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身材苗條的女人適合用國畫描繪,身材豐滿的女人適合用油畫描繪”,你怎麼看呢?

影影圈圈



作為一個山水畫家,我曾經也畫過各種各樣的女模特,學美術基礎的時候,畫素描模特,國畫專業後,畫水墨模特,我感覺廋也好,胖也好,女模特在那只是個結構形狀,用什麼材料,什麼畫種都可以畫,水平高都能畫好。


身材苗條與豐滿的女模特在畫家眼裡僅只是質感不同,國畫油畫都好表現。朋友提出這樣的問題,可能是考慮到國畫的優勢是線條,用線條便於勾勒出苗條女性的苗條結構,而油畫善於用色調刻畫出豐滿女性的豐滿塊面。

繪畫講要練就紮實的基本功,高年級時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從今往後不管是碰到什麼樣的女性模特,都能輕易畫下,畫好。


陳莊水墨畫家


國畫是中國的傳統繪畫,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油畫是源自西方的一個畫種,也有600多年的歷史。國畫重寫意,油畫重寫實。國畫和油畫是兩個具有不同繪畫工具材料不同技法和表現手法不同特點的繪畫畫種。



在我們看到的很多國畫和油畫作品中,不難發現,國畫中刻畫的女性形象大都身材窈窕,苗條清麗,楊柳細腰,亭亭玉立,像吳冠中、何家英的畫都有這樣的特點。而西方油畫中的女性形象很多都是豐滿圓潤,肌膚柔厚甚或膀闊腰圓,臀厚腿粗者也不罕見。比如提香、魯本斯、雷諾阿的作品。無論是國畫中的苗條女人還是油畫中的豐滿女人,看上去都是非常的美。


於是在經意不經意間給人留下了一個印象,似乎國畫適合表現苗條女人,油畫適合表現豐滿女人。其實不是這樣的。我覺得國畫和油畫都具有很強的表現力,都具有塑造人物各種形態的能力,無所謂誰適合啥不適合啥,畫啥就適合啥,苗條或豐滿全在於畫家的審美取向。

之所以會出現國畫中苗條女性形象多,油畫中豐滿女性形象多的情況,不是畫種的問題,也不是畫技的問題,而是東西方文化及審美取向的不同所致。東方在多數時期特別是近現代時期是把苗條女性形象視為美的,這種大眾趨同的審美取向必然要影響到繪畫上,所以畫家筆下以苗條女性居多。而西方注重自然狀態下的人物形象,可能在某一時期還流行以胖為美,故而在油畫創作中豐滿女性形象比較多。



其實國畫中也有一些豐滿的女性形象。像唐代的一些仕女圖等等。油畫中也有不少苗條的女性形象。像布格羅的油畫中的女性,幾乎個個都是苗條的。還有一點就是,我們中國油畫中的女性形象和國畫一樣,也是大都苗條,像陳逸飛、謝楚餘、冷軍、蘇新等等很多中國油畫畫家的作品都是這樣。這就說明,創作苗條或豐滿的女性形象,不是畫種畫技的問題,而是審美取向的問題。


燈影書畫



身材苗條的女人適合用國畫描繪,身材豐滿的女人適合用油畫描繪,這是出於審美的角度論述。審美的角度是多維度的,它有創作者所在的國度文化,審美主流等等的元素所在。

國畫的風格上,多數人在印象中認為它是比較詩意的,身材苗條的女人,讓人有著窈窕淑女的聯想。於是,用國畫來描繪,會是有著比較詩意又古典的審美。



油畫的風格上,多數人認為它色彩比較鮮豔,用來繪畫身材豐滿的女人,直覺的視覺上讓人有著衝擊,審美上有著別樣的賞心悅目。實則上這些都是直觀的表象審視。

真正的內涵,是在創作者的思想,還有創作者所想表達的境界層次。身材苗條的女人,也有用油畫來創作的,比如《馬背上的葛黛瓦夫人》,她就是一位身材苗條的女人。


事實上,文化背景的主流審美才是最大因素,像唐朝的仕女,沒有油畫的畫法中,用國畫去描繪,也同樣有著不凡的審美。

於畫派百花齊放的現代,百舸爭流,國畫與油畫的交流中,取長補短,在畫技的運用上,已經不死板於傳統的一些糟粕,而是精華的傳承中有著創新,它的運用是靈活多變的。

而至於面對女人身材的苗條與豐滿上,國畫與油畫都有著表達,都有讓它成為繪畫的內容,它的審美,都有著不同的群體,而何種更美,各花入各眼,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醉墨客


你好,親,很開心回答你的問題

親的意思是,國畫中的女性,以瘦為美,西方油畫中的女性,以胖為美

縱觀西方美術史,自文藝復興時期,創作的宗旨是人文關懷,肯定人的價值和慾望

之所以畫家畫筆下的女人體,多是體態豐腴,豐滿健碩的,因為正是豐滿渾圓的人體,肯定了人的肉慾和情慾,所以畫家喜好畫豐滿的形體

魯本斯《維納斯在鏡前梳妝》





西方美術史上,現實主義畫派之前,比如新古典主義畫派,佛羅倫薩畫派,洛可可畫派,巴洛克畫派,畫家多是宮廷畫家,所以創作是為了上流社會,皇宮貴族們服務

當時只有上流社會才有閒情逸致欣賞高雅的油畫藝術,所以那時的油畫,可以說是貴族的藝術

貴族們的生活都是雍容華貴的,奢華富貴的,畫家創作為貴族服務,為迎合貴族們的審美口味,所以畫中豐滿健碩,圓潤肉感的形體,正是貴族生活奢侈豪華,營養過剩,生活優越的暗示


西方油畫中的女人體以胖為美,是否中國畫中的女性以瘦為美?其實不然
中國美術史上,唐代畫家周昉的畫作,《簪花仕女圖》,畫中的女性同樣是衣著華貴,體態豐腴的豐滿渾圓的形體

唐朝的仕女畫,也是面向上層社會女性創作的,所以畫中的仕女,衣著華貴的絲綢,愜意遊園,豐滿渾圓的形體,正是唐朝盛世繁榮的象徵

畫家林風眠,他畫筆下的仕女,都是消瘦的瓜子臉,消瘦纖細的身材,但是骨感也有骨感的美麗,林風眠畫筆下的仕女,消瘦中卻透露一直含蓄端莊,婀娜多姿,窈窕淑女的美麗



所以,不能一概而論,國畫中的女性,都是以瘦為美,西方油畫中的女性,都是以胖為美

就連西方傳統油畫時期,那個流行畫胖女人的時代,有一個特立獨行,不跟潮流的,專門畫瘦子的畫家,老盧卡斯



回答完畢

我是藝術狂人,從事少兒美術教育,如有美術,美術教育的疑問,歡迎私信

粉絲們,頭條朋友們,對這個問題,你們有什麼高見呢?


藝術狂人2


迎接中國藝術美神“誕生”!——女神節獻禮

我要反問:“哪麼,楊貴妃適合用國畫描繪,還是適合用油畫描繪呢?”

答案是兩者都可以描繪,就看藝術家的天賦如何了!

一種“固化”認知,加上審美趣味的“古董氣”,貽誤了我們的“藝術與美之神”的“誕生”!明清時期落伍於歐洲的,不僅有科技還有審美藝術。

西方油畫早期其實也是很枯燥,各種中世紀神話人物,給人死板印象,只是隨著文藝復興運動,世俗審美壓倒了神權禁慾,壁畫雕塑都是裸體藝術,並且是一發不可收拾,技術上因為崇尚逼真模仿,愈來愈成熟,在照相技術未發明的時代,的確是繪畫史上的奇蹟。


所以有了這種,認為油畫描繪豐滿的美女,國畫描繪苗條的美女的表面“成見”,根本不具備實質性,但容易誤導國人的審美趣味,形成一種片面的“固化”認知,對中國藝術元素標籤化,自以為是,這其實根本沒有深入到藝術的本質!

似乎先秦時代的西施、毛嬙、驪姬,都是如同莊子描寫的“邈菇射仙人,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人間煙火,天然符合中國水墨寫意的風格,顧愷之洛神賦裡的仙子,“病美人”林黛玉,給我們的印象就是如此!但事實可能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飄渺。

古代中國人的美感趣味,也是隨時代變化的,不是固定的某一類。


那麼,從現在能看到的遺蹟考察,敦煌壁畫裡靈動的“飛天”神女、仙真仕女,其實個個身材很豐滿健美,甚至肉感十足。

這應該是最接近唐代人的生活實際面貌了吧!

得出這種印象,我認為這是我們國家現在一種可以說“病態”的以瘦為美的風尚,製造的審美“錯覺”,又要“投射”到國人的美感覺受上。

其實苗條與胖瘦沒直接關係,這在史書上記載楊玉環的事例就可“證偽”此謬說。

史書記載說的是,唐皇帝觀貴妃娘娘跳西域“霓裳羽衣舞”,讚揚其美若“登月”仙真,詩仙李白描述為“飄飄如仙舉”,就是說雖胖卻輕盈有韻致。李隆基是一位審美最苛刻挑剔的人,他的話不會是討好牽強之語。

西方油畫以寫實為功夫,的確大量畫作主題就是醇酒美婦人,魯本斯的女人畫最為肉感,把美神、聖母畫成肥嘟嘟的胖女人,最能代表此一傾向。

但是也不全是這樣,意大利畫家波提切利的《春》、《維納斯的誕生》就畫的“少女感”十足,還有許多畫家筆下多為輕盈的美女。

說了這麼多,就是說我們現在完全應該能創作出有生命力的畫作、人體藝術,立足本土,不僅能用國畫材料創作出優秀的本土藝術,油畫藝術也應該縮小與西方油畫的差距。

“藝無中西”!

現在,我們國家的人體油畫藝術,與西方是有差距,我看到許多國產畫作上,人物都畫得“乾巴巴”的,或者“古董氣”(我造的詞)十足,說明“藝術美的形象”還未能從“神話”的蛛網中掙脫(套用舒婷的詩),要加油啊,中國畫家們!

期待中國“藝術美神”的誕生!

樂活談藝錄,一起學習分享!


樂活光陰


這個提問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是絕對的。在一般情況下繪畫女性整體形象,身材苗條的女性用國畫描繪視覺效果比較好,身材豐滿的女性用油畫描繪視覺效果比較好。如果繪畫女性肖像時,不管是苗條或豐滿的女性,都適合國畫或油畫描繪女性形象。



苗條女性在國畫作品中,表現女性的形象時,注重“骨”、“神”女性人物形象的氣質。而女性美的“神”是最難畫成表現人物形象的藝術之美,既要描繪出女性的風韻猶存,又要有女心裡美的品格,才能表現東方女性內涵的柔美,外表形象上的神韻。



油畫刻畫豐滿女性的逼真性比較強,滑潤富態,色彩豐富,視覺感觸符合人們的審美情趣。表現出女性的豐腴肥美、雍容華貴的體態,又不失曲線的優美姿態,容顏美貌的嫵媚,潔白如玉的皮膚,使人們在欣賞油畫的女性形象中受到審美藝術的享受。


黃智637


對於這個問題,我個人的理解是: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完全是如此。我的觀點是:國畫和油畫只是技法的不同,前者重寫意,後者重寫實。兩者側重點不同,但就身形胖瘦來確定用什麼畫種來畫,有失偏頗。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身材豐滿的女人國畫中也常見。在中國畫裡面,對女性的描繪通常是豐滿的,因為豐滿代表著古時的審美,說明生活安逸,衣食無憂,是處於上等社會階層。所以,在國畫裡,豐腴之美處處可見,但這種豐腴並不是西畫中對女性特徵的強調,比如胸圍、臀圍的表現,以及大面積身體皮膚的外露。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入畫的女人作品,身體不能過度的暴露,胸圍、臀圍等體現女性特殊的部位,要有所遮擋,不宜過於張揚。對於豐滿女人的表現,在中國畫裡,更多的是面部的圓潤和體態上的相對豐滿。多數運用工筆的畫法,在寫意的大背景下,也注重了寫實性。也有寫意畫法,通過簡練的筆法刻劃女人形象。



二是身材苗條的女人在油畫中也常見。油畫中豐滿的女性很多,可能是因為油畫更注重透視、明暗和寫實的色彩風格,畫出的豐滿女人就如高清的照片照出來一樣,在視覺效果上很容易打動人。但油畫裡,也有很多表現身材苗條的女人,同樣神采飛揚。比如,已故著名畫家陳逸飛的作品中,就不乏有年輕時尚、身材苗條、充滿青春氣息的女子。還有著名寫實畫家冷軍的作品中,大都是年輕漂亮身材一流的女人。




三是適合用什麼方法描繪女人取決於作者和讀者的審美。中國畫的出發點和立腳點在於,以形傳神,重在寫意。蘇東坡詩云:“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所以,在形的要求上不是那麼特別強調,不把目的定在畫的像上,而是用形來表現主觀上的思想情感。通俗的講,中國畫的功夫是在畫外,強調的是韻味,不講究透視關係和明暗。而寫實的油畫,則講求的是逼真,第一眼看到就是像,和真人一樣。這在西方繪畫上,曾經佔有主導地位。但隨著照相技術的發展,寫實畫法漸漸衰落,為尋求突破,出現了印象派畫法,追求似與不似的美,傳達意境。這與中國畫的寫意性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所以,寫實與實意,都能畫各種女人,取決於畫家掌握技法的熟練程度和喜好,也取決於讀者的審美。如果讓一箇中國傳統守舊的老先生在家裡掛著身體過度暴露的豐滿油畫,他必定是不習慣的。如果讓一個時尚的小青年,家裡掛著傳統古典的工筆仕女,他或許也是不適應的。


以上為個人觀點,不妥之處,請各位師友批評指正!


陳曉輝美術館


中國女人身材比起其他國外特別是西方女人身材更特別,韻味更強烈,身體結構曲線不那麼的突出,但是卻更含蓄委婉;不像西方女人身體曲線太突出。要是一個西方女人體硬安放在有中國女人容顏的身體裡,那麼誰看了都會覺得“四不像”;西方女人的身體也不適合中國女人對換。所以,國畫技法既可以畫像西方那種豐滿曲線突出的女人,也可以畫身材苗條的女人;同樣油畫技法適合畫苗條的和豐滿的女人。不存在畫苗條女人就要用國畫技法,畫豐滿女人就要用油畫技法。

不管是油畫技法或者國畫技法,它都只是一種技法,不存在針對胖瘦人物對象。就像吃飯,不存在胖的女人要吃西餐,瘦的女人要吃中餐;因為胖瘦是各種因素形成的,並不是由中西餐形成的。

繪畫藝術無國界,不論是油畫技法還是國畫技法,都可以畫不同膚色不同身材的女人,所以也就沒有“身材苗條的女人適合用國畫描繪,身材豐滿的女人適合用油畫描繪”的說法了!


如虎添翼


畫家筆下無肥瘦,油畫國畫都上手。


陳國平攝影


沒界限,在畫家眼裡,女人或者任何東西,都只是多種色塊的組合,和各種光的反射。胖瘦看個人愛好,我比較喜歡水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