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評價趙孟頫的書法?

苟琴兒


趙孟頫的書法成就非常高!

儘管趙孟頫在書法的高端認知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可是,他只是高端的不足,是相對於王羲之,顏真卿等站在書法最頂尖人物的不足!然而,對於董其昌,文徵明之流,趙孟頫的書法比他們要好很多。

所以,學習書法,尤其是學習行書,學習趙孟頫是個非常好的選擇!

趙孟頫在書法上的不足,無外乎有幾點,一,章法過於規矩。二,寫熟不寫生。三,缺乏對方筆的理解。四,筆力不足。五,單個字的縱逸不夠。

雖說羅列的挺多,可是,真正能把上述問題解決的人是誰呢?除了二王,好像沒有人能做到了!


一笑貫長天


我是一直很喜歡趙孟頫書法的,很多初學書法的朋友我都建議從趙孟頫入門,然後再去學習王羲之的《聖教序》,然後再去學習王羲之的尺牘,最後再去學習蘭亭序。

我們知道王羲之是帖學書法的正統,而趙孟頫又是一個很好的繼承者,趙孟頫為我們詮釋了王羲之,並且留下了大量的墨跡,從趙孟頫入手學習行書,進而學習王羲之是一個很好的路子。

趙孟頫本人在書法史上的最大貢獻就是他提出的復古主義思潮。

南宋末年,由北宋以來的的“尚意”書風由於過度的強調“性情”,書寫變得空洞無物,尚意書風日漸萎靡。

而趙孟頫正是此時發起了一場復古運動,這次復古運動不是形式上的簡單迴歸,它完全以晉唐書法為宗旨,使書法又恢復到既有豐富的情感,又有高度規範的技巧上來,對於當時的書法來說,這是十分必要的。

趙孟頫的復古是全面的,囊括了真草篆隸行等五種書體以及章草,同時他也非常的強調用筆的重要性,使晉唐法度再一次深入人心。

後人對於趙孟頫的書法,評價褒貶不一

批評他的聲音以清朝人最甚,說他變尚意為尚態,開一代媚俗書風。


l清代的著名書法家王文志也批評他的書法太甜,他曾作一首論書詩中寫道:狂怪餘風待一砭,子昂標格故矜嚴。憑君瞰盡紅蕉蜜,無奈中邊只有甜”。

歷代書家評論趙孟頫都不能免俗,但是在復古書風前提下形成這種書法風格,完全屬於正常,應該去辯證的看待。

不管俗也好,甜也罷,趙孟頫書法無意是書法史上一顆燦爛的明珠。

你覺得呢?

碼字辛苦,


不二齋


趙孟頫書法理論,古篆,小篆,隸書,大楷,小楷,行書,草書幾體全能,無盲點,集大成。

趙孟頫說“學書有二,一曰筆法,二 曰字形。筆法弗精,雖善猶惡;字形弗妙,雖熟猶生。學書能解此,始可以語書 也。”辯證的指出學習書法的關鍵和核心是筆法和結構法。這是對古書論一味強調筆法的駁正,也為後人學習書法指了應該在什麼地方下功夫,去努力的方向。

一、趙孟頫書論:“昔人得古刻數行,專心而學之,便可名世。”以古人成功的經驗,點明學習書法要專心,要深入,堪稱金玉良言。

趙孟頫的書法,不止六體皆精。大楷,小楷,行書,草書風格多樣,創作上無盲點,集大成,不事標新立異,但為曠世標杆。趙孟頫的後學陳琳、唐 棣、朱德潤、柯九思、黃公望、王蒙等,是元朝著名的書法家,畫家。

二、學習獨闢蹊徑,名學二王,實學李邕

趙孟頫學習書法,取法路徑寬闊,眼界獨特。其代表書體不取歐陽詢的“寒儉(米芾,康有為皆有此說)”,柳公權的“筆勻”(米芾語),顏真卿的“粗俗”(李煜,米芾,康有為皆有此論),而取法李邕,是極其高明的。行草書方面,以古奧的章草為基,以二王一系的精雅流美為調,楷書和行草相互摩蕩,融會百家,形成精微優雅,華滋雍容的個人風格。

三、把漢字優美的一面表現到極致者

在書法史上,把漢字優美的一面表現到極致者,趙孟頫是獨一無二的。即使二王父子的書法,不一定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愛,但趙孟頫的書法,刪繁就簡,捨棄二王過於繁複的筆法和字法上多餘的表現,只表現漢字優美的一面,反而受到絕大多數人的追捧和喜愛。

趙孟頫的書法,曾有“萬字一同”之嫌。進而有人對他的作品有不少貶斥之詞。如帖學最後一位大師董其昌,青年時說不把趙孟頫掛在眼角,到了老年,真正參透了人生和書法的真諦,才改口說自己一生都沒有達到趙孟頫的水平高境。

趙孟頫的大楷書吸取李邕書碑的方法,既得流美風韻,又存遒健骨氣,在晉人的韻味之外,又具有唐人的法度。代表作《湖州妙嚴寺記》,《三清殿碑記》,《玄妙觀重修三門記》,《膽巴碑稿》《仇鍔墓誌銘稿》。其小楷極具特色,用筆極為嫻熟,結體妍麗飄逸,用筆遒勁,深得晉人神髓。其行草書被世上稱作成就最大者,對後世的影響也是以行草書的影響最大。傳世作品有《蘭亭十三跋》《歸去來辭卷》《赤壁賦》《雪晴雲散帖》,既嚴守古法,又縱橫飄逸。











美術家張崢梁


謝謝提問。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千千千里馬。趙孟頫是元代冠絕一朝的大書法家。在元代沒有人比得上趙孟頫的書法成就。

他的成績不僅僅的書法,經濟上文化上的貢獻尤其突出,是一位濟世俊才。


趙孟頫的書法主要在楷書和行書。儘管他是少有的諸體皆善的大書法家,據說有一個《四體千字文》的書法作品出自趙孟頫之手,那是偽託,但是,趙孟頫諸體皆善的書名也是眾所周知的。

唐代以後,就沒有產生過楷書大師,趙孟頫是一個特例。

但是,趙孟頫的楷書,已經沒有唐楷的那種森嚴法度了,而是輕快自由的氣息比較濃厚。


趙孟頫創造出這種“行意楷書”是有一定歷史必然的。

我們常說“唐人尚法”,說是其實就是楷書的森嚴法度。唐人的行書草書,不必魏晉書法尚韻氣質遜色。

但是楷書的森嚴法度,也是非常明顯的。可以說,唐楷的嚴謹,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一種說法的精妙。


法度的嚴謹雖然是一種規範,但是寫字也是一種勞動,勞動的法則就是效率法則。

你要把唐楷想寫得快一點,這幾乎沒有可能。

所以,唐代最流行的書法,其實就是行書。

行書介於楷書草書之間,比較容易辨認,書寫速度也比較快。

但是,行書書寫公文,也不太嚴謹。

趙孟頫把行書的意和楷書的法巧妙結合起來了。

所以,趙孟頫的楷書,就不像唐楷那樣又拘謹又不能快,而是即可以工整漂亮,也可以輕鬆快速。


趙孟頫的楷書有這樣一些好處,所以,也非常流行。清代學習趙孟頫書法的人非常多。

他的書法特色就是楷書的體沒有改變,而行書的意多了,寫起來也比唐楷要快一些。

這是趙孟頫在書法史上巨大的貢獻。

漢字從秦漢時代發生“隸變”以來,書寫速度的優劣,一直是支持書法變革的主導因素。王羲之的書法,第一次創造和推動了書法的書寫速度,所以,能夠最終成為唐代統一書法書寫的樣板。

趙孟頫繼承和發展了王羲之的書法創新的優秀品質,創造了趙體楷書,與唐代的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列我“楷書四大家”。從元代到今天,沒有第四個楷書大師,這足以說明趙孟頫在唐代以後為書法做出的巨大貢獻。


千千千里馬


趙孟頫書法為歷代書法家中爭議最多的一位。而爭議的焦點,不是技能,而是人的氣節。趙孟頫為宋代八賢王赴德芳後裔。以王室血統入仕元朝,被人視為“二臣”。把他的書法和身份牽強的混為一談。說他書法“溫柔閒雅,好像是從王羲之書法上得到了真傳,而實際上屬於妍媚纖柔,缺乏大節不奪的氣節”。康有為則批趙孟頫書法為“閨房女子,拈花鬥草的玩意。沒有力量。舉個石臼的話,不是趙孟頫書法能承受得起的”。

趙孟頫書法稱雄於世,上下五百年,縱橫一萬里,落筆如風,席捲而過。能日書萬字,而且是楷書。這個不是人人都能夠做到的。史上能書萬字的人,傳言王羲之寫《道德經》用了一個上午。《道德經》五千餘字,如此看來,王羲之一天寫萬字不成問題。還有一人是文徵明。學習書法的時候,每天練習千字文十遍。再有一個更牛,日書三萬字的康裡夔夔。不過他的是草書。不能與之並論。
趙孟頫書法妍麗多姿,體勢勁朗。而其筆法承襲右軍一脈。若以其氣節而論其書,又豈是現代倚門賣笑之輩可論!現代學書之人,在氣節方面就不要去和古人去較高低。差不多就行了。


子衿書法


趙孟頫楷書《讀書樂》欣賞

一一兼談趙孟頫書法藝術魅力

潘茂生/原著

我收藏的這本趙孟頫《讀書樂》,是早年岳父留下來的。 這本《讀書樂》是民國版本,摺頁式印刷品。除封面、封底以外,主頁共計26頁,每頁兩行,八個字。單頁幅面尺寸為: 高26釐米,寬14.7釐米。字體大小約5.5釐米,相對古代其他名家碑帖、字帖來講,這是比較大的字體了。 我將此帖文字內容,與元•翁森撰寫的《四時讀書樂》原作校對,帖中缺少16個字: “地爐茶鼎烹活火,四壁圖書中有我。讀書” 。(不知道那位朋友手中能有全字善本,可以交流)

趙孟頫是中國書法史上一位出類拔萃的書法家善詩文、工書畫。尤其是篆、隸、楷、行、草諸體皆能。他傳世的名帖很多,可謂風格迥異,一帖一貌,百態千姿,處處體現出崇尚傳統、熔古鑄今的學習理念,和十分清晰的書法脈絡。 趙孟頫書法藝術,取自歷代書法精華,融匯貫通,逐步形成了獨特的風格流派,並自成體系。

趙孟頫的書法,是一個比較大的系統。取法秦、漢、魏、晉、唐,走的是一條復古求新之路。例如《福神觀》有《鄭文公》的影子;《崇福寺》有李邕《李思訓》的痕跡。特別是他寫的《聖教序》,宗法二王一絲不苟。不僅如此,他所有字帖,無論是筆法、字法,都有明確的出處和來路。充分說明,趙孟頫在學習書法道路上,是一個全身心投入的傳統忠實者。他非常善於潛心研究古法,善於將諸家之長熔為一爐,建樹自己的藝術個性,這給我們今人學習書法一個很好的啟迪,那就是,想學到書法正宗的真功夫必須尚古。

趙孟頫之所以成為一代宗師,他在書法上的傑出貢獻是:化解了魏碑張揚個性的剛猛與誇張,剔除了唐楷宮閣體慣有的規矩與習氣,獨樹一幟,自創流派。這一點在《讀書樂》上得到了集中體現。

單就《讀書樂》而言,藝術特色:委婉清秀、遒勁峻峭、圓潤款卓、舒展豪放、平心靜氣、溫和虔誠。給人悠閒自得、禪心如水之感。 《讀書樂》最突出的筆法特點:簡潔明快、乾淨利落、氣韻流暢、收放自如、酣暢自然。律動舒緩,不急不慢,宛若曲水流觴,神似閒庭信步。

細心品讀趙孟頫書法,不論是楷書、行書,最為突出的特點是:風格各異,法度自然,剛柔相濟。 由於趙孟頫畫工深厚,又擅長小楷,他將精細與簡潔巧妙契合、變通,書、畫技法並用,而且以小楷筆法寫大楷,故而形成了別具一格的魅力風韻。與《膽巴碑》、《三門記》、《福神觀》等諸帖相比 ,《讀書樂》是趙孟頫楷書中最有鮮明特色的一件上乘佳作,線條韌性十足,質感溫潤如玉,神采氣韻天成,結體姿態自若。媚而不輕佻,柔而不軟弱,剛而不生硬。 趙孟頫的楷書多數帶有行書筆意,多近似於行楷一路。

尤其是《讀書樂》,給人整體感是動作簡約幹練,筆勢承接自然,隱去了“逆入、藏鋒、回鋒”之類的滯澀動作,使得線條圓潤、自然、流暢。不拘泥、不做作、不呆板。

《讀書樂》與《壽春堂》可稱作是姊妹篇。初學者若是從《讀書樂》入手,然後再學《五柳傳》或者《壽春堂》,沿著這個路子走下去,會覺得非常順暢。 尤其是喜歡趙體書法的中老年朋友,從《讀書樂》起步是最佳的選擇,容易上手,感覺難度低、見效快。

練習趙體最大的好處是:筆法兼容性極強。無論是輕盈、精到的小楷,還是渾厚、雄強的榜書,都可以任意貫通,揮灑自如。只要注意行筆節奏,不會滋生怪癖、毛病。練好趙體,即可上溯篆、隸;涉獵魏碑、晉楷、唐楷;還可以順利過渡行書、草書。關鍵是,學趙體《讀書樂》,最大的益處是,沒有副作用,不留後遺症。所以,學書法,如果不學趙體,是一大憾事!

2014年2月上傳·於北京 (信息源‘自,潘茂生新浪博客)

附:《讀書樂》選頁,如圖:




感興趣的朋友請點贊,或關注我互動交流。謝謝!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1趙孟頫,字子昂,號松雪道人,宋朝皇室後裔。元朝著名書法家,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為楷書四大家。

2趙孟頫,元朝初年著名的書法家,所創的趙體字,介於楷書和行書之間,點畫生動活潑,結體嚴謹,頗受世人所推崇,歷來是學習書法的經典法帖。趙孟頫在書法上所取得的成就世人皆知,無可非議,後人評價他的書法“前後五百年,無出其右者”,對他的書法給予了極高的讚美!



3但是後人對趙孟頫的書法有看法的人也不少,其中最著名的要數傅山和董其昌,康有為。董其昌認為趙孟頫的字“俗不可耐”,康有為說趙字“流糜之輩”,傅山評價“淺俗無骨”。之所以會有人這麼貶低趙孟頫,我認為和他的人品有關係。


4趙孟頫作為宋朝皇室後裔,卻曲身侍奉自己的仇人元朝的皇帝,首先在氣節風骨上就有問題,古代文人是非常注重氣節的,一個人沒有了氣節,那麼他的人品就有問題。再者字因人貴,人品直接影響他的書品,所以也就有人對他的書法有看法。不管怎麼說,趙孟頫的字是經過了歷史的考驗,在書法界站住了腳,他的書法成就終歸還是被世人所認可的!!!


清涵書法


有人說初學者不宜學趙孟頫。這句話我還是贊同的。因為趙孟頫的楷書要比歐楷用筆要快。初學者是很難掌握的。你看歐楷寫起是非常緩慢的。趙孟頫一天要練萬字,你要是用歐楷一天寫一萬字,你可能不吃飯不睡覺不上廁所都寫不了一萬字。這足以說明趙孟頫用筆的確很快。你知道嗎?用筆快是需要有功力的。並不是你想快就能快的起來的。歐楷寫習慣了,你再寫趙孟頫楷書你會感覺不習慣。有人說趙孟頫楷書比歐楷俗。以我看並不俗,也許每個人審美不同吧!

趙孟頫對書法的感知能力非常強。知道書法必須走古人路線才有出路。你越是仔細看越像王羲之筆法。你看我們今天的書法搞成這樣子!書法不走古人路線就是死路一條沒有出路。還什麼醜到極處便是美。自欺欺人呀!我們現在的書法一定還會走古人路線的。我堅信!這是唯一的選擇。要不然就死路一條。因為書法叫書法脫離了法就不叫書法了。那就叫藝術了。藝術不等於書法。除了完蛋還是完蛋。所以我還是非常佩服趙孟頫的眼光,有先見之明!趙孟頫的書法成就與他的眼光是對等的。沒有高的眼光就不會取得這麼高成就。我是江上人再次感謝您的關注!共同學習共同學進步!謝謝!




傳承文化繼承傳統


趙孟頫是晉、唐,宋書法之後集大成的,具有劃時代影響的 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

一、書畫,理論,全知全能。

趙孟頫書法理論,古篆,小篆,隸書,大楷,小楷,行書,草書幾體全能,無盲點,集大成。

趙孟頫《六體千字文》局部

趙孟頫說“學書有二,一曰筆法,二 曰字形。筆法弗精,雖善猶惡;字形弗妙,雖熟猶生。學書能解此,始可以語書 也。”辯證的指出學習書法的關鍵和核心是筆法和結構法。這是對古書論一味強調筆法的駁正,也為後人學習書法指了應該在什麼地方下功夫,去努力的方向。

趙孟頫書論:“昔人得古刻數行,專心而學之,便可名世。”以古人成功的經驗,點明學習書法要專心,要深入,堪稱金玉良言。

趙孟頫的書法,不止六體皆精。大楷,小楷,行書,草書風格多樣,創作上無盲點,集大成,不事標新立異,但為曠世標杆。

趙孟頫的後學陳琳、唐 棣、朱德潤、柯九思、黃公望、王蒙等,是元朝著名的書法家,畫家。


二、學習獨闢蹊徑,名學二王,實學李邕

趙孟頫學習書法,取法路徑寬闊,眼界獨特。其代表書體不取歐陽詢的“寒儉(米芾,康有為皆有此說)”,柳公權的“筆勻”(米芾語),顏真卿的“粗俗”(李煜,米芾,康有為皆有此論),而取法李邕,是極其高明的。行草書方面,以古奧的章草為基,以二王一系的精雅流美為調,楷書和行草相互摩蕩,融會百家,形成精微優雅,華滋雍容的個人風格。

<strong>李邕行楷《出師表》局部

趙孟頫楷書《妙嚴寺》局部

三、把漢字優美的一面表現到極致者

在書法史上,把漢字優美的一面表現到極致者,趙孟頫是獨一無二的。即使二王父子的書法,不一定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愛,但趙孟頫的書法,刪繁就簡,捨棄二王過於繁複的筆法和字法上多餘的表現,只表現漢字優美的一面,反而受到絕大多數人的追捧和喜愛。


趙孟頫的書法,曾有“萬字一同”之嫌。進而有人對他的作品有不少貶斥之詞。如帖學最後一位大師董其昌,青年時說不把趙孟頫掛在眼角,到了老年,真正參透了人生和書法的真諦,才改口說自己一生都沒有達到趙孟頫的水平高境。

趙孟頫證明了書法的真諦,一切的紛變,都不如平淡。

一家之言,歡迎批評,討論!

關注“快樂書法營”,快快樂樂玩書法


快樂書法營


趙孟頫是元代著名的書法家,在世時是一峰獨秀,在身後至今的數百年裡,也保持了非常大的影響力。

當時人說他的書法是:“上下五百年,縱橫一萬里,舉無此書。”

後人說他是“超宋邁唐,直接右軍”。

趙孟頫的書法諸體兼善,尤以楷(大、小)、行書最為著名。《元史.趙孟頫本傳》中說:“篆籀、分隸、真、行、草書,無不冠絕古今。”

趙孟頫的書學見解體現著他的審美理想。針對宋人的縱肆躁露和輕視古法,他力主學習晉人的姿韻和唐人的法度。他曾告訴袁桷:“米襄陽書,政如黃太史作詩之變,芒角刷掠,求於匵(櫝)韞川媚,則蔑有矣。”是說米書過分刻露而缺乏蘊藉。

趙孟頫的書法分為幾個時期:

(1)37歲之前

趙孟頫在37歲前的作品,最能體現他的師承。其跋自書《千字文》時說:“當時學褚河南《孟法師碑》,故結字規模八分。”比如趙孟頫存世最早的墨跡杜甫詩《秋興四首》,可以看出,其用筆古拙、結體方闊,是學鍾繇、學褚遂良;其肥厚圓勁、捺筆特重,是受智永、徐浩的影響。

(2)37—45歲

趙孟頫在37歲—45歲之間,趙孟頫主要學習“二王”,尤其是王羲之的《蘭亭序》和王獻之的《洛神賦》。仇遠說:“餘見子昂臨《臨河序》,何啻數百本,無一不咄咄逼真。”從其傳世的作品來看,趙孟頫還受到顏真卿、柳公權書風的影響。

(3)45—54歲

趙孟頫在45歲之後,經過長期的薈萃眾長、融會貫通,終於形成了以“二王”為範的“趙體”。其書骨肉勻停、輕靈婉轉、珠圓玉潤,給人以姿韻溢出於披拂間的感覺。代表作有《洛神賦》、《赤壁賦》、《吳興賦》、《紈扇賦》、《玄都壇歌》等書。

(4)54—60歲

趙孟頫54歲後,其書法風格發生變化,其書日趨剛健挺拔,遒勁超過了姿媚,字形也由方闊化為頎長。最明顯的作品是《蘭亭十三跋》、《崑山淮雲院記》、《湖州妙嚴寺記》、《珊竹公碑》等。

(5)60歲之後

趙孟頫60歲後,雖然依舊保持著精緻的用筆、嚴謹的結體,卻更富於變化。其筆力更加深沉紮實,筆勢雄健放縱。但雖然以雄放為主,其姿致依然灑脫,這正是“二王”書法的特點。《帝師膽巴碑》、《酒德頌》、《煙江疊嶂圖詩》、《久不上狀帖》、《光福寺塔銘》、《送瑛公住持隆教寺疏》等均能看出這個特點。

趙孟頫主張師法晉唐,創造出自己姿媚遒勁的書法風格,兼擅眾體而又有明顯的個人風格,影響了一代書風及後世明清眾多書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