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初三傑的張良,為什麼封候只排62位,張良為什麼退隱江湖?

鳳皇神


張良為何在分封的時候排名靠後,為何又選擇退隱江湖?

這兩個問題放在一起很巧妙,也確實有關聯,我們具體分析一下。

張良的初衷是光復韓國,甚至做過韓王成的司徒。

張良原本是韓國貴族,但秦滅六國,張良失去了昔日的顯赫地位,因此對秦始皇懷恨在心。

張良找來一名大力士,為他打造了一把一百二十斤的大鐵錘。然後與大力士埋伏在秦始皇經過的途中。

但計劃失敗,大力士被抓,張良僥倖逃走。但張良始終沒有放棄滅秦的想法,自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張良也聚眾起義。

不過張良勢單力薄,只能選擇一位明主來幫他達成滅秦之志。

張良選擇了劉邦,但他仍有光復韓國的私心,他與項梁交好,於是讓項梁找到韓王成,立為韓王,自己則為韓王成的司徒。

我想這應該也是張良日後在劉邦稱帝后選擇退隱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劉邦分封張良排名靠後的原因吧。

君王希望臣子別無二心,更何況是劉邦這樣的人呢。

張良師從黃石公,心境修為已然無意功名利祿。

張良刺殺秦始皇失敗後,便藏匿起來。

一日,散步於沂水圯橋頭,遇到一個衣衫襤褸的老頭,老頭將鞋踢下橋,差使張良去撿。

等到張良把鞋撿上來了,老頭又要張良幫他把鞋穿上,張良強忍怒火,幫老頭穿上鞋,老頭聲稱張良孺子可教,並相約五日後在這裡見面。

五日後,張良按約前往,老頭卻提前到了,訓斥張良不守時。第二次,張良提前赴約,可還是比老頭晚到。等到第三次,張良索性半夜赴約,終於趕在了老頭之前。

老頭被張良感動,賜給張良《太公兵法》,而老頭正是黃石公。

黃石公信奉黃老之學,對功名利祿的追求沒有那麼貪婪,張良繼承了黃石公的衣缽,自然對功名利祿不放在心上。

韓王成被殺,韓王信又自取滅亡,韓國大勢已去。

張良雖然促成韓王成稱王,以為“光復韓國”的夙願達成,但沒有想到,項羽只是想借助韓王成控制昔日韓國屬地。

後來因張良輔佐劉邦,項羽害死了韓王成。

幸而韓王后裔中還有韓王信一脈,韓王信在楚漢之爭中,並沒有多少功績,甚至投降過項羽,反而在劉邦稱帝后被封為韓王。

我想,這與張良有很大的淵源。也許是張良要求降低對自己的封賞,來達成韓王信稱王。

只可惜,韓王信仍舊是爛泥扶不上牆,投靠了匈奴,甚至將劉邦大軍圍在白登,此等誅心大罪,張良再也保不住他。

韓王信被殺,韓國再無人可以復國,張良心灰意冷,選擇退隱江湖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暖暖的三眼君


導語:

劉邦打下天下以後,開始給手底下的功臣封賞。按照劉邦的說法,自己在財政上比不上蕭何,在軍事上比不上韓信,在謀略上比不上張良,所以他們三個應該是三大功臣,所以封賞的時候,應該也要排在前三名才對。

可事實上,情況卻完全不是這樣。蕭何的確被劉邦封為萬戶侯,而且功勞排名第一。韓信則早就被封為了齊王后來改封為楚王。可是張良被封為留侯,排名卻到了62位,這未免也太不公平了吧?

01漢朝初期的封賞,是按照軍功來的。

劉邦不是個糊塗人,他能夠把一直跟自己作對的雍齒封侯,足以說明,任人唯親這一招,劉邦不會用。那麼漢朝初期是如何封侯排座次的呢?按照軍功來排的。

  1. 當時能夠封侯的人當中,軍功排名第一的,鐵定是曹參了。作為開國將領,曹參幫助劉邦滅了兩個諸侯國,拿下了122個縣。這戰績,除了韓信以外,還真的沒有哪個將領能夠相提並論的了。
  2. 可是劉邦卻沒有將首功留給曹參,而是留給了一直陪伴在自己身邊的大總管蕭何。蕭何作為劉邦集團的後勤總長,為劉邦處理了除了打仗以外的所有事務,所以他自然功勞第一。
  3. 至少在劉邦心目中,蕭何是功勞第一,因為將來還要指望蕭何幫他治理國家。但是這件事情卻遭到了將領們的一致反對,至少他們是有牢騷的。蕭何就算再出色,那也不是憑藉軍功拿到的頭籌,這幫武將自然不服氣。

在這種情況下,劉邦如果將功勞第二賞賜給張良的話,那鐵定會遭到群臣的一致反對。到時候這幫武夫發起火來,事情還真的難以收場。

本來就是一件開心的事情,劉邦可不想弄得不歡而散。所以劉邦思來想去,決定委屈一下張良,將張良這個留侯的功勞排到了第62位。

留侯曰:“雒陽雖有此固,其中小,不過數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敵,此非用武之國也。夫關中左餚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劉敬說是也。”於是高帝即日駕,西都關中。---《史記》

當時一共是封賞了145個列侯,張良排名62位,雖然有些羞辱的成分在裡面,但是足以表明,劉邦必須要給自己手下人一個交代才是。

02按照這種規則排名,張良當然不佔光。

劉邦排名功臣的時候,是按照軍功來排名的。所以張良被排到了第62位,這是非常不佔光的事情,張良至少有三點是非常無奈的。

  1. 首先張良是謀士,根本不可能直接參與到行軍打仗的過程中。那個時候拿多少人頭就立多大功勞,張良估計連一個人都沒有殺過,這麼來看,連侯爵的末尾都排不上號。
  2. 其次張良屬於半路出家的謀士,此前一直為韓王效勞。後來才投靠了劉邦,而他投靠劉邦的時候,劉邦手裡那幫兄弟,早就已經跟隨劉邦多年,張良算是入夥比較晚的了。
  3. 再者劉邦那些手下人,早就形成了一個小團體,他們有自己的圈子和人脈。至於張良,他什麼都沒有,只有劉邦這麼一個靠山,所以在競選的時候,非常吃虧。

由此來看的話,張良壓根就沒有任何優勢去爭奪第二功勞的資格。雖然在劉邦心目中,張良絕對是功勞排名第二,可是劉邦卻不能把這個排名送給張良,因為劉邦需要給自己的兄弟們一個交代。

這幫人都是大老粗,都是跟隨劉邦出生入死的人。他們就認死理,雖然也尊敬張良,可是他們哪裡懂得張良有多大功勞呢?

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誰最甚者?”上曰:“雍齒與我故,數嘗窘辱我。我欲殺之,為其功多,故不忍。”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齒以示群臣,群臣見雍齒封,則人人自堅矣。”於是上乃置酒,封雍齒為什方侯,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罷酒,皆喜曰:“雍齒尚為侯,我屬無患矣。”---《史記》

要是張良這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人,排在了這幫人前面,那他們不鬧翻了才怪。所以劉邦就算是為了張良的安全,也必須要將張良往後排一排。

03張良本就淡泊名利,否則封個王也是可以的。

在劉邦生命當中,最重要的一個人,那就是張良。這是毫不誇張的,蕭何可以為劉邦管理家務財政,韓信可以為劉邦攻城略地,可是張良卻能夠保住劉邦的性命。

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為我禽也。”群臣說服。---《史記》

當年鴻門宴的時候,要不是張良出手相助,不惜以自己留在楚軍營中作為代價,也要保住劉邦的性命。在韓信要做假齊王的時候,也是張良提醒劉邦,不要輕舉妄動,這才為劉邦換得了韓信的輔佐。

所以說劉邦沒了蕭何和韓信,或許是大業不成,但是沒有了張良,劉邦可能連命都保不住。所以說在劉邦心裡,張良的分量絕對不輕。

  • 不過很有意思的是,張良是個頭腦十分清醒的人,他知道飛鳥盡良弓藏的道理。所以他選擇淡泊名利,什麼都不要。
  • 在劉邦功成名就以後,什麼都不要,的確是有些說不過去。就算是劉邦本人,他也是不會答應的。所以張良只是跟劉邦要了一個留侯的爵位。而留地則是張良和劉邦初次相遇的地方。

張良這一招實在是厲害,既要了劉邦的封賞,又告訴劉邦要時刻記得他們之間的感情。所以就算張良沒有歸隱山林,他也不會遭到殺身之禍。

按照功勞來說,張良的功勞,絕對不在韓信蕭何之下,所以按照道理,給張良封個王都不為過。但是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不封王是為了保護張良,這一點劉邦和張良心裡都清楚。

張良後來一直處於半隱的狀態,其實就是一種自我保護的策略。他既讓劉邦能夠找到他,又不刻意摻和到漢朝的政務當中去。明哲保身的水平,實在是高超。

總結:張良是個聰明人,與其要虛名,不如求生存。

韓信作為兵馬大元帥,幫助劉邦打下天下,功勞那麼大。可是他封了王以後,還不是被殺了?所以說,跟爵位比起來,只有活下來才是硬道理。

在呂后四處求援的時候,張良給呂后多次出主意,最終使得呂后戰勝戚夫人,為兒子劉盈奪取了皇帝的寶座。其實這也是張良的一種求生之道。

因為張良知道呂后早晚掌權,只有跟呂后處理好關係,才能夠在未來的日子裡,好好活下去。所以他在不傷害劉邦的前提下,幫助呂后解決一些問題,最終贏得了呂后的賞識。

這麼一個聰明人,不僅為自己贏得了善終,也給後世子孫鋪好了路。只是後來子孫當中有不成器的,那就沒什麼辦法了。


江湖小曉生


這個問題太有意思,按照自己理解的試著回答看看。

張良與蕭何、韓信並列漢初三傑,在劉邦進入關中和與項羽爭天下的過程中立下莫大的功勞,相比較蕭何的大後方負責糧草的供給以及韓信的百戰百勝,張良的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更是讓劉邦由衷的敬佩。那為何有著莫大功勞的張良,封侯只排了62位,張良又為何想退隱江湖呢?

漢朝初年的封侯、封王、拜相是以軍功制度為前提的

比軍功,是在欺負張良,因為張良是謀士,謀士最重要的是出謀劃策,作為“帝師”的張良更多的是在劉邦困難的時候幫劉邦想計謀,幫助劉邦怎樣才能打敗敵人。

軍功制度適合領兵打仗打武將,比如韓信,韓信的功勞最大直接封王了,這個無人敢於怨言,人家韓信的虜魏、破代、平趙、下燕、定齊,濰水殺龍且,垓下滅項羽這些戰功放在那裡。

武將的攻城數量和斬殺敵人的數量都是可以用數字可以記錄的,這也是以後論功封賞的憑證,但謀士不一樣,謀士獻策了還得要武將的衝鋒陷陣,謀士的功勞是無形的,但又無處不在。

張良有哪些功勞

1.張良鴻門宴上救過劉邦的命

2、項羽分封天下後,劉邦賜金百鎰,珠二斗。而張良把金珠悉數轉贈給項伯,使他再為漢王請求加封漢中地區。除了巴、蜀,張良還幫劉邦多爭取到漢中之地,

3、建議劉邦燒燬棧道,以消除項羽的疑心,同時也可防備他人的襲擊。這樣,就可以乘機養精蓄銳,等待時機,再展宏圖了。

4.下邑畫謀,策反英布、聯合彭越和韓信三王圍攻項羽。

還有其他的計策這裡不一一列舉了在軍功制度下張良並未參與直接的軍事戰爭,和那些武將相比是有些吃虧的,但是張良根本就不在乎。

當時封侯的有145位,張良的侯爵雖然排在62位,但劉邦可沒忘記人家的功勞,給張良封的是萬戶侯,當時只有三人是萬戶侯,一個是第一功臣蕭何,第二是張良,第三是曹參,爵位雖低但賞賜確實是排在前三的。

張良為何退隱江湖?

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紛爭,就有勾心鬥角,顯然張良深知其中的道理,但更為重要的是張良太瞭解劉邦這個人了,“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功高震主這個自古的道理張良更是知曉。

劉邦擔心異姓王日後會反叛,開國之初就著手開始剪除了韓信、彭越、英布等異姓王,就連蕭何為了自保,還主動貪汙以求劉邦不要懷疑到自己,但是張良早已功成身退,不再過問和參與這些糟心的事情了。

總結:張良個人的性格使然,自己“為韓報仇滅秦”的政治目的和“封萬戶、位列侯”的個人目標亦已達到,一生的宿願基本滿足。加上張良的身體多病,於是自請告退,摒棄人間萬事,專心修道養精,崇信黃老之學,靜居行氣,欲輕身成仙。最後的張良閉門不出,從此不再參加任何國家大事,但是還讓劉備能找到他,過著半隱居的生活來保全自己和家族。

感謝您的閱讀,我是紫氣東來 喜歡的朋友記得關注我哦!

對於張良,您有什麼想法,可以在下方一起留言討論哦


愛說歷史的紫氣東來


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其實是整個秦末時期最聰明的人,無論是謀略、眼光都高人一等,張良最終結局也是如同春秋晚期的范蠡一樣,非常神秘,如同不食人間煙火的得道仙人一般,潛心修道,並駕鶴西去。

張良出生戰國時期韓國貴族,他的祖上曾經有五代人是韓國相國,身居高位,到了戰國晚期,秦始皇統一天下,東方六國全部被滅亡,而韓國作為第一個被滅亡的國家,張良更是第一個感受到國破家亡的痛楚。

張良的一生隨同秦末社會大變革劇烈的動盪一樣不斷髮生變化,張良的理想從最初刺殺秦始皇報仇,同時復原韓國,到最後建議劉邦廢除分封制,並協助劉邦統一天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體現了張良戰略思想的進步和眼光的極其遠大。

張良曾經在博浪沙安排大力士刺殺過秦始皇,但是失敗了,後來遇到了黃石公得到了一本《太公兵法》,讓張良眼界大開,在秦末農民起義戰爭中張良遇到了劉邦,才成為劉邦身邊的智囊,為劉邦西進打進咸陽立下了謀劃之功,同時在鴻門宴中出謀劃策,保住了劉邦的地位和性命,項羽分封天下後,劉邦被封為漢中王,張良建議劉邦回到漢中封地時順便燒燬棧道,以消除項羽的懷疑,劉邦都照做了。

楚漢戰爭開始後,張良在彭城之戰劉邦大敗後為劉邦提出擊敗項羽的大戰略“下邑之謀”,建議劉邦重用三個人:彭越、英布、韓信,併為劉邦否定了酈食其的分封制,在四年的楚漢戰爭晚期,又是張良建議劉邦撕毀鴻溝協議,突襲項羽,最終在垓下劉邦利用政治能力聯合了天下所有諸侯之力擊敗項羽,奠定了天下大局,張良作為劉邦的最高謀士,可謂是居功至偉,在劉邦建國之後,張良還建議劉邦封了最仇恨的人雍齒為侯,以平息功臣們的疑慮,在太子之爭中,張良建議呂后請出商山四皓,最終讓劉邦放棄了改立太子之事。

劉邦統一天下後,就開始進行統計戰功,以便封賞所有功臣,最終張良在西漢功臣表中名列第62位,而同為漢初三傑之一的韓信則排位第21位。

功臣表中位列第1位的是蕭何,第2位是曹參,第3位是張敖,第4位是周勃,第5位是樊噲,第6位是酈商,第7位是魯母侯疵,第8位是夏侯嬰,第9位是灌嬰,第10位是傅寬。

為什麼張良功勞這麼大的只排在62位?別外韓信功勞也非常大,卻也只排在21位,連他手下的曹參、周勃、灌嬰都不如?

首先要明白一個道理,漢朝的軍功爵位制是沿襲了秦朝的制度,基本上與秦朝一致,秦漢的軍功爵位是以戰功來計算的,但普通士卒與軍官的計算方式又不相同,普通士卒是以斬首敵人首級來計算軍功的,要注意的是,必然斬首的是敵人的帶甲武士,同時還要減去自己一方的損耗,斬首一位甲士,普通士兵升一級爵位,秦漢時期有20個等級的軍功爵位。

打個比方,一場戰爭自己一方損失100人,斬首敵人甲士500個,那麼那麼多出來的400個首級就可以計入軍功,自己損失的100個首級要扣除掉的,普通的士兵斬首幾個甲士就晉升幾級爵位,另外如果戰爭中用到敢死隊,一個18人的敢死隊首先衝上城牆,只要斬首敵方5個首級,則全隊就得獲得晉升爵位。同時普通士兵最多隻能獲得三級爵位,因為獲得了三級爵位之後這個普通士兵就升為基層軍官屯長,就得按軍官的爵位辦法來計算。

軍官的爵位是以整個軍隊集體戰功來計算的,也按官職的不同劃分為幾個等級,比如屯長和百夫長計算時是在扣除自己一方的損失外,至少要斬首敵人33個首級,屯長和百夫長才能獲得爵位,而千夫長和將軍級別及以上的軍官則要自己所在的部隊在扣除損失外,野戰中斬首要達到2000個首級,攻城戰中斬首在達到8000個首級才能獲得晉升,每個檔次只能晉升三級爵位。

這樣看下來,就會明白,軍功一般是以敵人首級來計算,同時也會計算攻城和先登情況,這些功勞全部都是軍功,而且必須是在戰場上打下來的,所以獲得爵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軍官,白起在長平坑殺了40萬趙卒,只要扣除自己一方的損失,根本沒有爵位晉升,因為秦軍自身損失也非常大,所以白起還想繼續攻打趙國都城邯鄲。

所以越是在前線拼殺的士兵,越是容易獲得爵位,一旦升上軍官,爵位獲得就相對來說難多了,蕭何為什麼在功臣表上排第一,那是因為劉邦刻章提拔的,那是政治上的需要,因為打完天下之後就要治天下了,不需要軍功了,劉邦將蕭何定為第一功臣,無非就是為了提高蕭何的政治地位,以方便文治天下。

但是除了蕭何之外,從曹參開始就得拿實打實的首級和城池來計算軍功了,而曹參是軍功最多的將軍, 攻下二國和一百二十二個縣,所以曹參排第2,依此類推,而淮陰侯韓信則以將領功勞計算得出只能排在21位,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看,韓信的功能最大,因為整個北方戰線都是韓信拿下來的,但由於韓信因為被人誣告謀反,王爵被削,只保留了侯爵,因此功勞也削去不少,再加上劉邦原本一直忌憚韓信,所以把韓信排了個21位。

張良則屬於比較特殊的情況,戰場上的軍功很好統計,斬了多少首級,攻下多少城池,但張良提供的謀略之功你怎麼統計,沒有辦法量化,一個謀略能勝過多少首級,多少城池?無法量化,所以張良的功勞比較難算。

張良一心在劉邦身邊輔佐,其他將領不瞭解情況也就罷了,但是劉邦懂張良啊,張良的每個計謀都是獻給劉邦的,劉邦深深瞭解張良的功勞,於是讓張良在齊國自己選擇三萬戶的封地,要知道就連排名第一的蕭何都只有8000多戶的封地,劉邦給張良的這個待遇可以是所有功臣中最高的。

但是張良沒有接受劉邦的三萬戶封地,只接受了一萬戶的封地,因為張良是一個低調的人,同時張良信奉黃老學說,道家思想,追求無名無利,對功名利䘵看得比較輕,黃老學說講究的是無為而治,淡泊名利,再加上張良原本就是家境富裕,錢財富貴早就享受夠了,因此只接受了劉邦基本的封賞,沒有要三萬戶的封地,只接受了一萬戶的封地。

這裡需要明白一個事情,就是西漢功臣排名表與封賞多少並不成正比例,不是以封賞多來排名的,這個排名的標準是以功臣受重視的地位來排名的,同時參考功勞,蕭何只封了8000戶就排第1這是劉邦欽定的,就連排名第2的曹參都有一萬六百戶的封地,高於蕭何。所以張良的排名並不高,排到了62位,一是張良謙虛推讓不計較,二是其他功臣在意這個,有意以軍功爭取;三是劉邦最終一錘定音,將張良排在62位。

張良在劉邦統一天下這後,就很少出來活動了,都是以身體不好為由隱居,張良怎麼去世的?在哪裡去世的?史書上都沒有記載,就連張良去世的時間,《史記》與《漢書》的說法都不一樣,存在疑問,只知道張良這個人信奉黃老學說,劉邦統一天下後,張良就開始雲遊四海,潛心修道,不問世事,有的人說張良最終成仙,駕鶴西去,有的人說張良潛心修道,化作仙道,張良最終的結局神秘不為人所知。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劉邦稱帝以後有過著名的一番話,那就是“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這就是漢初三傑名稱的由來。也就是說,在劉邦的心目中,韓信、張良、蕭何是最大的功臣。

然而事實上,在劉邦稱帝封侯之時,蕭何位列功臣第一位,與他同檔次的張良卻只排62位,這是為什麼呢?

漢朝承襲秦制,採用的乃是二十等軍功爵制

漢朝取秦朝代之,因此劉邦採用的是秦朝的軍功爵制。在漢朝的二十等軍功爵制中,列侯是最高的爵位。又因為劉邦曾經立下“白馬之盟”,因此功臣能夠獲得的最大爵位也就是列侯。那些封王的異姓王基本上都被劉邦除掉了。


衛鞅既破魏還,秦封之於、商十五邑,號為商君。——《史記·商君列傳》

所謂的軍功爵制,也就是依靠軍功獲取爵位的制度。在秦朝的舊制中,哪怕是功勞如商鞅,其爵位也是因為軍功獲得的。因此,在這樣的制度中,文臣實際上是十分吃虧的。因為他們能夠獲得的軍功微乎其微。

而蕭何之所以能夠位列列侯第一位,這其中固然有劉邦偏愛的緣故,但是更多的還有劉邦的制衡。因為打天下之時需要的是武將,治理天下之時需要的卻是文臣。

因此,哪怕劉邦手底下的這些軍官軍功再多,劉邦也必須得將蕭何放在首位,否則這樣會令文臣們心寒。

同樣的,劉邦已經違逆規則封了沒有多少軍功的蕭何為列侯榜首,如果他再將張良的位置放在很前面,那無疑又會得罪武將,這樣文臣武將的勢力就會再次被打破。

因此,劉邦便只能委屈張良了。

張良是謀士,謀士的下場都不太好,因此張良才想要隱退

同樣的問題,當皇帝需要謀士打天下的時候,謀士對於皇帝來說就極其重要。可是一旦皇帝將天下打下來了,那麼謀士就會引起皇帝的猜忌。別說是張良這種半路加入的,就連蕭何這種從小玩到大的,其晚年照樣受到劉邦的猜忌。蕭何只得自汙名節以求自保。因為他們這種謀士的能力太大了。

無獨有偶,和劉邦一樣是平民出身的朱元璋,其身邊也有一個頂尖的謀士劉伯溫。明朝的爵位是公侯伯子男,而劉伯溫僅僅只是伯爵罷了。其遭遇和張良差不了多少。

而張良也深知“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哲理,在幫助劉邦平定天下以後,他就走上了摒棄人間萬事,專心修道養精,不問世俗的道路。哪怕是在劉邦翦除異姓王的過程中,張良也沒有出來出謀劃策。

也正因為如此,張良才能夠安度晚年。

結束語

漢朝的封侯機制是按照軍功定的。劉邦為了維持文臣武將之間的平衡,已經將蕭何放在了榜首,再把張良的位置放太前面就不合適了。況且,劉邦也不是沒有補償,張良的名次雖然低,但是他是少數的幾個萬戶侯之一。這對於張良來說,已經足矣。


小云軒談史


西漢

張良功成退隱是其師黃石公的預見。在學成下山助劉時,師父叮囑‘’事成而退‘’,否則有血光之災。在劉邦建國稱帝時,張良已不告而別而隱退深山修道。


老龔166916589


漢初封侯是按軍功排序的,軍功最大的當屬韓信、英布、彭越三人,這三位已經封了王,再計較他們的排列已無多大意義。那麼接下來的就屬曹參軍功最大,所以封侯來說,曹參排第一。

張良雖然足智多謀,為劉邦出了很多好主意,可是張良畢竟是在後方謀劃,他沒有衝鋒陷陣,故他封侯只排六十二位。張良為劉邦立了那麼多功勞,為什麼劉邦得天下後張良要退隱江湖呢?



因為張良把劉邦看透了,張良對劉邦做的許多不道德的事情看在眼裡,擔心自己以後也會遭受同樣的命運,所以他要提前退出遊戲。


其實劉邦並沒有對張良產生過殺意,相反劉邦是真心感激張良,只是張良戒備心太強了。劉邦曾三番四次挽留過張良,可是留不住。劉邦還真誠地對張良說過“自擇齊地三萬戶”,三萬戶可不是一個小數目,而且還是寶貴的齊國土地,可見劉邦的愛才之心多強烈。


如史如畫


張良的初衷是滅秦復韓,重振其昔日貴族名望。事隨形勢變,秦亡但韓難復。他便效仿范蠡,退出官場以保潔身。所以當劉邦封他為三萬侯時,他就早有辭職之意,張良大智也。


老夥計162720415


不談封侯只排六十二位,來談一談子房為何退隱江湖。

張良聰明啊,劉邦一句話,軍事不如韓信,管理不如蕭何,謀略不如子房。張良知道自己身為功臣,即使到了下一代皇帝也不會功高蓋主,可是人家怎麼想自己決定不了。這可能就是他直接退隱江湖的原因,居廟堂之高不如處江湖之遠,自由自在,不問政事無拘無束的好,也不會惹來殺身之禍。身在朝廷即使裝瘋賣傻不如人在江湖無憂無慮,伴君如伴虎也是這麼個意思。


吃裸裸


談到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之後冊封功臣,這裡有個非常重要的標準,就是要有戰功,蕭何成為第一功臣大家意見還很多,因為從戰功的角度,他遠不如曹參的戰功更多,不過最終大家不會對蕭何有什麼意見,因為蕭何是豐沛功臣集團的領袖,而這個集團的二號人物就是曹參。有人說蕭何和曹參的關係要好,後來卻反目成仇,但在我看來,這無非是為了避免遭到劉邦的迫害和排擠,被迫採取的自保策略罷了,事實上兩人親密無間。


漢高祖劉邦與張良之間的感情是不可言述的,可以說張良是帝王之師。但如果按戰功的標準來衡量,張良卻沒有一份戰功,因為他身體虛弱不能領兵打仗,只能作為高級參謀跟隨在劉邦的身邊,自己還需要他人的保護。因此,要封賞張良就需要一個理由,為此劉邦煞費苦心,自己想出了一個理由要讓大家認同。

漢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嘗有戰鬥功,高帝曰:“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史記·留侯世家》


劉邦不僅要封賞張良,還要張良自己在齊地選三萬戶作為自己的封地,只有這樣做,劉邦自己才能稱心如意。但張良知道這樣做是不行的,這樣做會導致功臣勇將們的怨恨,對自己並沒有什麼好處。

良曰:“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願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史記·留侯世家》


張良謙遜的表示自己跟從劉邦是上天的安排,自己的計謀僥倖被劉邦所採納,也並不是自己的功勞。因此自己只需要封在留地就好,就是最初劉邦與張良相會之處。對於張良這樣出身在貴族世家的人來說,其祖輩四代在韓國為相,可以說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對他來講,榮華富貴、功名利祿不過是過眼雲煙,他真正的願望只有一個,就是滅秦。如今既然願望達成,其他這些東西都不算什麼。

乃封張良為留侯,與蕭何等俱封。——《史記·留侯世家》

正所謂“封侯非我願,但願四海平”,除滅暴秦,讓天下百姓安居樂業,是張良必生之所求。靠沛公劉邦,張良最終他實現了自己的這個願望。


其實封地在哪裡,對張良來講並不重要,他之後的打算就是跟隨師傅黃石公修身養性、求仙問道,求延年益壽之術,遠離這些塵世間的紛爭。正所謂“脫身事外去,凡事皆浮塵!”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