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契——最好的約定

默契——最好的約定

  心理學家說,默契是內心深處一種最好的約定,不必用言語傳遞就能夠表達心跡,不需要用心來指引也能夠相互會意。

  人生在世,每天都要接觸許多人,與不同的人總是有千絲萬縷的各種不同聯繫,不同人際關係相處總是有親疏遠近等各種不同程度,而人們總是渴望與他人關係默契,其中心靈相通,心有靈犀可謂最高境界。

  心若相知,無言也默契;情若相眷,不語也憐惜。因為最好的時光是彼此都在,卻可以不見面;最好的感情是雙方都懂,卻不用說出來。有一個暢所欲言的伴,可以讓精神舒緩;守一份不離不棄的情,能夠讓心靈靠岸。

  雖然在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默契真的很難,無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人們都在追尋那種心心相印的默契,但是人與人之間經常是甲說著這件事,乙卻在想著那件事,回頭甲問乙“怎麼樣啊?”乙卻用“恩、啊、是的”等語搪塞,甚至無言以對。同床異夢的情形更是屢見不鮮。

  有人說,默契是上天註定的緣分,這話似乎也有點道理。本來是互不相識的兩個人,卻能無拘無束,一見如故。本來兩個人的出身、年齡、經歷等差距很大,卻能無話不說,暢所欲言。這樣的默契的確是令人不可思議。

  有人說,默契是後天培養出來的,這話也是有根據的。白頭到老的夫妻之所以默契就是因為兩個人在一起相處時間很長,是數十年時間在一起培養出來的。而天生的雙胞胎若不在一起生活也未必能默契。

  兩個人相處能達到默契是生活幸福的源泉和動力。真正做到默契的實在太少。若有若無皆隨意,或深或淺都默契,甲想說的,未曾開口乙先知;乙想做的,尚無動作甲早為,這樣的默契令人倍覺愜意。

  我們一生所尋求的不外乎就是有人疼,有人懂。眼中有笑,言中有情,手中有暖,心中有愛,不必承諾自存一份心安,沒有誓言卻是一生眷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