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作物根莖需要哪些營養?怎麼施肥?

新大風歌


冬季氣溫低,且雨量偏少,土壤比較乾燥,在施肥上與氣溫高的夏秋季節相比,應注意合理選用不同的肥料,採用正確的施肥方法,才能充分發揮肥效,滿足冬種作物的生長需要。

1.冬季氮肥的施用

土溫在 0-32 ℃的範圍內,農作物生長過程中吸收肥料的數量和吸收速度與土壤溫度成正 相 關 , 低 於 0 ℃ 或 高 於32 ℃,作物的吸收功能逐步下降。因此在肥料的選用上,必須選用速效性肥料作追肥。氮素化肥可選用碳酸氫銨,這是因為碳酸氫銨溶解度大,施入土壤後,即使在5 ℃以下,也能分解產生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的銨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所以冬春季節低溫階段,施用碳酸氫銨能很快被作物吸收利用。田間試驗表明,採用碳酸氫銨深施覆土,利用率可由21%提高到 54%左右,且肥效發揮快;而尿素屬酰胺態氮肥,施入土壤後不能直接被土壤吸收利用,需經轉化為銨態氮後才能被吸收利用,且轉化的快慢明顯受土壤溫度影響。當土壤溫度為10 ℃時,尿素轉化需要 7~10天,隨溫度下降尿素轉化所需的時間越長,溫度低,尿素轉化緩慢,因此,冬季和早春施用尿素效果遠不如碳酸氫銨好。但要注意,大棚蔬菜在冬季最好不用碳酸氫銨,而須改用 45%三元複合肥,以防揮發出遊離氨,導致氨害產生。

2.冬季磷肥的施用

冬季施用磷肥,最好選用過磷酸鈣。過磷酸鈣含五氧化二磷 14%~20%,其中 80%~95%為易溶於水的可溶性磷,其肥效快於鈣鎂磷肥。冬種作物小麥、油菜、蠶豆等冬季宜用過磷酸鈣作追肥,其中的可溶性速效磷能被其迅速吸收利用,提高抗寒性。如果把過磷酸鈣與農家肥堆漚後混施,可減少磷肥與土壤的接觸面而降低磷的固定,提高有效性。但需注意的是過磷酸鈣對冬種作物或大棚蔬菜,不能作水衝肥,因為做水衝肥施用時,它會滯留在地表,並與土壤中的鈣、鎂、鐵、鋁等成分相互固定,生成不溶於水和不能再為根系吸收的沉澱物,使水溶性磷肥化學固定,而大大降低其肥效。

3.冬季鉀肥的施用

冬季鉀肥的施用可選擇氯化鉀(西紅柿、馬鈴薯等厭氯作物生長的後期應選擇硫酸鉀),複合肥的施用可選擇45%三元複合肥。 冬季在隧道上施用鉀肥,選擇富含鉀肥的草木灰作為根外追肥,畝( 1畝=667平方米,以下相同)加入草木灰15~20公斤和清水50公斤,浸過濾後的葉面噴灑浸出液,或者在塑料大棚內的蔬菜行間噴灑草木灰,供鉀 在有效磷含量低的土壤中,氯離子具有抑制作物磷吸收的作用,常導致作物磷素營養不足,因此在施用含氯化肥時,應注意配合適量的磷肥,提高越冬作物的耐寒性。 冬季氣溫低時,選擇慢堆肥、池泥、廄肥和人畜糞尿等有機肥料作為蠟肥,在分解過程中發熱,能夠提高地溫。 氣溫高時,晴天配合碳酸氫銨、氯化銨等化肥,有機肥與化肥合理配施。 以餅肥為蠟肥施用時,畝施用40~50公斤較好,施用時遇到冬旱,隨旱澆水,用水調肥,效果更好。 值得注意的是,冬天要施用有機肥料作為肥料,防止集中在根上燒苗。

4. 控施硝態氮肥

冬季大棚蔬菜施肥時,嚴格控制氮肥的使用量,不能使用磷鉀肥,特別是硝酸銨、硝酸鉀等硝酸態氮肥。 硝酸鹽本身沒有危害,但容易轉化為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容易被人體血液中的鐵所取代,引起血液中毒。 更嚴重的是,進入人體的亞硝酸鹽與胺類結合形成亞硝酸胺等強致癌物質。 在冬季低溫弱光條件下,棚室蔬菜施用硝酸態氮肥,尤其是葉菜類和根菜類會引起硝酸鹽的大量蓄積,容易對人體造成危害。 因此,硝酸態氮肥不適用於蔬菜,特別是冬季棚室生產的白菜、蔬菜、菠菜等葉菜類。 另外,綠葉蔬菜冬季也不應該向葉面噴灑尿素和硫酸銨等氮化肥來防止硝酸鹽汙染,要注意增加農家肥料和複合肥料,適當補充鉀肥,減少硝酸鹽的豐富。 另外,在不影響溼度的情況下,適當增加脫膜和開窗的次數和時間,增加光線,有助於蔬菜同化硝酸鹽,減少硝酸鹽的豐富。





農村八弟


冬季氣溫低,作物需要較多的營養來強壯自己,抵禦寒冷,需要有強大的根莖來輸送儲存營養,鉀、磷、鈣、領、硼、鉬等就是用來強大根莖的最好元素


一🔴、作物根系的作用:

所有作物的根系,都從土壤之中吸收營養和水份,儲存養分,合成作物需要的某些物質,輸送到作物的莖稈枝、葉、花和果實上,調節在地上莖、稈、葉、花、果等部份的生長。根系還能儲藏養分,把作物固定在土壤之中迎風站立,不會倒伏。


二🔴、作物根系生長必須的原素


作物根系的生長髮達與否,除了必要的水份,還離不開各種元素的肥料養份。養分越齊全多樣,根系越發達。作物根系生必須的原素有:

1🔺.磷元素:磷是作物根系很重要的元素,能抗旱和抗寒,促進鈣元素的吸收,促進次生根的生長,增強水份和養份的吸收率。


2🔺.鉀元素:鉀在作物生長中有很重要0的作用,鉀可以抗高溫、抗低溫、抗倒伏、抗病害、抗鹽害、抗早衰,可以增強土壤酶的活性,強大根系的生長活力。


3🔺.鈣元素:堅固根尖,促進根系下扎。


4🔺.硼元素:促進根系生長,提高根瘤菌的固氮能力。


5🔺.錳元素:促進根細胞伸長生長。


6🔺.鉬元素:幫助作物的根系吸收和運輸氧份的速度和效率,參與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根瘤菌作物更是離不開它。


三🔴、莖的作用

通俗講,莖就是花、葉、果等所需要的營養、水份要經過的通道,地下是根,地上是莖,根往上面的花、葉、果輸送的水份和養份就是經過莖往上輸送的。莖也有貯藏營養和水份的功能,嫩莖還能進行光合作用。


四🔴、莖與元素


1.鉀元素:簡單說鉀元素可以增強莖管的強度,可以增強作物的抗倒伏能力。


2.鈣元素,促進莖的伸長和生長,維持細胞壁和細胞膜的結構穩定。


3.錳元素:錳元素可增強莖管的硬度,讓莖稈粗壯


4.硫元素:硫元素可以增強莖稈的韌度,增強抗倒伏的能力。


五🔴、作物根系需要補充元素的時候


1.🔺作物遇到乾旱、洪澇、霜凍等,增加某些元素,可以促進根系生長,抵抗不良條件的影響。

2🔺.作物移栽後,它的根部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施加有效的元素,可以促進根的恢復生長,更快的適應移栽後的新環境。


3🔺.有些作物需要一次又一次的多次收穫的,如番茄、辣椒、絲瓜、黃瓜、瓠瓜等等,在經過了多次收穫後,養份需要運輸更長的距離,需要有強大的根系來支持。所以需要補充元素。


4🔺.有些作物對土傳病害敏感,容易受到土傳病害的侵染,添加某些元素後,可以抗禦病害的侵染。


六🔴、作物莖需要補充元素的時候


莖管在需要輸送和儲存大量營養的時期,可及時補充莖稈需要的各種礦質元素,為後期作物的生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作物的生長上面依賴陽光,下面就要依賴根莖,特別是冬天,為了抵禦嚴寒,給作物補充必要的原素是豐收的最好保證


一生好人大司馬


冬天乾燥缺水,根莖吸收營養少,而且冬天寒冷,需要更多肥料過冬天。有條件冬天要適量淋水。使其根莖保持充足水份,更好吸收營養。

按我們農村的經驗,冬天最好施農家有機肥料。有機肥料,根系更快更好吸收,而且持久有效。主要是雞,鴨,鵝糞,最好是牛糞,但現在農村都是機械化種植,很少養牛了。總的來說農作物還是以放有機肥料主,有利於作物生長,而且環保不會影響土質。





廣州小潘


冬天蔬菜施肥要根據天氣情況而定,氣溫達到26度時可適當需用人糞尿,氣溫超過30度時可用少量尿素混合人糞尿同施。這樣蔬菜能有效吸收肥料,因為冬天蔬菜根系不發達,本身蔬菜根系就比較短。加上冬天寒冷吸肥能力差,但應注意,如果有霜凍應停止施肥,以免造成凍傷蔬菜。雨水多時也不能施肥,做到晴天施肥多雨不施,一般老農民都知道這方面知識。


專長古玩


冬季天氣寒冷需肥較多,因此我們要了解作物根莖及生長特點,根據其特點施肥才能充分發揮肥料的作用,節約生產成本。下面阿金就來介紹一下冬天作物根莖需肥的秘密。

一、根系與營養(關鍵元素磷、鉀、鈣、硼、錳、鉬)

1、作物根系的作用是什麼?

(1)固定作用:將作物固定在土壤中防止倒伏。

(2)吸收作用:從土壤中吸收養分與水分。

(3)合成作用:根合成某些重要物質、調節地上部分的生長。

(4)輸導養分、儲藏養分、繁殖和改良土壤等作用。

2、哪些元素與根系的生長關係最大?

(1)磷:抗旱、抗寒;促進鈣的吸收;促進次生根生長,增強水分、養分的吸收率。

(2)鉀:抗高溫、抗寒、抗鹽害、抗病、抗倒伏、抗早衰;增強土壤酶活性,增強根系供氧量,增加根系條數、長度、鬚根及根系的活力。(缺鉀引發的病害:根腐病;水稻胡麻葉斑病、稻瘟病、赤枯病、紋枯病;玉米莖枯病、黑粉病;麥類赤黴病、白粉病;棉花紅葉莖枯病以及菸草花葉病等病害)

(3)鈣:促進根尖細胞壁和細胞膜結構穩定,促進根系下扎。

(4)硼:促進主根和側根生長,根體積增大,同時也能提高根瘤菌的固氮能力,缺硼根短粗兼顯褐色。

(5)錳:缺錳側根幾乎完全停止生長,錳對根細胞的伸長作用大於分裂作用。

(6)鉬:增加根系養分吸收和運輸速率。參與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對花生大豆等根瘤菌作物是必不可少的營養元素

3、如何補充磷、鉀、鈣、硼、鉬等元素

根系前期生長,鈣、磷、鉀的供應主要來自基肥,隨著作物生長髮育對養分需求的增加,硼、鉬等主要通過葉片補充,因為硼、鉬等在土壤中的移動性很差。

4、作物什麼時候補充磷、鉀、鈣、硼、鉬等元素?

不同的作物對磷、鉀、鈣、硼、鉬等的要求不一樣,施用原則有幾點:

(1)作物遇到逆境如干旱、洪澇、霜凍等,可以促進根系生長,吸收更多的養分,抵抗不良環境的影響。

(2)移栽後移栽使作物的根毛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衝施有效的可以促進根的生長,更好的適應新環境。

(3)需要多次收穫的作物,如番茄、辣椒、黃瓜等,收穫後期,養分需要運輸更長的距離,沒有強大的根系支持是不行的。

(4)對土傳病害敏感的作物,如棉花、西瓜等,易受到土傳病害的侵染。

二、莖與營養(關鍵元素鉀、鈣、硫、錳)

1、莖的作用是什麼?

功能:莖是植物體內物質輸導的主要通道;是吸收水分和養分的主要通道。正常的莖都生長在地面下部連著根,上部支持著葉、花和果實,故莖的輸導和機械支持作用是主要功能;莖也有貯藏和繁殖地功能;綠色幼莖還能進行光合作用。

2、哪些元素與葉片的生長關係最大?

(1)鉀:促進莖稈維管束髮育,莖壁增厚,髓腔變小,機械組織內細胞排列整齊,大大增強了抗倒伏能力。缺鉀莖稈柔弱易倒伏。

(2)鈣:促進細胞伸長和生長,維持細胞壁和細胞膜的結構穩定。缺鈣使甘藍、白菜和萵苣等出現葉焦病;番茄、辣椒、西瓜等出現臍腐病;蘋果出現苦痘病和水心病、痘斑病、輪紋病、果鏽、桃果頂軟化、香蕉龍眼荔枝裂果、梨樹黑斑病、黑星病、獼猴桃早熟易軟、栗子貯存期果肉變黑等。

(3)錳:加強莖的機械組織強度,莖稈粗壯。

(4)硫:增強莖稈韌度,缺硫莖細弱矮小,易倒伏。

3、作物什麼時候補充鉀、鈣、硫和錳?

壯稈的最佳時期是移栽緩苗後到現蕾期前。

但使用原則如下:移栽緩苗後到現蕾期前是茄果類、瓜類、禾本科等作物莖稈定型的主要時期,也是決定營養物質運輸量和產量的關鍵時期要重點壯稈,可及時補充莖稈需要的各種礦質營養,為後期膨果打下良好的基礎。


鄉里阿金


生薑、紅薯、土豆、山藥、藕、天麻、芋頭等等,看似不相關的這些作物,其實都屬於塊莖、塊根類作物,因此在營養需求以及施肥管理上,也有相通之處。

1、土壤要求

塊莖類作物,以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土層深厚、土質疏鬆、通透性能好的土壤為宜。

生薑最適宜的土壤PH值為5.0-6.3;

山藥土壤以微酸到中性為宜,山藥不能連作,一般應隔3年輪作1次;

土豆喜酸怕鹼,土壤酸鹼度以pH5.0-6.5較適宜,當土壤PH值大於7,大部分品種有減產趨勢。

紅薯耐酸鹼性好,適應性很強,能夠適應土壤pH4.2-8.3的範圍。

由於塊莖類作物都喜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且生長週期較長,因此需要重施基肥。一般有機肥多用農家肥比如牛糞羊糞等,但前提是一定要腐熟。

2、水分要求

雖然塊莖類作物對水分的需求不同,但同樣都不耐澇,田間積水容易導致根莖腐爛,因此多雨季節要及時清溝排水,達到田無積水。

山藥水分過多,氮多山藥塊莖短、粗,產量降低;水分過少,會形成賣相降低。

生薑水分多,易導致根莖腐爛。

3、營養需求

塊莖根莖類作物,對鉀的需求量最高,其次為氮,再次為鎂、鈣、磷等,但同時所有塊莖類作物,在塊莖形成前都需要預防徒長,尤其是雨水充足時,要控制氮肥施用;中後期也要預防缺肥黃葉早衰;微量元素中,硼鋅的需求量比較高,增施硼鋅肥,利於提高產量。

生薑

◆ 三叉期進行小培土,並結合追肥,此時姜塊進入快速膨大期,這一時期也是生薑需水需肥的大量期,不僅養分要全面,還要肥效持久。可以結合培土,補鈣促根,補鎂保葉,硼鋅提高產量。

◆ 6-8個分枝進行大培土,生薑進入根莖迅速膨大期,要施膨果肥,一方面促使莖葉茂盛,保持較強的同化能力,使生薑根莖迅速膨大;另一方面可以防止生長後期脫肥而導致莖葉早衰,影響產量。施肥注意控制氮肥用量。

紅薯

◆ 催薯肥,一般是地上部分已甩蔓下壟,薯塊已基本定型,隨即施肥。可採用破壟施肥法,可改善土壤的通氣狀況,有利於薯塊膨大。施肥以高磷高鉀肥為主。

土豆

◆ 發棵期:從團棵到第12-16葉展開(開花),秧苗進入快速生長期,地下塊莖開始膨大。開花前要注重補硼補鋅,促進塊莖數量多。初花期後決不可再用氮肥,以免引起莖葉徒長。影響養分向塊莖的輸送。

◆ 結薯期:此期莖葉生長日益減少,基部葉片開始轉黃和枯落,植株各部分的有機養分不斷向塊莖輸送,塊莖隨之加快膨大,尤在開花後10天膨大最快。

4、病蟲害管理

生薑的主要病害有炭疽病、葉斑病、葉枯病和細菌性病害。根部病害有莖基腐病、根腐病、姜瘟病等。

土豆中後期主要有晚疫病、霜黴病、青枯病等病害,地下主要防治地老虎、螻蛄等。

紅薯主要病蟲害有紅薯黑斑病、軟腐病、莖線蟲病、紅薯天蛾、斜紋夜蛾、造橋蟲,還有蠐螬等地下害蟲。

針對地下害蟲,翻地和施基肥時,可以加入相應殺蟲劑來防治。病蟲害則需要提前打藥預防,提高抗病力,減少病害發生。





用戶2122565609573劉


一、根系和營養(關鍵元素磷、鉀、鈣、硼、錳和鉬)

1.作物根系的作用是什麼?

(1)固定效果:將作物固定在土壤中,防止倒伏。

(2)吸收:從土壤中吸收養分和水分。

(3)合成:根合成一些重要物質,調節地上部分的生長。

(4)運輸養分,儲存養分,培育和改良土壤。

3、如何補充磷、鉀、鈣、硼、鉬等元素

根系生長初期,鈣、磷、鉀的供應主要來自底肥。隨著作物生長髮育對養分需求的增加,硼和鉬主要由葉片補充,因為硼和鉬在土壤中流動性差。

4.什麼時候作物會被補充磷、鉀、鈣、硼、鉬和其他元素?

不同的作物對磷、鉀、鈣、硼、鉬等有不同的需求。有幾個應用原則:

(1)當作物遇到乾旱、洪水、霜凍等逆境時,可以促進根系生長,吸收更多養分,抵禦不利環境的影響。

(2)移植後,作物的根毛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灌溉和施用能有效促進根系生長,更好地適應新環境。

(3)對於需要多次收穫的作物,如西紅柿、辣椒、黃瓜等。在收穫後期,養分需要運輸更長的距離。沒有強大的根支持是不可能的。

(4)對土傳疾病敏感的作物,如棉花和西瓜,容易受到土傳疾病的影響。

二.莖和營養(關鍵元素鉀、鈣、硫和錳)

1.莖的功能是什麼?

功能:莖是植物物質運輸的主要渠道。它是吸收水分和營養的主要渠道。正常的莖生長在地面上,根部附著在下部,葉子、花和果實支撐在上部。因此,莖的運輸和機械支撐是主要功能。莖還具有儲存和繁殖的功能。年輕的綠色莖也能進行光合作用。

2.哪些元素與葉片生長關係最大?

(1)鉀:促進莖維管束的發育,加厚莖壁,縮小髓腔,使細胞在機械組織中有序排列,大大增強抗倒伏能力。缺鉀莖很弱,容易倒伏。

(2)鈣:促進細胞伸長和生長,維持細胞壁和細胞膜的結構穩定性。缺鈣會導致捲心菜、捲心菜和萵苣的葉子燒焦。番茄、辣椒、西瓜等都會發生臍部腐爛。蘋果有苦痘、水核病、麻坑病、輪紋病、果鏽、桃果頂軟化、香蕉、龍眼、荔枝開裂、梨樹黑斑病、黑星病、獼猴桃早熟軟化、板栗果肉貯藏發黑等。

(3)錳:增強莖的機械組織強度,莖粗。

(4)硫:為了增強莖的韌性,缺硫莖又細又短,容易倒伏。


愛種草莓的勳哥


冬天天氣寒冷,需要更多的肥料。因此,有必要了解作物的根和莖及其生長特性。根據其特點施肥可以充分發揮肥料的作用,節約生產成本。以下是對冬季作物根和莖需肥秘密的簡要介紹。

一、根系和營養(關鍵元素磷、鉀、鈣、硼、錳和鉬)

1.作物根系的作用是什麼?

(1)固定效果:將作物固定在土壤中,防止倒伏。

(2)吸收:從土壤中吸收養分和水分。

(3)合成:根合成一些重要物質,調節地上部分的生長。

(4)運輸養分,儲存養分,培育和改良土壤。

3、如何補充磷、鉀、鈣、硼、鉬等元素

根系生長初期,鈣、磷、鉀的供應主要來自底肥。隨著作物生長髮育對養分需求的增加,硼和鉬主要由葉片補充,因為硼和鉬在土壤中流動性差。

4.什麼時候作物會被補充磷、鉀、鈣、硼、鉬和其他元素?

不同的作物對磷、鉀、鈣、硼、鉬等有不同的需求。有幾個應用原則:

(1)當作物遇到乾旱、洪水、霜凍等逆境時,可以促進根系生長,吸收更多養分,抵禦不利環境的影響。

(2)移植後,作物的根毛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灌溉和施用能有效促進根系生長,更好地適應新環境。

(3)對於需要多次收穫的作物,如西紅柿、辣椒、黃瓜等。在收穫後期,養分需要運輸更長的距離。沒有強大的根支持是不可能的。

(4)對土傳疾病敏感的作物,如棉花和西瓜,容易受到土傳疾病的影響。

二.莖和營養(關鍵元素鉀、鈣、硫和錳)

1.莖的功能是什麼?

功能:莖是植物物質運輸的主要渠道。它是吸收水分和營養的主要渠道。正常的莖生長在地面上,根部附著在下部,葉子、花和果實支撐在上部。因此,莖的運輸和機械支撐是主要功能。莖還具有儲存和繁殖的功能。年輕的綠色莖也能進行光合作用。

2.哪些元素與葉片生長關係最大?

(1)鉀:促進莖維管束的發育,加厚莖壁,縮小髓腔,使細胞在機械組織中有序排列,大大增強抗倒伏能力。缺鉀莖很弱,容易倒伏。

(2)鈣:促進細胞伸長和生長,維持細胞壁和細胞膜的結構穩定性。缺鈣會導致捲心菜、捲心菜和萵苣的葉子燒焦。番茄、辣椒、西瓜等都會發生臍部腐爛。蘋果有苦痘、水核病、麻坑病、輪紋病、果鏽、桃果頂軟化、香蕉、龍眼、荔枝開裂、梨樹黑斑病、黑星病、獼猴桃早熟軟化、板栗果肉貯藏發黑等。

(3)錳:增強莖的機械組織強度,莖粗。

(4)硫:為了增強莖的韌性,缺硫莖又細又短,容易倒伏。




山角農人小盧


冬季天氣寒冷需肥較多,因此要了解作物根莖及生長特點,根據其特點施肥才能充分發揮肥料的作用,節約生產成本。下面小編就來介紹一下冬天作物根莖需肥的秘密。

一、根系與營養(關鍵元素磷、鉀、鈣、硼、錳、鉬)

1、作物根系的作用是什麼?

(1)固定作用:將作物固定在土壤中防止倒伏。

(2)吸收作用:從土壤中吸收養分與水分。

(3)合成作用:根合成某些重要物質、調節地上部分的生長。

(4)輸導養分、儲藏養分、繁殖和改良土壤等作用。

2、哪些元素與根系的生長關係最大?

(1)磷:抗旱、抗寒;促進鈣的吸收;促進次生根生長,增強水分、養分的吸收率。

(2)鉀:抗高溫、抗寒、抗鹽害、抗病、抗倒伏、抗早衰;增強土壤酶活性,增強根系供氧量,增加根系條數、長度、鬚根及根系的活力。(缺鉀引發的病害:根腐病;水稻胡麻葉斑病、稻瘟病、赤枯病、紋枯病;玉米莖枯病、黑粉病;麥類赤黴病、白粉病;棉花紅葉莖枯病以及菸草花葉病等病害)

(3)鈣:促進根尖細胞壁和細胞膜結構穩定,促進根系下扎。

(4)硼:促進主根和側根生長,根體積增大,同時也能提高根瘤菌的固氮能力,缺硼根短粗兼顯褐色。

(5)錳:缺錳側根幾乎完全停止生長,錳對根細胞的伸長作用大於分裂作用。

(6)鉬:增加根系養分吸收和運輸速率。參與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對花生大豆等根瘤菌作物是必不可少的營養元素

3、如何補充磷、鉀、鈣、硼、鉬等元素

根系前期生長,鈣、磷、鉀的供應主要來自基肥,隨著作物生長髮育對養分需求的增加,硼、鉬等主要通過葉片補充,因為硼、鉬等在土壤中的移動性很差。

4、作物什麼時候補充磷、鉀、鈣、硼、鉬等元素?

不同的作物對磷、鉀、鈣、硼、鉬等的要求不一樣,施用原則有幾點:

(1)作物遇到逆境如干旱、洪澇、霜凍等,可以促進根系生長,吸收更多的養分,抵抗不良環境的影響。

(2)移栽後移栽使作物的根毛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衝施有效的可以促進根的生長,更好的適應新環境。

(3)需要多次收穫的作物,如番茄、辣椒、黃瓜等,收穫後期,養分需要運輸更長的距離,沒有強大的根系支持是不行的。

(4)對土傳病害敏感的作物,如棉花、西瓜等,易受到土傳病害的侵染。

二、莖與營養(關鍵元素鉀、鈣、硫、錳)

1、莖的作用是什麼?

功能:莖是植物體內物質輸導的主要通道;是吸收水分和養分的主要通道。正常的莖都生長在地面上,下部連著根,上部支持著葉、花和果實,故莖的輸導和機械支持作用是主要功能;莖也有貯藏和繁殖地功能;綠色幼莖還能進行光合作用。

2、哪些元素與葉片的生長關係最大?

(1)鉀:促進莖稈維管束髮育,莖壁增厚,髓腔變小,機械組織內細胞排列整齊,大大增強了抗倒伏能力。缺鉀莖稈柔弱易倒伏。

(2)鈣:促進細胞伸長和生長,維持細胞壁和細胞膜的結構穩定。缺鈣使甘藍、白菜和萵苣等出現葉焦病;番茄、辣椒、西瓜等出現臍腐病;蘋果出現苦痘病和水心病、痘斑病、輪紋病、果鏽、桃果頂軟化、香蕉龍眼荔枝裂果、梨樹黑斑病、黑星病、獼猴桃早熟易軟、栗子貯存期果肉變黑等。

(3)錳:加強莖的機械組織強度,莖稈粗壯。

(4)硫:增強莖稈韌度,缺硫莖細弱矮小,易倒伏。

3、作物什麼時候補充鉀、鈣、硫和錳?

壯稈的最佳時期是移栽緩苗後到現蕾期前。

但使用原則如下:移栽緩苗後到現蕾期前是茄果類、瓜類、禾本科等作物莖稈定型的主要時期,也是決定營養物質運輸量和產量的關鍵時期要重點壯稈,可及時補充莖稈需要的各種礦質營養,為後期膨果打下良好的基礎。

以上是冬季作物根莖需肥要點及施肥方法,內容以供參考。




太行梯田小米


功能:莖是植物體內物質輸導的主要通道;是吸收水分和養分的主要通道。正常的莖都生長在地面上,下部連著根,上部支持著葉、花和果實,故莖的輸導和機械支持作用是主要功能;莖也有貯藏和繁殖地功能;綠色幼莖還能進行光合作用。

2、哪些元素與葉片的生長關係最大?

(1)鉀:促進莖稈維管束髮育,莖壁增厚,髓腔變小,機械組織內細胞排列整齊,大大增強了抗倒伏能力。缺鉀莖稈柔弱易倒伏。

(2)鈣:促進細胞伸長和生長,維持細胞壁和細胞膜的結構穩定。缺鈣使甘藍、白菜和萵苣等出現葉焦病;番茄、辣椒、西瓜等出現臍腐病;蘋果出現苦痘病和水心病、痘斑病、輪紋病、果鏽、梨樹黑斑病、黑星病等。

(3)錳:加強莖的機械組織強度,莖稈粗壯。

(4)硫:增強莖稈韌度,缺硫莖細弱矮小,易倒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