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資金踴躍入市 醫藥生物和科技板塊成強勢股大本營

A股市場4日和5日展開連續反彈。5日,上證指數上漲1.25%,深證成指漲逾2%,創業板指漲逾3%。本週以來,創業板指累計上漲0.62%,表現強勢。

分析人士表示,市場風險已快速釋放,同時創造出很多新的投資機會,醫藥生物和科技板塊屢屢出現強勢股。

醫藥生物和科技板塊走強

5日,兩市成交額超過8000億元,其中滬市成交額為3491.84億元,深市成交額為5231.00億元。個股普漲,上漲股票3355只,其中漲停182只。下跌股票僅344只,市場賺錢效應顯著。行業板塊方面,申萬一級28個行業僅有銀行行業小幅下跌0.04%,其他27個行業板塊全線上漲,醫藥生物、汽車、計算機行業漲幅居前,分別上漲4.34%、3.16%、2.96%。

醫藥生物板塊上演漲停潮,恆康醫療、爾康製藥、長江健康、佐力藥業、精華製藥、億帆藥業、延安必康等數十隻個股漲停。計算機行業板塊出現了多倫科技、蘇州科達、華平股份、深南股份、數據港等十多隻漲停個股。醫藥生物和科技板塊成為強勢股的大本營。

從概念板塊來看,抗生素、超級細菌、雲辦公等板塊漲幅居前,僅有高頻PCB板塊下跌。抗生素板塊內聯環藥業連續8個交易日漲停,哈藥股份連續3個交易日漲停。

此外,科創板表現搶眼,5日上市的N東方上漲586.96%,刷新科創板個股上市首日漲幅紀錄,航天宏圖漲停,普門科技、杭可科技、海爾生物等個股的漲幅超過15%。

銀河證券認為,市場後續將延續震盪上行態勢,在概念投資方面可關注部分抗病毒藥物的臨床效果。

增量資金持續流入

本週以來,增量資金持續活躍。Wind數據顯示,本週前三個交易日,北向資金淨流入228.01億元。其中,滬股通資金淨流入128.37億元,深股通資金淨流入99.64億元。

來自於公募基金及券商資管的增量資金也在入場。Wind數據顯示,本週前兩個交易日,A股ETF合計增長78.65億份,以區間成交均價估算,資金淨流入逾150億元。同時公募基金自購潮開啟。2月3日,興全基金髮布《關於使用固有資金購買本公司旗下偏股型公募基金的公告》。公告顯示,興全基金已於當日運用固有資金購買旗下偏股型公募基金約3700萬元,並將在下一交易日追加購買約2300萬元。天弘基金、易方達基金、匯添富基金、廣發基金、華安基金、博時基金、中歐基金等接力公告自購,據不完全統計,20多家公募基金公告自購總金額超20億元。

此外,券商資管跑步入場,東方紅資產管理、國君資管和廣發資管紛紛宣佈自購金額不低於4.5億元。

私募方面,也有不少私募採取加倉舉措。深圳東方港灣投資董事長但斌在2月3日公開表示,旗下新基金已加買龍頭白酒、龍頭電池企業、龍頭互聯網企業、龍頭在線教育企業,“子彈打光了”。

在各方資金踴躍進場的情況下,近兩個交易日市場成交量也顯著放大。對此,海通證券預計,2020年股市資金淨流入將超1萬億元。其中散戶資金預計流入5000億元,公募基金預計流入2100億元,私募證券基金預計流入600億元,銀行理財預計流入2570億元,券商資管預計流入900億元,信託預計流入2150億元,保險類資金預計流入5500億元,外資預計流入2500億元。

關注核心資產

西南證券表示,2月4日上證指數的盤中低點2685點底部意義明顯,在2700點以下,A股市場尤其是核心資產的風險很小。從短期看,醫藥板塊的強勢預計將在一季度延續,而市場長線資金依然重點佈局有自身邏輯與長期發展空間的標的。節後兩個交易日北向資金連續大舉流入,顯示海外資金對A股市場堅定看好。總體而言,當前是市場佈局的絕佳機會,新一輪慢牛行情正在展開。從行業上,有長線邏輯的醫藥、電子、計算機板塊值得佈局。

粵開證券表示,前期市場調整反而為投資者帶來中期機會,已從資金方面看到了一些積極因素,北向資金動向反映外資對於A股市場堅定看好,並藉助短期波動機會搶籌。從中長期來看,建議投資者把握好市場演繹節奏及行業輪動下的投資機會。短期關注線上文娛、醫藥板塊;後市可適度關注前期超跌板塊的反彈機會,重點關注具備安全邊際的消費板塊,而前期強勢的科技股仍是全年的市場主線。

國盛證券表示,隨著市場情緒逐漸緩和,將更快迎來修復行情。從中長期來看,疫情影響僅是擾動,市場仍將回歸自身邏輯,政策持續寬鬆疊加逆週期調節強化以及中長期資金持續入市背景下,看好A股市場繼續向上。

對於資產配置,銀河證券表示,行業配置方面可擇優配置成長性科技主線和核心資產,可持續關注在線教育、遠程辦公等虛擬經濟產業。核心資產和科創企業回暖程度較有彈性,可擇優配置;在線教育、遠程辦公板塊短期、長期景氣度向上,可重點關注;餐飲旅遊、交通運輸、房地產、製造業等板塊後市將小幅回暖。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