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中國人出國旅遊不是中國人有錢,而是國內遊太貴了,景區票價高、吃貴住貴,你認可嗎?

睡龍夢醒


那是胡扯,歐洲上衛生間都要2歐,哪裡便宜?當然你要去東南亞這些不發達地區就另說著了。就像是城裡掙錢,山區裡花。


小柳竄兒


2019.12.25號出發,來了一次說走就走的跨年老撾自駕遊,歷時11天行程3900公里,磨憨口岸出入境,遊老撾朗多孟威村,烏多姆賽,朗勃拉邦,光西瀑布,萬榮南松江漂流,船遊南鵝湖,川礦石井壇等,2020.1.4一行兩車14人,順利回到昆明,人均消費2680元,車費(含國內段並支付300元/天的車輛使用費),油費,過路費,住宿費,餐費,門票(老撾基本沒有門票)簽證費等等








遊a渣


中國人出軌旅遊只是一種虛榮心,回來告訴朋友圈我出軌旅遊了,讓人羨慕。出國旅遊太累!沒啥意思。其實真正的舒心的旅遊是國內鄉村旅遊。帶著家人自駕遊在鄉村感受綠色農產品和新鮮空氣才是享受。





遵義聖力農產品


講真,剛剛聖誕節帶一家共4人出發美國西海岸7天自駕,洛杉磯-棕櫚樹-拉斯維加斯-死亡谷-優勝美地-舊金山-1號公路-蒙特雷-洛杉磯,總行程3000多公里,總共花費2.5萬元人民幣含機票,機票買的美聯航2500一張,租車7座漢蘭達4000,油費2500左右,住汽車旅館,每天700左右,吃飯沃爾瑪,開市客超市買麵包,烤雞,火腿肉,還有些熟食,水果,也就1000不到總共7天,整個行程就優勝美地國家公園門票,一輛車37刀,1號公路最美17英里路費10刀,就沒有了,性價比槓槓的,我在國內青海湖大環線7天,也花了人均8千樣子,過路費,油費,景點門票,吃飯,費用都不便宜,有時候不如出國玩!











旅_行者


窮得只能出境遊,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但絕非因為國內吃、住貴,而是因為“物不所值”。

一隻旅遊35年+從業旅遊15年的旅遊大咖,一個萌寶的媽媽,專業為你剖析旅遊上的問題,喜歡請關注我喔!


“窮得只能出境遊了”這是真相嗎?

題目中描述的情況,似乎現在已經成為很多遊客的共識,因此我們圈子裡也經常戲謔道“窮得只能出境遊了!”

但出境遊比國內遊便宜,這是旅遊市場上的真相嗎?其實,這不是全部真相,旅遊的價格和目的地、出行時間等密切相關。以雲吞媽媽身處的華南市場為例,對比看看出境遊6天和國內遊6天的旅遊產品賣價。

假設以廣州作為出發點,出境到泰國曼谷、芭堤雅游玩,廣州到曼谷的直線距離大概為1700公里。

而如果在國內遊,要到位於西北地區的蘭州遊玩,廣州到蘭州的直線距離就大約為2300公里。這個距離,最直觀影響的,當然就是在旅行費用中佔比最大的交通費。廣州到曼谷的團體機票價格,一般都比到蘭州的團體機票價格便宜。

但若是國內出遊的目的地是廣西桂林,廣州到桂林的直線距離只有大概480公里,不乘坐飛機的話、自駕也行,交通費用又相比便宜了。

所以,從上面距離對比可以看出,旅遊的總體價格還是要視乎很多因素去比較,而非單純就說某個目的地更貴。

而像題主描述的,國內“景區貴、吃住貴”的情況,也是比較片面的。

如果單純比較景區,的確國內要收門票的景區遠比國外多,但這和國內景區的歸屬相關。國內有不少景區處於自負盈虧的狀態,而這些景區大部分收入都來源於門票。所以,單從景區門票總體情況一項對比,出境是比國內貴;但若以同類型單點對比,那又是相若的,例如深圳歡樂谷景區,成人門票價格是220元,而日本大阪環球影城成人門票價格,則為500元。同樣是主題樂園,其實門票價差還是很明顯的。

至於吃、住等元素,也是要視乎地區差異。在東南亞地區,吃住價格都是相對便宜的;但若是到歐洲、澳洲等,這些地方吃住的價格會走高很多,即使入住民宿價格也不低。反而是在國內,同樣條件的食宿價格反而更低。以民宿價格為例,雲吞媽媽家庭旅遊,在新西蘭租用的2房1廳民宿,收費多為900元-1300元/夜之間;而短途周邊遊,在廣東省清遠市中心租用的3房1廳民宿,清明假期入住,收費也僅為500元/夜。

所以,如果要說出境遊比國內遊便宜,那就只能限於部分出發地的部分地區,例如大連出發到韓國,廣州出發到越南……而如果是更為長途的旅行,那肯定是出境遊的總體花費要比國內遊高。

覺得貴,只是因為覺得“物不所值”

既然國內遊並非真的收費那麼高,為何我們都會覺得它更貴。更多的,是緣於你覺得這筆錢花得“物不所值”。付出的和期待得到的體驗不均衡,那就會造成覺得它很貴、不值得的體驗錯覺。

國內遊幾個最典型、最為遊客詬病的“坑”,你都遭遇過嗎?包括:

跟團遊,部分地區的黑導、強迫加點購物;

上百元的景區門票,進去以後沒有服務可言,衛生間狀況堪憂;

景區、酒店內,同物不同價,就一瓶蒸餾水也可以賣出天價;

付費體驗項目,按摩SPA,價格不便宜但享受一般般;

黃金週出行,進去山頭,看的卻是人頭……

這些是不是都很熟識?對了,這就是國內遊很多不愉快的體驗。出行時間高度集中,出行目的地高度集中,人流太多,影響體驗……種種因素都在不斷削減國內遊的旅行體驗,導致“物不所值”的感受。

反觀出境遊,假設你去的是新西蘭,可能車行1-2個小時,你看到的都是滿目草地、羊群,看不到人山人海,藍天白雲相伴,感覺一直都在自己的風景裡。這樣美好的旅行體驗,即使花上更高的價格,也會覺得賞心悅目。

因此,國內遊比出境遊貴,那更多是因為體驗不好,導致的心理感受貴。


旅遊大咖雲吞媽媽


眼下,出國出境遊的人數越來越多,且出國出境購物也非常嚴重。那麼,為什麼國內景區那麼多,很多人國內還沒怎麼玩過,就要跑到國外去旅遊呢?難道真的中國人錢多得沒處花嗎?有人認為,不是因為中國人太有錢,而是國內遊太貴,且交通擁堵、吃住隨意漲價,導致部分居民把旅遊目的地從國內轉向了國外,是這樣嗎?

對這個問題,需要客觀理性地分析和判斷,而不是一句“是”還是“不是”就能回答的。客觀地講,國內景區的門票價格、吃住價格確實比較高。特別是一些熱點景區,更是高得有點出奇。如冬天的海南,不僅來回機票大幅上漲,酒店、飯店等也是價格暴漲,以至於讓去海南旅遊的人不堪重負。而到了春秋兩季的旅遊旺季,一些旅遊熱門地區,也是人滿為患,吃住行都是十分困難、價格昂貴。有的地方,甚至需要排好長時間才能吃到飯。

如此一來,對國人的旅遊也就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影響,部分居民也就會選擇到國外旅遊,繼而讓一部分旅遊業務轉移到了國外,旅遊收入也被國外的景點、景區收取,國內景區則少了一塊收入。

但是,從總體上講,選擇國內旅遊的人還是佔多數。國人選擇到國外旅遊,除了國內景區價格比較高、吃住比較貴的因素之外,最主要的還是國人的消費觀念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一部分居民已經不滿足於在國內旅遊,而想到國外看看。這其中,首先是年輕人的消費觀念發生變化,出國旅遊的人比較多。緊接著,一些年齡大的人,看到年輕人去國外旅遊了,也紛紛出國旅遊。因此,就出國旅遊的人的情況來看,年齡大的與年紀輕的出國旅遊的比重應當更高。相反,中年人由於工作等方面的因素,反而出國旅遊的比重要低一些。

當然了,出國旅遊也不排除這些年來,將孩子送出國外學習的越來越多。因此,借旅遊去看望孩子的父母增多,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出國旅遊人數的增加。而且,不僅僅是父母,有時候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會一起到國外旅遊和看孩子。

當然,近年來,許多國家為了吸引中國人前去旅遊,紛紛開闢了中國“專線”,加大對中國市場的宣傳,推出許多對中國遊客的優惠政策,包括免籤等手段,也是吸引中國遊客到這些國家旅遊的重要方面。如日本,很多地方在中秋、春節期間專門打出了宣傳中國文化的標語和標誌,設計出了專門針對中國旅客的旅遊產品、旅遊紀念品等。如此一來,當然會讓中國遊客更感興趣、更願意到國外去旅遊了。

但是,不管有多少原因,也不管有多少不同觀點,國人到國外旅遊的熱情增強、人數增加,最主要的還是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過去,由於沒有這方面的條件,很多人想到國外旅遊,也力不從心,或捨不得花錢,或花不起到國外旅遊的錢。現在,有這個條件了,當然想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了。所以,切不要把國人到國外旅遊人數增加,看作是簡單的國內旅遊消費過高、負擔過重。這是一個原因,但決不是主要原因。

東尼小木


作為做旅遊的我不認可,說的出國旅遊便宜是片面的,先做一下對比,出國機票一般都比國內大部分機票貴。

要說比價格,跟團遊泰國有幾百塊錢的也有七八千的,雲南有四五百的,也有三四千的。你要比價格的話,要拿同品質的團來比較,國內遊客的感覺是國外購物便宜,所以國外的地接靠購物來賭團,國內的購物店整天被曝光,基本所有購物店都一樣玉器,乳膠,絲綢,所以參加低價團的人不購物,導致有些導遊服務不好,各種醜聞曝光。

現在東南亞國家經濟不如國內好,所以感覺便宜,其實算下來差不多,都不會很便宜。

其實按照中國的人均經濟水平,好多人達不到出國遊的消費水平,或者達不到這個旅遊頻次出遊,但是各種特價團在透支旅遊市場。這就是國內旅遊現狀,價格高了量做不起來,價格低了只能靠購物和自費。

喜歡旅遊的可以加我關注,我每天會更新旅遊那些事。





愛旅遊分享


有人說中國人出國旅遊不是中國人有錢,而是國內遊太貴了,景區票價高、吃貴住貴,你認可嗎?

對這個問題,需要客觀理性地分析和判斷,而不是一句“是”還是“不是”就能回答的。

客觀地講,國內景區的門票價格、吃住價格確實比較高。特別是一些熱點景區,更是高得有點出奇。如冬天的海南,不僅來回機票大幅上漲,酒店、飯店等也是價格暴漲,以至於讓去海南旅遊的人不堪重負。而到了春秋兩季的旅遊旺季,一些旅遊熱門地區,也是人滿為患,吃住行都是十分困難、價格昂貴。有的地方,甚至需要排好長時間才能吃到飯。

如此一來,對國人的旅遊也就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影響,部分居民也就會選擇到國外旅遊,繼而讓一部分旅遊業務轉移到了國外,旅遊收入也被國外的景點、景區收取,國內景區則少了一塊收入。

但是,從總體上講,選擇國內旅遊的人還是佔多數。國人選擇到國外旅遊,除了國內景區價格比較高、吃住比較貴的因素之外,最主要的還是國人的消費觀念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一部分居民已經不滿足於在國內旅遊,而想到國外看看。這其中,首先是年輕人的消費觀念發生變化,出國旅遊的人比較多。緊接著,一些年齡大的人,看到年輕人去國外旅遊了,也紛紛出國旅遊。因此,就出國旅遊的人的情況來看,年齡大的與年紀輕的出國旅遊的比重應當更高。相反,中年人由於工作等方面的因素,反而出國旅遊的比重要低一些。

當然了,出國旅遊也不排除這些年來,將孩子送出國外學習的越來越多。因此,借旅遊去看望孩子的父母增多,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出國旅遊人數的增加。而且,不僅僅是父母,有時候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會一起到國外旅遊和看孩子。

當然,近年來,許多國家為了吸引中國人前去旅遊,紛紛開闢了中國“專線”,加大對中國市場的宣傳,推出許多對中國遊客的優惠政策,包括免籤等手段,也是吸引中國遊客到這些國家旅遊的重要方面。如日本,很多地方在中秋、春節期間專門打出了宣傳中國文化的標語和標誌,設計出了專門針對中國旅客的旅遊產品、旅遊紀念品等。如此一來,當然會讓中國遊客更感興趣、更願意到國外去旅遊了。

但是,不管有多少原因,也不管有多少不同觀點,國人到國外旅遊的熱情增強、人數增加,最主要的還是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過去,由於沒有這方面的條件,很多人想到國外旅遊,也力不從心,或捨不得花錢,或花不起到國外旅遊的錢。現在,有這個條件了,當然想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了。所以,切不要把國人到國外旅遊人數增加,看作是簡單的國內旅遊消費過高、負擔過重。這是一個原因,但決不是主要原因。


譚浩俊


國內遊景點收費太高太多太雜,令人望而卻步。一些旅遊價值很低的“景點”也敢收費,如果自己出行前不好好做功課,到了當地一不小心就被幾個富麗堂皇的路邊廣告給帶到這些“景點”了,錢浪費了時間也浪費了,出門遊玩的好心情也沒有了。去年去廈門幾大古寺例如南少林寺不收門票,還有泉州的開元寺也是不收門票,讓人耳目一新。



大叔一天一杯咖啡


這個觀點十分片面。我並不完全贊同

首先,每個國家都會分一二三線城市,都會有消費水平高低之分。國人出國旅遊選擇東南亞國家,那麼可能會覺得消費好低。你想想,畢竟在東南亞,有哪個國家的經濟發展,GDP收入,國家建設有比中國好的呢?你去一個比自己的國家相對來說比較“落後”的國家。當然會覺得消費水平好低。如果出國旅遊選擇歐美地區呢?你還覺得消費低嗎?別說飲食購物有多貴,據我所知,歐美地區的景區門票並不便宜!

其次旅遊過程中的消費完全是豐儉由人。就好比去餐廳吃飯。選擇高檔餐廳,消費會高。點的菜比較多,消費會高....不然為什麼國內也會有“窮遊”這一說?出去旅遊你可以選擇住星級酒店、連鎖快捷酒店、私人民宿公寓甚至是青年旅社。出去旅遊你可以選擇吃當地知名餐飲品牌,網紅店,街邊特色小吃....

總而言之,旅遊豐儉由人。錢多有錢多的玩法,錢少也有錢少的玩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