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談之色變的恐怖生物,卻被吃貨用此種模式,扼殺搖籃中

序言:在古代有這樣一種生物,雖然個頭不大,卻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喜歡晝出夜伏,性格也還算溫順。可每逢大旱之年,這些“小傢伙”便會瞬間化身為“恐怖惡魔”,不知捲走多少鮮活生命。以至於成為了古人口中,談之色變的恐怖災難,“蝗災”。

古人談之色變的恐怖生物,卻被吃貨用此種模式,扼殺搖籃中

古人對於蝗蟲的認知充滿了神秘色彩

案例

據清朝的《襄城縣誌/卷七》、《原武縣誌/卷十》記載,在明朝時期,就發生過多次比較大的蝗災。很多縣郡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禍害,蝗蟲過後所有的農作物全毀,甚至是片甲不留。而當時的老百姓,因為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縛,對於蝗蟲這種生物,認識的並非很透徹,反到感覺是人類做錯了什麼事,上天才會派“蝗神”下界,懲罰自己。

宋代陸佃的《埤雅》記載:“或曰蝗即魚卵所化”

李昉的《太平御覽》記載:“蝗蟲飛入海,化為魚蝦”

看似非常可笑 ,然而事實卻是真的,古人就是這麼認為的。甚至就連古代的皇帝,也會進行祭祀,赦免一些犯人,以示體悟天心,保佑蝗災趕緊消除。

古人談之色變的恐怖生物,卻被吃貨用此種模式,扼殺搖籃中

蝗蟲集結後鋪天蓋地非常可怕

一、蝗災造成的可怕影響不單單是糧食減產

蝗災無疑是非常可怕的,但凡發生災害的地方,民不聊生、顆粒無收、饑民遍地;甚至伴隨著飢餓的持續發酵,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可怕現象,譬如:瘟疫,吃草根書皮,嚴重的甚至人吃人。

  • 糧食減產:蝗蟲是一種啃食植物莖葉種子的昆蟲,每逢蝗災發生時,地裡的農作物都會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害;輕者,蝗蟲只會啃食一部分糧食作物,雖然千瘡百孔,但是依舊殘留一些。中者,田間所有農作物,包括青草、樹葉,都會遭受蝗蟲的洗劫,顆粒無收,百姓只能靠屯糧度日。重者,百姓連囤積的食物都沒了,餓死的人持續增加。
古人談之色變的恐怖生物,卻被吃貨用此種模式,扼殺搖籃中

萬曆二十七年己亥,蝗平地三寸厚,傷禾

萬曆四十四年,大蝗蔽天,小蝻匝地,寸草無收

崇禎十三年,蝗蝻生,鬥米銀一兩,蓬子榆皮蘭根為市,餓殍枕籍,人相食

崇禎十四年春,大疫,人死者十之九

  • 糧價上漲:古代由於賦稅的繁重,百姓的家中餘糧並沒有多少,蝗災的出現,意味著當年的“豐收的希望”,已成為泡沫。糧食的減少,在“物以稀為貴”的效應下,糧食的價格也會出現特別大的波動,甚至於市面上連草根樹皮動物皮等都會擺放售賣;等這些東西都吃完了,後果是非常可怕的,人們為了活命,一切的人倫道德在飢餓面前,都被擊碎了,從而出現人吃人的現象。
  • 瘟疫橫行:老百姓在蝗災之年,吃不飽穿不暖,自然的身體免疫力也會隨之下降,外加餓死的人很多,用之“屍橫遍野”來形容都不為過。病菌的滋生、免疫力不足、生存環境的惡劣,使得瘟疫大範圍爆發,百姓的生命再度蒙上了一層霜。
古人談之色變的恐怖生物,卻被吃貨用此種模式,扼殺搖籃中

蝗蟲不單吃糧食,對於生物也造成困擾

<strong>另外隨著糧食的減少,百姓的民不聊生,在加上朝廷不能有效的放糧賑災,組織當地官員進行補救,農民暴亂便會隨之出現,流民百姓為了活命,所造成的後果,無法想象。

二、面對蝗災古人是如何防治的

面對著蝗災引發出來的一系列災難,歷朝歷代都特別的重視,只要皇帝沒有昏庸到一定的程度,都會進行有效的防治措施,畢竟民乃國之根本,不可動搖。

成化二十年大旱蝗,民飢而死者十之七八,免徵

萬曆十四年春夏大旱,民飢,賑

  • 朝廷欽派官員:一般在蝗災症狀不嚴重的時候,朝廷會欽派些“抗災經驗豐富”的官員,去到當地,與本地的父母官一起,共同組織對抗蝗災。通常最有效的方法,便是抓捕,組織民眾一起將蝗蟲抓捕,從而達到減少數量,控制災害範圍的擴散。
古人談之色變的恐怖生物,卻被吃貨用此種模式,扼殺搖籃中

  • 朝廷豁免賦稅:以明朝為例,如果遇到的蝗災比較嚴重,老百姓自身溫飽都成問題,已經沒有餘糧乃至銀兩交付稅銀,朝廷便會根據受災程度不同,出臺一些豁免賦稅的政策,用來保障老百姓的生活基本。畢竟蝗蟲過境後,大片的農作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害,當年的收成肯定是別指望了。
  • 錢糧救濟:由朝廷向受災區發放糧食,以緩解饑民的日常吃喝,從而保障百姓能順利的度過難關。不過在古代,由於受“天高皇帝遠”影響,一般真正用到百姓身上的,十不足七,雖然解決方法很好,但經過官府的層層剝削後,只能說“勉強活著”,至於吃飽穿暖的想法,還是滿奢侈的。
古人談之色變的恐怖生物,卻被吃貨用此種模式,扼殺搖籃中

開設粥場救濟受災百姓

<strong>除了官府會出臺一些相應的解決政策外,也會鼓勵民間百姓與官府一起共同抗災,組織當地的民眾發動“自救”,畢竟有時候朝廷的力量也是有限的。

  • 煮粥佈施:當地府衙會選出一些品德高尚的人,然後由官府出資建設粥場,派這些人進行看管,從而發放到每位災民的手中,以求公平最大化。避免一些不作為、藏汙納垢等現象發生。在天氣逐漸轉寒的季節,可以有效的保證災民能吃口熱乎飯。

嘉靖十一年大蝗,知縣遊鳳儀以粟召民捕之,升斗相易。不數日,積滿儲倉隙簷齊

  • 以蝗蟲換糧食:捕捉蝗蟲單靠官兵,肯定是不行的。於是當地的官府會組織百姓一起捕捉,並根據捕捉的貢獻,兌換到一定的糧食。既可以快速的減少蝗蟲數量,也能穩定民心,讓受災百姓通過勞動,適當的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窘況。
古人談之色變的恐怖生物,卻被吃貨用此種模式,扼殺搖籃中

號召當地百姓一起捕捉蝗蟲

<strong>由此可見,古人對於災難的防治,也是有著自己的一套體系,減少賦稅、開倉放糧、發放補助、組織民眾,從而快速穩定災情,達到最大化緩解。

三、現代吃貨們對於蝗蟲直接扼殺在搖籃中

在封建思想的影響下,蝗蟲在古人的觀念中,充滿了“神秘”的色彩。可對於

相信科學的現代吃貨而言,蝗蟲卻是一道美味的食物,營養價值之高,甚至成為了吃燒烤時,不可或缺的“特色串”。隨著越來越多的現代人,開始喜歡上了以“蝗蟲”為食材的美味佳餚,別說是蝗災了,很多市面上的蝗蟲,基本全靠人工養殖。

結語

因此,當吃貨開啟“什麼都吃模式”之後,像國外的一些物種入侵,譬如:亞洲鯉魚、小龍蝦氾濫、紅螃蟹氾濫等等,隨著各種煎炒烹炸的製作,統統的吃掉,吃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