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成帝失敗的制衡政策,使王氏一族獨擅朝綱,為漢朝覆亡埋下苦果

漢成帝劉驁,西漢第十二位皇帝,漢元帝劉奭與孝元皇后王政君所生的嫡子。甘露三年(前51年),劉驁出生於長安甲館畫堂。漢宣帝很喜歡這個嫡皇孫,親自為他取名為劉驁(驁意思為駿馬),字太孫。由此可見宣帝對這個孫子給予厚望,可是劉驁今後所作所為卻為漢朝的滅亡埋下苦果。

漢成帝失敗的制衡政策,使王氏一族獨擅朝綱,為漢朝覆亡埋下苦果

漢元帝劉奭死後,皇太子劉驁繼承皇位,是為漢成帝。歷史上對漢成帝的評價大多是貶低的,他在位時期荒淫無度,寵幸趙氏姐妹,最終酒色侵骨的漢成帝在趙合德的懷抱中暴死於長安未央宮。漢朝在成帝的統治下,外戚擅政,大政幾乎全部為太后一族王氏掌握,為王莽篡漢埋下了禍根,各地相繼爆發農民起義。

實際上,當漢成帝面對外戚和宦官勢力不斷坐大,他也採取過一系列制衡政策。首先,漢成帝借刀殺人,他利用外戚勢力打擊宦官勢力。漢成帝用明升暗降的辦法任命權臣石顯為長信中太僕,使其離開權力中心喪失實權,然後丞相匡衡(鑿壁借光的匡衡)等人聯名上疏揭露石顯及其黨羽過去的罪惡。石顯被免官逐回家鄉,死於中途,其黨羽也紛紛被免官免職。

漢成帝失敗的制衡政策,使王氏一族獨擅朝綱,為漢朝覆亡埋下苦果

宦官勢力被打擊後,漢成帝又著手對付外戚勢力,他用外戚和士大夫抑制另一派外戚。成帝的大臣王鳳首先排擠了能力強、名聲大的馮昭儀的弟弟馮野王,又迫使許皇后之父許嘉引退。

當時王氏一族掌門人王鳳排擠丞相王商。王商的父親王武是漢宣帝的舅舅,堂兄王接曾任大司馬車騎將軍。這也是一支活躍於元帝、成帝政壇上的外戚家族。當時惟一能與王鳳相抗衡的就是王商。

王商在政壇上如日中天,不但有外戚家族的背景,而且政治識見和能力,都不在王鳳之下。兩人在許多問題上議論不同,關係漸漸緊張。王鳳與外戚史丹合謀,派人秘密調查王商的隱私,又教唆人上疏誣陷王商。

漢成帝失敗的制衡政策,使王氏一族獨擅朝綱,為漢朝覆亡埋下苦果

漢成帝想保留王商,藉此來制衡王鳳,可朝臣堅持要查辦,成帝無奈之下,只得免去王商的丞相職務。王商被免相僅三日,就大口吐血,悲憤而死。其子弟親戚有在宮中任職的,一律被趕出長安城。至此,王鳳獨擅朝綱,無人能夠對抗他。

漢成帝的制衡政策運用的非常失敗,致使太后王氏一族勢力不斷壯大,成為最後的勝利者。太后王政君的七個兄弟都被封侯,老大王鳳官位高至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王政君的侄子王莽也開始嶄露頭角,王商死後,朝中再無可以節制王氏一族的力量,這一切都為王莽篡漢創造了條件。

綏和二年(前7年)二月,這時候,天空出現了異乎尋常的天象,光耀漢王朝的火星竟然失去了往日的光采,似乎是被水澆了一樣。一時間人心惶惶,都認為是皇帝將有不測,劉驁極為緊張,到處尋找破解之法。

漢成帝失敗的制衡政策,使王氏一族獨擅朝綱,為漢朝覆亡埋下苦果

此時一個看星相的郎官說,只要找一個權重位尊的大臣作替身就行。於是丞相翟方進當即被成帝召見,要求他為國盡忠。劉驁一紙詔書賜死了翟方。得到丞相的死訊,劉驁龍顏大悅,還為翟方進隆重舉行了葬禮,還親臨致祭,他自認為災星已退,自己有望長命百歲了。西漢王朝有這樣的荒誕的皇帝焉能不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