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辦公 旅英湘僑14小時搭起戰“疫”運輸線

【歐洲歐時報記者田皓雪子,實習記者劉夢璇報道】在疫情阻擊戰進入衝鋒階段,時間就是拯救生命的金鑰匙。2月3日晚,一架運輸急救醫用物資的飛機從倫敦起飛,機上搭載著33500個一次性醫用口罩、1120個N95口罩、11055副一次性醫用手套和1393件防護服,11個小時後物資抵達長沙機場, 從長沙、株洲、湘潭等地奔赴而來的醫院救護車已在機場待命,經過不到兩個小時的“機場辦公”,這批物資很快抵達醫院,14個小時的火速救援解決了醫護人員物資短缺的燃眉之急。

多部門齊聚機場辦公 物資與醫院直接對接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響應中國僑聯發起的海內外僑胞捐贈款物的倡議,英國湖南同鄉會、英國湖南商貿總會、英國湘籍同學會三會合一的組織(以下簡稱“英湘三會合一組織”)積極行動。海外華人“八方支援”,運輸難的問題也在海南航空特別開通“綠色通道”的支持下,以行李託運方式從倫敦急速抵達長沙。

机场办公 旅英湘侨14小时搭起战“疫”运输线

英國湖南同鄉會會長吳莉莉、秘書長方剛和英國湖南商貿總會會長熊鵬與協會成員在希斯羅機場第三航站樓打包準備運輸醫用物資。(圖片來源:本文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針對將捐贈物資從海外運送到國內所需的多重手續和審查,“英湘三會合一組織”積極與各部門疏通,採取了僑聯直接對接醫院的方式統計所需物資。同時,湖南紅十字會、藥監局和海關的工作人員把辦公室“挪”到了機場,就地進行規格審查、清關處理和物資分發,使一箱箱貨物可以從機場大廳出來直接就分發到各醫院的救護車中,立馬奔赴一線。

這種新穎的“機場辦公”確保了捐贈物資在倫敦起飛後的14小時內就能到達長沙各大醫院的醫護人員手中。

在物資籌備的過程中,“英湘三會合一組織”與在英國的中醫群體積極核對,按照國內醫院指定的醫用物資標準,動員各方力量,從羅馬尼亞、德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和地區籌集符合標準的醫用物資。除此之外,來自英國湖南同鄉會和學生群的約2000人,也在組織倡議下積極前往所在地區的診所醫院採購口罩。

1月31日,第一批旅英湘僑捐贈的醫用物資就抵達長沙、株洲、常德的醫院。兩批貨物總計共捐贈4.1萬個一次性醫用口罩、1620個N95口罩、11055副醫用一次性手套和4218件防護服。

机场办公 旅英湘侨14小时搭起战“疫”运输线

英國湘籍同學會的志願者們在希斯羅機場,身後是準備運送的物資。

地鐵“史上最大行李” 國際友人爭相助力

國家有難,來自海外的同胞們共患難,始終與國家心連心。在從英國打包和運送貨物的過程中,“英湘三會合一組織” 積極克服困難,在倫敦部分地鐵沒有電梯的情況下,“人肉運輸”,用小推車將共10箱約60公斤的醫用貨物順利運送到英國機場。看到滿滿一推車的箱子,路人都稱這是倫敦地鐵“史上最大行李”。

机场办公 旅英湘侨14小时搭起战“疫”运输线

路人眼中的倫敦地鐵“史上最大行李”,總重約60公斤的醫用物資。

在機場,在物品打包運輸的環節中,中國留學生也都自發踴躍地協助,為國家抗擊疫情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運送第一批貨物的過程中,為了將800件防護服從曼徹斯特及時運送到倫敦,提提卡卡公司的兩名巴基斯坦司機,全力義務協助運輸。從曼徹斯特到倫敦3個多小時的車程,他們片刻未歇地將貨物運到了機場。來自巴基斯坦的司機在整個運輸過程中,毫無怨言,並激動的說道,“We are brothers”,中國有難,來自巴基斯坦的國際友人也都心繫中國,希望中國儘快挺過難關。

據“英湘三會合一組織”的統計,截至2月3日,湖南省包括長沙、湘潭、株洲等地市在內的僑聯、統戰部已收到來自“英湘三會合一組織”捐贈的近價值五萬鎊的醫療物資,捐款總計17317英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