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酷曾經那麼鼎盛,為何感覺現在沒落了?

用戶7013562238


優酷把內容創作者拱手送給了嗶哩嗶哩!怎麼能不沒落。

對用戶而言廣告時間太長,體驗變的越來越差!在用戶還沒有養成付費習慣之前急於變現。

對於內容創作者而言,服務一樣的差,推出的各種產品讓創作者感到不適!


鴆鴆銪鷀


優酷曾經那麼鼎盛,為何感覺現在沒落了?

看來不止我一個人覺得是這樣了,我以前非常喜歡看優酷視頻的,尤其是裡面很多自媒體的內容,可是後來不知道是怎麼了,好像是被阿里巴巴給收購了以後,自媒體的人也走了很多,大多數人去了bilibli。這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現在的廣告實在是太多了,尤其是看以前的老電視劇的時候,現在全部都要會員,沒有會員你根本就看不了,每每是在新劇剛出的時候,老劇就開始要會員了。


可以說古永鏘被阿里巴巴把優酷買了以後,優酷雖然不算走了下坡路,可讓我們這些喜歡看看劇的人,還就必須得買會員,有的時候買了會員還是有廣告,你說氣不氣人。

還有那什麼倒黴的---這世界很酷!他再酷,跟我們有什麼關係!



不知道大家現在還喜不喜歡用優酷了,歡迎在評論區中指出來你常用的視頻媒體客戶端!


自由史話


事實上,與其說是優酷失敗了,都不如說阿里的大文娛失敗了,當然優酷是首當其衝,作為大文娛的核心產品,優酷土豆合併之後居然呈現出斷崖式的跌落情況,這是讓阿里沒有想到的。

在優酷土豆合併之前,其實優酷在國內的影響力遠非騰訊和愛奇藝所能相比,但一副好牌竟然被打爛成這樣,除了慨嘆優酷自己的相關操作不當之外,還是要慨嘆後生可畏啊。

此前我們說,阿里大文娛,在人員調整之中,優酷的業務線離職人員就比較多,與此同時在虧損層面,優酷的虧損也一直比較嚴重,甚至在付費用戶層面上來說,與騰訊視頻以及愛奇藝動輒八九千萬的付費用戶相比,優酷的付費用戶和愛奇藝騰訊視頻有著三四千萬的差距,甚至於在活躍用戶上面,優酷也始終沒有突破,1億用戶維持在六七千萬。

原因就在於優酷目前從產品的狀態,產品的設計,到內容層面的投入,都是處於一種落後的狀態,比如說大家在視頻層面的一些技術投入,比如多被播放以及h DR渲染技術,優酷這邊做的都是不好的,比如在倍速播放的時候,優酷就會出現卡頓!

與此同時在內容層面,優酷土豆的投入也是沒有爆款產品的出現,這其實是非常要命的,我們說愛奇藝和騰訊都孵化了自己的流量節目,但對於優酷土豆,大量的資金投入進去卻始終很難獲得成功。

總結來看的話,優酷其實是不缺錢,但不會花錢,投入的資金總是獲得不了大的回報,其次則是在產品形態技術層面逐漸處於落後狀態,而且沒有比較新穎或者是創新性的設計功能反而是在已經有的功能層面,其他競爭對手相比是處於落後狀態的。






互聯網的放大鏡


我以前只用優酷,現在已經幾乎不用了,發現幾點問題,發現優酷的工程師都是一坨屎,馬雲花錢買了一堆垃圾。

1,安卓優酷卡頓,廣告多(APP界面右下角總是出現類似彈窗的小廣告大多是一些最近的熱門綜藝節目比如我不是灌籃,我是VIP,要手動點x關閉,而且每次打開APP都有而不是一天一次)

VIP廣告就不說了,這個倒是一天推薦一次但是也很影響心情

通知要去設置裡手動關閉而其他軟件在應用設置裡就可以關

我喜歡看老的港臺電視劇電影以及05年以前的古裝武俠片,優酷對這些片源沒有優化過,很多畫面都是打鬥起來有水波紋,奇怪的配音等等。

2,後來我就只用電腦上的優酷,又一大堆問題:

優酷在c盤創造了幾個g的緩存文件,不是我看過的視頻緩存,而是各種專輯封面,清理軟件無法掃描到,客戶端卸載後依舊保留(一些高級卸載軟件比如ccleaner,uninstall tools只能清理軟件的殘餘註冊表而不能刪除優酷影視庫)

有一段時間我發現按關機鍵不能關機,有一個程序在阻止系統關機,必須手動點擊確認才行,這個程序是一個英文的k開頭的,中文指的是優酷土豆加速器,因為我現在已經卸載了手機和電腦的優酷所以記不清了。我手動定位到這個軟件的位置,把它刪除,過了一段時間又出現,無奈只能刪除優酷客戶端。

3,無奈有些資源只有優酷有,那我就將就用優酷網頁版吧,用了以後我驚出一口老血:

網頁優酷電影無法詳細篩選(就是按年份類別地區熱度之類的篩選影片)

彈幕一卡一卡的(彈幕一跳就是好幾個像素)絕不是我的電腦配置問題,看其他網站彈幕都很流暢比如b站騰訊鬥魚虎牙戰旗


精氣波的成長日記


優酷並沒直接沒落,而是有些跟不上市場的節奏了。

在10年以前,平常的人看視頻,選擇的平臺只有幾個:優酷、土豆、樂視。版權保護意識淡薄,首先人們選擇看電視劇,但是電視劇和綜藝節目以外,原創視頻的分散程度很高,原創者沒有高額的獎勵,直播平臺也沒誕生,連手遊的市場都沒有崛起。

在這10年裡,優酷的變化幅度並不大。可是他的競爭產品的變化幅度很大,市場變化條件也很大。

觀眾在網絡上,想看的視頻不單是電視劇、美劇英劇、綜藝節目。

還有原創視頻,例如生活搞笑類、鬼畜和剪輯,這是一大類市場,優酷不佔優勢。

還希望學到東西,例如公開課,演講,科普。這是一大類市場,優酷不佔優勢。

還希望消磨時光,短視頻、直播、主播這類的,這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優酷還不佔優勢

市場都哪裡去了?

用戶都哪裡去了?

電視劇、綜藝,騰訊視頻崛起,優酷土豆依然在。

原創視頻、公開課、短視頻都分別又不同的視頻平臺出現,而且多數平臺都在主打原創,例如你是初中老師,只要講得好,立刻能在B站上收穫關注,例如你唱歌唱得好,在快手和抖音上可以慢慢賺到錢。

市場的原創者獎勵在飛速豐富,優酷不是變得不好了,而是沒有變。

所以被觀眾拋棄了。


蛤蜊湯野豬蹄


說說我的看法吧!優酷在視頻領域算是比較早的了,其先天優勢也是不藥而癒的,當年和土豆競爭到合併土豆,優酷可謂行業老大,但是經過十多年發展,優酷反而有種落寞的感覺。

十年前有時候我也會上傳一些自己的視頻然後想分享給身邊的人去看,結果分享了一些,發現很多人想看看不了,第一智能手機還沒那麼普及,想看就得到電腦上去看,然後那時分享的主要渠道是通過QQ或者QQ空間,然後別人打開還要去下載優酷還有好長的廣告,然後加上後來騰訊的限制,所以感覺還不如總騰訊視頻,所以在這階段優酷因為沒有自己先天流量優勢慢慢被騰訊超越。

後來被阿里收購,以為背靠大樹,但是隨著智能手機的不斷普及互聯網日新月藝的更替速度,優酷感覺還是停留在老地方,細分領域也沒做好,也沒多少創新,開個會員也不便宜,加上視頻領域的殘酷競爭,優酷也在慢慢走下坡路了,不過優酷也還是有其優勢,比如我有時候想找一些視頻素材或者短視頻想要下載優酷的搜索結果比其他的要好,然後下載轉碼都比較方便。但平時看視頻相對比較少用優酷,因為現在看小視頻就刷抖音,看短視頻,看影視劇就用西瓜視頻,因為沒廣告,看藍光也不要開會員,好多都是免費的,關鍵可以和全國人民一起互動[微笑]

所以優酷想不掉隊一定得找準自己的定位,要有創新,關鍵的是不能光想著掙錢,也要多給用戶福利才能走得長遠!


天騁農人視頻


作為比較老的視頻網站,本人對於優酷視頻還是帶著非常深的感情,主要是早期學習編程的時候在上面學習很多軟件資料,當初的和優酷爭奪比較厲害的視頻網站主要是土豆,後來兩家公司合併了當時感覺是不是未來的視頻的老大就是優酷了,但現在看視頻方面愛奇藝,騰訊等方面都有不錯的表現,現在的B站也做得相當不錯,給人的感覺優酷好像不如當初那麼威風。

為什麼優酷現在風頭下來了,優酷整體感覺自從被阿里收購之後,之前的銳氣少了許多,可能阿里的風格有關,阿里在收購之後就會讓自己的人全部接收,導致原創團隊的話語權不多,創新力自然就會受到限制,對於阿里巴巴這種巨頭來講也不是十分在乎,收購的主要目的還是流量入口的導入,同時也是抑制競爭對手一種方式,優酷和之前相比創新不多,B站倒是做了很多嘗試,深得年輕人的喜愛,另外廣告數量以及用戶體驗上優酷明顯沒有跟上節奏。

一個視頻網站想要佔據人氣的制高點,需要從幾個點上入手,視頻網站的技術能力比如服務器的負載能力,以及整體的響應速度能力,從這點上看整體差異不大;內容的來源,現在看優酷在視頻源相比愛奇藝和愛奇藝差別還是比較大,現在優酷主要在港劇上有點優勢在別的方面已經顯示出差距來;產品上體驗上優酷還是在加無窮的廣告模式,而且在用戶交互上也比較死板。從以上幾點可以看出優酷已經在主跑道上偏離的有點遠了。

覆盤當前出現差異的關鍵還是優酷在被阿里收購之前很多佈局已經落後,騰訊視頻和愛奇藝在資本上受到的支持力度更大,並且從平臺上支持的力度也大,優酷最早就是走的個人分享的路線,這點是優酷起步的關鍵也是後來優酷被超越的伏筆,因為對於個人這塊太過重視忽略了拿到一些重要資源版權的重要性,高品質的內容肯定需要官方的指引和參與,這點愛奇藝和騰訊做的就比較到位,因為現在國內很多節目玩的都是獨家,所以後來進入的機會機會比較少了,現在優酷靠著幾部網絡劇撐撐門面,前一陣子世界盃優酷拿到授權,但這種只能維持一段時間很難持久化,畢竟世界盃的週期是四年一次。

從現在的大趨勢看優酷要走向頭端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現在可以直接做的就是從用戶體驗上砍掉一些廣告,當然對於視頻行業本來就虧錢的時代,拿掉廣告意味著虧損會更加的嚴重,所以改革的決心在阿里是不是願意提供給大量的資金支持,就看後續改革的力度,加上互聯網從去年開始就進入洗牌期已經很多公司開始裁員了,背靠阿里這棵大樹不能講以後就沒機會了,想要翻身必須在模式上有所創新,大力發展網絡劇很可能也是一次不錯的機會,比如現在正在熱映的長安十二時辰就是一次很不錯的口碑積累,希望能幫到你。


大學生編程指南


優酷曾經那麼鼎盛,那隻限於在被阿里收購後初期。沒落的原因在於精氣神丟了:


:一個互聯網公司,如果被高價收購後,其創業團隊都會由企業的主人翁華麗麗的轉身為財富自由的職業經理人!

那種做成精品、引爆市場、改變用戶習慣的豪氣沒有了!古永鏘也不例外。試想一下,一個66年出生50幾歲的人了,拼搏了幾十年,功成身退後,還會花精力去打造一個門檻不高、成長空間有限的視頻項目嗎?


氣:一家獨立的公司,被另一家巨頭級公司收購成為眾多業務版塊的一部分之後。原先

以用戶體驗為主要關注點、以用心服務用戶的初心氣質,就會被巨頭公司無處不在KPI、內部利益平衡等因素給抹平了。特別是阿里系收編的企業,其完善的業務版圖,一切圍繞以電商服務為主的戰略規劃,被收編的優酷,能有多少業務運營的自由度?產品的核心能有多少的接地氣?


:阿里的流量體系更多偏向於理性的電商周邊,不像騰訊系、頭條系偏向感性的社交和信息內容分發。視頻項目屬於一種信息傳遞與表達的項目,需要更多的社交和內容分發的流量支持。但阿里這兩塊都屬於短板,給到優酷的幫助有限。優酷收編前神奇的光芒,被眾多同行(騰訊視頻、西瓜視頻等)在對手們擁有強大的流量優勢面前落寞暗淡了。


老虎哥說事


雖然說優酷爬上一小頂峰之後再無向上攀爬的跡象,就此說它已經沒落恐怕為時尚早。實力上來看,優酷仍與騰訊視頻、愛奇藝同屬第一梯度,特別是在長視頻領域。只是它們的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劣”了。

為何感覺現在沒落了呢?這主要是因為視頻內容發生了結構性變化,視頻內容發展呈出出多元化的趨勢。短視頻觀影人數明顯增加,這蠶食了大量的傳統視頻的播放時長。並不是優酷不強,而是優酷的對手實在是不弱。

傳統視頻的紅利不再豐厚,但同行之間的競爭卻仍在加劇。騰訊視頻、愛奇藝背後靠山是BAT成員之一,並且從一而終;而優酷則是半路出家“投靠”的阿里巴巴。因此,騰訊視頻、愛奇藝與優酷與他們所依賴的“金主”之間的關係就略有出入了,至少優酷與阿里巴巴之間的關係需要時間來磨合,而正是這段磨合的過程中,優酷錯失了傳統視頻向多樣化視頻轉型的黃期機遇期。

另一個方面,優酷的競爭對手也在增加,除了騰訊視頻、愛奇藝之外,抖音、快手之類的後起之秀分流亦是衝擊傳統視頻網站的一個重大因素。不僅如此,像B站這類二次元文化的視頻平臺或多或少分割了傳統視頻網站的一部分流量。

大環境講,與其說是優酷失敗了,倒不如說阿里的大文娛“失敗”了。可能正是這種所謂的“失敗”讓阿里在視頻這塊收縮了自己的戰略野心。哪怕是抖音、快手快馬加鞭的時候,它也無動於衷,不認為那是一種超越、創新。

可喜的是,隨著優酷與阿里的不斷磨合,優酷再次找回了自我,在自身定位方面有了新的突破。比如,近期更換了全新的LOGO標誌,比如引入了大魚號、鯨觀、VLOG等新媒體概念。估計經過整合之後,優酷與阿里已經想清楚了,它是阿里的優酷還是觀眾的優酷!小夥伴們認同這種觀點麼?(配圖來自網絡)


5G前哨


優酷在我心中早已沒落。

一:廣告是真的多,2分鐘的短視頻90秒的廣告,太趕客啦。

二:沒有職業操守,以前做過一段時間的的優酷自媒體剪刀手,只要上傳後版權就不歸自己所有了,推薦不推薦,賺不賺錢就靠你的關係和標題取得好不好了?

三:眼界實在是低,經常因為芝麻點大的事情封殺大V和藝人,有時還親自下場肉搏。真的毀三觀!

被阿里買下的那一刻,結局已經註定。

早年喜歡的優酷自制節目,還有當年那一批人都已經不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