“慧說育兒”,多平臺原創孕產、育兒作者,你們的關注和點贊是我寫作的動力,動起你們的手指,和我一起探討更多有趣話題,如果疑問也可以在下方評論,謝謝!

慧說育兒


自從當了媽,我每天最操心的就是寶寶的吃喝拉撒睡了,總想著儘自己所能給寶寶最好的呵護。特別是寶寶的“屁事”,我可沒少花心思和功夫。

媽媽們都懂得,寶寶的屁屁可不比我們成人的“厚臉皮”,剛出生的寶寶,皮膚嬌嫩脆弱,只有成人的十分之一厚,敏感容易過敏。有時候看到寶寶的小屁屁裹著紙尿褲,肉肉因摩擦刺激而泛紅,導致紅屁屁、尿疹,真的是心疼萬分!所以挑選一款柔軟親膚的紙尿褲,對於呵護寶寶嬌嫩肌至關重要。

養娃這麼多年,紙尿褲的坑可沒少踩。市面上那些說“棉花觸感”、“如羽毛般輕柔”的紙尿褲,我幾乎都試過,柔軟是柔軟,但我家寶寶稍微活動劇烈或者時間久一點,肉肉總還是逃不過被褲褲摩擦得紅紅的,我不能說這些紙尿褲不夠好,而是寶寶皮膚比我們想象還要脆弱!

隨著吃過的虧,我對紙尿褲的柔軟度也越來越嚴格了,我覺得要想真正呵護好好動寶寶嬌嫩屁屁,柔軟度一定是要讓寶寶如同觸碰自己皮膚那般親膚柔滑,是那種極致的柔,沒有一點攻擊性,可以讓他活動的時候毫無顧忌,想怎麼玩就怎麼玩,不用擔心磨屁屁。

說得很理想,可想找到“心頭愛”真的百般艱難。不過之前有聽朋友說,檢測寶寶紙尿褲柔軟度最好的方法是用自己的手腕去試。雖然去店裡一款一款的試很費時間,但為了寶寶屁屁還是很值得!

講真,我建議麻麻在測試的實驗多費點時間,因為有的紙尿褲雖摸著柔軟,但在手腕上反覆擦拭了幾次後,就能很明顯感受到它的粗糙顆粒感,寶寶穿久了是肯定受不住的;當然選的時候也不要一味的追求柔軟度而忽視其他性能,畢竟有的褲褲為了柔軟度選材直接用棉花,十分厚,為了保護寶寶肌膚,讓寶寶活動有束縛,這點我是不允許的!

到這裡我想給大家推薦我最近新入手的我懂寶寶(IKNOWKID)紙尿褲,超輕薄超柔軟,手感非常好,我不僅用手腕試過,我自己臉也試過,它那種柔順觸感就是我臉在上面蹭拭都沒有不適感,妝也沒花,完全沒有摩擦感,不誇張地說,我懂寶寶(IKNOWKID)紙尿褲是我見過的最柔軟的紙尿褲了!





沫之雨兒


我家這個剛四個月 天天哼唧 要說話?睡醒了也不鬧騰自己玩,等你過來看到他 他就衝你笑給他拿個玩具就想放嘴裡[捂臉]人家還喜歡側著睡[捂臉][捂臉][捂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