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大兵瑞恩》后,最好的战争片

有英国奥斯卡之称的英国学院奖,于当地时间2月2日晚间进行了颁奖。

战争片《1917》拿下最佳影片、最佳英国本土电影、最佳导演、摄影、艺术指导、音效、视觉特效项大奖。

加上之前第77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上,它已经拿下了剧情类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项大奖。《1917》最终获得本届奥斯卡小金人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了。

有人说它是“《拯救大兵瑞恩》后,最好的战争片。”好在哪?我们慢慢来说——

《1917》

《拯救大兵瑞恩》后,最好的战争片

电影背景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场时间定格在1917年4月6日

历史上的这一天是美国正式参加一战的日子,但电影聚焦的并非这件大事件,而是讲述两位英国小兵穿越战场阻止前线英军发动攻击的故事

也因此,电影与预期不太一样,枪林弹雨的大场面不多,但跟随主角走入战场无人区时那种惊心动魄的感觉,一点都不输炮火的轰击。

电影中,年轻的英国小兵Blake(迪恩·查尔斯·查普曼 饰)一心盼望着圣诞节能与家人团聚,可假期申请却被拒绝了,令他很是不解。 更没想到的是,他和军中好友、同样是小兵的Schofield(乔治·麦凯 饰)突然被司令召见,要执行一个关乎前线1600位士兵性命的秘密任务。

上一分钟才幻想着与家人相见,下一分钟就被推入战场,战争的残酷与无奈显露无疑。

任务紧急而重大。司令收到消息,德军设陷阱引英军进击,以歼灭前线的英国士兵。传令任务必须在8小时完成,才能避免葬送1600条性命。

《拯救大兵瑞恩》后,最好的战争片

Blake的哥哥也在前线作战中,如果来不及撤军,哥哥恐怕也会战死沙场,这点令Blake毫不犹豫地接受了秘密任务,并且在前路充满未知的情况下,毅然决定立刻出发。

Schofield对这项任务却十分犹豫。虽然司令坚称前方敌军已经撤退,但种种迹象显示,他们此程充满危险,只是好友已经踏上送信之路,他也只好相随。

《1917》最大的卖点当属“一镜到底”的呈现方式。

跟随这两名士兵,观众如同一起走上战场,哪怕他们刚开始走过的路尽是无人区,但处处埋伏的危险,让观众也跟两名主角产生同样的感受——草木皆兵,仿佛下一秒就有敌人突然出现,往自己乱枪扫射。

《拯救大兵瑞恩》后,最好的战争片

观众目睹主角深入战线,落入敌军撤退前设下的陷阱,直面突然崩塌的战壕,看到士兵在眼前被射击身亡,甚至遭受坠毁战机的冲击……这种窒息、绝望的逼迫感丝毫不逊于战火纷飞的大场景。

《拯救大兵瑞恩》后,最好的战争片

纵然电影并非真正的一镜到底,导演萨姆·门德斯也承认,电影是多段长镜头拼接而成,但高超的剪辑让电影几乎看不出剪接的痕迹,就连片中老鼠的“走位”,也跟摄影机配合得天衣无缝。

而且这部电影将一镜到底处理得相当

冷静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鸟人》同样也是用伪一镜到底的方式呈现,它那跟随电影节奏快速而酷炫的衔接方式看得人甚至有点眼花缭乱,而《1917》对这项技术的运用则很克制,导演希望观众忽略镜头的存在,聚焦在主角情感的变化中。

《拯救大兵瑞恩》后,最好的战争片

电影中设置了一些让观众喘息的情景,明明是在穿越战场,为了让彼此轻松下来,两人会说起笑话,淡化紧张的气氛,除了凸显两位士兵之间的友谊,也让电影在节奏控制上独具美感。

《拯救大兵瑞恩》后,最好的战争片

电影在故事上也没有刻意制造高潮,前半部分最主要的情感转折点在于Blake的死亡。他们俩善意救下了坠毁飞机上的军人,没想到Blake却因此意外身亡。

这令原本处于被动状态的Schofield有了更深沉的使命感。曾被好友救了一命的他得完成对方的心愿,救出身处前线的Blake哥哥,这才有了后面更悲壮的独自一人闯战场的情形。

《拯救大兵瑞恩》后,最好的战争片

而导演就在如此真实的设定下,拍出了超现实的奇观。从白天走入黑夜,废墟中火光冲天,一个黑影惊慌地在这诡异灿烂的世界中逃窜,这到底是现实还是地狱?主角深陷迷惑,观众想必也会有这样的疑问。

《拯救大兵瑞恩》后,最好的战争片

这样的代入感带给了观众沉浸式的观影感受,说到这点,必定会联想到诺兰执导的《敦刻尔克》《敦刻尔克》是用压缩时间、海陆空情景平行切换的方式,把观众拉入广阔的战场,而《1917》则是透过个体的旅程,让观众亲自走一遍战地。

也就是说,两部电影构建真实感的技法和切入点是完全不一样的,可它们都带来了观影上的震撼。

《拯救大兵瑞恩》后,最好的战争片《拯救大兵瑞恩》后,最好的战争片

《敦刻尔克》(上》与《1917》(下)

《1917》在北美上映后,被誉为是“《拯救大兵瑞恩》后最好的战争片”,两部电影除了同样聚焦战争中的个体,也都选取了“拯救”这个题材。

《拯救大兵瑞恩》里是8个人去营救1个人,而《1917》里则让两个人去挽回1600条性命,前者彰显人道主义,后者让人看到了军人的使命感。

《拯救大兵瑞恩》后,最好的战争片《拯救大兵瑞恩》后,最好的战争片

《拯救大兵瑞恩》(上》与《1917》(下)

为了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战场体验,导演萨姆·门德斯挑战使用了“实时拍摄”的方法,让电影的时间流逝速度与现实一样,以制造出真实的临场感。

为了实现这一点,他与团队才采用了“一镜到底”的手法去呈现电影。从技术层面来说,这比拍摄《鸟人》的难度要大很多。

剧组得先建造比例模型,模拟摄像机移动的路线和时间,然后再根据彩排挖掘长达一公里的战壕。

这样一来,光是前期准备就得花上普通电影的好几倍时间。

《拯救大兵瑞恩》后,最好的战争片

而且战壕里无法打灯,剧组每天都得就着天气情况改变拍摄进程,阴天才能正常开拍,晴天了就得变成走位彩排。

再加上拍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导演及整个剧组最终能完成这部119分钟“一镜到底”的战争电影,真的相当不易。

《拯救大兵瑞恩》后,最好的战争片

如此执着地将观众带到“真实”的战场,导演的初衷其实很容易理解,除了想要纪念无数像这两位传令兵一样默默无闻的一战将士,更希望我们铭记和平最是可贵。

都说这一届奥斯卡是大年,有《爱尔兰人》《寄生虫》《婚姻故事》《小丑》等一系列佳作。但在斩获金球奖、英国学院奖后,《1917》的竞争力无疑也提高了。

最终大奖花落谁家,还要等到2月9日来揭晓。现在,想请大家做一个预测,在已经公布的9部提名影片中,谁最有可能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