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到具有中國血統的人,和你用異族語言交談時,有什麼感覺?

伯樂公


如果是在國外的華裔,可以教他學中文😊,會很開心和他交流中華文化。

如果是母語是漢語的中國人,可以明確表示自己的外語不好,交流有困難。


水漾瀾灣


首先是一種不由自主的親切感,相似的膚色五官,特別是在異地他鄉,這種感覺尤為凸顯強烈。這是一種本能,深植於血脈的本能感覺。隨著談話的開始和深入,越發會感覺奇怪,強烈的認同感和陌生感交織在一起,當然這是一種很主觀的一廂情願,但我個人覺得中國人是很講究血統,認同血統的,至少我們從小生活在國內的人都是這樣的吧。就我個人經歷來說,在美國旅遊時碰到的華人有兩種,第一代留學以後留在那裡的,這種來說語言交流都是中文也沒什麼奇怪的,還有種就是後幾代的完全不會中文的,完全用英文交流的,有的感覺很熱情友好,雖然說著英語但內心還是總覺得他是中國人,就會產生像我前面說的那種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覺。當然還有一些華人你能明顯感覺到他們在交流時顯得不是很熱情,態度很生硬。這兩種華人交流的感覺也是完全不同的,畢竟認同感也是相互的,有的華人內心認同自己的血統,有的卻避諱不以,於此作為一箇中國人也大可不必去評論對錯。


odin31


於我在國外多年,所以我的看法可能和國內的人有一些不同,作為中國人,我想為不會說中文的華裔美國人辯護幾句,我不認為那些不會說中文的華裔美國人有什麼不正常的地方。

首先,他們不住在中國,而且他們的家庭通常與當地人交往,但周邊沒有其他的中國家庭,他們怎麼能像說英語那樣流利地說中文呢?畢竟他們使用英語非常頻繁,熟能生巧了。

其次,他們更喜歡在國外生活,事實上,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幾乎沒想過有一天會返回中國,所以對中文的學習沒有重視。

事實上,我為他們感到遺憾,即使他們的外表看起來像中國人,他們有中國血統,但他們失去了最重要的東西——文化。事實上,我為他們感到遺憾,即使他們的外表看起來像中國人,他們有中國血統,但他們失去了最重要的東西,文化,他們對中國文化一無所知,大多數華裔美國人都不知道作為一箇中國人的真正感覺是什麼,文化和祖國對他們的父母意味著什麼。

而語言,是最重要的文化元素,可以被看作是一種“無形的文物”,它是在血液中流動的東西。它意味著很多事情,可以改變你的心。就像你18歲的時候,離開了的家鄉,來到另一個城市學習,起初你感到孤獨,但當你發現一個人和你來自同一個地方,用同樣的口音說話時,你會感到熟悉和輕鬆,這就是語言的力量。當我們不得不用另一國的語言與這些華裔美國人交流時,坦率地說,這不是一種好感覺。


對我來說,當我看到這些華裔美國人時,一開始我會感到兄弟般的感覺,但當我發現他們不會說中文時,我感到很失望。事實上這是他們父母的責任。有些父母想要孩子完全適應美國文化,還有些父母甚至不理解中國語言和文化的重要性。

這導致很多華裔美國人不喜歡自己的中國傳統,他們放棄了獲得一項令人難以置信的資產和技能的機會。中國有一個繁榮的經濟和一個高度消費的社會,不能利用中國文化而錯過很多發展事業的機會,這一點是非常不幸的。

所以,最後我想說,華裔美國朋友,無論你會不會說中文,請你記住你的祖先是從哪裡來的。

但也許這對他們來說並不重要,誰知道呢。


小雞0408


本來碰到有中國血統的人,很自然的感覺就是距離很近、很親,特別是在異國他鄉。

有句俗話說得好“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親不親故鄉人”。出門在外,能聽到鄉音,就少了一份孤單、減少了一分對家鄉的思戀。在異國他鄉能遇到有中國血統的人,也像見到了老鄉一樣,可當聽到他用的是異族語言時,肯定立馬就感覺到很驚訝、很陌生,同時會產生一種認錯人的尷尬吧。




萬物生新



梅里一了


我想我們必須承認一個事實:那些在別的國家出生的華裔,他們的國籍不是中國,他們打小就沒有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這種心理認知。像這種情況就沒有必要硬按自己的理解行事了,尊重即可。還有類似新加坡、馬來西亞等等一些國家的人,也使用華語,但他們本質是外國人。只有那種從中國出去之後便不想再使用漢語的人,心態倒是有些奇怪,你如果反感,少接觸就行了。


南山一縷雲


太傷我的感情了。失去了認同感。增加了見怪的心情,我在這裡對誰親近呢?那親熱無怪如今在哪兒呢?他已經不是中國人。但約束此情感的理性呼聲告訴我:他仍是中國人,身體裡仍流淌著中華民族的血液,生命的激情依然澎湃著中華的聲音,不論何地,心裡一樣和中國人親。只是表述語言變了,無傷。相反,用中華之心體味異域文明不也是一種文明橋樑嗎?



從北方從日出之地飛來


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當國外遇到面孔一樣的人的時候感到很親切,但以交流語言不通,心中感覺很失落,我們稱他們為"香焦人",臉皮是黃色的心確是白的,所以稱他們為"‘香焦人"。


嘉森地產


將胸懷放開一些,離開中國而到世界各地定居的人幾百年前就有了,不會說中文其實也很正常,所以無需有過多的解讀

要知道,如果對方從小就不用中文,成年之後再學習中文的難度可想而知。

這個時候,對方用外語和你交流,其實內心是覺得你更牛的,因為你可以聽明白外語和中文

如果交流都存在問題,那說明對方的確是不擅長中文,而對象也不擅長外語

這也不會有什麼,找個翻譯好了。


溫睿毅


同為炎黃子孫怎麼說也是親切的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