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之不易啊, 聊聊太宗皇帝!

來之不易的太宗皇帝

在中國歷史上,廟號為太祖或高祖的多是開國皇帝,而廟號為太宗的皇帝多為開國皇帝的兄弟或者兒子。在我國曆史上一共出現過22位廟號為太宗的皇帝,依次是商太宗太甲、漢太宗劉恆、吳太宗孫休、晉太宗司馬昱、成漢太宗李雄、後趙太宗石寇覓(追諡)、前涼太宗張茂、西燕太宗慕容衝、前秦太宗苻登、北魏太宗拓跋嗣、劉宋太宗劉彧、南梁太宗蕭綱(原稱高宗,後梁元帝改稱太宗)、唐太宗李世民、閩太宗王延鈞、遼太宗耶律德光、大理太宗段思良、宋太宗趙光義、西夏太宗李德明、金太宗完顏晟、元太宗孛兒只斤·窩闊臺、明太宗朱棣(明世宗時改稱成祖)、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

​在這22位太宗皇帝裡面,有許多人都是原本和皇位沾不到邊的,但由於各種原因最終爬上了皇帝的寶座。今天我們來看一看這些太宗皇帝都是怎麼登上皇位的。

1.漢太宗劉恆。

劉恆是漢高祖劉邦的四兒子,他媽薄姬原是魏王魏豹的女人,後來被劉邦收入後宮,同年就生下劉恆(有人甚至懷疑劉恆不是劉邦的種)所以母子倆都不太受寵。雖然劉恆8歲就被封為代王,但他的封地緊挨著匈奴,一看就不是個好地方。可以說,不是嫡出、排行靠後的劉恆基本是和皇位無緣的。

但是在劉邦死後,專權的呂后不但通過各種手段壓抑得漢惠帝劉盈早死,還害死了劉邦其他幾個兒子。只有比較能忍的劉恆和從小被呂后撫養的劉長倖免於難,這才使得諸呂被誅後劉恆因為年齡的優勢坐上了皇帝寶座,成了漢太宗。

來之不易啊, 聊聊太宗皇帝!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2.​吳太宗孫休。

孫休是孫權的六兒子,雖然​18歲被封為琅琊王,但是吳國的皇位離他卻十分遙遠。最開始吳國皇位是屬於他哥哥孫和的,但是因為孫家的內部矛盾,導致孫和丟了太子之位。孫權死後,吳國皇位由孫休的弟弟孫亮得到,這基本上斷絕了孫休取得皇位的機會。

但是,因為孫亮被權臣孫綝廢黜,這才讓孫休坐上了吳國的皇位,成了吳太宗。

來之不易啊, 聊聊太宗皇帝!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3.​晉太宗司馬昱。

司馬昱是東晉第一位皇帝​司馬睿的小兒子,2歲就被封為琅琊王,因為年齡和排行的關係,司馬昱也基本上是沒有多大機會當上晉朝皇帝。

但是,由於他繼承皇位的哥哥、侄子、孫子接連早死或者被廢,使得晉朝皇帝的金冠最終落到了他的頭上,歷經七朝、已經53歲的他終於被權臣桓溫扶上了皇帝寶座,雖然是個傀儡皇帝,但好歹也成了晉太宗。

來之不易啊, 聊聊太宗皇帝!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4.​前涼太宗張茂。

張茂的父親張軌,趁著晉朝天下大亂的時候佔據涼州地區,使涼州成為“五胡亂華”前期難得的清淨之地,張軌也因為擁護晉朝皇室而被封為“西平郡王”。張軌死後其子張寔繼承“西平郡王”之位,雖然他在西晉滅亡後擁護司馬睿稱帝,但是卻不用司馬睿的年號,正式割據涼州,史稱“前涼”。後來張寔的手下閻沙被妖人劉弘蠱惑殺死了張寔,涼州諸臣因為張寔的兒子張駿年齡還小,就擁立張茂接管政權,讓他有幸成為了前涼的統治者。後來其孫張祚正式稱帝,追諡張茂為“太宗皇帝”。

來之不易啊, 聊聊太宗皇帝!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以上先介紹4位,後續持續更新,大家喜歡的點下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