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g與estar決賽在即,qg果斷放棄刺痛首發妖刀,難道輸出1.9k的明教選手比刺痛更可靠嗎?

殘影遊戲


你好,我是汪小白遊戲,以下是我的回答

QG刺痛為何會被換下?看看妖刀馬克的輸出,再看刺痛的阿離就明白了

首先要恭喜Hero和XQ獲得勝利。不過Hero獲勝其實並不意外,畢竟久競戰隊前幾周的發揮還算不錯,JC雖然戰績不錯,但是在經驗上還是有些不足的。

都知道現版本的射手還是比較強勢的,所以儘管是在KPL的賽場上,射手的出場率是很高的,而目前QG戰隊的射手選手分別就是刺痛和妖刀這兩位大腿了,但是在經驗上很顯然刺痛要比妖刀豐富很多。第一局比賽,雙方都沒有選擇射手,QG憑藉末將安琪拉的出色發揮很快就拿下了比賽的勝利。

而第二局比賽QG是輸給了XQ的,前期小龍以及節奏的把控在XQ的手中,但是後面逐漸被QG打了回去,而且經濟差來到了五千。但是憑藉XQ軒城馬可波羅的出色發揮,最後盾山開團守約,成功打出團滅,也是艱難的拿下了這一局的比分。而軒城的馬可波羅打出了全隊45%的輸出。

第三局,刺痛使用到的是一手公孫離,這局比賽其實一直都是QG處於優勢,但是期間有兩次團戰是被XQ翻了回去,最終苦戰28分鐘,QG拿下比賽的勝率。可喜可賀的是,Fly也是通過呂布得到了本賽季第一次本劇最佳。而刺痛的公孫離打出了5/1/8的戰績,但是都說QG是圍繞著刺痛打四保一的,為什麼輸出佔比只有27.7%呢?

然後QG隨著第四小局的失利,刺痛的娜可露露節奏的確是有點拖欠,導致11分鐘就被XQ破掉了水晶,軒城公孫離的輸出還是達到了35.2%。最後一局比賽QG換下了刺痛,換上了妖刀,雖然最後還是輸給了XQ,但是妖刀的馬可波羅打出了38.2%的輸出,比賽也是進行了18分鐘,這個數據還是比較有參考性的。

也就是說,刺痛不單單只是打野節奏慢,雖然射手的英雄池非常深,但是刺痛無論輸贏輸出都沒有達到30%以上,更何況QG是一個四保一圍繞著刺痛打輸出的戰隊,而妖刀上場後,儘管比賽輸了都有38%的驚人輸出比例。最近刺痛的狀態導致節奏都比較拖沓,而且770也是比較求穩的那種輔助,很多局面本來能打開的機會都被措施了。


汪小白遊戲


王者榮耀冬冠杯終於到了最刺激的決賽環節,在經過殘酷的選拔賽,激烈的淘汰賽後,終於確定了最後決賽陣容。最終拿到決賽門票的是estar與qg,estar是通過選拔賽打上來的,qg是因秋季賽戰績好,被保進正賽,未經歷選拔賽。兩支隊伍來歷不同,倒也說明比賽公平,全靠實力比拼。


qg與estar兩隊也確實有淵源,雖說是時隔511天再次在決賽相遇,但是兩隊卻多次在冠軍盃決賽舞臺相遇,也是是有緣。這次比賽雙方都是奔著冠軍去的,estar想要一年三冠,創立estar王朝,qg想要拿到久違的第五冠,況且秋季賽剛拿亞軍,qg更加渴望勝利。


比賽即將開始,雙方也都宣佈了首發陣容,estar首發為貓神、花海、諾言、無銘、Alan,qg這邊則是以飛牛、末將、770、giao、妖刀應對,看來qg這次將寶壓到了妖刀身上,不再相信刺痛,期望這次決賽能因妖刀加入而改變上次亞軍命運。


qg的陣容變更還是有道理的,不過玩家還是有些不太信任妖刀,畢竟這是總決賽,意義重大,玩家不敢過於信任這個明教出來的選手。在上次半決賽,妖刀因為1.8%,總輸出1.9k的戰績成了玩家的笑料,在總決賽舞臺上,玩家生怕這位大神再搞出個么蛾子,就怕他關鍵時刻掉鏈子。相反的,玩家更新人刺痛,畢竟是老將了,而且是最強adc,還是能信得過的,上次是狀態不行,這次說不定就行了。



說實話玩家的擔心還是有道理的,確實,若說可靠,妖刀還真比不過刺痛,刺痛個人能力確實優於妖刀,這點俱樂部也明白。但是俱樂部既然在清楚一切情況下,還是讓妖刀取代刺痛,看來是相信了妖刀,認為妖刀更適合團隊。妖刀替換刺痛的話,並非說實力多強,能帶躺qg,而是更加符合隊伍戰術,不用再打易出錯的“四保一”了,而能解放多個位置,讓全隊開花,隊伍實力能得到提高。

既然qg信任了妖刀,看來也是相信的妖刀的能力,和首發相比,更加重要的是冠軍,希望妖刀能帶著刺痛的心願,在決賽舞臺上好好發揮,為qg第五冠出一份力!


王者解說員


打法稍微豐富一點,經濟不再是永遠的第一號位,射手沒刺痛強,但沒那麼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