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趙匡胤在位16年之久,為什麼他始終沒有將趙德昭立為太子?

鳶飛九天2018


宋太祖趙匡胤稱帝后在位16年,始終沒有把長子趙德昭立為太子,這其中的難言之隱,恐怕也就只有趙匡胤能夠真切感受。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趙匡胤發出了一個訊號,就是內定接班人為趙光義,為什麼有兒子,並且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兒子,趙匡胤還要選著傳位趙光義呢?

其實,趙匡胤很早就想傳位給趙光義,有跡象表明他有這樣的想法!要知道,在趙匡胤時代,是沒有設立太子的,所謂太子就是儲君,不設立太子,難道趙匡胤不想要儲君嘛?當然不是。其實宋朝的儲君有一個更好聽的名字,叫“親王尹京”,這是一種沿襲五代時期的制度。“親王尹京”就是指親王擔任首都行政長官,同時就具有儲君身份。宋朝建立之後趙匡胤就冊封了“親王尹京”,此人就是趙光義。

“親王尹京”雖然沒有太子之名,但已經具備繼承繼承皇位的資格與條件。而可憐的嫡長子趙德昭,雖然樂善好施且禮賢下士,但在朝中仍舊做著使相的職務。論能力,趙德昭是有的,論血緣,趙德昭合情合理,那為什麼趙匡胤不直接讓趙德昭出任太子,而是讓弟弟出任“親王尹京”呢?

其實,趙匡胤有他的難處,也有他的打算!

眾所周知,宋朝主體為後周。當年的趙匡胤還是一個將軍,突然間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回來就繼承了後周的產業。建國初期平定四方,趙匡胤回頭就來了個“杯酒釋兵權”,因為他怕手下人來個故技重施。趙匡胤如此做,保證了自己的皇位,但卻只能保住自己的皇位,子孫後代只能聽天由命!

趙光義作為趙匡胤的好弟弟,一直是宋太祖的好幫手。從陳橋兵變開始,緊隨趙匡胤前後。趙光義個人能力突出,南征北戰,戰功卓著,為人禮賢下士,趙匡胤一直把他當做二把手來培養。當時的趙德昭只是一個孩子,趙匡胤也是全心全意致力於基業創建之上,兄弟來年各個上下齊心,終有大宋天下。

定鼎天下之後,趙光義的職務確定了趙匡胤對他的希望,他就是內定的接班人。從這一點來看,趙匡胤的確是為了大宋江山殫精竭慮。如此一來,依靠趙光義的實力與威信,完全可以讓宋朝延續。 趙匡胤難道就沒有私心嘛?當然有,但他又能怎麼做呢?杯酒釋兵權自斷臂膀,立趙光義為“親王尹京”確立其地位,如果在後期貿然立趙德昭為太子,結果只會是叔侄之爭,沒有他路,到那時候,這場鬥爭,趙光義必然獲勝,趙德昭必然失敗,與其內鬥削弱宋朝實力,不如索性傳位趙光義,豈不是大宋長治久安之良策?

只可惜,趙光義還是弄死了趙匡胤的兩兒子,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保住皇位。但從長遠來看,趙匡胤的確成功了,因為宋朝得延續,內鬥得以平息!


秦風漢韻論古今


趙匡胤死的時候已經49歲,他的兒子趙德昭已經25歲成年,按照中國古代的帝王傳統,立兒子為太子,應該是很正常的事情,為何他沒有這樣做呢?

我們都知道,趙匡胤死後,不是他的兒子繼承了皇位,而是他的弟弟趙光義,趙匡胤遲遲不立太子,是不是也從側面印證了“金匱之盟”的真實性呢?



想要搞明白這件事,不能按照現在人的思維去揣度,而應該根據當時的時代背景,以及具體情況來分析。 縱橫總結出兩方面原因來解答,大家可以慢慢品。

趙匡胤和趙光義的合夥創業模式,讓趙匡胤不敢擅自立太子

趙匡胤是歷史上典型的權謀大師,在他設計的宋代政治體制下,幾乎從根本上消除了權臣,武將,地方勢力對皇權的威脅。

有人卻說趙匡胤百密一疏,沒有消除宗室子弟對皇權的威脅,最後導致自己的皇位被弟弟奪了去。

其實,我倒是認為,不是趙匡胤沒有想過“削蕃”,而是趙光義實在是一個很厲害的人,這樣趙匡胤也投鼠忌器,不敢把削掉趙光義的權力,甚至不敢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



大家看有關趙匡胤的事件時就會發現,趙匡胤能夠發動陳橋兵變登上皇位,背後操控和執行的人都是趙光義,可以誇張點說,沒有趙光義的支持,趙匡胤不一定有膽量篡位。

趙匡胤登基之初,北宋政權並非十分穩定,也是一片混亂的局面,這個時候帶兵出征的人,還是趙光義。

簡單來說,趙匡胤的這個弟弟太牛了,而且也十分優秀,正因為如此,可能也導致趙匡胤不敢擅自立太子。

兄終弟及傳位方式在五代十國時期的流行,趙光義本身也是皇位繼承人

由於很多人懷疑趙光義皇位來源的合法性,以至後來趙光義不得不拿出“金匱之盟”,也就是趙太后臨死前,讓趙匡胤答應她在趙匡胤死後,將皇位傳給弟弟趙光義。

口說無憑,還讓趙普“於榻前為約誓書,……藏之金匱”,所以就被稱之為“金匱之盟”。



很多人會說,哪有這麼不靠譜的媽,因為寵愛自己另外一個兒子,就敢指定皇位繼承人,而且還留下證據,肯定有假。

“金匱之盟”真假難辨,但是兄終弟及的皇位傳承方式,在五代十國以來極為流行。

因為亂世,所以容易出現非常規的事情,比如五代十國的假子制度就很流行,這些養子不但被委以重任,甚至還擁有繼承權。

五代只有幾十年,但是假子出身的皇帝就多達三個。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奇葩局面,就是因為局面太混亂,搞不好自己就被人整死了,自己的兒子太小繼承不了皇位,就得依靠自己扶持起來的養子來撐局面。

這種行為肯定是不利於長期發展的,但是五代十國太混亂,幾十年太久,只爭朝夕。

後周世宗柴榮就是郭威的養子,郭威死後,柴榮繼承大權,柴榮死後傳給了自己的兒子,由於年幼,這才被趙匡胤取代。



趙匡胤當時兒子也不過二十多歲,北宋又處於內憂外患之下,在趙匡胤死後,如果沒有一個強力的領導人物支撐的話,宋代未必不是五代的尾子。

連養子都能夠繼承自己的權力,自己的弟弟會沒有機會?

如果趙匡胤再活得久一點,或許趙德昭與趙光義的皇位爭奪會更激烈,但是當時來說,是沒有任何與趙光義爭奪的資本。

縱橫還是那句話,分析歷史事件,不能憑藉現代人的思維去揣摩,而是根據當時的歷史背景去分析。


史論縱橫


宋太祖在“斧聲燭影”之夜暴死,由於他沒有立太子,弟弟趙光義先下手為強,登上皇帝寶座。這樣,大宋王朝的政權落到弟弟之手,而太祖的兩個兒子,趙德昭與趙德芳,便與皇帝寶座交之交臂了。那麼,為什麼宋太祖沒未雨綢繆,提前選立接班人呢?

第一,宋太祖趙匡胤當時正值壯年,身強體壯,不急著立太子

首先,當時趙匡胤的身體還棒棒的,誰也不會想到他會突然暴斃。

趙匡胤崛起於行伍之間,他不僅身體條件特棒,還是一個武藝驚人的武林高手。後世流傳的“太祖長拳”,據說就是趙匡胤所創。不要說暴死,他連小病都很少得。直到五十歲時,他仍然身強體壯。對宋太祖來說,立太子一事並不是那麼急迫的事,就算哪天病倒了,死神要奪走他的生命仍然不是件容易的事,自己完全有充足的時間來佈置接班人的事。

然而,歷史總出人意料。一向無病無災的宋太祖,竟然一夜暴死,因而他的死因成了歷史之謎。由於他未提前立太子,便給了弟弟篡位的機會。

第二,宋太祖遲遲不立太子的原因,是擔心五代舊事的重演

宋太祖是從亂世中過來的人。唐朝解體後,中國歷史進入混亂不堪的五代十國階段。五代的歷史,就是一連串的政變史。什麼仁義道德法律人權,在這個時候統統失去價值了,剩下來的只是原始的本能,只有征服與被征服,殺人與被殺。甚至連父子、兄弟之間的親情,在權力面前也不值一提。

比如說五代的第一個政權後梁,朱溫篡唐後建立後梁政權,五年後,朱溫被兒子朱友珪所殺,弒君者還沒坐暖皇帝寶座,便被弟弟朱友貞幹掉了。父子靠得住嗎?兄弟靠得住嗎?五十年的時間,光是中原政權就換了十四個皇帝,其中有一半是以發動政變、兵變的形式奪權。皇帝被打倒、被推翻、被趕下臺,甚至被殺,都是司空見慣的事。

大家都知道宋太祖“杯酒釋兵權”,這是防著自己的結義兄弟、親信,其實宋太祖不僅提防武將,連自己的兄弟、兒子也一併提防。因而他遲遲不立太子,就是擔心太子黨坐大,從而威脅到自己。

第三,宋太祖之死,或與不立太子有關

我們從現存的史料分析,宋太祖之死,很可能與弟弟趙光義有關。因為他死的那一晚,只有弟弟趙義光在場,而且兩人還一起喝酒。從‘斧聲燭影’的記錄看,喝酒過程中似乎宋太祖對弟弟表達強烈的不滿。在趙光義離開後,宋太祖當夜暴死。這就成了一樁歷史謎案。


接下來的故事同樣離奇。

宋太祖死後,皇后緊急讓大太監王繼恩召趙德芳入宮登基,但王繼恩沒去找趙德芳,而是跑去找趙光義。更離奇的是,王繼恩到趙光義家時,還遇到一個人在門口溜達,這人是趙的親信程德玄,史書特地記下他“善醫術”。大半夜的不睡覺在馬路上溜達,這是怎麼回事?

如果我們把宋太祖之死與趙光義下毒聯繫起來,一切就合理了。趙光義從親信、善醫術的程德玄那兒弄來毒藥,與哥哥喝酒時下了毒。宋太祖在弟弟離開後,中毒暴死,大太監王繼恩早就被趙光義收買了,因而直奔趙光義的晉王府。程德玄在開了毒藥方後,內心忐忑不安,大半夜在晉王府門前溜達,想打聽消息。

如果上面的分析成立,那麼宋太祖之死,就是政治陰謀。而政治陰謀之所以能得以實施,就是因為宋太祖未立太子,這才給了趙光義予可乘之機。


君山話史


趙匡胤也算是比較倒黴的皇帝,雖然成了皇帝,但是其膝下子嗣卻非常單薄,一共四個兒子有兩個早亡,好不容易也就老二趙德昭還有老么趙德芳活得久一些,也因此趙德昭成為實際上的皇長子,地位尊崇。然而,趙匡胤在位16年,卻始終沒有將趙德昭冊立為儲君,而後太宗繼位,趙德昭不久後也自殺離世。

宋太祖在位多年,遲遲不肯冊立趙德昭為儲,為何:

  • 第一,大多數皇帝都不喜歡過早冊立儲君,尤其是五代亂世時期;

  • 第二,趙德昭未必有能力做皇帝;

  • 第三,趙匡胤傳位給弟弟,未必是假,趙匡胤想要保住血脈。

電視劇裡經常都會出現,朝臣要求皇帝早立太子以安國本,然而實際上,沒幾個皇帝樂意早早就將儲君之位給定下來的。早立太子意味著什麼?皇帝要撒手了?換句話說皇帝還春秋正盛,離退下來還早得很得情況下,太子並不是什麼必要的,而且早立太子也有很多的弊端。儲君人選過早確立,容易看走眼選錯人,而且太子一立,可能引發前朝人心思變,對皇權不利。

趙匡胤雖說是武將出身,以武奪位,可這並不代表他不懂得這些道理。五代時期天下動盪不休,太子提前確立其實並沒有多大的意義,因為最終能不能做皇帝還另說呢。趙匡胤膝下雖說子嗣單薄,可也不能彎到籃子裡就是菜啊。趙匡胤登基的時候,趙德昭才九歲,而趙匡胤當時也還是其他子嗣,趙德昭並非唯一人選。

再者說,趙德昭並非就有能力繼承皇位。典籍記載之中的趙德昭,喜怒不形於色的同時,卻又是個烈性子,無論是趙匡胤還是趙光義他都敢頂撞,這些記載倒是感覺非常奇怪。而讓趙匡胤最擔心的,恐怕還是趙德昭過於寬厚仁慈。五代時期烽火處處,趙德昭的性子要是擱在太平時還是個明君,可在當時,這樣的性情可不是啥好事情。

陳橋兵變宋代後周以後,趙氏兄弟在各地南征北戰剷除割據,太祖在位時期的天下也並不算安寧,而這一時期的趙德昭還是在從懵懂少年逐漸成長的過程中,無論在朝堂還是在沙場,都沒什麼功勳,也沒什麼實力。趙匡胤本身就是欺後周孤兒寡母沒有依靠,雖說趙德昭在太祖晚年已經成年,但從本事上來說,未必就能坐得穩皇位。

歷史上,有著名的“金匱之盟”,說得就是趙匡胤的母親杜太后勸說太祖,認為主少國疑,將來太祖應該傳位給弟弟趙光義,才能保得住宋朝的江山。且不論此事是真是假,金匱之盟中杜太后所說就真的沒有道理麼?肯定是有的。太祖的親弟弟趙光義相對於年少的趙德昭來說,不僅功勳卓著而且能力突出,自然更有能力也更有資格成為未來的皇帝。

再者,趙光義本身就不是什麼善類,若太祖真的執意傳位趙德昭,將來要是趙德昭被人拉下來還算是好的,恐怕連他在內其子嗣性命都無法保全。與其如此,倒不如直接傳位給趙光義,要知道趙匡胤繼位沒多久就冊封趙光義為開封府尹,而這個位置在五代與宋初,都是留給儲君的。當年趙匡胤始終沒有冊立趙德昭為儲君,或許真是想保住他,也是想保住宋朝江山,只可惜趙光義登基後未久,趙德昭就莫名其妙的掛了。


澹奕


引言:《宋史》——《杜太后傳》裡面記敘:“建隆二年,太后不豫,太祖侍藥餌不離左右。疾亟,召趙普入受遺命。太后因問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嗚噎不能對。太后固問之,太祖曰:“臣所以得此天下者,皆祖考及太后之積慶也。”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兒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長君,天下豈為汝有乎?汝百歲後當傳位於汝弟。四海至廣,萬幾至眾,能立長君,社稷之福也。”太祖頓首泣曰:“敢不如教。”太后顧謂趙普曰:“爾同記吾言,不可違也。”命普於榻前為約誓書,普於紙尾書“臣普書”。藏之金匱,命謹密宮人掌之。”此為“金匱遺詔”,意思是杜太后要趙匡胤傳位於其弟弟趙光義,這份遺詔並沒有得到後世認同,甚至受到了質疑。

一、趙匡胤死亡,事發突然,並沒有交代清楚太子人選。

趙匡胤奪天下並不名正言順,確實是因為皇帝年幼。周世宗柴榮北征回京後不久就身體不適,後來駕崩,在臨終前任命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掌握殿前禁軍兵權。

北漢及契丹聯合侵擾邊境,趙匡胤領命前往抵禦邊境強權,大軍於京城汴梁東北二十公里的陳橋驛發生兵變,將士們擁立趙匡胤為帝,史稱陳橋兵變。趙匡胤班師回京,後周幼帝柴宗訓禪位,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

一個武將東征西討,身體健康,精神飽滿,他並不知道自己會那麼快就掛了,他料想不到未來的事情,在他稱帝后,還屢次御駕親征,吃嘛嘛香,身體倍棒。一個精力充沛的帝王,剛剛拿到皇權的入場券,他也不會輕易放權。

長子雖然早亡,但是次子趙德昭尚且年輕,一個年輕人在面對皇權競爭時,還是需要歷練的,縱觀帝王對於下一代的培養,都是讓他們從基層做起,只有瞭解最基本的為帝之道,知道人間疾苦,方為合格的帝王。

趙匡胤自己奪得皇位,本就不名正言順,他更害怕下一代因為年幼而守不住得來的天下,但是他雖然有此打算,但是他沒有算出,自己的生命在何時結束,他的匆匆離開,讓帝位空懸。

他的死也成為了千古之謎,“燭光斧影”給他的死籠罩了一層神秘的面紗,開寶九年(976年),趙匡胤在北征契丹的途中,十月十九日夜裡,與其弟趙光義飲酒,共宿宮中;隔日清晨,趙匡胤暴死,享年49歲。趙匡胤突然的暴斃,使得他根本來不及交代後事。

二、趙

匡胤是從血與火裡走出來的帝王,他懂得要坐好天下,必須在基層歷練,從他給趙德昭的職位來看,他是想讓年輕的趙德昭多多瞭解民情,從這些跡象表明,他是有意讓趙德昭做未來的繼承人的。

趙德昭為人沉穩,喜怒不露於行,按照習慣,皇子及笄就要出閣為王,但是宋太祖趙匡胤認為趙德昭年幼,並不適合立刻封王。

在波詭雲譎的權利爭奪面前,趙德昭還是太年輕,趙匡胤知道自己帝位的來歷,確實是因為後周幼帝沒有主事天下的能力,沒有一個人不是自私的,自己奪下的江山,給其弟弟,趙匡胤也不是甘心的人。幹德二年六月初五,趙匡胤授任趙德昭為貴州防禦使。

領導要坐穩天下,必然要從基層開始做起,慢慢了解民間疾苦,才能更好的為帝,開寶四年十二月初五日,宋太祖舉行慶祝活動,增加趙德昭的食邑戶數。開寶六年,宋太祖授任趙德昭為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在宋太祖在世之時,一直沒有給趙德昭封王。

種種跡象表明,趙德昭都在基層做領導幹部,沒有這些基層工作經驗,將來怎麼管理煌煌天下,沒有封王之前的這些職務,都是宋太祖對趙德昭的鍛鍊。

趙匡胤是從血與火裡走出來的帝王,他懂得要做一個好皇帝,是需要有“帝王之術”,趙匡胤雖然奪得天下的手段並不光明,但是他心地清正,寬仁大度,虛懷若谷,好學不倦,他自己也崇尚節儉,改變了五代以來的奢靡風氣,這些都是他體察民情,從基層裡練就的東西,他當然知道,對於孩子,這些也同樣重要。

三、“金匱遺詔”的歷史謎案

歷史總是有很多謎案,這個金匱遺詔的真假,暫不去辨別,如果杜太后真說出了這番話,其中的道理還是有的。

趙德昭成年後,趙匡胤為何不立為太子,而要寵著弟弟,這就要說到五代十國的戰亂背景了,當時軍閥割據,各自擁有勢力,皇帝無法制約武將專權,這也為後來大宋“重文輕武”的國策留下了伏筆。

杜太后也是一個經歷過大場面的女人,她說得也是極有道理的,她說,趙匡胤能夠稱帝,是因為主幼國疑,如果立趙德昭為太子,可能無法避免叔侄相殘,從而造成國家內耗的局面。

趙匡胤也許真能聽進去杜太后的建議,但是金匱遺詔的疑點還是頗多的,所以趙光義是不是因為哥哥趙匡胤反悔而反目,這也是一個歷史謎案。

“金匱遺詔”的存疑之處:1、杜太后怎麼能預言趙匡胤死後,兒子尚幼?事實上趙匡胤死後,趙德昭已經是一位翩翩少年郎了,已經25歲的孩子,心智成熟,哪一點不符合繼承帝王的資格?2、那“傳位於二弟”又是指傳位給趙光義,還是指趙廷美兩位弟弟?傳位之人尚不明確?

在趙光義即位後,連趙德昭的死因都是謎團,北伐失敗,將士們也多有微詞,有功不賞的事情,讓三軍的士氣低落,趙光義正在養傷,群臣不得覲見,趙德昭年輕氣盛,進入皇宮去勸說趙光義賞賜有功之人,不料趙光義勃然大怒,對趙德昭說:“等你當了皇帝后,再頒賞不遲!”

因為這件事,趙德昭居然自殺了,不知道什麼樣的特殊力量,因為一件被訓斥的事情,趙德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趙光義聽說此事,跑過去就抱住趙德昭的屍體,大哭著說:"痴兒何必這樣?他後來改追封趙德昭為吳王,又改追封為越王。

金匱遺詔”、“燭光斧影”、“趙德昭之死”,都是千古謎案,沒有確切的證據說明真偽,歷史的迷人之處,就在於他的神秘,趙匡胤在位十六年不立趙德昭為太子,不能一概而論就是因為“金匱遺詔”,也不能確定他真有心意把皇位傳給趙光義。


逆風解語


五代十國時期,沒有皇權天授的概念,一個皇帝能不能坐穩天下,全看他在軍隊中有沒有資歷、有沒有治國的經驗。

如果兩項都具備,就能坐穩繼位。

反之,即便坐上了皇帝寶座,也坐不長久。

像這種資歷不夠卻坐上皇位,最後又被權臣搞下臺的案例,當時數不勝數,比如後梁廢帝朱友珪,後唐閔帝李從厚,後漢隱帝劉承祐,後周恭帝柴宗訓等等。



我們知道,趙匡胤是靠篡位才上的位,皇帝是個什麼玩意,他心知肚明。他很清楚,趙德昭的資歷不夠,即便自己立其為儲君,最後肯定也坐不穩。所以,趙匡胤根本就沒想過要立年僅十歲的趙德昭為儲君,而是一開始就直接內定了趙光義為繼承人。

他讓趙光義以親王身份擔任開封尹,並且從不約束其發展私人勢力,這就是他立趙光義為儲君的證據。

立弟弟,不立兒子,雖然有違人之常情,但這就是事實。

在當時那個時代,趙匡胤如果不培養趙光義,可能歷史上就沒北宋了,“五代十國”就變成“六代十國”了。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反駁,五代是五代,五代混亂是不假,可是趙匡胤當皇帝時,已經是北宋了。而且趙匡胤登基後,他也做了很多加強皇權的政治改革。北宋和五代的情況怎麼能混為一談呢?

這個問題要怎麼說呢,北宋和五代雖然給人的感覺是兩個時代,趙匡胤登基後也確實加強了中央集權,但是天下人的觀念並不會因為短短十幾年就能輕易改變的。


換而言之,趙匡胤在位的十幾年,政治制度上確實有改變,但老百姓和士大夫心中的觀念其實與五代時期,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就好比說後周,後周世宗實際上也有一定力度的集權改革,他為了把皇位傳兒子,可謂是煞費苦心,把權臣都防死了。可是他沒想到,他最信任的趙匡胤居然篡了位,而且整個朝廷沒人出來“伸張正義”……

又好比說趙光義,他在高梁河慘敗,坐驢車逃跑,諸將找不到他,以為他掛了,於是就要立趙德昭為皇帝,而不是說趕回去擁立趙光義的兒子趙元佐、趙元僖、趙恆等。趙光義為了這事,氣個半死,回去之後各種羞辱趙德昭,最終把大侄子逼死了。

這些例子都能說明,北宋初年,五代時期的作風沒散,換個天子很容易。老百姓和士大夫就是認為“兵強馬壯者”當為天子,儲君什麼的都是白扯。誰兵強馬壯,大傢伙就支持誰。



說到這裡可能又有人要說,就算你前面說的都有理,當初趙德昭年紀不大,趙匡胤確實沒得選,只能立趙光義。可趙匡胤死前,趙德昭已經成年了,為什麼趙匡胤還是不立他做繼承人呢?

這個問題說起來,只能怪趙匡胤自己挖的坑太大了,他已經填不上了。

當時那個時代,皇帝有權,禁軍大將們也有兵權。皇帝與大將之間即便沒有猜忌,也會因為權力而慢慢產生出猜忌。皇帝與大將之間相互屠殺,在當時是家常便飯的現象。

比如說後漢太祖劉知遠為了讓兒子劉承佑坐穩皇位,臨死前吩咐劉承佑殺大將。大將們也不傻,皇帝要殺自己,難道手握兵權的自己就要伸著脖子讓他砍?所以大將郭威跟劉承佑一場火拼,最終把後漢滅了。

趙匡胤作為親歷者,很清楚這段歷史,所以他繼位後,他就把話挑明瞭,讓大將都把兵權上交,然後他也做出讓步,直接讓趙光義當接班人,大家都可以去巴結趙光義。這樣一來,皇帝與權臣之間的關係理清了,大家做到了相互信任,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面到這裡才結束。



然而,flag已經立下了,趙匡胤能穩定社會的前提在於——他要守信用!

如果他敢背棄誓言,又改主意立趙德昭,他之前奠定的穩定局面肯定會崩塌。之前被削權的大將們會覺得,趙匡胤說話不算數。

這些人會不會因此有反心,誰說的準?

另外,跟著趙光義混的一群人也會覺得皇帝哪天看自己老大不爽了,隨便製造個意外讓他掛掉,再立趙德昭,那大家之前的政治投資都白費了?現在再去巴結趙德昭,時間哪裡還來不及?

在這種情況下,有異心的人肯定反叛。即便趙光義沒有反叛的心思,他手下的人為了富貴也會裹挾他造反。

所以,趙匡胤不敢玩這麼大,他為了消除可能的猜忌,就必須要地位懸殊化,讓兒子不可能成為趙光義的威脅,這既是保護宋朝社稷,也是保護自己的兒子。

應該說,趙匡胤的政治度量是非常大的。不過這麼玩也有副作用,那就是趙光義與趙德昭的實力差距始終不在一個維度,趙德昭跟他三叔的差距被越拉越大。


當然從邏輯上說,趙匡胤的做法沒毛病。畢竟他也沒得選。五代那麼多例子都證明了扶持兒子而兒子又坐不住江山,最後肯定是全家掉腦袋,社稷玩完。

只不過趙匡胤還是低估了趙光義,小看了人心險惡這句話。他以為自己恪守信用,趙光義也能恪守信用,保自己的幾個兒子一生平安。他人算不如天算,沒算到趙光義會如此下流,生生逼死了趙德昭、趙德芳。

如果趙匡胤早知道是這樣一個結果,可能他就跟趙光義火拼了。


Mer86


宋太祖趙匡胤共育有四個兒子,分別是趙德秀,趙德昭、趙德林、趙德芳。因長子趙德秀早亡,老二趙德昭順勢就成為最有機會繼承趙匡胤位置的人。然而趙匡胤從公元960年黃袍加身登基為帝,到公元976年突然暴斃。在位16年之久,卻一直不肯立趙德昭為太子,以至於最後便宜了弟弟趙光義繼承皇位,是為宋太宗。趙匡胤為啥不肯立自己的兒子趙德昭為太子呢?

《宋史》中給出了合理的解釋,即金匱之盟。說宋太祖趙匡胤曾經和母親杜太后商議,在趙匡胤百年後將皇位傳給弟弟趙光義,趙光義再傳給弟弟趙廷美,趙廷美再傳回到趙匡胤的兒子。這樣皇位就輪迴來了。如此麻煩的做法唯一的好處就是防止主少國疑,因為老宋家是從後周柴家孤兒寡母手中奪來的天下,所以趙匡胤和母親杜太后擔心這一點也正常。這件事被記載在《宋史·杜太后傳》中,但可疑的是宋太宗趙光義登基時並沒有這種說法,而是在六年後才提出來。不說金匱之盟的可信程度究竟有幾分,單說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當時的年齡(已經有20多歲),完全不存在“主少國疑”的說法。所以《宋史》中這樣去解釋未免牽強。那趙匡胤遲遲不肯立趙德昭為太子的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呢?

幾乎所有的皇帝都不願意過早的立太子

這不是瞎說,縱觀歷朝歷代,真正願意在自己身體好時立下繼承人的皇帝少之又少。秦始皇讓扶蘇監國也沒立扶蘇為太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太子也是換了又換。可以說不到皇帝駕崩那一刻,是絕對不願意選出繼承人的。趙匡胤便是這樣,後來弟弟趙光義也是這樣。在儲位空缺時,馮拯等人曾經上疏要求早立太子,趙光義立刻將馮拯等人貶到嶺南,這在宋朝基本上是對文人最重的懲罰。於是從此就沒人提這件事了。可見趙光義對立儲一事的反感。後來他身體一天比一天差,自知時日不多,無奈之下下立了自己的三兒子趙元侃為太子。趙元侃當上太子那天走上街頭,京城百姓都為太子歡呼,趙光義居然因此感到十分失落,經宰相寇準勸說才釋然。天家無父子,過早的立下太子,太子難免有更近一步的想法,而更進一步就意味著皇帝身死。所以太子這各看似光鮮的位置,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高危職業,能順風順水繼承到皇位的太子比例並不高。

趙匡胤是一個重感情的人,歷代開國皇帝對待勳貴權臣的鐵血清洗只有在宋朝選擇了比較和平的方式解決。對待臣下如此,對待兒子就更是了。趙匡胤不願父子間相互猜疑,且在駕崩前一天仍然請弟弟趙光義喝酒,可見其身體狀態還很不錯,不立太子,是十分正常的舉動。

趙匡胤駕崩前,宋朝建立初期的國內複雜形勢

宋朝建國初期,國內形勢是十分複雜的。國家仍然處於分裂狀態。北方有契丹和北漢,南方有南唐等國家割據一方。甚至到趙匡胤駕崩後,北方的政權北漢仍然存在。一直到太宗趙光義統治時期,北漢才被真正滅亡,形成統一的局面。在群雄紛戰時期,趙匡胤對趙德昭的能力是有懷疑的。而弟弟趙光義跟著自己南征北戰,是有在亂世中一統天下的能力的。所以趙匡胤是有可能考慮過讓弟弟繼承位置的。因為某種意義上來講,趙匡胤寧可讓兒子當一個太平王朝的富貴親王,也不願意當一個亂世的亡國之君。

趙匡胤不立趙德芳為太子的後續政治影響

最大的影響當然就是儲君不明,讓弟弟趙光義鑽了空子。“燭影斧聲”的說法自古有之,趙匡胤在和趙光義單獨呆了一晚上後突然死亡,而得利最大的是弟弟趙光義,趙匡胤的真正死因不得不令人懷疑。且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在跟隨趙光義出征時,只因趙德昭提出封賞有功之臣,趙光義就訓斥道:“等你當了皇帝后再說吧!”這樣的誅心之言,逼的趙德昭退朝後自刎而死,年僅28歲。而趙匡胤另一個活到成年的兒子趙德芳也在22歲時英年早逝,《宋史·宗室傳》中,僅僅用了“寢疾薨”三個字描述其死亡,其真正死因也不得而知。

按照金匱之盟的後續說法,在趙光義離世後,應該由弟弟趙廷美繼承其皇位。不過這時候得到了便宜的趙光義顯然不願意再把皇位傳出去,這引起了趙廷美的不滿。公元982年,趙廷美想要篡奪皇位的陰謀敗露,正中下懷的太宗趙光義罷免了趙廷美的職務,將其遷居外地。不久趙廷美就憂憤成疾,吐血而亡,年僅38歲。

趙匡胤一脈重新掌權

處理了所有能對皇位有繼承權的人物,趙光義終於能名正言順的將皇位永遠留在自己這一脈。但人算不如天算,皇位傳到了宋高宗趙構手裡時,發生了繼承危機。其實趙構的皇位也不是傳來的,是在靖康之難後,金兵俘虜了趙構了父親和兄長,趙構在文武大臣的擁護下在河南稱帝,改元建炎,成為了南宋的第一位皇帝。趙構本來有一位皇子可是三歲就夭折了,沒有繼承人的趙構開始在宗室中尋找繼承人作為養子。其實當時趙構是可以在太宗一脈選擇繼承人的,可是文武大臣們都傾向於從太祖(趙匡胤)一脈中選擇,大概是認為太祖皇帝當年能南征北戰結束亂世,希望其血脈後代能和祖先一樣反攻金國吧。於是趙構選擇了趙匡胤的七世孫趙昚,可謂天道輪迴,皇權又重新回到了太祖一脈。


木劍溫不勝


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做了皇帝,他的成功離不開弟弟趙光義的相助,趙光義的才幹與膽魄趙匡胤心知肚明,立皇儲一事他一直就壓了下來。

杯酒釋兵權,抑武重文,中央高度集權,穩定是大局。

眾所周知,趙匡胤開創大宋之後,吸取前朝經驗教訓,開始策劃削減手下眾將的兵權,他沒有采取武力和流血來解決問題,而是採取寬厚仁愛的手段來剝奪眾將兵權,開了一個皆大歡喜的"杯酒釋兵權"party,這是第一步,稍稍有腦子的人都會選擇富貴而引退,如果有人不識相,那麼下場可能就會有"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歷史重演,趙匡胤的這個party以成功圓滿結束,這也反映出趙是一個宅厚之人,從他善待前主皇室的態度也可看出,後周皇室的柴姓後人們都被國家養起來,並賜予免死丹書。先穩定,再立儲。



金匱之盟約定趙匡胤之後皇帝由其弟弟趙光義繼承,這是吸取後周滅亡的教訓,主幼丞重,終會起禍亂。

趙匡胤登基時其子趙德昭才十歲左右,這和後周皇帝滅亡時的年齡太過相似,不得不引起趙匡胤的警覺,傳說趙匡胤登基後,其母召集兄弟開會,立下一個"金匱之盟",意思是趙匡胤死後,必須傳位給弟弟趙光義,趙光義死後再傳位給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並由大臣趙普執筆見證,藏於金匱之中,這件事民間傳得沸沸揚揚,並懷疑它的真實性,但是從後來出現的情況來看,應該屬實,因為趙匡胤死時,其子趙德昭以25歲左右了,宣佈他為太子是情理之中,但是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趙德昭被立為太子的跡象,說明這個皇位早有人員安排,再則趙光義是京兆尹,這個京城最大的官通常都由成年的太子擔任,但是趙德昭不在其位,這更錘實趙光義的合法繼承權,而兄即位於弟,在五代時代是很正常的,還有一點是趙光義與顧命宰相趙普不合,趙普就是被趙光義給踢出京城的,而趙匡胤死後,金匱之盟的丹書就是趙普找出並宣讀的,如果是假的,趙光義不可能找趙普來宣讀。


吸取前朝教訓,避免君幼丞重起禍亂,更是不立趙德昭為太子的根本原因。

趙匡胤能夠稱帝奪位,就是因為後周的皇帝年幼無為,所以他做了皇帝后,在立儲君的問題上不得不慎重,弟弟趙光義的魄力與實力,趙德昭不是對手,為避免悲劇重演,不立趙德昭為太子是在保護他,況且金匱之盟以約定趙光義死後必須傳位給自己的兒子趙德昭,

後來趙德昭自殺其實也是想多了,都說是趙光義逼死的,其實也不太準確,趙德昭為北征後漢的將士們入宮向趙光義求封賞,因為這此北征是失敗了的,趙光義聽後大怒,並斥責趙德昭"你做了皇帝再封賞他們",由此引起趙德昭恐懼,回家後自殺了。



趙光義即位後開創的北宋好局面,也充分證明了他是一個合格的繼承人。

歷史就是一場爭辯的經過,真正的真相也許永遠埋在了逝去的歲月中。


可榮188


趙匡胤是大宋的建立者,在我們印象裡,一般當了皇帝的人,為了穩固自己的江山,他們都是需要把自己的兒子,立為太子的。

這樣的話,若是自己有個意外,以後繼承皇位的人就是太子了。我們都知道,趙匡胤是有兒子的,而且還不止一個。

按道理說,他肯定是要立自己的長子趙德昭為太子的。

但是,事實上他並沒有這樣做。

那麼,為何他在當了皇帝之後,沒有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呢?

我想當時的原因,還是挺複雜的,主要有如下幾點:

第一、趙匡胤是經歷了五代十國那個亂世的人,一般新皇帝即位,年齡不大的話,政權容易被外人給顛覆掉。

我們都知道趙匡胤之所以能夠當上皇帝,是因為他黃袍加身,奪了人家後周柴榮的兒子柴宗訓的江山。

那個時候,很普遍的一種現象,就是一個政權也就是經歷兩代國君,就會換朝代了。趙匡胤也怕自己建立的大宋,在自己之後,兒子即位的期間,會步五代十國的後塵。

所以,他沒有急於立太子。

或者是等自己的太子年長一些,然後再立太子也不遲呀。

第二、趙匡胤還很年輕,他當皇帝的時候才33歲,到他駕崩的時候也就是49歲。所以,這是他沒有立太子的根本原因。

我們都知道,中國歷史上當皇帝的人,他們一般都是到死的時候,才會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

當時的趙匡胤,身體健康屬於中年男子,他覺得現在立太子還早,因此,也就沒有立。後來他的死十分的突然,這是他根本沒有預料到的事情。若是他知道自己會這樣不明不白的死去,肯定早就宣佈皇位的繼承人了。

所以,當時他的年紀不大,是他不立太子的主要原因。

第三、他答應過自己的母親,要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弟弟。

趙匡胤的母親臨死之前,要讓趙匡胤把皇位傳給弟弟趙光義。畢竟趙光義的年紀比較長,他處理國事比較有經驗。

這樣大宋就不會步入五代十國的後塵,導致國家滅亡了。趙匡胤也覺得這是一個辦法,若是大宋傳給兒子真的會亡國,還不如傳給弟弟。

所以,他就答應了自己的母親。

但是,就趙匡胤個人的感情而言,他肯定是希望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的。所以,這也是他沒有立太子的一方面。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就是因為他沒有立太子,導致了他突然的駕崩,他駕崩之後,第一個得到消息的人,是他的弟弟趙光義。

因此,趙匡胤的皇位,就落到了趙光義的頭上。趙匡胤的兒子,失去了皇位,最後也丟了性命。

正如如此,很多史學家才認為,殺害趙匡胤的人是趙光義,也就是歷史上的斧聲燭影事件。


漢史趣聞


(宋太祖)

宋太祖趙匡胤從公元960年上位,公元976年去世,最後有自己的弟弟趙光義接了班。當時,趙匡胤的大兒子趙德昭已經25歲了,為什麼趙匡胤不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呢?

趙匡胤的經歷,告訴他,成熟的君王更容易穩住江山

(趙光義)

趙匡胤出自軍人世家,兄弟三個感情不錯。


特別是對於弟弟趙光義,趙匡胤非常的照顧。

在趙匡胤年輕的時代,正處於五代十國的局面,世界很亂,國家改朝換代如同家常便飯。不說離得遠的,趙匡胤自己的老領導郭威,就是因為被下屬披了個黃旗,就把後漢給取代了,建立了後周。

而趙匡胤自己,在柴榮去世後,一個陳橋兵變,就把老柴家的江山據為了己有。這些都說明,一個不成熟的皇帝,很有可能被輕易取代。

於是,趙匡胤上任之後,做了兩個舉動,一是“杯酒釋兵權”,讓功臣們都回家養老了;二是確立了“重文輕武”的政策。

(趙光義)

這些做完之後,趙匡胤還是擔心自己不在人世時,有”陳橋兵變“的事情發生。如果那樣,趙匡胤的一生就會變得和柴榮一樣,辛辛苦苦打拼的江山輕易歸了別人,這不是趙匡胤願意的。

因此,趙匡胤有意培養一個成熟的接班人,這個人非“趙光義”莫屬。這是為何?原因有兩個,一是趙光義跟著趙匡胤經歷了不少,成熟,能穩住;二是陳橋兵變時,趙普和趙光義是最用心的兩個人。

接下來,趙匡胤處處培養趙光義,並且在後期讓趙光義做了“開封府尹”,封晉王。開封府尹+晉王,就是儲君的標配,當年的柴榮就是如此,後來的宋真宗也是如此。

《宋史》卷四本紀第四:徵太原,改東都留守,別賜門戟,封晉王,序班宰相上。

金匱之盟,讓太后給趙光義加持

對於“金匱之盟”一直存在爭議,這對趙光義皇帝的合法性影響很大。

什麼是金匱之盟?

說,宋朝杜太后(趙匡胤、趙光義、趙光美的生母)臨終前將趙普召入宮記錄遺言,命太祖趙匡胤死後傳位於弟趙光義。這份遺書藏於金匱之中,因此名為“金匱之盟”。此事,寫在司馬光的史料裡。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太祖建隆二年》:“六月甲午,皇太后崩。……疾革,召普入受遺命。後問上曰:‘汝自知所以得天下乎?’上嗚咽不能對。後曰:‘吾自老死,哭無益也,吾方語汝以大事,而但哭耶?’問之如初。上曰:‘此皆祖考及太后餘慶也。’後曰:‘不然。政由柴氏使幼兒主天下,群心不附故耳。若周有長君,汝安得至此?汝與光義皆我所生,汝後當傳位汝弟。四海至廣,能立長君,社稷之福也。’上頓首泣曰:‘敢不如太后教。’因謂普曰:‘汝同記吾言,不可違也。’普即就榻前為誓書,於紙尾署曰‘臣普記’。上藏其書金匱,命謹密宮人掌之。”

啥意思?杜太后問趙匡胤:“為什麼你能得到天下?”趙匡胤哭了,不能回答。杜太后說:“哭有啥用,我問你事呢!”於是,趙匡胤答道:“託祖宗的福氣,才有瞭如今的大宋。”杜太后說道:“並不是,而是柴榮的兒子太小了。如果柴榮有個大一點的兒子,還能有你什麼事?你和光義都是我生的,你傳位給他,我趙家的江山才會長久。”趙匡胤答應了。於是,趙普把這個太后遺命記錄了下來,裝到了一個盒子裡,最後寫上了三個字“臣普記”。

從“金匱之盟”發生現場來看,有四個人,一個是趙匡胤,一個是趙光義,一個是趙普,還有一個是杜太后。

杜太后讓趙匡胤傳位給趙光義的理由是,趙光義成熟,這樣傳位,趙家皇位不會落入他人之手。在病床前,趙匡胤答應了此事。

如果真有“金匱之盟”存在,那麼趙匡胤將皇位傳給趙光義,合情合理。

但是這東西真的存在嗎?很難說,因為在趙光義當皇帝幾年後,趙普才說有這事。如果真有這事,趙光義為什麼不第一時間拿出來?

總之,金匱之盟可能是影響趙匡胤傳位給趙光義的原因之一。當然,這只是“可能”,因為無法完全確定它的存在。

趙德昭能力有限

傳位給像趙光義這樣成熟的接班人,這事沒錯。但前提是,皇帝的兒子必須小。

趙匡胤剛當皇帝時,趙德昭只有9歲,這時候趙匡胤將趙光義當作接班人是正常的。但是,趙匡胤死的時候,趙德昭已經25歲了,之前,趙匡胤為什麼不快速立了太子呢?

仔細看趙匡胤的履歷,你會發現此人並不迂腐,有大局觀。

起初,把趙光義作為培養對象,完全正確,這是預防自己的身體突然出現狀況,趙光義及時頂上再合適不過了。可以這樣說,趙光義是趙匡胤準備的一個超級備胎。如果不是備胎,早就正式立為皇太弟了。

備胎什麼時候轉正?就看那個正式的能不能經受住考驗。

事實證明,趙德昭本來就是那個正式的接班人,最有可能被立為太子,但遲遲沒有讓趙匡胤滿意。後來的事實證明,趙德昭很脆弱,竟然因為受宋太宗訓斥,自殺而死,死時才28歲。這樣的人,這樣的心理素質,就算上位了,能經受住各種紛繁複雜的事務嗎?很難。

在面對自己孩子越來越大時,趙匡胤應該是矛盾的,一面是趙光義的步子越來越穩,人脈越來越廣;另一方面,趙德昭卻仍然不像個理想的接班人,所以這個正式的太子一直沒立。也許趙匡胤想繼續觀察觀察,看小一點的趙德芳能不能成熟。

如果給趙匡胤再多點時間,也許太子就會被正式立了,但趙匡胤死得太突然,讓孩子們完全失去了機會。

從這點看來,趙德昭並沒有讓趙匡胤滿意,為了趙家的大好江山,趙匡胤沒有正式立他當太子。

既然如此,趙匡胤死後,培養多年的趙光義,順利上位成了必然。

雖然沒有正式的詔書,但大家對趙光義的認可度遠遠高於趙德昭和趙德芳,趙光義的上位,讓政權交接也是非常順利。

(趙匡胤劇照)

綜合來說,趙匡胤沒有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沒有傳位於他,有三個原因:一是以往的經歷,讓趙匡胤多有顧忌,而成熟的趙光義是個不錯的選擇;二是很可能受了“金匱之盟”的影響,那可是母親遺命;三是趙德昭的能力,並沒有讓趙匡胤滿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