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路不同運,憑這一點,觀眾就無須對《肥龍過江》口下留情

《囧媽》上線前的一系列運作手段很好地詮釋了一句話:計劃趕不上變化。

從最開始的各個城市跑宣發、上各種綜藝節目拉流量,到上映前的突然提檔被影院工作人員吐槽,再到春節檔電影全部撤檔,所有的事情似乎就發生在一瞬之間,本以為徐崢的《囧媽》會和《唐人街探案》、《奪冠》等原春節檔電影一樣,默默等待,可就在觀眾擔心徐崢會完不成對賭合同而鉅虧時,徐崢拋出了一個重磅消息,《囧媽》將開放線上免費觀看入口。

暫且不論這個操作後續引發的爭議,《囧媽》的線上播出就像他之前的提檔一樣,邁出第一步後總會有人緊跟並效仿。《肥龍過江》就在其之後,略作改變走上了這條不傳統的電影上映之路,可同路不通運,他的待遇遠不及《囧媽》,明面上少去了些許光環,多了些商業氣息。

同路不同運,憑這一點,觀眾就無須對《肥龍過江》口下留情

宣傳海報上的《肥龍過江》原定於2月14日上映,可由於現今地方影院的觀影秩序並不明朗,《肥龍過江》方選擇換種方式與觀眾見面。有了《囧媽》的探路,《肥龍過江》將在流媒體上映的消息傳出後,並未引起大規模討論,原因關乎於多方面,一是觀眾的見怪不怪,二是《肥龍過江》的線上播出方式並不是免費觀看,而是付費點播。

僅憑後一個原因就足以讓觀眾放下心中的矜持,開始用他們平常又帶些嚴厲的眼光審視這部影片,既然沒有吃人嘴短,拿人手短的顧慮,那麼在打分上就不必手下留情了。

同路不同運,憑這一點,觀眾就無須對《肥龍過江》口下留情

《囧媽》豆瓣評分5.9,《肥龍過江》豆瓣評分4.7,前者的劇情定位是喜劇片,後者的定位是喜劇片和動作片,主打元素之間的共同方向讓兩部影片有了可以比較的基點,同時也證實了一個道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的確會佔據優勢。

評價人次超過37萬的《囧媽》獲得了好於19%喜劇片的排名,同類型電影中排名前列的是《憨豆先生精選輯》。通過排名與影評可以知道,《囧媽》播出後收到的反饋並不理想,至少和徐崢上映前的預期口碑相差很遠,“隔靴搔癢”、“強灌雞湯”、“劇情成謎”是觀眾的幾大吐槽點,甚至有多數評價用“不好看”三個字作為影評開頭,可即便如此,影片還是憑著超出50%的3星評價讓他的整體評分保持在及格線左右。

要是沒有友情分的加入,《囧媽》最後的境況和好於 5% 喜劇片、好於6% 動作片的《肥龍過江》相差不會太多。

同路不同運,憑這一點,觀眾就無須對《肥龍過江》口下留情

《肥龍過江》的演員陣容豪華,甄子丹、周勵淇、王晶的加入很容易讓觀眾產生錯覺,這是資深導演王晶的又一大作。其實不然,王晶在該影片之外的角色是編劇,影片真正的導演是谷垣健治,日本電影動作指導,甄家班中的一員。

影片中的亮點與甄子丹都有或多或少的聯繫,結束葉問形象後的甄子丹不再只是一本正經的模樣,開始著手在劇情和造型上做突破。《肥龍過江》是一部動作片兼喜劇片,前者對於甄子丹來說是輕車熟路,但搞笑本領卻不是演慣了一代宗師的他所擅長的,沒有王寶強那張臉附帶的搞笑天賦,那就只能想想其他辦法。

同路不同運,憑這一點,觀眾就無須對《肥龍過江》口下留情

於是,加肥版甄子丹出現了,甄子丹在影片中的角色叫做朱福龍,是一個走黴運,工作降級還丟了未婚妻的悲慘人物,經歷了多重打擊的他開始暴飲暴食,體重成功達到200斤,幸運的是,他有一個好上司,上司不忍心看他再胖下去,給他委派了一個任務,承諾只要他完成任務就能夠復職,要是事情有這麼簡單,電影就不用拍下去了,可想而知,一系列圍繞任務展開的故事開始了。

同路不同運,憑這一點,觀眾就無須對《肥龍過江》口下留情

前面提到,觀眾給《肥龍過江》的排名是好於 5% 喜劇片,好於 6% 動作片,這樣的成績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可數據背後的評價更加真實,光看動作戲還算及格,有甄子丹的風采,可他的扮相和劇情讓人摸不到聯繫,更像是為了胖而胖,為了喜劇而喜劇,為了模仿而模仿,經不起推敲,至於他是在模仿誰,從劇名上就能猜出幾分。

同路不同運,憑這一點,觀眾就無須對《肥龍過江》口下留情

首先是同名影片,1978年由洪金寶主演的《肥龍過江》,體型上來看,胖了的甄子丹倒是和洪金寶有著寬度上的相似,但是洪金寶版本的觀影評分要比後者高出不止一個檔次,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後浪越推越沒浪。

同名影片之外,還有《猛龍過江》的多個版本以及《雙龍過江》、《小龍過江》,缺乏創新,沒有新意也成為觀眾的吐槽點:“按照這個趨勢,再過江都要造橋了。”這也是《肥龍過江》評分較低的原因,觀眾不喜歡炒冷飯,特別是這種年代較遠,印象深刻的影片,比較寬容的觀眾會說,有甄子丹的電影看一部少一部,嚴格的觀眾就是,意料之中的不好看!

同路不同運,憑這一點,觀眾就無須對《肥龍過江》口下留情

影響一部影片口碑的因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還是影片本身的質量,商業運作能夠影響一小部分人的發言,但最終的票房還是掌握在大眾手中,雖然《囧媽》憑藉敢為人先的膽識獲得了附加分,但後續影片的內容還是沒逃過觀眾的質疑,沒有附加分的《肥龍過江》更是如此,他們做出的新嘗試會給這個行業帶來改變,但要知道,相比於在哪看,觀眾更加重視影片的內容、思想,而不是他的載體。

同路不同運,憑這一點,觀眾就無須對《肥龍過江》口下留情

如果後續有更多的片源選擇在線上首映,那麼地方影院的收入肯定會受到影響,可這並不意味著地方影院會就此消失,畢竟電影院的用處遠不止看電影那麼單一,更何況,影院巨幕和家庭屏幕的觀感差距之大,儀式感不就是在這樣的場合下體現的嗎?

各取所需,共同發展,求同存異,對於消費者來說,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同路不同運,憑這一點,觀眾就無須對《肥龍過江》口下留情

對電影感興趣的你可以直接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輸入:肥龍過江,看加胖版的甄子丹演喜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