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年在買書上花費多少錢?

瀚天瀚海


我買書都有些成癮了,近兩年來每年花在買書上的資金有大幾千元多,這還是在搞活動時買的。以致一個專門開避的書房擺不下了,經常被家裡人嘮叨,但還是經常偷偷地購進。

在被家人嘮叨時我也在反思為什麼買這麼多書?買的書不一定都讀!但心裡的執念還是一如既往地購進。

我是一個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那時只有上學時的課本,其他的基本上見不到,既使見到的也是繁體字的小說還得偷偷的看,好此書只聞其名不見其書,即使有買的也是被刪改了的也沒有錢買。隨著社會閱歷的增加和經濟改善,經常看到喜歡的書就買一本,現如今網上購選擇的空間更加大了。我想我可能是對知識的認可渴望和小時候強烈的願望吧!

我買書有幾種情況:一是經典必買,而且是名出版社的。比如經史子集購中華書局和上古的;二是名家的書必買,比如錢穆、宋明禮學等的書;三是名小說必購,中國的外國的;四是自己專業的權威書等等。

有些書是精讀的,比如論語等,有些書是參考的,就一本論語各種參考書就十幾種。有些書是悶讀了解的比如小說。

書是知識來源最好的途徑。是和古代人對話探討,是建立自己信念的有效途徑,是修身的基礎。書已經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雷聲雨聲風聲


自從小時候與書結下不解之緣,買書就成為我生活中的一個常項。

(一)“買書”成為常務事

至於我買書的頻率、每年花多少錢買多少部書,多年來不是很穩定,上上下下變化著,大致隨著個人經濟狀況、生活節奏、穩定讀書持續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回顧以往:我每年買書最少不低於十部(以近年物價算,一年共計300元左右);通常年份裡,一年購書三、四十部(大約千元);在買書最多的個別年份,我一年要購買約六、七十部。

今後,隨著自己生活水平的提高、閒暇時間的增加,我可能還會多購書。我遠離菸酒,不熱衷於飯局,尚未加入驢友行列,做宅男的時候還不少,所以,花點錢用在買書,值!

(二)我書屋裡的“各類朋友”

我買書門類以歷史類居多,同時,因為讀書興趣較雜,也大量買了其他門類的書。

以最近一次購書為例,這次,我買的書是:

1.《正面戰場——遠征印緬抗戰》(中國文史出版社);

2.《四世同堂》(封面貼有“104章足本首度問世”字樣);

3.豐子愷《緣緣堂隨筆》;



4.林語堂《京華煙雲》(張振玉譯);

5.伊迪絲· 漢密爾頓《希臘羅馬神話》。

這幾部書涉及中國近現代歷史、中國現代文學、西方古代文學,都是我一直想要的書,算是一次圓了多年的好幾個購書夢,不亦樂乎!

總起來看,我的藏書涉及:歷史—文博—地理(最多),語言文學,教育,思想,音樂美術,英語,其他“雜類”。閒暇時,抽取自己藏書中的一本讀一讀,宛如和一位良師益友的聚會,那一刻溫馨極了。

買書、讀書,給自己“心靈充電”,給斗室“文化充值”,樂在其中!這條路,我將繼續走下去。


曉帆輕舟


本人畢業三年,購書已經超過10年,在大學開始網上買書,現在大部分的書都在網上購買,對於買書也有了自己的一些經驗。當然,我也會用電子閱讀,對於只要求純粹信息,材料方面的,我更傾向於電子閱讀。

幾個常用的買書網站噹噹,亞馬遜,京東都會看,也會用到有路網和孔夫子舊書網及二手書店。我現在買書比較精,沒有促銷不會去買。就這兩年工作後的買書情況看,穩定在一個月15本,一年200本左右的花銷。算下來一個月300元,一年不到4000元。

在讀書的前期,是什麼樣的書都會讀的,上到哲學古籍,下到玄幻勵志都會涉獵一下,文史哲經管政法都在其中,一個人的閱讀特性完全是自我的,好書壞書都要了解一番,你才能知道那些書是好的,我更加註重是培養眼光和涉獵的範圍。眼光是要讓你懂的抓住閱讀的重點,範圍是要讓你看問題角度多一點。

在讀書的後期,閱讀量有了一個積累,閱讀的效率也提高了。大概1天1本也是可能的。這個時候選擇精讀是有必要的了,畢竟你的生命有限,不可能無止境的去求量的突破。而且工作也不是文史專業的,也沒有必要在這個領域去咬文嚼字般的閱讀。所以,會把閱讀的範圍和數量控制下來,開始有計劃的整理書籍。

現在我會按照不同領域,把書籍分散排放,放到家裡不同的位置上,形成專題閱讀。同時,把無法吸收的書籍和明顯的爛書擱置起來,使整個閱讀環境有所流動。根據自己的成長,有效的分配自己的閱讀方向。

我並不贊成那種一定要把二十四史讀完的閱讀形式,對於非專業人士,實際上收效甚微,無助於提升歷史智慧。我們談大師必談國學大師,實際上大師的領域有很多,一個普通人對待古籍也許在研究水平比不上民國以前的人,但至少在知識面的廣度上是更勝從前了。所以,讀書重在成就自己,不可貪量。





不可語水


這幾年,每年平均買書兩千元左右吧。基本上都是在噹噹上買的。去書店也會習慣性買100元左右的書,如果遇上心情好,也會一次買五六百的(家庭購書日,包括妻子兒子選的書,當然都是我付款啦)。閱讀近兩年每年在四五十本的樣子。喜歡讀書,讀書已經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了。


明心納藍


我每年買書要花多少錢?我還真沒有仔細算過,這些年我逛書店買書少了,主要是現在書價太貴,所以我多是在網上買新書,遇到噹噹、京東等電商搞優惠活動,每次少則幾百,多則千把元購書。還有就是每週到舊書攤點淘些舊書,因為舊書大多不是很貴,所以我在舊書上花銷較少,平均每月不過小几百。如此算來,我每年購書也要一萬多吧。


池晨光93870648


我特別愛買書,上大學以來寢室有一個櫃子是專門放書的。

每學期花錢買書比買化妝品要多的多。

我喜歡旅行,喜歡美食。買書時候比較傾向於買遊記和美食評論類的書。還有快畢業了。偶爾買些就業方面的書。

說起旅行,我喜歡的作者有大冰,喜歡他的浪跡天涯。

冰叔的作品《阿彌陀佛 麼麼噠》《乖 摸摸頭》《好嗎,好的》《他們最幸福福》。我有盜版和正版的書。


冰叔,來了綿陽辦了書籤會。這是他的親筆簽字。

大冰的小屋裡歌手來了我們的學校開了演唱會


有老謝,宋釗等

我不是紅,我不是三毛,我是爬行者小江。

這是我最喜歡的最漂亮的小江老師。她為人低調,常年在山區支教,她的種種使我有更堅定自己的想法。


這是白落梅的作品《你是錦瑟,我是流年》還有她非常火的作品《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看了幾遍了,依然還想去看看

這幾天熱播電視劇郭敬明的《夏至未至》

有時間買本書來看看,我們終將會和這個世界握手言和。



最後借用冰叔的話祝大家,

平行世界,多元生活,願你我既可以朝九晚五,又能夠浪跡天涯。

忽晴忽雨的江湖,祝你有夢為馬,隨處可棲。


斯木木


我每年買書在兩千塊左右,噹噹,淘寶,孔網都買,80%是兒童繪本兒童讀物,20%是教育孩子跟父母自我提升的,其中在孔網買了我小時候看過的所有兒童讀物,一方面是懷舊,另一方面是讓我孩子能體會跟我小時候一樣的快樂。本來以為30年前的書她不會喜歡,現在的繪本多精緻啊,沒想到她超愛!


姍姍來遲愛淘淘


再苦再困難我都不會喜歡求別人這就是我作為一個男人我只作為一個我的心裡獨立的原因就在這兒從經歷那麼多事情像我這種男人在沙漠地帶應該也能生存很好的這種精神因為精神在這是中國人的精神每一個男人都有的每一個好朋友們我都是很喜歡的都是在心目中真的很喜歡但是我這一段時間說話少的原因因為因為好多事情你們我也說不清沒唬傅的親所以我就少講話啦希望每一個好朋友們你們自己沒想的跟我想的是一樣的我也想盡快給朋友們見面我不是那種拖延時間真的好多事情你們看不到你們就會誤解望你們不要誤解真心話至少帶給一個男人像個男人一樣至少我得買一件衣服是不是所有朋友們你們說是對不對這幾年我都沒買一件好衣服啦所以說我也得也像個人模狗樣的也像個男人是不是因為我小的時候知道我姥爺打仗受過傷但是他也大勝仗回來得好多胸章這就是我小時候經常看她的胸罩帶個五角星所以我的精神也是有點相似的為一箇中國人就是既然在既然走了既然贊啦就一定要的站到勝利之戰趙勝利最男人就是要這樣的精神最後一口氣有最後一滴血也不要付出也要向前走走的更精彩


友情歲月夢一生


【導語】: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成年國民圖書閱讀率為58.4%,同比上升0.4個百分點;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為64.0%,同比上升了5.9個百分點。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借鑑國外經驗,2015年設置新指標“各媒介綜合閱讀率”,覆蓋書、報、刊及數字閱讀,各媒介綜合閱讀率為79.6%,同比上升了1.0個百分點。

  4月18日,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佈“第十三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成年國民圖書閱讀率為58.4%,同比上升0.4個百分點;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為64.0%,同比上升了5.9個百分點。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借鑑國外經驗,2015年設置新指標“各媒介綜合閱讀率”,覆蓋書、報、刊及數字閱讀,各媒介綜合閱讀率為79.6%,同比上升了1.0個百分點。

  其中數字閱讀是亮點,首次明顯超過紙質閱讀。其中成年國民網絡在線閱讀閱讀率首次過半,達到51.3%,同比增長1.9%;成年國民手機閱讀率最高,達到60.0%,同比上升高達8.2%個百分點,電子閱讀器閱讀、Pad閱讀及光盤閱讀等都呈增長態勢。在數字閱讀中,微信閱讀最為普及,據統計,有51.9%的成年國民在2015年進行過微信閱讀,同比增長17.5個百分點,增幅超過50%。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魏玉山表示,國民閱讀的整體趨勢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1.閱讀率整體全面上升,主要指標呈現增長態勢;2.數字閱讀尤其是手機閱讀發展迅速,移動閱讀、社交閱讀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3.公民的個人閱讀需求、對公共文化服務以及全民閱讀服務需求在全面提升;4.未成年人閱讀、親子閱讀受到重視。

  圖1:綜合閱讀率7年間變化趨勢

  圖2:歷年手機閱讀接觸率

  圖3: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率7年間變化

  圖4:各類數字化閱讀載體的接觸率變化

  閱讀量:紙質圖書小幅增長報刊持續下降

  2015年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58本,同比增長0.2本;電子書為人均3.26本,同比增長0.04本。紙質與電子圖書綜合閱讀量7.78本,同比增長0.06本。

  人均報紙閱讀量和期刊閱讀量分別為54.76期(份)、4.91期(份),同比下降了10.27期(份)、1.16期(份)。

  圖5:各類出版物閱讀量對比

  閱讀時長:新興媒體領銜閱讀增長

  在傳統紙質媒介中,我國成年國民人均每天在讀書上用時最長,為19.69分鐘,同比增加0.93分鐘;人均每天讀報17.01分鐘,同比減少了1.79分鐘;人均每天閱讀期刊8.83分鐘,同比減少4.59分鐘。

  從新興媒介來看,人均每天手機閱讀接觸時間最長。我國成年國民人均每天手機閱讀時長為62.21分鐘,同比增了28.39分鐘,其中微信閱讀時長為22.63分鐘,同比增加8.52分鐘;電子閱讀器閱讀時長為6.82分鐘,同比增加3.03分鐘;Pad(平板電腦)的時長為12.71分鐘,同比增加2.02分鐘。

  圖6:各類媒介閱讀時長對比

  圖7:微信閱讀群體通過手機微信進行的活動

  價格承受能力:電子書價格承受能力上升

  我國國民能夠接受一本200頁左右的文學類簡裝書的平均價格為14.39元,同比減少1.62元。我國成年國民平均可接受一本期刊的價格為6.93元,同比下降0.49元。

  在接觸過數字化閱讀方式的國民中,有50.2%的國民表示能夠接受付費下載閱讀電子書,同比上升5.9個百分點。數字化閱讀接觸者能夠接受一本電子書的平均價格為1.64元,價格接受程度比2014年的1.58元略有上升。

  手機閱讀群體中,僅27.6%的人能夠接受付費閱讀,且人均手機閱讀花費為11.19元,較2014年的16.47元有所下降。

  圖8:圖書價格承受能力

  閱讀偏好:紙質書仍是最愛

  57.5%的成年國民更傾向於“拿一本紙質圖書閱讀”,10.2%的國民更傾向於“網絡在線閱讀”,有27.0%的國民傾向於“手機閱讀”,有4.1%的人傾向於“在電子閱讀器上閱讀”,1.2%的國民“習慣從網上下載並打印下來閱讀”。

  另外,對於同樣內容的紙質版和電子版圖書,在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者中,有37.2%的人更傾向於購買電子版。說明紙質書仍然具有很強的生命力。

  圖9:閱讀形式傾向

  閱讀滿意度:國民對閱讀有更高的要求

  2015年我國成年國民對個人閱讀數量的評價中,只有1.2%的國民認為自己的閱讀數量很多,8.0%的國民認為自己的閱讀數量比較多,有37.4%的國民認為自己的閱讀數量一般,45.0%的國民認為自己的閱讀數量很少或比較少。

  從成年國民對個人紙質閱讀內容和數字閱讀內容的閱讀量變化情況的反饋來看,有6.6%的國民表示2015年“增加了紙質內容的閱讀”,但有11.8%的國民表示2015年“減少了紙質內容的閱讀”;有3.9%的國民表示2015年“減少了數字內容的閱讀”,但有10.0%的國民表示2015年“增加了數字內容的閱讀”;近六成(57.7%)的國民認為2015年個人閱讀量沒有變化。

  從成年國民對於個人總體閱讀情況的評價來看,有20.8%的國民表示滿意(非常滿意或比較滿意),比2014年的25.8%有所下降;有17.4%的國民表示不滿意(比較不滿意或非常不滿意),比2014年的16.3%略有提升;另有48.5%的國民表示一般。

  我國成年國民對當地舉辦全民閱讀活動的呼聲較高,2015年有67.3%的成年國民認為有關部門應當舉辦讀書活動或讀書節,比2014年的68.6%略有下降。其中,城鎮居民認為當地有關部門應該舉辦讀書活動或讀書節的比例為67.7%,農村居民中這一比例為66.7%。

  圖10:自我閱讀數量評價

  圖11:閱讀量變化自我評價

  圖12:閱讀滿意度評價閱讀滿意度評價

  未成年人閱讀:閱讀率上升 閱讀量下降

  0~17週歲未成年人圖書閱讀率為81.1%,較2014年顯著上升;未成年人的人均圖書閱讀量為7.19本,較2014年減少了1.26本。

  圖13:未成年人圖書閱讀率

  親子閱讀:家長們花更長時間陪孩子

  對親子早期閱讀行為的分析發現,2015年我國0~8週歲有閱讀行為的兒童家庭中,平時有陪孩子讀書習慣的家庭佔到87.1%,較2014年的88.8%下降了1.7個百分點;在這些家庭中,家長平均每天花費23.69分鐘陪孩子讀書,較2014年的23.64分鐘略有增加。

  2015年我國0~8週歲兒童的家長平均每年大約帶孩子逛2.98次書店 ,比2014年的3.52次有所減少。

  圖14:家長平均每天陪孩子讀書時間

  圖15:家長陪孩子逛書店頻率


聽文化發聲音


作為愛書人,每年買幾本書,也是情理之中的事。這就好像吃茶打麻將,總是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

前幾年,還熱衷於記書賬,每本書在哪裡買的,折扣幾何,都標識的清清楚楚。但現在很少這樣做了。但總歸是超過萬元的。平時買書基本上分為這幾種:

1、舊書攤,成都有非常發達的舊書攤,每次去逛都會選一些書,當然更多的是關於地方文史,內容豐富。常常有驚喜,那是因為是自己翻書的範圍相當寬,因之,可以研究的內容就十分豐富。

2、孔網,有時買書,實在是找不到書,就在孔網上找。這個渠道也買了不少書。尤其是成都當地書店的書,先網上預訂,再去取書,方便,順便淘書。舊書,尤其是稀缺書,價格不低。比如一些舊版詩詞集,幾千上百的書,多了去了。

3、網上書店。現在幾大網上書店,都是常客,買的書數量不在少數。今年已經買了一二十單,內容繁雜,這些當然是自己要讀的書。

4、實體書店。每年都會逛一逛實體書店。成都的書店,因為要寫一本書的緣故,去的次數最多。言幾又書店、求知書社、見山書局、西西弗書店等等,毫不客氣的說,成都的書店,沒有去過的是少數。每次去,都少不得買書。

5、朋友送書。因為寫書評的緣故,出版機構、作家、詩人少不得送書。這樣的得書每年也超過百冊,這個雖然沒有統計進來。也是一筆可觀的書目。

每年的淘書數量在七八百冊左右。但這算不上藏書家的做法,只是喜好書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