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與工薪循環審計要點

企業的生存發展,不僅要有良好的現金狀況與穩定的籌融資環境,還要有優秀的人才支持方能實現。在

會計實操當中,與人力薪資相關的業務,深刻影響著企業的經營前景,對審計業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下邊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看看吧。

人力資源與工薪循環審計要點(一)

一、人力資源與工薪循環概述

不論是什麼類型的企業,不論其經營業務與盈利方式如何,唯一不變的是都需要招聘員工來實現企業的各種職能。審計的人力資源與工薪循環,其實就是對被審計單位所有員工的僱傭與離職、工作時間的相關記錄、工資的計算發放、企業各個部門工薪費用分配以及相關稅費的情況進行了解。

如果再對這個循環的內容進行細緻分類,一部分是根據職工提供勞動的實際收益部門,分配人工成本。另外一部分就是正常按照規定向職工發放的工資、獎金、津貼福利費等。以生產部門為例,在分配人工成本時應當注意區分該人工費用與產品的關聯程度。與生產直接相關的人工費用直接計入到生產費用中,像輔助人工成本就應當計入到製造費用中。其他的部門也應當正常區分。

向職工支付的部分,除了正常的工資薪金之外,還要關注與之相關的稅費。比如向職工支付的福利費、工會經費與職工教育經費以及按照國家規定繳納的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

二、人力資源與工薪循環的資料清單

會計師事務所在審計企業的人工薪資等方面的內容時,為了提高效率,應當事先準備好需要企業提供的資料清單。主要應當包括但不限於下列內容:

1.企業財務部門提供的應付職工薪酬明細賬、總賬和其他有關會計憑證。

2.企業全體員工的名冊和職工組織構成明細。

3.工資薪金髮放政策和標準,這需要和員工名冊配合使用,檢查有沒有吃空餉等現象。

4.企業計提和繳納五險一金的基數與比例,可以要求企業的財務人員登錄企業的社會保障網站,在網上查詢職工繳納五險一金的情況。

5.隨機抽取的員工各個月份的考勤記錄,由於現在使用考勤系統或者軟件的公司越來越多,可以申請調取考勤系統的記錄進行核驗,比如釘釘的後臺記錄等。

6.工資計算表及支付工資的銀行對賬單和付款憑證。

工資雖然是企業的一項支出與費用,但是這體現著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是否盡心盡責。在實際的審計過程中要更多的與管理層和人事部門進行溝通,深入瞭解這個循環的基本情況。

審計實操當中,人力資源與工資薪酬方面的審計,主要難度就在於每一個員工都是一個關鍵點。項目組在執行實質性程序時,應當以人為出發點,核驗企業人工工資等方面是否合理。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人力資源與工薪循環的實質性程序。

人力資源與工薪循環審計要點(二)

一、獲取應付職工薪酬明細賬

項目組成員通過被審計單位財務人員拿到企業的應付職工薪酬明細表之後,可以直接根據明細表上的數據進行核驗。在個別情況下,客戶並不會提供應付職工薪酬明細賬,這時候可能需要審計人員根據科目餘額表和總賬的發生額自行編制一個明細表來計算填列。

在拿到或者計算出應付職工薪酬合計數之後,應當與報告數複核加計,檢查兩者是否相符。應付職工薪酬科目是不應當有借方餘額的,如果出現大額的差異,應當查明原因,必要時進行重分類調整。

二、分析職工薪酬數據的合理性

項目組應當結合企業人員變動的實際情況,分析賬簿上的期初期末餘額變動是否合理。比如像滑雪度假區這樣季節性的服務行業,在經營旺季會有大批的季節工入職,支付的職工薪資在賬面上會反映出爆炸式的增長。針對這種異常的差異,審計人員可以參考連續兩年的薪資計提標準,如果前後一致,那麼可以接受。

除了異常的差異,還要關注職工人數與產能之間的變動關係是否匹配。結合企業員工的社保繳納情況,明確被審計單位的職工範圍,這樣可以檢測出與企業的關聯公司的員工在工薪上有沒有混淆。在工時與工資發放上,要堅持從雙向檢查,即工資部門核算的工資與財務部門記錄的工資金額、人力部門記錄的工時與生產部門記錄的工時同時檢查。

三、細節測試

1.如果客戶提供了明細賬,從賬簿中抽取借方發生額較大的幾筆憑證,根據憑證拿到支持業務的資料,比如工資計算表,銀行付款憑證等。

2.測試五險一金。被審計單位的所在地不同,政策上可能會存在差異。有些地區是先計提,再實際付款繳納;而像北京這樣的城市則是先預繳五險一金。所以根據規定的不同,要採用不同的方法來關注少繳補繳的風險。

職工薪酬的按時足額髮放,不僅關係到企業的生存發展,更關係到普通家庭的生計。審計人員應當有這樣的一種責任感來認真對待薪資循環的審計程序,把風險與問題真正的識別出來。

審計實操中,在執行與職工薪酬有關的審計實質性程序時,除了關注本身的科目餘額之外,還要聯繫實際發生的業務,從不同的方向,證明企業所償付的職工工資是真實合理的。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人力資源與工薪循環審計要點(三)

一、關於辭退福利

除了在職員工正常的工資福利費用,還有一些企業會存在內部退休的員工,或者企業支付給主動請辭的員工的補償金等一些跟應付職工薪酬有關的非正常業務。對於這些職工本人沒有選擇權的辭退計劃或者是職工願意領取補償而自願接受裁減的,項目組成員應當複核辭退職工數量與企業制定的辭退補償標準是否匹配,所有計提的辭退福利金額是否準確。

辭退性福利的發放是否存在跨期問題,也是審計人員應當關注的。在程序中應當複核實質性程序在一年以內,但是實際支付的時間超過一年的,是否按照折現之後的金額計量,折現率的選擇是否合理,計算的金額是否準確等。

二、拆分貸方發生額

審計要求我們對相關認定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審計員要對應付職工薪酬的貸方發生額進行詳細的拆分,把不屬於應付職工薪酬的部分剔除出去,例如賬務沖銷、同借同貸等,儘量把相關性提升到最高。

把生產成本、製造費用、在建工程等相關的成本費用賬戶中的職工薪酬發生額相加得出全年累計發生額,與計提的職工薪酬合計數對比,產生的差異在經過追查後作出相應的調整。

三、應付職工薪酬的截止測試

在大多數的企業中,職工薪資的賬務處理都是當月計提,次月發放。審計員應當針對資產負債表日後已經償付的工資薪金,檢查其是否發生在資產負債表日前,是否正確入賬。對於年終獎,應當根據實際發放的日期,關注在這之前是否有完整的授權審批以及是否合理,存在較大差異的應當追查其支持性文件。

四、是否準確列報和披露

企業的財務報表應當根據恰當的編制基礎來報告,作為其中一個科目的職工薪酬,其會計政策及會計估計的披露也應當合規,應付職工薪酬的列報應當正確、信息附註披露也應當恰當。

總結來說,在執行應付職工薪酬的實質性程序時,一是要與成本費用相關聯,二是要注意跨期和實際發放與計提之間的時間差異。應付職工薪酬的準確性,是審計業務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應當引起項目組的重視。


內容選自泛泛老師的《人力資源與工薪循環審計》授課講義;除發佈的文章無法追溯到作者並獲得授權外,我們均會註明作者和文章來源。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作者見到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在得到您的授權後重新發布或第一時間刪改,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