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面前:一名四川彭山網格員的“選擇”

四川新聞網眉山2月5日訊(楊燦 汪利紅 文/圖)“久等了,您要的東西我已經買好了”,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鳳鳴街道南星社區08網格員魏蓉氣喘吁吁,她身上冒著寒氣、臉上帶著笑容,為隔離戶送上物資,而這,不僅僅是一次。

抗疫面前:一名四川彭山网格员的“选择”

放下“小家”選擇“大家”:揹負家庭重擔

自從打響戰“疫”的那一刻起,魏蓉每天堅持在轄區網格為居民保駕護航,為返鄉隔離戶的3戶(共12人)採購每日生活必需品。

每日早上8—10點,她穿梭於市場,為轄區3戶返鄉隔離居民採購最新鮮的蔬菜瓜果,埋首疾行,來去匆匆,但在如此忙碌的不經意時,還是會想起住院的80歲老父親和二級肢體殘疾的哥哥,還等著她照顧,思及此,愈是加快了腳步。

2月3日中午12點,接到一位轄區網格隔離戶廖綺(化名)電話求助“急需胰島素藥”,廖綺老兩口均為糖尿病患者,年前在武漢醫院購買的胰島素藥已用盡,晚上必須用藥。魏蓉忙吞嚥下嘴裡的飯菜,放下碗筷,拿著網格工作手機,戴上口罩,匆匆騎上電瓶車到他家去取社保卡,帶著他們用完了的藥品空盒前往附近的彭山區中醫院找醫生對照開藥,在排了半個小時得知沒有一樣的藥後,再次出發前往區人民醫院購買到了藥,又馬不停蹄地給隔離戶送去,放在門口,而後,她又通過微信視頻電話對他們進行心理安撫工作。

晚上7點,她緩緩從蹲守的角落處站了起來,伸了伸凍如雕塑般僵硬的手腳,彷彿若不動上一動,就快和這寂寥又深暗的街道融為一體。

晚上11點,本應是忙碌一天的睡眠時間,魏蓉彙總上報完一天的工作後,為父親、哥哥和老公做好了明天的飯,迎著夜色匆匆趕到醫院,想和父親說上兩句知心話,而望著父親早已熟睡的容顏,她已不忍吵醒,靜悄悄的留下了眼淚,丈夫拉著她的手到門外小聲的說著:“別擔心,不是還有我嘛!最重要的是你工作的時候一定要保護好自己。”“老公,謝謝你的支持!人都說女兒是爸爸的小棉襖,那我就是爸爸不稱職的小棉襖,對嗎?”

疫情當前,親人牽扯著她,隔離戶牽扯著她,她毅然放下“小家”選擇“大家”,問她為何,她說:“我愛我的‘小家’,但此時此刻,‘大家’更需要我。”

抗疫面前:一名四川彭山网格员的“选择”

放下“小我”選擇“大我”:揹負疫情危情

易傳染是此次疫情的重要特徵,網格員身處一線,也有被傳染被隔離的危險。

有人問她:“魏蓉,你害怕嗎?”“怕,但事總要有人做,作為網格員,作為最貼近群眾的人,這是我的職責,是義不容辭的責任,而且,不是還有那麼多一線人員在陪著我呢?”她笑著說道,“別擔心,我會做好安全防護,全國上下都在努力,疫情會很快過去的。”她的笑容如陽光穿透烏雲,照亮了疫情的霧霾。

抗疫面前:一名四川彭山网格员的“选择”

在疫情面前,她最看重的是什麼?最念念不忘的是什麼?她的回答是:“作為網格員就一定要心中有“大我”、最念念不忘的就是網格居民群眾。這就是她的選擇!”

生活總會給向善向上者以陽光,生命的精彩也總是屬於心間佇立著堅守與執著的選擇者。“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就是網格員魏蓉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