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從陝西流到河南為什麼變窄?

用戶9727771084953


黃河從陝西流到河南為什麼變窄?

從地圖上可以看出,題主所問的“黃河從陝西流到河南”指的應該是黃河渭南市潼關縣段、運城市芮城縣段以及三門峽市靈寶市段這三個縣市的交界點,即風陵渡黃河大橋下游約4.5公里處。

但實際上黃河河道在河南並沒有變窄,而是黃河流經華北平原南部後,隨著地勢的降低,水流也隨著放緩,河道也隨之變寬,並且有不少的河灘和溼地,其中在河南新鄉長垣縣的大車集,河道兩岸堤距相距約20公里,成為黃河最寬的地方。

而且有著“萬里黃河第一壩”之稱的三門峽黃河大壩修建之後所形成的三門峽水庫,它作為黃河河道的一部分,自大壩溯游而上至潼關縣形成一條長約150公里、寬約2公里的人工水庫,擁有約103億立方米的庫容。

我們都知道,河流的流向或者是河流的寬度等與地形地貌以及河流的徑流量有關,但河道總的自然規律是由上游向下遊不斷拓寬之態勢。

以黃河為例,由於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東北部的高山峽谷,受降雨量和高山冰雪融水以及山體岩石的影響,河道相對較窄,但在水流侵蝕作用下河道下切較深,同樣的道理黃河河道在晉陝大峽谷也表現出“河窄水深”的現象,甚至出現了“天下黃河一壺收”的奇觀,這是由於大致呈東北西南走向的呂梁山脈的印象限制了河道水平面擴展。

但是黃河之水在寧夏平原、河套平原、華北平原等地勢平坦的地方就表現的十分任性,河道要明顯要寬闊得多,也正是由於河套地區沿黃兩岸地勢平坦,滔滔黃河斜貫其間,水流平緩、水面寬闊,因此在這裡形成了大面積的自流灌溉區,同樣也出現了“天下黃河富寧夏”的說法。

以上內容,歡迎點評!


地理那些事


黃河變窄這個問題其實在九曲黃河裡是常見的現象,例如黃河在河口鎮附近折向南流,順著南北走向裂隙,進入了晉陝大峽谷,被兩岸高山約束在峽谷中,河面收窄為200m-400m,河流變成急流,強烈的下切,溯源侵蝕非常的嚴重。這也形成了黃河晉陝大峽谷獨特的“谷中谷”景觀,這其中以壺口瀑布最為著名。黃河在此突然收窄至40m左右,並從30m高的崖壁上飛瀉而下,場面十分的壯觀。同時這裡也黃河侵蝕最嚴重的區域之一,從公元前770年以來,這裡已後退3000m,平均每年後退1m。下圖的角度最能體會黃河切出來的“谷中谷”。

黃河從禹門口出來,離開晉陝大峽谷,進入汾河、渭河的下游,河谷展寬,水流變緩,兩岸為黃土臺塬,汾河、渭河等眾支流,在此匯入黃河。由於這時黃河已經接納了支流大量泥沙,加上流速減慢,河道變寬,這裡河道衝淤變化強烈。在黃河沒有貫通之前,這裡就是一個很大的匯水區,形成一個湖泊,稱為“古三門湖”。這個湖泊的關節點就在潼關至三門峽一帶,也就是陝西,河南,山西三省交界地帶,這也是黃河最後得東流入海最後的關隘。

但黃河還是在三門峽一帶衝了出來,河道首先在潼關一帶受中條山、崤山等約束收窄為1km,稱為一個天然卡口,再次變成急流,黃河就此進入河南。之後又在三門峽一帶下切出缺口,形成“人門”“神門”“鬼門”三個下洩峽谷,這裡曾經也是黃河險灘帶之一。但在60年代在三門的基礎修建了三門峽水利樞紐,這裡的自然景觀也就大變樣了。

所以說到這黃河為什麼變窄,題主估計也知道答案了,黃河源頭到中游其實是從高山之中下切衝出來的,這種下切受著兩岸高山約束影響。


崑崙還東國


黃河流經的是晉陝之間吧?晉陝之間是大峽谷,何來寬闊一說?黃河河南段倒是有不少的寬灘地帶,是說反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