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水庫抓到一條2斤重的泥鰍,背上居然長刺了,這是怎麼回事?能吃嗎?

小潘的日常vlog


有刺,那肯定不是泥鰍了,應該是刺鰍~

叫刺鰍可能很多人反應不過來,因為在各地它有各地的叫法,比如我的家鄉就叫倒鰍,也有叫刀鰍或鋼鰍的。聽名字就兇兇的,皆是其背部生有30餘枚硬刺的原因。應該還有其它諢名,或許有溫柔的,歡迎評論區補充。

刺鰍在我國分佈很廣,各大水系都有,是底棲性魚類,一般在多水草的淺水區生活;喜歡群居,翻開一塊石頭可能同時發現許多條;長得兇一些自然要吃肉,它們以其它小魚或者昆蟲為食,也兼食一些藻類。

小時候對它惡意滿滿,現在感覺有點抱歉~

因為一身刺能傷人的樣子,看起來又瘦巴巴的,所以我們那的人不吃它,抓到或者釣到直接扔岸上任它掙扎而死。你可能很疑惑,為什麼不放生呢?因為它還有另一個人類不喜歡的地方,就是魚窩裡一旦進了它,你就休想再釣到其它魚。

現在據說野外不容易發現它們了,該是化肥農藥用得太狠傷到了它們的根本。好在現在有養殖的了,據說還很好吃,是高蛋白低脂肪的優質食材。

營養價值方面,氨基酸種類非常齊全,脂肪酸中又多健康的不飽和脂肪酸,比如被譽為“血管清道夫”的epa和“腦黃金”dha所佔比重都比較高,同時還有豐富的礦物質元素,可以說是營養與口感俱佳了。

可惜我沒吃過,以後碰到有養殖的,一定點一份嘗一嘗,就當向小時候在我手裡無辜枉死的那幾條道歉吧!什麼鬼邏輯,哈哈!

ps:刺鰍屬下有好多種,2斤重的應該是大刺鰍~


不入流的大劉


在農村水庫抓到一條2斤重的泥鰍,背上還長著刺,這種魚肯定不是泥鰍。

首先,從來沒有發現過長到2斤重的泥鰍,小時候我跟舅舅他們一起在山裡抓泥鰍,由於在我們那帶水裡的營養特別豐富,水溫也比較恆定,所以當時非常意外的抓到了一條重9兩的泥鰍,那是我親眼見過最大的泥鰍,平時能見到的普遍只有筷子那麼細,特別小的泥鰍。村裡老人當時見了我們抓到的泥鰍,說這麼大的泥鰍少說也活了十年了。但事實上野生的泥鰍能活到6年已經不錯,活到10年還能長這麼大的泥鰍確實少見。

後來看新聞,報道了一則這樣的消息,我國發現的最大的泥鰍,是一名蘆溪的男子捕捉到的,足足有半米長,一斤八兩重。你看2斤重的泥鰍或許有,但還沒人見過。

再看題主水庫抓到的這條魚,有2斤重,背上長著刺,這十有八九是一種叫做刀楸品種。記得2013年的時候,我一個江蘇的戰友在朋友圈發過一條在他們當地捕捉的刀楸,就是那種背部佈滿硬刺,人一不小心就會被扎到手的魚類。

我當時饒有興趣的問了一下他,這是什麼怪物呀。戰友告訴我,這東西太少見了,就是刀楸,對環境要求比較高,平時都很難抓到它,而且它也比泥鰍長得要大一些。不過當時戰友抓到的那條刀楸只有3兩半左右,距離2斤重還差得遠呢。


我查了一下資料,刀楸其實長得也非常慢,並且常見的也就是幾兩重,生活中比較容易見到比較大的刀楸也只有半斤左右,像這種2斤重的刀楸,至少也得生長了十多年了,實在難得。

之前在廣東有個人在水庫抓到過一條重2斤多的刀楸,有手臂那麼長,當時村裡老人說長這麼大的刀楸,生命得多頑強啊,為了討個好彩頭,放生了比較好。

可見刀楸確實可以長到2斤多重,不過也很少見,屬於可遇而不可求的那種。

至於這種刀楸能不能吃,當然可以吃了,由於刀楸對生存環境要求比較高,現在在野外基本很難見到,所以它的營養成分往往也比泥鰍要好一些,肉質也比較不錯。

只不過一些人覺得刀楸背上的刺有毒,這種魚肉帶泥土味,不好吃。甚至在我小時候,還有人抓到刀楸後直接餵鴨子的。現在想想,真是浪費。

不過抓到2斤重的刀楸,確實活著已經很偉大了,上天有好生之德,我覺得放生也比價好。況且長這麼大,活這麼久的刀楸,身體內難免細菌比較多,吃起來也要小心為好。


李阿冰


在農村小時候經常抓泥鰍,抓小魚小蝦,那種感受至今難忘,但是已成往事,只能回味。

兩斤的泥鰍?真是長大見識了。但是你估計搞錯了,泥鰍背上是不會有長刺,我這邊當地有種叫刀鰍魚,也叫刺鰍,就是因為背上有刺就叫刺鰍,和泥鰍差不多,但是嘴巴是尖尖的,用手抓的話很容易被刺。


刀鰍在我們南方農村很常見,一般都是在溝渠、野塘、小溪迴流區都有分佈,還有的農村如果有大型水庫的話,也有分佈。

我做小孩的時候,經常去我們當地的水庫釣魚,鯽魚、翹嘴最多,還有黃顙魚,有時候也能釣到刀鰍魚,這種魚很不好釣,不好口,能釣起來要靠運氣,我們一般抓到多的是把水溝澆幹,捉魚才能抓到刀鰍魚,那是我們小時候暑假最喜歡乾的事情,幾個小夥伴去澆塘。最後抓到的魚蝦幾個人分,我們每個人都會分幾條刀鰍魚,個頭都不是很大,拿回家油炸很脆香。


有一年我們村的水庫幹了,被老闆承包後有五六年沒有放水捉魚了,這一年幹了之後,水庫的魚非常多,什麼花鰱、草魚、白鰱、鯽魚多的很,老闆請了好幾個人幫忙捉魚,有個抓魚的人好像摸到什麼了,像蛇一樣的,他回憶說,身上滑滑的,他的手還被魚刺劃破了,鮮血直流,最後抓起來後,是條大的刀鰍魚,很大條的那種,當場估計有一兩斤,最後被一個礦老闆以500元的價格買走了,因為刺鰍魚是純野生的,是沒有放過魚苗的,並且刀鰍魚生長很慢,能長到2斤那是幾十年的時間了,真是水庫的見證者吧。

最後還抓了一條斤把的刀鰍,其他都是小的,有好幾斤。最後都賣給魚販子了。

刀鰍魚吃起來很鮮美,可以紅燒、可以油炸椒鹽,人們都喜歡吃。


我是平凡之路,請關注我,我們一起進步。


三六五平凡之路


我是小黃鴨,我來答題。

泥鰍在農村我們並不陌生,只要是栽水稻的時候,在水田裡經常可以看到泥鰍的身影,很不好抓,喜歡鑽泥巴,泥鰍身上有一層潤滑劑,很滑很滑,一隻手可能抓不到泥鰍,要用兩隻手相互配合才行。


題主說在農村水庫抓到兩斤重的泥鰍,身上還長刺,這是什麼啊?難道是泥鰍穿上刺衣不成?帶刺的泥鰍好拉風。

但是泥鰍沒有兩斤重的吧,你是不是搞錯了,泥鰍長到1斤的就要成精了,就別說兩斤的泥鰍了。難道是農村原來常見的刺鰍,刺鰍最大特點是背脊上有一排鋒利的尖刺,身長比泥鰍要大多了。

原來喜歡在村裡的水塘釣魚,經常釣起來刺鰍,但是都不大,刺鰍在水裡非常有勁,奔奔跳跳的,身上有刺不敢取鉤。直到它累了,身體放直了,刺也收起來時,才可以抓到桶裡面去,拿回家有面粉攪拌,油炸吃起來脆脆的,香香的,味道很好。

在農村水庫抓到兩斤刺鰍是有可能的,因為刺鰍身體很長,泥鰍不能比,在野生水庫的環境,水庫一般是幾年或者多年不放幹,刺鰍可以長時間的自由生長,沒有人類的打擾,長2斤應該沒問題。這樣的刺鰍是可以吃的,肉質肥美,今晚題主有口福了,2斤的刺鰍夠你喝兩杯。


三農小黃鴨


以前小時候經常在農村的池塘裡挖泥鰍,記得有一天我和我妹妹一起去上學,當時讀的是小學3年級,當我和妹妹走到我們村的一個水坑邊上的時候發現有一棵柳樹的根步有很多的泥鰍,這些泥鰍的造型非常奇特,因為它們每一個都是都和尾巴在泥土裡,而只有身體中間的部位是彎曲著的,特別像一座拱橋,於是我和我的妹妹就把這些泥鰍一個個都撿回了家。



但是叫回家以後發現這種雖然看起來像泥鰍,但是仔細再一看又不像,因為其身上長著刺,這些刺就像問題當中說到的“全部都在背上長著”那麼這種泥鰍到底能吃嗎,為什麼泥鰍背上會長刺呢,帶著這些疑問我就去問我們村有經驗的捕魚人,來看看他是怎麼說的。


“為什麼泥鰍身上會長刺呢,到底是泥鰍嗎”

其實我問過我們村那位捕魚人以後我才知道,其實這也是泥鰍,但不是我們經常見到那種外表比較光滑的泥鰍,而這是一種我們老家常叫的“秋刀泥鰍”。

為什麼會叫它秋刀泥鰍呢,那是因為這種泥鰍一般都會在秋天比較活躍,而且只能在 秋天才有可能被人類捕捉到,當時我和我妹妹捉它的時候正好是在秋天,主要是當時水塘的水位下降的嚴重,因此我才能捕捉到它。



秋刀泥鰍的身上刺主要就是一種自我保護的作用,也就是說在當這種泥鰍在受到威脅的時候這種長在背上的刺才會立起來保護自己不被其它的魚類所傷害。


“那麼這種泥鰍可以食用嗎”

首先可以明確的就是這種“秋刀泥鰍是可以食用的”而且其營養價值也特別高,只不過現在這種泥鰍特別少,幾乎捉不到了。

這種秋刀泥鰍最大的不止2斤重,因為我記得我們村有經驗的捕魚人說,這種泥鰍的最大可以長到4斤左右,當然如果你在野外遇到了這種泥鰍時,尤其是2到4斤左右的,切記千萬不要徒手去抓,因為其背上的刺會不小心刺傷我們的手,所以在抓的時候儘量用網兜捕捉最安全。



綜上所述:

秋刀泥鰍是我們農村老家的叫法,小時候見的多,現在由於戶外的河流和池塘幾乎常年都有水源,因此這種泥鰍也就越來越少了,因此我們如果捉到它了,儘量放生畢竟已經很少了,因此我們這要懂得保護它們。


紀錄鄉土


在我們那裡這種魚叫沙鰍,可以吃,只不過那個時候河裡好多這種魚基本上沒人喜歡吃,處理起來容扎到手[捂臉],不過長這麼大的還是第一次聽說呢。

小時候到了雨水季節每一次河裡漲水就會跟著大人後面,拿著竹子做的魚竿、破拖鞋剪成的魚漂、從家裡的舊草帽上拆下來的透明線再加上一根魚鉤這樣的釣魚裝備去河裡釣魚,基本上每次都會釣到這種沙鰍,我們也學著大人只要釣到這種魚都給扔回水裡,不過不知道這種魚是比較笨還是咋滴,每次都感覺扔水裡它有回來咬鉤,經常被它背上的刺扎到手。

還有一次也是河裡漲水,那個時候我跟小夥伴兩個人就拿一根只有繩子繫著的魚鉤在河邊的石頭縫裡釣了好幾斤沙鰍,如今都記得處理它們的時候手被扎的滋味[捂臉][捂臉][捂臉]


還款路上的棋子


這種魚一般生活在江河泉等水較清的有石頭縫的地方,都是野生的,池塘裡沒見過,刺鰍,釣上都怕抓,背後有刺,特能鑽,這魚白天水清一般不出來,天黑才出來活動,只有洪水漲水濁時白天才出來活動。吃釣大多很深,難拔鉤,油炸味美,小時候河水漲時常去釣,非常容易,


Sutwo171


泥鰍通體光滑,沒有鱗片,背上不會長刺,題主所說背上長刺的泥鰍應該是刀鰍,也叫刺泥鰍。平時生活在池塘或是水庫中的淺水區,因為長得像泥鰍,大家都會認為是泥鰍的一個品種。

和泥鰍最大的區別是背上長刺

以前夏天池塘乾塘的時候,有抓到過刺泥鰍,當時還以為就是泥鰍,用手去捉被刺到了才知道不是泥鰍。仔細看的話,可以看出它的頭要比泥鰍的頭要小,嘴比較尖,鬍鬚也要小,最顯著的特徵是它的背上長了一排硬刺,可以很好的保護自己不受到傷害。泥鰍很難長到2斤重這麼大,這條2斤重的刺泥鰍應該是在水庫裡至少生長了十年以上的時間才會長這麼大。

刺鰍很少能長到2斤

有很多的魚類,背上都會長刺,刺泥鰍也和黃顙魚一樣,都是不斷通過進化後,背上長刺出來,也是為了生存的一種保護手段。它比較貪吃,通常是在池塘裡捕捉一些浮游生物和昆蟲作為食物。在野生的環境裡也不會長很大,最大不超過1斤,能長到2斤實屬罕見,證明它的生長壽命還很長,能夠在水庫抓到2斤重的刺鰍很少見,我看到過最大的也就3~5兩。

刺鰍的營養價值比泥鰍高,價格也要貴

刺鰍的口感和營養價值都要比泥鰍更好,它的味道非常鮮美。在農村很少捉到刺鰍,即使捕捉到也不會食用,直接丟給餵養的家離吃掉。據說現在已有人在專門養殖這種刺鰍,價格達到70元/斤左右,比起泥鰍的價格翻了很多倍。在餐飲市場很受歡迎,最有名的要數乾煸刺鰍這道菜。

刺鰍也是屬於鰍科的一個種類,但不是泥鰍,只是以前在農村見到過野生的,隨著環境的變化,野生的也越來越少了,以目前的市場需求來看,發展養殖刺鰍應該是不錯的一個項目。


農事隨談


祝賀你釣到了好東西,這背上竟然長刺的泥鰍,他不是真正的泥鰍,他的名字叫刺鰍,或者刀鰍,是一種很生態的魚類,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和食用價值,他到底是什麼呢?

在農村水庫抓到一條2斤重的泥鰍,背上居然長刺了,這是怎麼回事,能吃嗎?

1、他的真實名字叫刺鰍。

刺鰍和泥鰍是有區別的,他最大的區別就是刺鰍的脊背上長有一排刺,在小時候,水塘裡釣魚的時候,那時也沒有什麼好的釣魚裝備,就是一棵魚杆拴上魚線和魚鉤,去釣魚時用蚯蚓釣,就偶爾能釣上刺鰍,剛釣上來的刺鰍,非常的蹦跳,不敢用手去拿,怕它的刺刺傷了手,只能等他蹦跳一會兒,沒有力氣了,刺也收起來了才敢拿,拿回家裡嫌麻煩,就拿去餵雞餵鴨子了。

2、水庫裡能抓到2斤重刺鰍嗎。

其實是可能的,因為水庫裡,基本上水都不放幹,長期有水,適合刺鰍的生長生活條件,雖然刺鰍也生長得很慢,但是經過很長的時間以後,也有可能長得這麼大,兩斤重被你抓到了,應該很幸運。

3 、有很好的經濟價值和食用價值。

這兩斤重的刺鰍,如果賣的話,應該也能賣到五至六百元錢左右,如果自己食用的話,也是可以吃的,他非常的生態環保,吃起來味道很好,那你有了很好的下酒菜。

總結

你釣到兩斤重的刺鰍,非常的難得,你可以賣了它,也可以食用,當然,按照老人們的說法,特別巨大的東西,如黃鱔,刺鰍等這些超過常理的東西,你可以拍拍照,發發朋友圈,把它放生最好。

如果喜歡我的回答,點擊關注:以文溫暖三農。如果有不妥的地方歡迎交流、討論,每天會有精彩為您呈現!

以文溫暖三農


背上長刺的泥鰍,就是刀鰍魚(中華刺鰍)。是江河中或者小溪流中的高檔貨,可以吃。但是我們當地人以前不吃它們的,說是“畸形”泥鰍,沒人會去抓它們,說抓到它不吉利。其實主要是怕被它們的長刺扎傷手,會引起破傷風等嚴重後果,得不償失。現在好多人知道它是淡水魚中,無鱗魚中的高檔貨,開始抓捕它們,烹飪享用。

歡迎點擊關注按鈕,關注我的頭條號【三農的高度】,一起探討更多關於鄉村的事兒!


我們當地,兩座大山之間,築壩成水庫。大壩的水閘下面就是常年流水的小河。小河的水力資源為當地的農業生產提供助力……當然,是我們少年時捕獲魚類的天堂。



這條小河屬於古河道,在很早以前是東邊山區的出洪口,山洪爆發期,帶來大量的黃泥和沙土,還有山石……在舊社會,給當地老百姓農業生產和生活帶來很大的洪災困擾!新中國建立以後,當地相關部門開始組織人手,治理山洪而建的水庫,攔山大壩,控制洪災,造福於一方百姓。

這條小河中,生長有各種魚類,小魚小蝦成群,鯉魚,草魚,黑魚,鯰魚,嘎丫,還有螃蟹,鱔魚,泥鰍,等等淡水魚類,也包括有鱉。

我們少年時代的暑假,除了放牛,就是抓魚摸蝦,一個盛夏,都曬的黢黑。但是這一切也阻擋不了我們抓魚的樂趣。

這種超大型大的刀鰍,在上游的水庫中生長了好多年,偶爾會隨著洩洪的時候衝下來。我們抓魚摸蝦的時候,偶爾也能碰到它們,目測如同胳膊那麼粗,黑不溜秋的,看不清楚,有時候會以為是黑魚,只是它們的魚頭不一樣,魚皮的花紋有些差別等。當時沒有人抓捕它們,放它們自由的來去,主要怕它們的背上的刺傷到人,引起感染就麻煩了;另一個原因就是,它的長模樣有點恐怖,當地人沒人願意吃它們。

現在很久沒有去小河裡摸魚抓蝦了,聽抓魚的人說,小刀鰍還可以抓到,半斤以上的大型刀鰍,沒有人見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