栩栩如生!“泥人張”青島傳人創作“戰疫”泥塑群像

觸目驚心的口罩勒痕促使他用手藝“說話”

“泥人張”青島傳人、聾啞人孫剛彩塑醫務工作者“戰疫”群像訴心聲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2月5日,一組20釐米高、展現醫務工作者奮戰一線瞬間的彩色泥塑,通過青島市手工藝協會的官方微信曝光:戰疫英雄們定格的忙碌身姿,讓觀者為之動容,而這也是創作者、“泥人張”青島傳人、家住青島即墨區的聾啞手工藝人孫剛想要說出的心聲。

2月5日上午,他通過微信手書回覆記者:正是醫生們摘下口罩時臉上留下的道道傷痕,讓他無法平靜,促使他用自己的手藝“說話”。

這個春節,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孫剛倍覺沉重、憂慮。前方醫務工作者不顧個人安危堅守一線搶救病人的身影,更令他無比關注、感動,尤其看到她們摘下口罩時臉上留下勒過的觸目驚心的傷痕時,孫剛被震撼了。

栩栩如生!“泥人张”青岛传人创作“战疫”泥塑群像

他在給記者的微信中寫道,“也就從那時候起,我有了想為他們創作的想法。就開始有意收集合適創作參考的圖片。”而恰在此時,青島市手工藝協會向全市手工藝者發出了創作戰“疫”題材手工藝作品的倡議,他開始了構思。

栩栩如生!“泥人张”青岛传人创作“战疫”泥塑群像

對他而言,最大的困難是沒有任何準備。泥料和雕塑工具都在工作室,因為無法出門,他只能在家裡想辦法。因陋就簡,他選擇用之前已經用過的一點泥巴來做,因此泥塑人物的數量也受到限制,他寫道:目前我只能夠先嚐試幾件作品。下一步我計劃“抗疫”勝利後,回到工作室,把這個題材繼續做下去,成為完整的系列,其中所描摹的內容也會更加豐富,包括山東人民支援武漢的部分。

2019年初,在青島市手工藝協會主席魯漢的牽線搭橋下,孫剛正式拜“天津泥人張”第五代傳人張玉生為師,成為他的異地“開山弟子”。大多數時候雖分隔兩地,孫剛卻十分勤於向師父請教,經常發作品圖片給恩師,通過網絡接受詳細的指導改進。去年七月份,老師還特地邀請他去到天津泥人張彩塑工作室,進行了為期一週的強化訓練,師父的口傳心授、無私給予,讓孫剛感恩而珍惜。

栩栩如生!“泥人张”青岛传人创作“战疫”泥塑群像

他還向記者透露,這次戰疫主題作品的初創完成時,他還特別拍下來,拿給師父指正,而嚴苛的師父也沒留情面,特別指出其中一件護士攙扶病人的作品人物形態上存在的問題,逼著這位徒弟再作修改。

(記者 李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