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命運最悲慘的小姐是黛玉還是迎春?

錢小刀娛樂


如果說《紅樓夢》中命運最悲慘的一個人,大概見仁見智,畢竟什麼叫“最”,每個人標準不一樣。但如果題主具體提出了兩個人進行對比,那麼就黛玉和迎春而言,我認為毫無疑問迎春比黛玉更悲慘。

理由如下:

1.迎春是正兒八經的賈府小姐,而黛玉只是寄居在賈府的親戚,然而就物質待遇而言,迎春和黛玉相比只低不高。

迎春是賈赦的女兒,這個身份其實很高的。畢竟賈赦是襲的榮國公的官位,名義上他才是榮府的代表。而且元春進宮之後,賈府這一輩的少爺小姐中,迎春也算比較尊長的姐姐了。這種論資排輩的大家族很講規矩的,像賈政通知寶玉住進大觀園的那次,寶玉一進屋子,裡面的探春、惜春、賈環見到他都站了起來,只有迎春坐著不動,就因為迎春比他年長,不需要行這個禮。

所以,迎春地位不低,至少在賈府,她的身份甚至可以說比黛玉更尊貴。因為黛玉嚴格說來不是賈府小姐,只是父母雙亡,她也沒有別的去處了,只能把外祖母這裡當成自己的家。

但賈母疼愛黛玉,從黛玉一進府,就下令她的待遇比照三春。實際上,由於賈母的寵愛,還有黛玉因為多病所需要的額外照料,黛玉在物質生活方面一直是比較豐厚的。說是比照三春,實際上是和寶玉同等級別了。她給跑腿的小丫環隨手賞錢的事情,就透露出除了跟別人一樣的月例外,賈母還會時不時給她一些私己錢。

所以,單看與身份相匹配的物質待遇,迎春和黛玉相比已經落了下風。

2.迎春身為賈府小姐,從未得到過長輩的真心寵愛,個人感情經歷也是空白。而黛玉不但得到賈母寵愛,還有寶玉的傾心愛慕,一生情感不欠缺。

不僅物質上不比黛玉優渥,情感上迎春更是輸了黛玉一大截。雖說是榮府襲官的大當家賈赦的女兒,但迎春在賈府似乎是一個被人遺忘的角色。她從小跟別的姐妹一起,跟在賈母身邊長大,顯然與父親關係疏遠。到最後把她嫁給殘暴的“中山狼”孫紹祖的,竟然就是她的親生父親賈赦。母親早逝,迎春從自己父親身上非但得不到一點父愛,還被父親親手推入火坑,這樣的命運怎麼不悲催!

賈赦對迎春不好,其他人對迎春好嗎?就連賈母也沒有阻止迎春的婚事;迎春回孃家時哭訴,王夫人也只能說這就是命;邢夫人當面只會呵斥迎春軟弱,從她的話中讀者也得知,迎春的親哥哥親嫂子賈璉鳳姐夫婦倆也基本不管她;迎春自己的奶媽也只會給她製造麻煩,不但聚眾賭博被賈母趕出去,還偷偷拿了迎春的累絲金鳳首飾去當賭本……通讀全書,還真找不到有誰真正關心愛護過迎春的。

迎春身邊親人這麼多,卻沒有一個關心她的。最後,她被自己的丈夫家暴致死。這命運,真是悲慘到極點。

黛玉呢,雖然年紀輕輕就成了孤兒,寄人籬下也常常覺得孤單悽楚。但說實話,在書中那些身份尊貴的公子小姐中,也就數她是最大的感情贏家了。首先是賈母對她的真心疼愛,讓她在幼年得到了足夠多的情感滋養。然後是她和寶玉的心心相印,這樣真摯的愛情在書裡有幾人能擁有?雖然這份感情未能開花結果就悲劇收場,但對比起一生守著寶二奶奶名分卻始終無法獲得寶玉的愛的寶釵,黛玉的感情豐滿得令人羨慕。

《環球尋夢記》裡說,人死去並不是真正的死亡,被人遺忘才是。黛玉雖然早逝,但是她在寶玉心中住了一輩子。對比那些活著卻被人遺忘的人,比如迎春,黛玉顯然要幸運多了。

3.迎春個性懦弱,從未有過獨立自強的意識。而黛玉人格獨立,自我意識很強。就生命意義而言,迎春的人生體驗遠遠不及黛玉。

性格決定命運。迎春的一生如此悲催,跟她自己懦弱的性格關係很大。

迎春在書中是有名的“二木頭”,跟風風火火、魄力十足的“玫瑰花”妹妹探春形成鮮明對比。賈府是個大家族,姐妹們也是從小一塊長大,可以說生長環境是差不多的,但同是庶出,迎春和探春形成截然不同的性格,只能說跟她們自己的選擇有關。

人自強,天強之。正因為探春努力跟自己的出身抗爭,不服輸的倔勁使她很可能成為賈府衰落後少數倖免於難的人,還可能在異國他鄉以王妃身份、女強人手腕做出一番她所向往的事業。而迎春呢,一直都是一副忍讓不爭的姿態,甚至連自己的下人偷自己的首飾,她自己不但不追究,還勸想幫她的人息事寧人。很多讀者在評論迎春這個人物時,都喜歡說“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這的確是很多人對迎春給她的感覺。

迎春的人生是被動的,蒼白的。她從未有過確定的自我意識,對自己的狀態和未來也沒有任何想法。雖然孫紹祖的家暴讓她痛苦不堪,但她也只是“我不信我的命就這麼不好”,並沒有更多的深入思考。她把一切歸咎於命,然而所謂命運往往就是人和人的關係。迎春自己那麼懦弱,別人不欺負她欺負誰呢?

黛玉就不同了。她在別人眼裡是孤高自傲的,小性刻薄的,或者說不好打發的,但這正是黛玉有著強烈自主意識的表現。她不從眾,不從俗,只聽從自己的內心,所以才顯得與周圍格格不入。黛玉和寶玉,都有著超前的時代和個性意識,都是人格獨立堅持自我不肯向環境妥協的“怪咖”,所以他們是知己。雖然周圍的人不理解他們,但他們自己的內心是豐盈的,因為他們有自己的內心世界,有自己的人生定義,對自己的人生狀態和未來需求有著清晰的認知。

簡單地說,黛玉是活得明白的,迎春是活得糊塗的。雖然倆人的結局都一樣身不由己,但人到世上一遭,活得明白總比活得糊塗更有意義一些。用大白話說,就是迎春的生命有些虛度,黛玉的生命卻充實得多。

綜上所述,在兩位女孩短暫的一生裡,黛玉得到了足夠多的愛和物質享受,精神上也獨立自主,不枉在人生走一遭,而迎春一直得不到和自己的身份匹配的物質的情感待遇,精神上也是渾渾噩噩稀裡糊塗,多少有些浪費生命。所以,個人觀點是,迎春的命運比黛玉更悲慘。

以上是頭條號“海闊天空詩酒花”的回答。歡迎在今日頭條APP關注“海闊天空詩酒花”,圖文、問答、視頻,海闊天空隨便聊。


海闊天空詩酒花


《紅樓夢》中迎春是命運最悲慘的姑娘,這是毋庸置疑的。不只是和林黛玉相比,和任何姑娘比,她都是最悲慘的人。

迎春無論哪一方面都遜黛玉一籌。

出身

林黛玉父親林如海,母親賈敏,為林家嫡出大小姐。

迎春是賈赦的妾所生,為庶出的女兒。

在封建社會,嫡庶之別大如天。王熙鳳曾和平兒談論嫡出庶出的事。

鳳姐兒嘆道:“你那裡知道,雖然庶出一樣,女兒卻比不得男人,將來攀親時,如今有一種輕狂人,先要打聽姑娘是正出是庶出,多有為庶出不要的。……”

教育

林家為書香門第,鐘鼎之家,注重教育,專門聘請博學之人做家庭教師來教授黛玉。

迎春和姊妹一起在家學學習,但賈家對女孩的教育並不重視。用賈母的話說:“讀的是什麼書,不過是認得兩個字,不是睜眼的瞎子罷了!”

才華

林黛玉是大觀園的天才女詩人,在她短短十幾年的人生中寫了大量的優秀詩作。她的《詠白海棠》雖然屈居於寶釵之後,但風流別致卻數首位,菊花詩更是奪得魁首。她的長詩《葬花吟》和《桃花行》纏綿悱惻,題帕詩更是催人淚下。在元春省親時,黛玉準備大放異彩,但元春只命做一首,她胡亂應景做了一首五言律詩也得到了讚賞。寶玉的詩中,只有黛玉替他做的《杏簾在望》受到表揚。還有蘆雪庵、凹晶館聯詩,更是思維敏捷,才華洋溢。

迎春不擅作詩,在詩社做了個負責限韻的副社長。

被關愛程度

黛玉父母對其愛如珍寶,後來雖然父母雙亡,寄居在外祖母家,但是外祖母拿她當心肝寶貝,處處和孫子寶玉一樣的待遇。每有家宴集會,賈母都是帶著寶玉、黛玉一桌。寶玉對黛玉體貼入微,百般俯就。姊妹中,湘雲、寶釵和黛玉也很親厚。

迎春雖然和姊妹們一起在賈母跟前教養,但賈母對她的關愛也有限。她親生母親去世,嫡母邢夫人“只知承順賈赦以自保,次則婪取財貨為自得”,哪裡肯照顧她。賈璉,嫂子王熙鳳對她的關心也有限。

邢夫人見他這般,因冷笑道:“總是你那好哥哥好嫂子,一對兒赫赫揚揚,璉二爺鳳奶奶,兩口子遮天蓋日,百事周到,竟通共這一個妹子,全不在意。”

迎春懦弱,連她的奶媽都不心疼她,把她的累金鳳偷出去典當。父親賈赦不顧她的終身幸福,把她抵債嫁給孫紹祖。

結局

林黛玉雖然也是夭亡,但她是“還淚淚盡”而亡。雖然身體病弱,但沒受任何羞辱折磨。

迎春嫁入孫家,丈夫孫紹祖對她極盡羞辱,說她是她父親折價賣給他的,不要充夫人娘子。“覷著那,侯門豔質同蒲柳;作踐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嘆芳魂豔魄一載盪悠悠。”一年就給折磨死了。

在眾姊妹嬉鬧時,迎春就像是個邊緣人。她留給我們的總是一個孤獨的身影。姊妹們準備寫菊花詩,她卻獨在花蔭下拿著花針穿茉莉花。她的丫鬟婆子吵成一團,她只能充耳不聞,自己看《太上感應篇》,從書中找些慰藉。就像朱自清說的:“熱鬧是他們的,為什麼也沒有。”


淡看雲起


《紅樓夢》中命運最悲慘的小姐是黛玉還是迎春?我們從第五回《紅樓夢曲》中的《枉凝眉》和《喜冤家》可多少看出些眉目。《枉凝眉》“一個是閬苑仙芭,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禁得秋流到冬,泰流到夏。”這首曲子暗示寶黛愛情因變故而終結,林黛玉淚盡而逝。《枉凝眉》意思是悲愁又有何用?,正如曲中“枉自嗟呀”。這裡應特別注意黛玉的“淚盡而逝”應該說續書中是有違前八十回意思的,通過前八十回的蛛絲馬跡,黛玉之死似乎與寶玉寶釵婚姻無關,更不是死於賈母等人對她的冷淡厭棄,應該是“淚盡”有其更大原因,黛玉之死關鍵是“賈家之敗”,它應包括“抄沒,獄神廟(囚禁寶玉,鳳姐)諸事”,這個突然而來的橫禍,落到寶玉頭上,也給喜歡他的黛玉至命一擊。寶玉被拘走,黛玉痛惜猶甚,卻又無能為力,她為寶的不幸而不幸,因寶王的受苦而受苦,日夜悲啼,不能由己,終將一生熾熱的情感,化做淚水,報答了她終生唯一知己。

《喜冤家》“中山狼,無情獸,全不念當日根由。一味的,驕奢淫蕩貪歡媾。覷著那,侯門豔質同蒲柳:作踐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嘆芳魂豔魄,一載盪悠悠。”即是賈府千金二小姐的悲慘結局,老實無能,懦弱怕事。在為人處事上,只知退讓,任人欺侮。對周圍發生的一切矛盾糾紛,能避則避,能讓則讓,常以局外人自居。其結局可想而知,與其說是被“中山狼,無情獸”吃掉的,倒不如說是被封建宗法制度所吞噬,更為準確。她自幼生母去世,其頭賈赦,邢夫人對其毫不憐惜,生父僅為五千兩銀子而將其遠嫁他鄉,最後被其夫孫紹祖虐待而亡。對比林黛玉之死,顯然更為悲慘。


老兵4200


《紅樓夢》中命運最悲慘的小姐是賈迎春。

一、生

林黛玉和賈迎春都沒有母親,但黛玉的母親是公府小姐,誥命夫人,迎春的母親是妾。

黛玉的父親雖死,但生前很愛她,給了她超越當時女子的教育。迎春的父親雖在,但荒淫昏庸,不如沒有。

黛玉還有一個疼她的外祖母和把她放在心上的表哥,但迎春沒有一個真心疼她的人。

二、能力

林黛玉受過良好的教育,文學素養超人,有一定管理能力,自己的院子是賈府中最穩定的,精神生活豐富。

賈迎春的教育無人詢問,性格軟弱,除了長輩外,還受奴僕的欺負。精神生活中唯望太上感應篇和下棋。

三、愛情和婚姻

林黛玉有著生死不渝的愛情,儘管由於身體原因和賈府的變故,在婚前死亡,留有遺憾。

賈迎春在愛情上是一張白紙,事實上是賈赦貪黙了孫紹祖的五千兩銀子,嫁給一個色鬼、中山狼。

四、死

林黛玉是在思念愛人中淚盡而逝。

賈迎春是被家暴折磨身亡。

所以,賈迎春更悲慘。


旁觀者嵐


最悲慘的應該是賈迎春。

林黛玉和賈迎春這兩位小姐,應該說他們的結局都是很悲慘的,可是這裡邊還有區別 : 林黛玉的悲慘是清醒的悲慘,賈迎春的悲慘是糊塗的悲慘。

在林黛玉與賈寶玉的愛情中,林黛玉始終沒有得到過一顆定心丸,儘管賈寶玉是給過林黛玉安心的話,但是林黛玉懂得在那個時代,婚姻不是憑個人做主個人說算的。這也難怪她自怨自艾,自己無父無母了。

在書中45回(左右)之前,林黛玉和賈寶玉之間基本上是矛盾的,寶玉明確表態後,即第45回之後,他們兩個之間的矛盾就少了,關係平穩。然而婚姻的走向在林黛玉心中始終是一個結,而且這個節到最後竟然成為不利於自己的事實,林黛玉始終是清醒的,對這個結果是有預料的。

賈迎春呢?在賈府之中,我們看不出她做人有什麼原則,也看不出她對哪些人是怎樣愛、怎樣的恨,特別是她對司琪,我們看不出她的情感在哪裡。

賈迎春只是一味的做她的老好人,甚至是一個爛好人。她丟失了自已的立場,丟失了自己做人的原則,而自己卻渾然不知,她呈現給我們的就是一個糊塗人。我們都期待著賈迎春有一段好的婚姻,然而這段婚姻竟送了她的性命。

賈迎春在生活中受了痛,而不覺其痛,受了害,而不覺其害。只是當生命將要到了盡頭時,她才知道自己受的委屈,儘管回到孃家向王夫人等訴說,並不願離開孃家,但這已經無法挽回了。

賈迎春的悲慘讓我們反思的點太多了。


文學與教育


應該是迎春的命運更為悲慘。

《紅樓夢》有批曰:

子系中山狼,

得志便猖狂。

金閨花柳質,

一載赴黃梁。

先說黛玉,從小有父母的疼愛,父母病故後,來到了賈府,又得賈母的疼愛及寶玉的憐惜,而迎春雖出生在賈府,生母只是個姨娘,迎春也只是個庶出的小姐,又不得刑夫人的寵,納聘禮時,刑夫人等要了迎春夫婿家五千兩銀子的聘禮,為迎春日後的死埋下了禍根。

及至嫁到了孫家,被丈夫看不起,說迎春是他用了五千兩銀子買來的,迎春因此受盡屈辱,虐待,出嫁一年後絕望自殺。


冷杉yon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先來看看對這兩個金釵的判詞: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這判詞中的“堪憐詠絮才”和“玉帶林中掛”說的就是林黛玉的命運。

賈迎春的判詞是:子糸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梁。

我們再來看她們的身世:

黛玉是榮國府賈代善和賈母(史太君)的女兒賈敏的獨生女兒,因賈敏嫁給南方人林如海,所以姓林名叫黛玉。因年幼母親病故,被送到賈家寄養,受到外祖母賈母的疼愛。

迎春是榮國府賈赦和原配夫人生的孩子,是賈家第二個女兒。因其父賈赦世襲了官爵以後不管家事,人品也不好,對女兒關懷不夠。最不幸的是迎春的婚姻,因嫁給了狼心狗肺的孫紹祖,後活活被虐待折磨而亡。

黛玉和迎春的相同點是:兩人都是富貴人家出生,但兩人都從小失去了家庭的溫曖;兩個人的婚姻都是失敗的;兩個人都是失敗婚姻的犧牲品。但我看來黛王的命運更悲慘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是黛玉過的是寄居生活,在她的眼裡是寄人籬下,根本沒有家的感覺,更談不上家的溫暖。

二是黛林才華橫溢、孤標傲世,誰能懂她心中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

三是比起迎春來說,黛玉更孤獨,因此經常一個人傷心落淚。

四是黛玉身體比迎春差。“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迎風”。因經常生病,生活質量肯定就不高了。

五是黛玉性格內向,有事憋在心裡,你說有多難受,有多痛苦。

最後說黛玉最不幸的是婚姻。黛玉和寶玉是兩小無猜的異性朋友,後來發展為親密愛人,但受封建婚姻制度的廹害,逼死了黛玉,逼瘋了寶玉,落了個“水月鏡花情垂殤,香消玉殞入黃泉”的下場。

《紅樓夢》是一部揭露和控訴封建王朝腐朽制度的的血淚史,書中眾多好人的不幸遭遇,都是那個腐朽沒落的制度和極力維護那個制度的權貴造成的。我們深深地為黛玉、迎春的悲慘結局而痛心,願在天堂的她們能在來世有個好姻緣,百頭到老、幸福一生。


悠閒典雅


《紅樓夢》中命運最悲慘的小姐是黛玉還是迎春?

《紅樓夢》寫盡了千般惆悵,萬般淒涼的絕世小說。

賈迎春金陵十二釵之一。賈迎春老實無能,懦弱怕事,所以有“二木頭”的諢名。ta不但作詩猜謎,都不如姐妹們,在為人處事上也只知退讓,任人欺辱。

迎春是在三不管的狀態下長大的。這種生存狀況使ta自卑懦弱,也導致天分被壓抑,因此缺乏性格魅力。

在相比之下迎春還是很悲慘,一個侯門千金被父親賣給孫紹祖,受長期家暴,迎春是被人活活折磨致死的,ta就是最悲慘的一員,而且迎春從小就不得疼愛,無論父母哥嫂還是老祖母都對ta頗為冷淡,ta不像黛玉,好歹還有幾個人真心疼她。





蟹小魚


《紅樓夢》中命運最悲慘的小姐是黛玉還是迎春?

為了這個問題,我思考了一上午,到底誰慘?若要比慘?迎春悲慘,黛玉更慘!

迎春有王夫人的母愛相伴

賈迎春是否嫡出,也從考證,書裡沒有提及她母親。邢夫人是她繼母,她從小在王夫人身邊長大,有一個很美好的童年。黛玉初進賈府,她和探春、惜春穿著一樣的服飾,像三朵花一樣。

王夫人雖然不待見小姑女兒,但對迎春是傾注了情感。迎春錯嫁中山狼,回到賈府,和姊妹們一起落淚,王夫人也一起落淚。她幸好在王夫人這邊過了幾年清淨日子,迎春在紫菱洲住了三天才到邢夫人那邊去。

“且說迎春歸去之後,邢夫人像沒有這事,倒是王夫人撫養了一場,確甚是傷感,在房中嘆息了一回。”(第八十一回

母愛是最偉大的情感,迎春沒有缺失,個性隨和平靜,對生活沒有過高的要求,也不喜歡傷神動腦,靜素不爭用在迎春的身上,最為恰當。

迎春大觀園的幸福時光

李紈是海棠詩社的掌壇人,迎春是副社長,號為“菱洲”,這是個閒職,她也是經常小病抱恙,少有參加。她不善作詩,主要是不想動腦筋,枕邊書就是一本《太上感應篇》,讀書甚少。

一圈好友,有黛玉這樣的孤高自賞,有寶釵的識大體,有湘雲的英豪,但也要有迎春這樣的“二木頭”,她不一定要有自己的見解,她坐在那裡,大家歡樂她也開心。有她好像不多,無她好像不少,她就是這樣若有若無地活著。

這就是風平浪靜的日子,慾望極少,她的精神世界簡單樸素。

小刺蝟林黛玉

一個人的悲慘,在於個人的認知,對於藝術層面來說,林黛玉更加鮮明飽滿,更有話題性。

雖然在《紅樓夢》那個年代,女性沒有獨立的人格,迎春就像一個麵糰,任人揉捏,她以守為攻;黛玉就是一個小刺蝟,容不得人觸碰。黛玉有著自己非常鮮明的個性,小氣是她對付外界的工具,她以攻為守,她的堡壘不容進入。

黛玉有相對獨立的人格,因此她對外界更加敏感,這比迎春更多的感受到外界的人情冷暖。


痛失外祖母的愛

賈母愛黛玉,外祖母愛孫女兒,天經地義。這份愛使林黛玉擁有很多特權,在賈府,她是一人之下,千人之上。可卿說“登高必跌重”,黛玉一直在雲端,迎春一直在地上。到了後來,賈母同意王熙鳳建議,為了沖喜,為了賈府的未來,使用掉包計,促成寶玉和寶釵的婚姻。黛玉病在床榻,來看過她一次而已。

婚姻是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女兒們不能自我主張,更不能私下心生愛意,就因為黛玉愛上了寶玉,賈母連為黛玉治病都不願意,這樣的落差,從天上到地獄的體驗,感悟人性的殘酷,就是更慘。

痛失寶玉

寶玉愛黛玉,期初寶玉的不確定讓黛玉備受折磨,寶玉年紀增長,逐漸明白愛情的唯一性和拍他性。如果你從來沒有擁有過,不知失去的痛苦,人的劣根性,最怕擁有後再失去。

寶黛愛情的關鍵點就是未成眷屬。黛玉在瀟湘館連哭的勁兒也沒有,坐在床沿上,自己被自己咯得痛,花盡平生力氣,燒了手絹,而寶玉和寶釵正在大婚。這痛,怎一個痛字了得!

母愛缺失

王夫人愛寶玉,而不愛黛玉,第一次見面就警告黛玉,不要去招惹寶玉。王夫人對黛玉不遠不近,就是沒有溫度,沒有給黛玉這個孤苦伶仃的小女孩,真正的母愛。黛玉沒有安全感,母愛是人間最強大的安全感,最永恆的安全感。黛玉沒有!這是慘,怎一個慘字了得!

目下無塵

黛玉飽讀詩書,在賈府首屈一指的才女,大觀園落成,凸碧山莊,凹晶館,都是她題的,而且元春和政老爹都很喜歡。

元春省親,黛玉才情得不到表現而神情落寞,多次替寶玉捉筆作詩。曲高和寡,空無對手是“高處不勝寒”,這精神上的慘,更慘!

因此可見,迎春慘嫁中山狼,這是最大的悲慘,被命運折磨;香菱就是有命無運,迎春和黛玉何嘗不是相同的命運。黛玉的慘就是“曾經擁有”,若比慘,迎春慘,黛玉更慘!


紅樓小談


千紅一窟萬豔同杯。作者已經在小說前面給書中的女孩子們定了性了,沒有哪個能逃出命運多舛的下場,因為時運不舛,所以無論怎麼掙扎,這些女人孩子包括所有的女人,沒有一個可以逃脫時代的悲劇。因此不用比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