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家過年每家都還殺過年豬不?

小印哥的日常


一般農村的都會殺,但其實現在生活水平好了,溫飽問題得到解決,大部分人現在都有一個節制避免鋪張浪費的好習慣,所以也少了很多了。


葉安叩


我家在承德,我們這邊過年還殺豬,但是殺豬的形式和分肉的成員變了,小的時候家族裡麵人多,我父親那輩兄弟子妹7個,每年爺爺殺一隻自己養的豬,殺豬當天組織一次家族團圓會餐,一家人聚在一起罐血腸,吃殺豬菜,痛痛快快的喝上一頓酒,然後分豬肉,也是未來展現家族興旺;

現在家庭人口沒有老一輩那麼多了,是幾個比較好的親朋好友合起來一起到農村買一頭豬散養,今年的豬肉價格貴,生豬價格是15一斤,主要就是圖一個肉好吃,在指定點殺完了就直接分肉了。



動畫精選TOP


殺年豬這個事是從小就在記憶裡延續了,到現在,雲南人還依然傳承著冬臘月殺年豬的習俗,每到冬臘月,就有吃不完的殺豬飯,東家進西家出的,一到這個季節不胖都不行啊,在我們地方,每家殺年豬都是兩個以上,而且都是自己家裡餵養大的,那種肉質真的是好了不得了,殺豬飯也是香噴噴的,夜晚還有燒烤肉可以吃,在雲南,殺年豬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就算平時家裡沒人的,到了這個季節也會買一個殺了招待客人,到了冬臘月,小夥伴們一定要到雲南吃一吃殺豬飯哦!


山老頭彝州紀食


長到三十幾歲,過年從來都沒有殺過豬啊,我們老家山東從來沒聽說過這樣的習俗,畢業後工作去雲南,四川,才知道有這樣的習俗,但現在也很少有人家殺豬過年了。以前每逢過年,媽媽都是買點豬肉回來包餃子,但是家裡人好像天生不太喜歡吃肉,我們小孩子都是隻吃餃子皮,最後碗裡剩下一堆肉丸子,也不知道對於當年家庭經濟拮据的爸媽來說,算憂算喜,現在我們依然不喜歡吃肉,但好像更盼著過年的那頓豬肉餡的餃子,雖然超市裡的餃子種類讓你眼花繚亂,大蝦餡的,海參餡的,素三鮮的,確實皮薄餡大,但卻少了媽媽的味道。所以今年過年,我家依然不殺豬,但我已經買好了回家的票,一家人整整齊齊的坐在一起吃頓豬肉餡餃子,過年才有了意義!



月是故鄉白


在青島沒有殺豬過年的習俗。

記得還很小的時候,過年會買個豬頭,那是政府供應的,需要憑券購買的。買回來的豬頭🐷還得自己去除豬毛,很麻煩。豬頭主要還是煮著吃,不會像電影裡那樣用來擺供案祭祀用。

憑券購買的還有兩隻雞和一隻鴨,這就是家裡過年全部的肉食了。現在看來挺寒酸的,但在那個年代,是我一年中見過最多的肉了。

小時候的過年,意味著有可能添一件新衣服,也許還能買雙新鞋,有肉餡的餃子,還能放鞭炮,還能蹭大人們的“酒席”[捂臉]


傑哥故事屋


小時候過年是一種儀式感很強的大節日,除了傳統的備年貨、穿新衣服、撿鞭炮、貼對聯等氛圍較濃厚的儀式外。對於一年吃不上幾次肉的農村家庭來說,基本每家每戶都會圈養一兩頭豬,那時候餵豬的主要是剩飯和草,還沒有豬飼料一說,所以餵養成本比較低,等豬仔長大了,賣掉也可以得到一筆不菲的收入,很多家庭會選擇在過年時殺掉一頭豬,除了一家老小過年所需外,也會贈送給自己的鄰居及親戚,畢竟在小時候物質不是特別豐富,牛肉羊肉更是奢侈,豬肉就成了大眾比較能普遍接受的硬通貨呢!過年接待親朋好友、包餃子包包子,都缺不了豬肉,所以對於家裡有豬的家庭來說殺一頭豬過年真的很有必要呢。

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一是農村人都基本都外出打工了,家裡只剩下老人和小孩,基本很少養豬了,沒有養豬何來殺豬一說呢!二是現在物質生活極大豐富,平時每日三次都可以吃到多樣的肉類,豬肉、牛肉、羊肉、雞肉、魚肉、海鮮琳琅滿目,過年期間可選擇比較多,對豬肉的需求也就自然而然下降了。三是現代人都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會盡量選擇青菜、水果、豆製品、牛奶等較為健康的飲食,會刻意控制肉類的攝入量。所以,現在我們家都沒有養豬,只養了一隻阿拉斯加。過年時即使全家都回去過年也最多買20斤豬肉就足夠了,完全沒有殺豬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了喲~


Taller~我要Taller


以前都殺豬過年,現在老家都沒人了,沒有養豬的,年輕人中也沒有殺豬匠,這幾年都沒有殺豬了。小時候,鄰居家是殺豬匠,專門殺豬的。一到臘月23以後,周邊家家戶戶都趕著豬過去讓他幫忙殺豬,一直殺到臘月26。也不要錢,都是買點菸酒,再留點肉,留多留少看個人意願。現在都是年前到菜市場去買肉回來吃。總感覺沒有小時候自己家殺的豬肉香。


古道聽風


殺這是老一輩留下來的過年都是要吃香腸臘肉的



陳小妮耶


那是小時候的記意了,現在國家管控的嚴格,想吃到肉,只有走菜市場了。



張家鮮果


小時候,幾乎每年都要殺一頭豬,過年,那時候的學費,也靠喂幾頭豬買了,現在時代不同,都覺得麻煩不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