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學習中,為什麼單字能寫好,一整段卻很難看?

寫字那些事兒


很高興能回答老師的問題。這個問題屬於硬筆章法問題,儘管硬筆章法比起傳統書法的章法要簡單很多,但是做不好影響面還是特別大的。

1.中軸線:硬筆寫字中軸線非常重要,他直接決定文字是否整齊美觀,中軸線可以是有形也可是無形,讓所寫漢字重心在中軸線保持平衡,或者重心在其附近保持平衡,非常重要。

2.搭配問題,這就像是一個團隊,每個字,每個局部,都要為整個篇幅做基礎,不能光顧表現各體而忽略全部大局,那樣絕不可取的,單字的大小,縱橫,欹正都要保持動態平衡,這樣全部就會美觀大方。

3.個性筆畫過多,有的人寫字個性筆畫比較多,比如說長豎,長撇,長鉤等,這些筆畫的表現越多,越強,整體就會顯得越亂,一定要嚴格控制他們存在的量,偶爾幾個尚可,多則不易。

附圖為壹庸硬筆字,大家批評指正。





壹庸詩書文


整段書寫的技巧,以前回答中,曾經洋洋灑灑寫出來很多。

但是,整段書寫,是實踐和技巧同等重要的問題!



沒有這麼多的實踐,即使懂得太多技巧,整段抄寫看起來也很難和諧,自然。

所以,在我看來,第一個需要做的事情是,多寫多練,這有一個前提,你首先要確定你大部分字的結構是正確的。

不然,很多結構尚不正確的情況下,若是再多寫,壞處更多!

整段抄寫,在硬筆行書中,有的是寫作品,有的就是一小段心靈雞湯、詩詞等。 當然,還有的就是隨便這麼一抄文字,不管是什麼文字,寫一段字就挺舒服的感覺 。

要成為一種習慣,愛好。如下抄寫,澀紙淡墨,效果不好,但是真實的日常字水平――


方法與技巧,以前已經談了太多 ,甚至西瓜視頻中這個問題也講了一下。所以,本篇就不再多言了!

寫的多了,字與字,段與段,行與行,字與留白,大與小,張揚與內斂,它們之間的關係,你會有所感悟的!

技巧+多練問題,若懂了技巧,卻練的少,就是紙上談兵了~


行書一點通


以下個人觀點,來自【大眾練字】

原因一

單字的書寫時間長,很少進行整行整段書寫練習,過於把目光放在單個字的書寫,寫字過程中忽略了整行整段的佈局。

原因二

字的大小把握不好,大小布局不合理,根據筆畫多少和段落要求,字的大小應該有所變化。

每個字的重心不在一條線上。

原因三

字距沒掌握好,字距應該緊湊為主,行距稍微寬一些,切莫一直往右上傾斜。

原因四

頭太低,寫字往往盯著眼前看,沒以大局為重。

改進

1、從詞語到一行,再整段練習,循序漸進。

【詞語】字有大小之分

【整行】緊湊,重心一致

【整段】再把握粗細,更容易閱讀


以上,希望能有幫助!


百日練字


這個問題是書法當中的章法佈局的問題,而且這個問題不僅僅是書法的問題,生活之中也處處能碰見。有些很有能力、很優秀的人卻很難和別人相處,總是顯得格格不入。所以,很多人有做事的能力,卻少了與人交往的能力,與人交往需要我們懂得進退,懂得謙讓。

把這個原則用在書法的章法上面也是這樣,單個字都寫的很好,但是組合在一起的卻需要字與字之間要注意穿插、避讓、迎合、攲正等等,要注意每個字之間的相互關係。一個人不是單獨生活在世間的,字也不是一個字就能成篇章的,懂得相處之道是關鍵。

我早期練書法的時候,因為是學習階段,很少寫什麼作品,主要就是臨帖,而且是一個字一個字的這種臨。因此後期感覺自己的字寫的還不錯了,但是一寫作品的時候就總是覺得有不舒服的地方。看到有些書法作品雖然單個字不是很好,但是通篇組合在一起感覺就很舒服,自己也很鬱悶。

知道問題在哪了,於是後來再臨帖的時候就開始成篇章的來臨了。臨的時候也開始注意觀察章法佈局上的一些問題了。我前段時間用硬筆臨啟功先生的《論書絕句百首》就收穫了一點心得,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

  1. 首先,我會注意到字與字之間有大小的變化,不可能是一樣大的。連續2-3個字比較大了,就要有小字來調節一下了。

  2. 有了大小的變化了,也會有疏密的變化,有的時候連續幾個字寫的比較緊密,這個時候就要有意識地留些布白了,不能都是很緊密的。
  3. 還有點畫線條的粗細變化,幾個字會連續寫的比較細,接下來1-2個字就會用筆很重,線條很粗。在點畫線條粗細上下手調節章法也是很不錯的手法,咱們頭條裡的抱庸老師,他的硬筆書法就很注重線條的粗細變化,看了他的作品之後讓我收穫了很多的啟發,這裡對抱庸老師表示感謝。
  4. 還有字形的變化,有的字形比較瘦長,有的比較寬扁,當有連續瘦長的字形或者寬扁的字形時,就要在寫的時候適當改變一下字形,莫要全部都是一樣的字形。
  5. 注意中軸線的位置,一行字的中軸線不可能是純粹水平或者垂直的,但也不能歪七八鈕的太厲害了。當有的字偏離中軸線了,下一個字就要往回收一點了,但也不能一個偏左馬上另外一個偏右,這樣對比就太強烈了。
  6. 再高級點的章法就是開合、攲正了,這個需要深入學習之後才能體會到。
  7. 還有一個關鍵問題就是字與字之間的筆勢問題,一字之收筆既是下個字的開始,這兩者之間要有呼應關係,這樣一篇字看起來就會是一個整體的感覺,個人一種非常流暢的感覺。

字與字如何才能更好地相處,說的再多不如自己去臨帖,特別是臨摹經典法帖的時候,先學著臨摹字組,3-5個字這樣的字組,處理好之後,再一行一行的練,最後一篇一篇的臨寫。通過臨帖來學習章法佈局是最有實際意義的。

我是翰墨今香,專注分享傳統書法文化,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關注。


翰墨今香


看足球的人,常為無冕之王荷蘭嘆息。荷蘭從不缺球星,近30年了,“三劍客”的雄姿至今仍奔跑在我們的腦海。

但是,球技出眾但個性鮮明的荷蘭眾球星們,卻從未能形成一個整體。

一個團隊,需要有衝鋒隊,也要有運輸隊,不可能人人在臺前露臉,更多的是幕後英雄。


寫字也是如此。很多人單字都不錯,但組合在一起就不合適。

書法講究避讓,講究欹正,書寫時有濃淡丶枯溼、疾徐等變化,有的字要實寫,有的字要虛寫,等等。

單字不錯,說明你的筆法丶結構都還不錯,建議你加強章法的學習。

你可以從集字開始訓練,先兩個字、三個字開始,將其作為一個字組來寫,再將兩個字組、三個字組作為一個更大的組合來寫。

如此逐漸增加字數,直至集字成篇。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這是學習書法初級階段最容易遇到的問題。因為我們開始練字,多是從一個點畫一個字的臨摹開始學習了,關注中心多在點畫與單字的結構上,還無暇顧及作品的大法問題。當然也有我們對作品章法研究不夠,臨摹實踐不夠的問題。所以在學習書法過程中,在有了永字八法的基礎和主要結構基本規律的初步把握的基礎上,就要進行集字聯繫。就是將所學的字帖中的字後者是過去自己已經能夠背臨下來的字,集字成詞語,進行作品習作創作鍛鍊。這時候的集字創作作品在仍然要保證點畫與結構保持原字或帖的神韻風格的同時,還要考慮字與字之間的處理關係。



基本原則是和諧統一,風格和諧統一,字的大小,疏密變化,重心以及落款等都要儘可能做到和諧統一。不能字與字之間各自為政,要處理好他們之間的關係。也就是要做到字字相生,比如楷書,上下字或左右字之間的兩個字的點畫至少要有一個和兩點畫在方向上保持一致的地方。在虛實之間也要有一個迎讓避就的關係等等。可以根據我們自己在過去臨摹學習中掌握的書法技法技巧知識進行集字創作。這樣不但能夠鞏固複習我們所學的書法知識以及字形,包括背臨下來的字形,還能鍛鍊自己學以致用的能力。


再就是選取所學字帖的原帖作品,從中選取一段或幾十個字,或一句話,一個詞語金言警句來進行臨摹,以此鍛鍊章法的處理。如果我們選取的文字內容中有個別原字帖中沒有的字,可以根據原字帖中的點畫造型規律,結構特點,甚至偏旁部首進行組合成字來進行集字作品的創作。成組或通篇作品難看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不熟,對技法不可字形結構規律不熟,書寫有些生澀。






翰墨書道


學習書法,首先是練習單字,把單字寫好後,就要依次練習數字、一整行、一整段。無論豎寫還是橫寫,字與字之間須氣脈相連,形斷意不斷。前一字收筆完成,後一字起筆以意相接,以意寫形。

要寫好一整段,得先寫好一整行,注意字與字之間的距離和大小對比,如筆畫少的字要粗且小,筆畫多的字要細且大,使整體具行氣而不失變化靈動。

下筆之前,凝神沉思,在腦海裡要有個大概整體佈局,切忌隨意而為。寫單字時,單字是一個整體,把握單字筆畫組合即可;而寫多字時,多字是一個整體,每字的起筆和收筆與寫單字時有所區別,須把握的是字與字之間的筆意連接。

寫一整段很難看,建議先寫數字,再寫一整行。掌握寫一整行基礎之後,寫一整段就沒有障礙了。


倚齋聽風雨


積點以成字,積字以成篇。

董其昌說:“古人論書以章法為一大事”,章法在一幅作品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王獻之 《鵝群帖》)

單字能寫好,說明點畫結構、基本技法等方面是過關的,作為一個單字的“小章法”能夠做到呼應協調,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但一整段不好看,就要從一幅作品的整體來分析,怎麼樣把握“大章法”的精要。

我認為,一幅作品的謀篇佈局,至少要從貫氣、節奏、重心三方面把握。

貫氣

一幅作品雖是每個單字組成,但字與字之間的氣息要相通,行與行之間要顧盼相映。下筆之前,要做到心中有數,行筆自然,意在筆先。

衛夫人曾在《筆陣圖》裡說:“若執筆近而不能緊者,心乎不齊,意後筆先者,敗;若執筆遠而急,意前筆後者,勝。”這是對筆、意關係作出的深刻闡述。

不論真草隸篆,都要做到“筆斷意連”,“真(即楷書)則字終意不終,草則行盡勢不盡,其得書之趣矣”。使通篇有一根主氣貫穿始終,不論其他的枝節怎麼搖擺,主氣不散,章法就不會亂。

(張旭肚痛貼)

節奏

所謂節奏,它表現的是一幅作品的韻味,氣勢的起伏。它包括筆畫的長短方圓、行筆的快慢曲直、結構的開合俯仰、墨色的濃淡潤燥,佈局的疏密聚散。它成於形而見於色,需要相互配合。

孫過庭《書譜》雲:“留不常遲,遣不恆疾;帶燥方潤,將濃遂枯;泯規矩於方圓,遁鉤繩之曲直;乍顯乍晦,,若行若藏;窮變態於毫端,合情調於紙上”。

(王羲之《得示帖》)

重心

一幅好的作品,除了通篇貫氣,還有一個關鍵要素,就是重心要穩。這裡所說的穩,不是整齊劃一的簡單羅列,是要在章法中造險又破險,讓險和穩相輔相成,矛盾統一,這種險而穩的章法,才認為是好章法。

怎麼造險?

每個字不必四平八穩的羅列。

怎麼破險?

讓一個不穩的字與周圍的字組成一個字組時重心穩,讓一個字組與整篇的組合重心穩。

唐代孫敬玄說:“字體各有管束,一字管兩字,兩字管三字,如此管一行;一行管兩行,兩行管三行,如此管一紙。

(米芾《苕溪詩卷》)

以上是從貫氣、節奏、重心三方面,淺顯地介紹了一幅作品章法的注意要點。

我是【寫字吧】,期待你的【關注】!書學之路上,共同探討,共同成長!


寫字吧


單字能寫好,說明在平時的練習當中,還是花過時間,加過功夫的,而且收效顯著,漢字結構上問題不太大了,這是好事。單字練好了,整篇不好,可能還是因為章法佈局有所欠缺。古人云:“十年結字,十年章法”。可見,章法練習與單字練習同等重要,難度也相當。

章法存在問題,可以試著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1、選擇自己喜歡的法帖或者是曾經練過的帖。碑貼因為有後期刻碑的步驟,部分細節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選貼時,儘量選擇墨跡。

2、改變臨帖節奏。一開始是單字臨習,掌握後再臨下一個字,這種練習是必要的,到達一定熟悉程度後,可以換做以多個字或者是一行字為單位進行臨習,體會字與字之間的相互承接和呼應關係。

3、楷書一般可以橫成列、縱成行;行草書則不要求橫成行,但縱應有列。在創作時,要注意字與字之間的連帶和關係和呼應。還要注意輕重緩急、枯溼濃淡的變化。行草書中,切勿“字如算子”,避免漢字大小劃一。漢字大小近乎一致,便失去了率真自然,即便是單字處理的再好,整篇看起來,缺少亮點,容易產生審美疲勞;

4、行草書作品中,一行中的漢字,並不是完全的上下對正的,應出現或左或右的懸殊,左右相輔,相互呼應。

無為愚見,乞方家正腕🙏



無為學書


一、寫字沒有一氣貫通。

寫一寫,停一停,沒有將一排排、一列列的氣韻連在一起,每個字都是單獨存在的。

就像每個人都穿得很漂亮,但是都有自己獨立的個性,站的再整齊也沒有軍隊的氣勢。

寫字的人就是將軍,把每個字的精氣神搞得一樣的,那怕形散神不散,也能有氣勢。



二、意在筆後。

就好像事情沒有做好規劃,都是寫到哪走到哪,沒有目的性,也不知道下一步往哪裡走,也會出現沒有章法的情況。

所以在寫之前就要知道自己要寫成什麼樣子,並且把每個字都排布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三、還處於書法的臨帖階段。

臨帖的時候寫出來的字,是沒有自己的神韻的,必須要按照原作者的排布進行書寫。

上下不能差一分,左右不能多一點毫,角度不能歪一度。

差的越多看起來,就越不像,如果按照原作者的排布來寫,就會好看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