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讓孩子知道“我會喜愛什麼”比“我能擁有什麼”更重要。你怎麼看?

老孫遁世無悶


家長教會孩子和啟發孩子主動對自己的一切負責,遵從孩子的喜歡,從孩子的興趣愛好入手,父母壓抑住幫孩子做出選擇的慾望,培養和教育孩子自己想辦法的好習慣,鼓勵孩子花更多時間在他的興趣上,讓孩子逐漸形成自己的愛好和習慣,而不是壓抑孩子的興趣,給孩子強加大人的主觀願望。你擁有什麼,是將來發生的事情或者還沒達到的未知,所以說讓孩子知道我會喜愛什麼,比我能擁有什麼更重要。


奕寶媽的快樂生活


這個問題應該是在應試教育和我國教育思想的一個跨越的進步!為什麼這樣講,我國大多數家長都習慣去安排孩子的未來或者說能養一個聽話的孩子!這就造成了父母和子女的教育界限不清晰,把孩子當成了私有財產和附屬醫院!不可否認每個父母都愛孩子,但父母總希望按自己的思維設計去安排孩子的人生!但父母怒略了孩子也是有思想的人,由於出生的時代文化環境不同,父母給孩子設計的不一定是孩子想要的!所以在社會上會有一些孩子雖然在別人眼裡是成功人士,但自己卻不快樂!因為他擁有的不是他們想要的,而且這也制約了孩子的創新力和創造力!我佩服的一位老師樊登老師就是一個例子,雖然他的父親一直想讓他做公務員能穩定在自己的家鄉,但樊老師堅定自己的夢想做了樊登讀書會幫到了更多的人!而且家長一定不要忘記孩子喜愛什麼能去選擇證明了孩子被尊重的獨立個體資格感,一個人被尊重和有了資格感未來才會有動力去追求夢想為社會貢獻價值!最後送給家長一句北大校訓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


大鵬鳥羽飛


僅就題目的範圍說說自己的看法。讓孩子知道"我會喜愛什麼"和"我能擁有什麼",本人認為二者並不矛盾,因為喜愛和擁有密切相關。作為一個人,因為喜愛某件事物才希望擁有,而擁有者又可能對其逐步深刻的認識而更加喜愛。關鍵是對於一個孩子,作為一個家長應充分了解自己孩子的優缺點、特長和不足,因勢利導,揚長避短,從孩子的優點和特長方面著重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從這一點說,讓孩子知道"我會喜愛什麼"應該更重要一些。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和不足,作為家長,發現孩子的長處從而積極引導、培養這方面的積極性或者叫興趣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孩子的長處不是單一的,是多方面的,作為家長開始不應片面強調某一方面,應全面調動孩子的這方面的積極性。比如,有的孩子腦子聰明、記憶力好、身體素質好、嗓音好、理解能力強、對一些樂器有天賦、既喜歡語文知識也喜歡數理化知識等等,這樣的孩子開始時全面發展是應該的,就不應該從小就重點限制他們朝某一兩個方面發展,而應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步引導其朝某個其本人更喜歡的專業發展。這中間,對孩子的思想品德和為國為民的思想教育可能更為重要。

總之,作為一個孩子,根據他們的特點因勢利導是重要的,因為一個人成就一件事業,本身的天賦固然很重要,但如果又因此而產生濃厚的興趣,其結果可能是大不一樣的。一些有偉大成就的人,絕大多數應該都是在自己在某方面具有天賦的情況下,自己又在這方面有著極大興趣促成的。


雙啟550


對於這個問題,我個人更傾向於前者。很多知名人士都說過,莎士比亞曾說過,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才可以得益。愛因斯坦認為,對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教師,它遠遠超過責任感。所以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要遠比讓孩子知道擁有什麼更好。

首先,興趣愛好可以驅使我們朝著這方面發展,給我們努力創造方向。

其次,喜歡就預示著慾望,好奇,得到,當一個人的內心出現對某一事物的渴望時,他就知道自己要如何做才會得到。

再者,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點,當一個孩子知道自己已經擁有時,哪怕是一點兩點,人都是有滿足欲的,尤其孩子的心理本來想事單一,當擁有時就不再選擇努力,而是坐享其成,現在有很多人都放棄努力,而是坐等啃老,其實這於教育有這至關重要的因素。

最後要說的還是,教育是一門學問,多看說,多花心思在孩子身上,引導孩子發現自己喜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方向,而不是告訴孩子你將擁有什麼,從而迷失自我,迷失方向,到最後一事無成,什麼也不會。


好油坊666


孩子是很叛逆的,就拿我自己的小孩來說,你越喜歡讓她成為什麼她就越跟你對著幹,唱反調,相反的如果你用鼓勵的方式來激勵反而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不過你一定要有耐心不能再用老套的方式來教育。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是非常的重要的。3歲以後估計都有點晚了,我就是一個不是很好的案例,3歲以前對她非常的溺愛,現在已經快9歲了一些不好的習慣非常難改回來,比如吃飯三心二意,吃飯要看電視要看抖音[我想靜靜],不夠專心。寫作業也是一樣三心二意。我一個頭三個大[擦汗]。回到主題,讓她知道喜愛什麼肯定比擁有什麼更重要,一個是主動創造的意識,一個是被動創造的概念,主動創造就是從小發現她的喜愛從而循序到專業。專業就能發揮特長,有特長就能創造價值。這是個漫長養成習慣的過程。良好的習慣一旦養成,做任何事都是會出尖拔萃。看看她現在叼的樣子[笑],我一直在努力,加油[加油]



xztale


我個人認為是讓孩子知道“我喜愛什麼”更重要,一切的擁有都是短暫的,而人,不管在任何年紀,都該有自己心之所向,有興趣愛好,才能顯出一個人的真性情,人的興趣愛好,是人的天性,一個有自己愛好的人,自然會在這方面精於別人,而這,不也正是我們讓孩子學習的意義麼?

讓孩子擁有什麼,雖然是現成的,可是那也只是帶給孩子短暫的歡樂,讓孩子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培養孩子有主見,讓孩子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且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得到自己想要的,是不是比讓你給孩子擁有現成的房產或者存款更有意義呢?


福清阿姐


孩子多大?小的要娘,童者要糖,青年要賞,大了要房。你選吧!


ysz385


我看是這樣,父母培養一個孩子,根據他的愛好,和他的思維能力,讓他自己知道人生的價值觀,把她 造就成社會有用的人才,成為社會的棟樑,比你給他再多的財富都強,再多的財富他會花完,一身本領他永遠用不完。比什麼都強。


農民15862037011


我會喜歡什麼,這應該講的培養孩子興趣和孩子自己的愛好,我覺得這方面還是很重要的。對於一件事,一個物品,要讓孩子明確知道是因為自己喜歡才去做,才去想要這個東西。而不是說,別的小朋友就去幹什麼了,別人有的東西他也一定要有。不能讓孩子養成盲目攀比的習慣,而應該讓他知道,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秉承著自己的初心,是因為自己內心真正的喜歡才去想要做。

而我能擁有什麼。我覺得事情都有兩個方面,首先這句話容易讓孩子走向比較功力的一面,做什麼事情不應該想著我能擁有什麼,得到什麼。而是要想著做這件事的意義是什麼,能給別人或者社會帶來什麼好處,其次才想到自己。另一個方面也有好的一面,說明孩子的判斷力和主見方面很強,這也對孩子以後步入社會有很大幫助。所以我覺得事情都有兩面性,要正確對待,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


我是聰哥


喜愛是擁有的前提,不喜愛而擁有不過是痛苦。

讓孩子知道自己會喜愛什麼,這應該是與孩子的經歷所見所聞,跟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閱歷有關,跟接受的教育程度也有關。

能擁有什麼也要靠自己去努力了。

至於什麼重要,這個沒有什麼關係。

因喜愛而努力去擁有,這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