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高考志願填的是不是你的理想目標?現在感受如何?

消渴止咳貼


當年為脫農,務農四年後,有幸參加高考,選擇學工,報考錄取率高的方向行當。


亙嘉紅品牌紅木羅新明


當年高考我報的是企業管理,而被學校調劑為“鑄造”專業,由於是農村的,為了能農轉非,什麼也沒想就同意就讀了。

鑄造就是農村看到的鑄犁、鑄鍋和打鐵等,多麼沒有面子的專業啊!整個一年級都是在情緒煎熬中度過的。後來慢慢接受了,且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深奧的中國傳統優勢專業。

畢業後,我有幸分配到一家國企,從事汽車活塞環、活塞的製造,專業完全對口,讓自己充分發揮了專業水平,成為一名出色的年輕助理工程師。

後來,想見識國外的世界和增加收入,我到了新加坡,從事模具製造專業。鑄造專業屬於熱加工,而模具製造屬於冷加工,因此,我學會了數控銑床、車床、磨床、數控電火花加工等設備操控能力,成為一名模具製造師傅和管理者。

回想起來,我很慶幸自己所學的鑄造專業和其它專業的相關知識,我感謝母校,讓我有紮實的學習氛圍與功底,讓我可以面對所有的專業或非專業的技術挑戰,而且必勝。

雖然放棄專業技術已經十幾年,但是基本還沒有忘卻,回憶是一種甜美。現在嚮往的是,農村田園詩和遠方,投身農業種植,一樣開心,一樣精彩,享受美好的鄉村生活。


紅花油茶新農人


當年哥填志願那天 因跟別人約架了,都沒去填志願的,本來意願是要填技工類的。可別人幫我填了個師範類,畢業後導致白白浪費4年黃金時光,後面猛然覺醒改行搞工程,從一張白紙到二級建造師再到中級職稱再到一級建造師再到註冊安全工程師,可以說即是一部心酸史也是一部奮鬥史。


哦耶哇噻


志願至少於我來說就是個屁!考上也無錢讀!吃糠飯拉不出屎,用棍掏!父母因幾乎無法哺養,要將我送人!大姐拼命才留下了我。鄰居養不起子女上吊!巧合被我家發現並救下,毛,周去逝,別人哭天哭地,我當時就挺迷惘........

我早就知道我中學是終點,所以用不用心讀,亳不在意!何來志!願!


用戶時空大炮777


首先這個題目給我一點兒不沾邊,不怕你們笑話我。因為,我只讀了小學四年。一句話就是個文盲,連幼兒園的門我就沒進去過。 當年六七十年代的高中填寫志願基本上沒有什麼出入。因為那個時候要分配工作,隨著時代步伐在變化,現在高考是過後填志願,根據你的自己的成績來填寫。有好多專科生和本科大學生畢業找工作就不對口。雖然讀書知識改變命運,讀書也不是萬能的,因為有些生活環境自生努力有欠缺,頭腦聰明不夠靈活應用,就讀夠普高或者是職高?但是讀職高只要填自己喜歡的專業,畢業後,有自己的一技之長,也能報社會立足之地。所以說72行行行出狀元。


追夢人160241737


當年志願震長空,

朝氣蓬勃賽雄鷹。

落榜一度教育界,

條件久缺沒當兵。

苦思冥想無所事,

也曾試圖從醫生。

失敗單身去闖蕩,

四處碰壁選打工。

青春不再卻奔放,

貧僧落得兩袖風。

不曾貪汙不受賄,

與世遠隔不存爭。


新年快樂樂11


當年我國高考高校錄取採用了二種辦法錄取,1知分填報自願,2未知分填報志願。這兩種辦法中,考生可報多個批次,(如提前批,軍校,藝術類,國防定向生等),同時志願中還須一次性填報六所院校,每個院校要填報六個專業,還要同意服從院校和專業調劑,這一系統的動作對考生和家長都是十分難搞的,因此出現了:

1.先選擇學校,而放棄自己理想的專業,

2.先選自己理想的專業,無論學校,

3.聽天由命,瞎填,只要能上大學,管它什麼專業。

所以我們有一部分考生當年上大學時並不是自己的理想專業。

社會用工需求也是百花齊放,各種環境,各式平臺造就了許多學非所用的精英,如馬雲的專業是師範類英語,事後從事互聯網工作等等。理想要結合現實,無論在什麼戰線,只要自己努力,幹得開心,幹得順心,幹出成績,幹出成果,這就是一種理想!!!


2019次列車


現實中大多數人都是發分數定志願,能讀自己理想目標的人畢竟不是大多數。再說理想和現實是有差距的,只有不斷適應現狀,才能有好的感受。


馬拉松之龜


我只在信上被重用,別的一切我都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