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超市

去超市買東西,本來是沒什麼稀奇的,擱在幾年前還算是每週一次的必備活動,記得自己還曾心血來潮的做過一個超市十五年購物費用統計分析表,試圖從個人消費的角度來研究一下物價上漲的趨勢。

隨著電商的大規模興起,慢慢地逐漸改變了每一箇中國人的生活。從“出去買”到“送上門”,商品選擇的增多,時間效率的提升,客戶體驗的革新等等,如此種種帶來的不僅僅是“生活便利”那麼簡單,線上購物其實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引領了大家日常的行為模式。

今天去超市

所以在當下一個敏感時期,決定去超市買東西,多多少少有點那麼不同尋常。

理由倒是也簡單,休假回來之後想出去走一走,看看外面的情況到底如何;出門休假前為了避免浪費,特意把家中日常用品庫存清理乾淨,現在就不得不要進行必要的補充了,尤其是食物,這個算是剛需;至於為什麼不上網購物,一來發現基於各種各樣的理由,總是有缺貨,就算有貨,送貨時間也是不能保證的,二來看看小區門口堆積如山的快遞包裹以及那些依然堅持工作的快遞小哥,心裡難免有點惻隱,將心比心吧,能夠幫他們減輕一點點負擔,可能也是好的吧,有一點算一點。

最後一個理由,我想去看看開業已久的Costco超市到底是一番怎樣的面目,之前著實被剛剛開業的時候場景給嚇倒了,說是人山人海都是客氣的。本著不給社會添亂的目的,一直摒到現在,求之不得,不過作為自己在美國最為青睞的購物場所之一,說不想那是假的。說到底,還是難以抑制的好奇心。

今天去超市

非常時期,裝備停當,口罩,免洗消毒液,幹紙巾,溼紙巾,一次性手套,一個都不能少,看著鏡子中的自己,心有忐忑之中未免又覺得有點好笑。

全市空城,路上一片坦途,三三兩兩的車子行駛在空蕩蕩的高架上,那種感覺已經是久違了,畢竟一腳油門轟到時速八九十的時候,並不是經常可以遇到。

二十公里,二十分鐘,轉眼即到。遠遠地就看到一個碩大無比的倉庫,嗯,第一印象就是一座倉庫,矗立在道旁,幾個面帶口罩的保安站在寒風中指揮大家停車,原本沒有什麼感覺的場景,此時看來卻是多了幾分觸動。向每一個此時此刻依然堅守在工作崗位的普通人表示默默地敬意,畢竟他們原本同樣可以選擇宅在家裡。

停車的時候,瞥見一個醒目的標語牌,“建議您車頭向裡停車,便於裝卸貨物”,好傢伙!這麼大的口氣,作為一個物流行業從業人士,太明白這句話的含義了,說明來購物的人群每次採購量不是一般的驚人,要不然也不會用到如此醒目的說明。

九點多的時候,商場其實剛剛開門,停車場裡面已經差不多有六成左右的車位停滿了家用車,看來大家的心思差不多嘛。目視所及之處,最醒目的就是無處不在的口罩,而每一張口罩下面都是一張神情肅穆,形色匆匆的面孔。雖然氣氛看上去有點和“超市”的形象不大般配,不過人流可不少,至少比自己估摸的要多了很多。如果想找一個參照物的話,那就是和其他超市平日裡週末的人流量差不多。由此推算,平日裡Costco的場景該是怎樣的繁忙,這個現象放在當下電商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其實還是挺有研究意義的。

今天去超市

作為一個對於逛超市有癮的人,曾經在美國一家Costco創下了四個多小時的個人記錄,箇中樂趣,其實並不僅僅是購物那麼簡單。但是今天顯然不能照搬過往的經驗,非常時期還是要特殊對待,手裡捏著事先擬好的購物清單,推著小推車,跟著人流開始了購物之旅。

些許觀察心得,記錄在此,權當是一種另類的生活體驗吧。

和家樂福,大潤發的同業競爭者相比,Costco超市的SKU(商品種類)要少很多,大約摸估計只有一半到三分之二左右。這也是商家一直標榜的特色之一,箇中利弊,見仁見智。對於商家來說,這樣的SKU規模,可以聚焦採購規模優勢,達到成本最優化,同時對於庫存管理,陳列管理,供應商管理都是大有裨益的,不過對於消費者來說,就不能簡單地劃分好壞了。如果你是一名Costco的忠實粉絲或者是購物目的性非常明確的消費者,那麼閉著眼睛買買買就是了,按照過往的口碑來說,底線是可以保證的,且可以達到時間最優化。但是對於大多數喜歡“逛超市”的顧客來說,就顯得不是那麼太友好,效率的大幅提升無疑會影響購物的樂趣,而且按照中國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可能會經常發生“買不到”的情況,尤其是對於個別對於品牌忠實度有執念的人,比如我---偶就是那不一樣的煙火!

今天去超市

在有限的產品種類中,Costco的自有品牌種類比例非常之高,Kirkland的標記隨處可見,產品種類範圍從成衣、電池、生活用品、到食品皆有涵蓋,如果按照今天的觀察,近乎超過三分之一的比例遠遠高於之前的佼佼者麥德龍。就個人過往的經驗而言,Kirkland的食品和保健品屬於性價比超高的品類,尤其是堅果類,絕對是心水之選。

和美國一樣,包裝巨大同樣是一個好壞參半的特徵。二十四個一組的洗手液,一百個一組的電池,論箱起售的蔬菜水果,動輒以公斤為計數單位的水產海鮮,從視覺衝擊力上來說,無疑是非常吸引注意力的。比如下面這盒麥芬蛋糕,雖然一盒只有六個,但是超市規定兩盒起售,且單個重量為200克,遠大於一般甜品麵包店的標準,即使是對於一個成年男子來說,滿足一頓早飯的需求是綽綽有餘了,以此類推,一次購買十二個,幾乎就是一個三口之家一週的早餐供給。包裝上註明無需冷藏,食用之前微波爐加熱二十秒,親測味道不錯。那麼由此推斷,想必他們再選擇其他商家的機會便會少了很多。

今天去超市

硬幣都是有兩面的,如此巨大的包裝對於家庭消費者來說,無疑起到了變相增加庫存的影響。尤其是考慮到中國目前的家庭結構,大量的庫存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浪費,更不要說從消費體驗來說,說不定我就喜歡每天換一種早餐口味呢?

綜上而言,大包裝的銷售方式,其實還是挺考驗每個家庭負責購物的買手選擇判斷能力,如何在琳琅滿目的商品和千差萬別的個體意願之間尋找平衡點,是一門技術活兒。

當然,你可以選擇買更大的冰箱,買更大的房子,賺更多的鈔票,也不失為一種解決辦法。

如果你習慣在宜家,麥德龍購物,那麼你對於Costco的超市佈局和動線設計應該會非常熟悉。高聳至天花板的貨架,寬敞至足以容納2-3輛小推車並行的通道,明亮的燈光可以保證呈現出商品的最好視覺效果,穿行其中,要是時間充裕的話,篤篤定定的逛上個半天,絕對沒有問題。

今天去超市

非常時期,自然沒有空閒的功夫,所以把注意力集中放在了食品領域。牛肉基本都是進口品種,產品分類做得很好,豬肉亦是如此,賣得最好的是豬肋排和厚切大排,幾乎是一拿到冷櫃陳列窗就被搶購一空。另外一項大賣的產品是分割到部位的雞類產品,以雞翅為例,每一包十枚,六包起賣,不由得再次琢磨家裡要不要換個大號冰櫃的主意。就今日觀察而言,肉類產品以凍品為主,冰鮮為輔,其他超市常見的活物不見蹤跡,自然也就不會提供諸如宰殺,分割等一系列增值服務,別的且不論,環境倒是看上去幹淨了不少。

促銷區域的設計和其他商家沒有太多不同,一則集中在入口處,醒目的招牌吸引了不少人駐足,不過大家期望的酒精噴霧,免洗洗手液等等一樣是處於缺貨狀態,看來物資短缺的情況是普遍存在的。二則分佈在各個大類櫃檯的核心位置,今天看到的是灣仔碼頭,任選五包產品,餃子湯圓隨意組合,一組售價為58元,這個價格還是很有吸引力的,就是無奈家中冰箱空間不夠大……

和剛開業人擠人,動輒結賬排隊需要幾個小時的情況相比,現在無疑好了許多。排隊不超過五分鐘,每個收銀臺都會配備一到兩名員工,幫助顧客把選購的商品搬上傳送帶,這點服務還是挺貼心的,尤其是那些十公斤以上的大傢伙,確實幫了不少忙。

Costco不提供任何購物袋,加上產品包裝巨大,所以如果是徒步前來購物的顧客,怎麼把這麼一大堆貨物搬回家裡,恐怕還真的是一個不小的問題。這或許也能夠解釋為什麼這家商場會配備一個容量巨大的停車場。

今天去超市

最後的總結,來回三十五公里,路上耗時一個小時,購物一個小時,共花費一千九百五十二元,其中百分之九十都是食物,應該足以支撐一個星期的日常需要。當然,這還沒有算上回來以後,重新拆為小包裝,分類存放所花費的一個小時。

購物體驗不錯,如果人流量一直都是維持在這個水準的話。性價比很高,當然對於買單者的能力同樣有那麼一點點要求。作為一個個體消費者,我挺喜歡這家超市,如果有機會,我會再來的。

彙報完畢。

今天去超市

沒錯,互聯網會改變世界,那麼到底是變好還是變壞呢?浪奔,浪流……《中東歷史與現狀二十講》讀後感每次心煩意亂的時候,看看汪曾祺的文字,慢慢就平靜下來了:《人間之味》基辛格與《重建的世界》夜觀《陰謀》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二戰爆發前十天》一座城·一部電影·布加勒斯特撞死了一隻羊,然後呢?電影世界探險之旅的新地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