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阿盟正式反對美國提出的世紀協議呢?

幸福地帶2




美國的這份所謂的《世紀協議》力挺以色列,霸佔巴勒斯坦地區阿拉伯兄弟的家園,讓阿盟買單,面對這份叢林法則下產生的狗屁協議,現在又加入了特總統:“耶路撒冷是以色列不可分割的首都”,讓以色列可以對巴勒斯坦兄弟任意宰割了,本來就為了防禦以色列侵略擴張而成立的阿盟,何以不反對這份協議?




這份由特總統姑爺庫什納主導制定的《世紀協議》,之前的主要條款規定,以色列通過前期戰爭、和之後的非法定居點擴張佔領的巴勒斯土地(包括敘利亞的戈蘭高地)歸以色列所有,以色列新首都佔據的的東耶路撒冷,行政歸以色列管理,巴勒斯坦人向以色列上繳管理費,剩餘的巴勒斯坦人不能擁有軍隊,安全由以色列提供保護,事實上就等於讓巴勒斯坦國放棄武裝,實現被以色列殖民,國際社會每年提供300多億美元經費,支撐這份協議計劃的運行,這筆援助經費的80%由阿蒙承擔,歐洲承擔12%,美國負責8%的拖欠。




對這份當時並未正式出臺的協議草案,巴勒斯坦所有派別一致的強烈反對,阿盟並未公開表態,而以色列方面竟然也反對。上月27號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會見特總統,得到了特總統在那份協議之外的表態:“耶路撒冷是以色列不可分割的首都”!哈哈!那些反對自己家園被霸佔的巴勒斯坦人,現在成了耶路撒冷的“非法移民”,以色列可以在耶路撒冷,對他們為所欲為任意宰割了,直到把他們驅逐,耶路撒冷這座千年文化古城由以色列人獨享,這才是內塔尼亞胡想要的。





對特總統的這種許諾,內塔尼亞胡心滿意足,雙方沆瀣一氣的一份新的“慕尼黑協議”——《中東和平新計劃》正式新鮮出爐,對於美以官方正式發佈的這種單方面絕對滿足以色列野蠻擴張政策,對巴勒斯坦兄弟任意殖民,淪為難民被任意宰割的叢林法則和平計劃,阿盟這個作為保護阿拉伯民族的組織,到了正式出面表達極端反對立場的時候了,豈能還可以中立?有什麼理由不正式反對?





事實上,華府的這種立場,是在慫恿小霸王更肆無忌憚的對巴勒斯坦人施暴,引爆中東阿拉伯人向小霸王復仇,造中東新的大混戰,用自己支持小霸王的淫威,重新把那些膽小鬼們,特別是土豪們打進美國的羽翼之下,乖乖的任憑美國的擺佈,領一方面是要用這種混戰的局勢,給伊朗對美國展開的全面戰爭釜底抽薪,瓦解對美國中東戰略的威脅,替美國解圍。


鐵嶺鋒



阿拉伯國家聯盟在巴勒斯坦2月1日宣佈斷絕與美國、以色列的關係後,召開緊急會議,正式反對美國1月30日公佈的旨在解決巴以衝突的世經協議。這只是一個外交姿態而已,不會有實際的動作抵制美國的世紀協議,也不會出臺重大舉措支援巴勒斯坦。

這是為什麼?原因如下:

其一,中東是世界的動盪中心,在這個不確定的時代,中東的阿拉伯國家更需要更依賴美國的支持與保護,不敢也無為抵抗美國的巴以政策。


過去二年,美國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承認以色列對巴勒斯坦的約旦河西岸的領土的佔領,承認戈蘭高地是以色列領土等等,沙特、阿聯酋、埃及、科威特、巴林、卡塔爾、約旦、阿曼等等的阿拉伯國家都沒有站出來反對,而是默認了,反導是爭霸中東的伊朗、土耳其站出來怒抨美國、以色列。

其二,對於阿盟,尤其是阿盟的核心國家沙特、阿聯酋等半島阿拉伯國家,首要敵人不再是以色列了,而是伊朗!

為了對付伊朗,在老美大統領的女婿、猶太人庫什納的推動下,沙特與以色列大和解,雙方已是合作伙伴了,伊朗外交部長扎裡夫多次宣稱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沙特王儲本.薩勒曼、阿聯酋副總統兼迪拜總理穆罕默德、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是反伊朗的“4B小隊”。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世紀協議的操刀人庫什納是沙特王儲本.薩勒曼的好哥們,在卡舒吉事件中給陷入巨大危機的本.薩勒曼極大的支持,沙特更沒理由反對美國提出的世紀協議。

其三,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野心勃勃,試圖爭端中東,與卡塔爾結盟對付沙特、阿聯酋等半島阿拉伯國家,又聲援巴勒斯坦對抗以色列,對於以色列、沙特等阿拉伯半島國家,土耳其是首要威脅,須聯手對抗土耳其。

其四,巴勒斯坦內部的分裂與鬥爭持續不休,加上阿拉伯世界的不團結,導致巴以問題越來越邊緣化,已經沒有哪個阿拉伯願意為了巴勒斯坦去對抗美國、以色列。阿拉伯國家的真實態度是巴勒斯坦要麼接受美國的世紀協議,要麼自己去鬧騰,但別哭爹喊娘沒人幫他。


飛狼


美國提出的“世紀協議”,由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女婿、白宮高級顧問賈裡德·庫什納“主刀”。新方案將不包括“以1967年邊界建立兩個國家”的內容。


阿盟提出建立一個以1967年邊界為依據、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獨立的巴勒斯坦國是巴勒斯坦人民不可剝奪的合法權利。美國新方案如果無法維護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權益,中東實現持久全面和平是很難的。


其實美國的用意很明顯,讓巴以重回談判桌,還讓美國的阿拉伯盟國和以色列走得更近,而這些國家長期反對以色列吞併戈蘭高地。


美國想用“世紀協議”試圖以金錢作為槓桿,撬動巴勒斯坦方面放棄某些政治訴求,包括以經濟補償換取巴方放棄對一些土地的所有權和不能建立軍隊。阿盟當然反對美國提出的世紀協議了。


鐵男春秋


阿拉伯聯盟反對美國的新版中東和平計劃是毫無疑問的。

本質上這是一個面子問題。

因為阿盟一定會以巴勒斯坦的態度為自己的態度。畢竟中東和平進程首先是巴以和談。



如果巴勒斯坦對美國提出的和平進程沒有興趣甚至根本反對的話,作為非第一當事方的阿拉伯聯盟當然不能支持。

否則阿拉伯聯盟毫無疑問分裂,這是阿拉伯人不可能允許出現的情況。

不過阿拉伯聯盟雖然名義上表態反對美國的新版中東和談計劃,但並不能讓所有成員國對美國計劃同時表達反對的態度。



也就是說阿拉伯聯盟的態度其實不代表各個成員國。

舉個例子吧:

當美國在華盛頓宣佈這項計劃的時候,除了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現場之外,還有巴林、阿聯酋和阿曼的外交官在場。

這就是一個很明白的跡象:部分阿拉伯國家是在內心認為這個和平計劃可以作為討論和談判的依據的。

不然他們幹嘛非要出現在計劃公佈的儀式上?這就等於給美國站臺了麼!

而這些國家雖然都不大,但背後指向其實也是很明確的,那就是沙特甚至埃及。

沙特和埃及是阿拉伯聯盟兩個最重要的國家,他們內心如果傾向這個解決方案,說明不少阿拉伯國傢俬下可能都不太願意公開反對。

不過畢竟巴勒斯坦是阿拉伯兄弟,面子上也要過得去才行。

所以阿拉伯聯盟出面反對美國的計劃就說的過去了。



至於各個國家的具體政策,阿拉伯聯盟管不了那麼多。

特別是這個美國的新版中東和平計劃也只是一個草案,並非最終版本。最終還需要談判。

所以未來包括巴勒斯坦等阿拉伯人的建議,一旦更多體現在其中的話,很多阿拉伯國家支持也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木春山談天下


對於阿盟正式宣佈反對,美國提出的巴以世紀和平協議,其實一點都不意外!美國提出的巴以世紀和平協議,本質就是投資換主權,不但默認目前以色列控制巴以爭議土地,還無限期的壓制巴勒斯坦建國訴求,這是變本加厲的對巴勒斯坦的欺凌,而不是所謂的名義上的和平協議。



阿盟是阿拉伯國家聯合組織,成立的初衷就是協調阿拉伯國家的共同立場,不過經過多次中東戰爭後,阿盟已經淪為一個鬆散的組織,而且已經被美國的中東盟友實際掌控,這樣的一個組織,為了維護基本層面的上的阿拉伯國家利益,肯定會對美國的世紀協議提出拒絕,但肯定不可能動搖美國的目的,世界能指望它為巴勒斯坦人尊嚴和主權做什麼?



這也是為什麼美國只是與以色列方面洽談該協議的具體內容,對阿盟國家只是象徵性的通告或者知會。



阿盟的反對在美國製定該協議之時,肯定也是預料到了,美國同時也預料到阿盟只是表面上做文章而已,因此,對該協議幾乎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阻礙作用,時間對美國有利!



那麼美國為什麼此時制定這個協議呢?表面上對以色列極為有利,可以確保以色列的既得利益的牢固鞏固,也削弱了以前巴以協議對巴勒斯坦建國和主權訴求,結果就是加劇了以色列與周邊的阿拉伯國家的對立關係,以色列好不容易與埃及和約旦緩和的關係,或許會被憤怒的阿拉伯民情再次推向決裂,起到了將以色列架到火上烤的效果。



美國在中東的戰略佈局,雖然主要還是為了美國在中東的利益,但也對美國在中東的盟友國家帶來了好處,然而衝在第一線的只有美國,而這些享受好處的以色列和沙特等美國盟友,幾乎沒有做力所能及的貢獻,美國高層實際上是對這種情況極為不滿的,以色列秉承一個惹事但不挑事的宗旨,讓美國非常的不滿,美國需要這些國家充當一線挑事者,美國做背後的運籌帷幄的操盤者!


涇水書生


弱國無外交!生死強權定!“世紀協議”被阿盟憤怒還以“世紀抵制”!連美國盟友德法都看不下去!但美國明確表示“我很滿意”,以色列表示“協議完美”!至於阿盟,你們不滿意也得學會“滿意”!?

特朗普的世紀協議明顯將巴勒斯坦肢解:建都與偏僻小鎮、領土分貧瘠沙漠、空頭支票為誘耳,國土分小塊寄於以色列屋簷!這就是“世界協議”重點。。



協議以承認阿拉伯人的聖城耶路撒冷為以色列永久首都為中心,確定為以色列首都(為以色列與法國埋下領土爭議炸彈)。



巴勒斯坦可在東耶路撒冷郊區小鎮“阿布迪斯”(又名不願當首都的小鎮)建都。對於巴以爭端的導火索“約旦河西岸”的以色列已建定居點,協議明確規定為以色列實擁領土。只是限制4年內停建。那麼此階段的繼續擴建領土也是以色列的。

巴勒斯坦建國不得擁有軍事化武裝,以和平方式建國!這明擺讓巴勒斯坦繼續空殼,任以色列擺佈。跟無主權的現存現狀無異!



至於建國後的領土面積則畫了個大餅:以色列與埃及交界的西奈半島的內蓋夫無人荒漠。

這還不算,只要遵守協議,美以支援500億美金用以建國投資。美其名曰“投資換和平”。但這種金錢辱民族尊言的協議還處處磕絆!不聽話:錢不給,但協議仍必須照辦。


這種明顯偏坦以色列硬奪巴勒斯坦領土利益的強取豪奪、公然蔑視國際法的強權暴行,自然激起阿盟強烈不滿與抵制。

2.1日在埃及首都開羅召開的阿盟扺抗會議,雖名聲響,但心難齊,不過喊口號而已!

埃及與以色列和解,巴勒斯坦大哥約旦與以色列和解,沙特與以色列建交!支持的敘利亞身陷內戰自身難顧!伊朗又與美以掰碗身處險境,土耳其又敘利亞、利比亞倆線作戰。能支持的也就是送武器讓巴勒斯坦、黎巴嫩繼續抵抗!

世紀協議,不過是美國繼續在中東埋雷的利已主義惡招而已。只有中東戰火不停,才符合美國利益。至於盟友以色列,也是美國利用的“導火索”棋子而已。


閉花落雨


阿盟認這個“中東世紀和平協議”不過是美國代理以色列企圖用“金錢換和平”、出賣巴勒斯坦領土主權的大陰謀。

想用金錢收買人心讓巴勒斯坦人放棄抗爭並實現事實佔領巴土地是以色列一直以來的心思。以色列有錢,但以色列政府不敢開口用錢交換和平;而以色列的大哥美國呢,既有錢又有勢力,而且還自命不凡地自封中東“皇帝”。美國視中東為自己的核心利益所在,又需要以色列當馬前卒,由於雙方各有所需,所以就一拍即合地秘密炮製造什麼“中東世紀和平新協議”。正如阿盟所說,這份協議嚴重違背了巴勒斯坦的合法權益。

早在2019年4月阿盟就針對美國政府提出的“中東世紀和平協議”框架發表了嚴正聲明:建立一個以1967年邊界為基礎、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獨立的巴勒斯坦國是巴勒斯坦人民不可剝奪的合法權利。

美國和以色列秘密炮製的“中東和平新協議”的政治方案是:1、耶路撒冷仍將是以色列“不可分割”的首都。2、建議成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以耶路撒冷東部郊區為首都,巴勒斯坦領土將擴大一倍(指的是首都,偷換概念,混淆視聽,實際上東耶路撒冷才一百多平方公里)。3,美以還將為落實“世紀協議”成立一個聯合委員會。

這份協議看起來高大上,但實際上以色列不可能放棄到嘴的肥肉,不會放棄自己實際控制的領土,這不過是個“認欠不認騙”的伎倆。協議還指定美國為“判官”。野心暴露無遺還想騙人,真的是厚顏無恥之極。

(阿盟首腦會議會場)

巴勒斯坦從來就不承認被以色列國,在巴勒斯坦的建國方案中巴勒斯坦國土包括現在的整個以色列。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後不久就下令總統高級顧問賈裡德·庫什納等人制定中東和平新方案。經過兩年的醞釀,2019年6月22日,美國政府在白宮網站上發佈了自以為是的《中東世紀和平協議》的主要部分內容,該部分洋洋灑灑幾萬字,並冠以“和平促進繁榮”的小標題。它的具體內容是

:1.用10年時間為巴勒斯坦籌募超過500億美元投資,以增加巴勒斯坦100萬個就業崗位。2.將投資5900萬美元升級改造加沙地帶最大發電站;3.用5000萬美元在加沙地帶或約旦河西岸建造一所世界一流大學;4.投入9000萬美元改造巴勒斯坦的公路、客運站和出入境關口。5. 給予巴方最多15億美元優惠融資和5億美元貸款拉動旅遊項目。這筆“500億”資金將由一家跨國銀行管理而不是直接交給巴勒斯坦政府(意思是由美國打理)。從這筆資金管理權歸屬上就可以看出美國提出的《中東世紀和平協議》缺乏基本的誠意並折射出美國的霸權野心。所以阿盟嚴辭拒絕了美以這份充滿殖民色彩和土地野心的協議。這份協議還企圖以經濟殖民的手段征服並同化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是個被以色列搞得肢腳破碎的國家,面積6220平方公里,但實控面積僅2500平方公里。二千五百平方公里只相當於一個小縣的面積。如此狹小的空間卻生活著400多萬巴勒斯坦人。所以巴勒斯坦很窮,文育率很高、經濟上以手工業為主,失業人口比比皆是。巴勒斯坦全國僅有三架飛機。一架是國家領導人出訪使用,一架救災用,另一架是醫療衛生單位使用。實際上巴勒斯坦的大部分財政支出是依靠阿盟國家捐助的。美國和以色列就是看準巴國窮困才故意認金錢引誘巴勒斯坦,意欲讓巴勒斯坦被以色列徹底征服。但是,在阿盟的支持下,巴勒斯坦人拒絕了嗟來之食,而且決不放棄恢復家園的夢想。

稱謂上的阿拉伯人是一個語言交化習俗都相同的民族,他們都信仰伊斯蘭教,屬於遜尼派穆斯林。中東地區絕大部國家屬於阿拉伯國家。所以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阿盟。

阿盟及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設立在埃及開羅。阿盟成立於1944年,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地區性國際組織,它的成員包括21個阿拉伯國家國家:阿爾及利亞、阿聯酋、阿曼、埃及、巴勒斯坦、巴林、吉布提、科威特、黎巴嫩、利比亞、毛里塔尼亞、摩洛哥、沙特阿拉伯、蘇丹、索馬里、突尼斯、敘利亞、也門、伊拉克、約旦、科摩羅(2013年阿盟把敘利亞席位給了敘反對派武裝(遜尼派),而卡塔爾在2017年被阿盟踢出群)。

阿盟的根本主旨是為了維護阿拉伯國家的根本利益。除了政治功能,阿盟成員國之間還有共同防禦及經濟合作條約。從一定程度上說,阿拉伯聯盟是巴勒斯坦的堅強後盾。

阿盟自成立以來召開了30次首腦會議及12次特別首腦會議,其中4次首腦會議的議題為巴勒斯坦及以色列爭端。

三次中東戰爭,阿盟成員國均組成盟軍應戰以色列,但三次不幸都戰敗。

大家可能常看到“猶太復國主義”這樣一句話,但可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猶太人公前13世紀就開始流浪世界各地。公元638年耶路撒冷被阿拉伯帝國的一支佔領,最後一批猶太人離開了耶路撒冷地區(猶太人稱為故地)。18世紀末期,猶太人開始零落地在巴勒斯坦地區購買土地建立農場,19世紀末,處在英國殖民統治下的巴勒斯坦沒有能力抗拒大批猶太人定居,隨著人數的增加,20世紀初猶太人開始陰謀建立以色列國。1947年,在美國及蘇L等的支持下,國際上同意以色列建國,1948年5月14日正式成立以色列國。爾後以色列通過三次中東戰爭奪取了差不多整個巴勒斯坦地區的一土地。現在的以色列已經是面積2.7萬平方公里,人口約800萬的高度發達國家。

金錢代替不了尊嚴和主權,武力不能代替真理,阿拉伯人也不會屈服,而美以的一切陰謀也都終將流產。


神碼人生大國觀察




我們以為,阿盟的反對只是不得已的表態而已,但絕不會有任何實際意義:既不能有效阻撓美以聯手強推世紀協議的執行,也不會因為巴勒斯坦領土被以色列肆意侵佔,而再次發動一場反以的中東戰爭。

而美國和以色列也正是看準中東國家的不團結,才敢於公然蔑視巴勒斯坦人的根本利益,強力推廣對以色列而言百利而無一害的新協議。而巴勒斯坦徒有反擊之心,卻沒有任何有效的反擊實力,雖然伊朗和土耳其會提供軍事和經濟援助,但對於已經武裝到牙齒的以色列,和下定決心幫助以色列徹底解決發展和生存束縛問題的美國而言,這些外來支持的影響和作用都可以忽略不計。



更何況,雖然阿盟有一個反對協議的表態,但對成員國沒有約束力。早就對以色列抱有好感的沙特和阿聯酋等海灣國家,將會見機思動,在美國的淫威和誘惑下,會繼續與以色列“眉來眼去”,甚至最終不惜犧牲巴勒斯坦人的利益。這將成為壓垮巴勒斯坦的最後一棵稻草,不得不寄居在以色列屋簷下苟且偷生。


有人一定會問:俄羅斯對此會是什麼態度?我們只能回答:普京與內塔尼亞胡的友好關係,是基於俄羅斯與以色列間的傳統友誼,可以傳承下去。俄羅斯對以色列是有承諾的,而對巴勒斯坦只是同情和利用而已。

所以,我們不無遺憾地宣佈:巴勒斯坦國的消亡,已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地進入倒計時。


新文化街男孩



雖然阿盟在外交層面上反對美國提出的世紀協議,但如果美國想徹底推行這一協議的話,阿盟內部的成員國極有可能倒向美國。也就是說雖然在外交層面上,阿盟反對美國的世紀協議,但是落實到阿盟內部各成員國的利益訴求時,估計很多國家都會倒向美國。

首先從第五次中東戰爭結束後,阿拉伯世界的國家就已經沒有能力限制或者擊垮以色列了。而隨著西亞北非的持續動盪,讓各個國家的國力衰退非常的嚴重,現在中東地區的國家已經沒有能力再挑戰中東小霸王以色列了。而且近期以色列的戰機對伊拉克、敘利亞等地的親伊朗的勢力進行了空襲,足以看出以色列的軍事實力在中東地區可以排在前列了。而隨著以色列大規模裝備美國生產的f35五代戰機,以色列的軍事實力,尤其是空軍的軍事實力,在中東地區應該說是沒有對手。既然以色列的實力在中東已經沒有國家可以限制了,那就決定著阿拉伯世界的國家在針對以色列問題時表現的會比較的謹慎。雖然阿盟反對了美國推出的世紀協議,但是阿盟並沒有對以色列的種種行為進行譴責或者制止,這可能才是阿盟成員國的真實想法。


其次巴勒斯坦內部和阿盟內部都非常的不團結,甚至可以說很多派別和國家都已經出現了敵對狀態。例如巴勒斯坦境內的巴解組織和哈馬斯,由於雙方沒有達成合作意向,導致巴勒斯坦與以色列不可能達成長久的協議。而且沙特與阿聯酋、卡塔爾等國都在地區事務中存在一定的衝突,由於阿拉伯世界的國家沒有辦法達成統一的聲音,這就讓阿盟對外的表態缺乏向心力和執行力。也就是說,阿盟雖然對外能發出代表自己的聲音,但是在各國基於各自利益的考量之後,各國是否能徹底執行阿盟的決議,仍然存在很大的變數。例如沙特與卡塔爾鬧翻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卡塔爾與伊朗保持著良好的關係,最終讓卡塔爾與阿盟中的絕大數國家關係緊張,但是阿盟的決議是斷絕與伊朗的一切聯繫。


最後由於伊朗在中東地區的勢力急劇膨脹,讓以沙特為首的遜尼派國家感受到了威脅。而以色列與伊朗是死敵,遵循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的原則,以沙特為首的遜尼派國家是與以色列可以達成共識的。尤其在伊朗勢力做大的情況下,雙方的合作空間非常的大。另外作為中東地區秩序的制定者和仲裁者,美國其實也希望自己的盟友能夠進行親密的合作。在共同的敵人伊朗面前,美國、沙特、以色列等國是極有可能達成共識的,尤其在面對伊朗威脅的壓力下,雙方更容易達成牢固不破的盟友關係,哪怕是暫時的利益盟友,以沙特為首的阿拉伯國家也不可能做出有損於與以色列合作的動作。

因此,阿盟反對美國的世紀協議,也只是站在外交層面上的一種表態。如果從阿盟各國的實際利益出發,可能很多國家會選擇美國的方案。畢竟在中東複雜的局勢下,只要抱緊美國的大腿,才能保證自己國家的安全。


昨思今明未武


其實阿盟在這個時候提出反對由美國主導的,關於永久解決巴以矛盾的《世紀協議》,並不是真的想為巴勒斯坦兄弟出頭,如果是這樣,阿拉伯世界不會無視以色列對巴勒斯坦的長期打擊。



阿以之爭發韌於巴以領土問題,而耶路撒冷不僅是領土的組成部分,更是宗教歸屬的神聖之地。電影《我的1919》中,由陳道明扮演的北洋外交大臣顧維鈞在《巴黎和會》上,說過這樣的話:“中國不能沒有山東,就像西方不能沒有耶路撒冷!”。因為山東是中國孔儒文明的發祥地,如果山東落入異族之手,一個民族的精神依託將就此坍塌,沒有了思想的加持,民族可能將走向沒落。

因為耶路撒冷同時被猶太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天主教)認定為信仰源泉和精神指導的聖地。這裡有猶太教的聖殿與哭牆,伊斯蘭教的阿克薩清真寺和圓頂清真寺,對於基督教來說,這裡是耶穌死而復生的聖地,因此有基輔聖墓教堂和苦路。三大教的聖徒都熱愛聖地,為了維護本教的正統,幾千年來爭奪聖城的戰爭已不勝枚舉,無怪乎有人說:世界的麻煩在中東,中東的麻煩在耶路撒冷。

沒有宗教信仰的人或民族,很難想象有信仰的人對宗教的虔誠程度,以及宗教信仰對信眾深入骨髓的思想統治。巴勒斯坦於1948年,以聯合國劃定的巴以領土不公,由埃及牽頭集結起22個阿拉伯國家圍攻以色列。但直到1982年之間的5次戰爭中,阿拉伯國家幾乎沒有打贏過一場。其中的原因很多,首先以色列自身的實力加上美國的策應,阿拉伯國家以部族武裝為基礎的軍隊根本無法抵擋。阿拉伯國家本身也存在著宗教派別和資源利益的明爭暗鬥,內部根本無法形成真正的戰鬥力。為巴勒斯坦出頭,只不過是維護伊斯蘭宗教的神聖性。而且當時的阿拉伯世界明顯低估了這個“外來戶”的力量,本想以獅子搏兔的強勢圍攻將猶太人置於死地,從而打造一個完整而堅固的伊斯蘭堡壘。但沒承想幾十年下來,不但打不贏小小的以色列,還把自己打了個灰頭土臉。進入80年代,世界石油經濟達到了歷史上最好的水平,阿拉伯世界也突然開竅了,不想再捲入這場毫無意義的戰爭,對巴勒斯坦的幫助也漸漸沒有了興趣。專心致志挖石油,一心一意奔富裕。


當然了,誰和舒坦有仇?誰想為了一個精神層面的務虛追求,搭上國家的前途?而石油美元經濟的利好,讓沙特等遜尼派國家,無可選擇的與美國成為盟友。儘管不好意思和以色列直接發生關係,但明裡暗裡早就和猶太人“勾勾搭搭”。除了明面上的經濟合作,很多軍事,反恐等項目,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都有著深度的合作。但為了不落下“背叛”的罵名,還是用給錢的方式安撫巴勒斯坦,用“強烈譴責”以色列的方式糊弄世界,實際上就是維持某種平衡的自欺欺人。毫不誇張的說,阿拉伯世界從90年代開始,除了口頭表達一下“抗議”,實際上對美國和以色列的決定從來就沒有真正反對過。

因為這份《協議》牽涉到了耶路撒冷,如果聖城歸了以色列,那相當於在家門口被別人挖了祖墳。這個時候如果再不發出點聲音,不僅會讓整個伊斯蘭世界不滿,讓全世界看了笑話,更讓伊朗和土耳其抓住“數祖忘典”的實證。就算是做樣子,也得做的一本正經才行。

美國和沙特的深度合作,決定了海灣派系未來長期的繁榮與穩定。與以色列的“篝和”,也能澆築起對抗伊朗的戰略共同體,而實際上,阿拉伯國家也無法抵抗來自美國和以色列的任何壓力。因此,在美以和巴勒斯坦之間,他們知道孰輕孰重。

也許還有一個原因,此次協議的經濟部分提到了援助款項的攤派,阿拉伯國家承擔了70%的大頭。儘管阿盟多的就是錢,但其可以通過對不公的攤派,找到與美國在其他合作領域中討價還價的條件。畢竟沙特與美國動輒就會有千億級別的武器買賣。而近期沙特聯軍在也門的失利,正是需要美以出手相助的時候,怎麼可能“力挺”巴勒斯坦而得罪美國呢?只不過這份協議目前因為巴勒斯坦的拒籤,並沒有生效。未來還有4年馬拉松式的談判,至少在這4年內,阿盟會一直堅持這種有氣無力的“反對”,而一旦巴勒斯坦因堅持不住,態度軟化的時候,阿盟馬上會非常“遺憾”的表示贊同。


阿盟並不愚蠢,因為其知道,巴勒斯坦並不是真正抵抗這份協議的內容,只不過是對抗以色列的慣性動作,也為未來可能產生的討價還價奠定基礎。首先,巴勒斯坦早已沒有與以色列纏鬥下去的精力和資本,甚至都沒有一個比較靠譜的發展計劃。巴勒斯坦目前連自己的貨幣體系都沒有,使用的仍然是以色列貨幣和美元。巴勒斯坦一小半的收入來源於外部援助(美國,以色列和西方國家佔了大頭)。如果因強烈反對失去了這些福利,這份協議不管誰反對,巴勒斯坦人民就會反對他。老百姓就指這些福利活命呢!大量的巴勒斯坦年輕人都願意湧入“敵對國”以色列找一份工作,而不會像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人那樣“走火入魔”的反對以色列。甚至連巴勒斯坦的反恐行動都必須依靠以色列,至今都得依靠以色列和埃及的電力運行。拋開政治部分,這份《世紀協議》中的經濟援助如果兌現,無疑開啟了巴勒斯坦正常化的道路。

而協議的政治部分則是經濟部分的“控綁銷售”,耶路撒冷作為爭執的焦點,目前為聯合國託管城市,但由以色列實際佔領。因為老城之前由約旦代管,可由於約旦在管理期間有很多猶太教墓和古建築損毀嚴重,目前為雙方共管。如果按照歷史沿革來考察,最先佔領耶路撒冷城的是猶太先主大衛王,阿拉伯人真正進入耶路撒冷是在公元7世紀。如果要談“歸屬權”,以色列反而更有資格,況且,聯合國也從來沒有承認過耶路撒冷屬於阿拉伯人。

這份協議在耶路撒冷問題上,也並沒有將巴勒斯坦“趕盡殺絕”,未來的“新巴勒斯坦國”,將在東耶路撒冷部分地區建立首都,其宗教意義並沒有被破壞。儘管現有的猶太人定居點主權歸屬以色列,但耶城以東的大部分地區也還給了法塔赫。

目前真正反對這份協議的甚至都不是民族權利機構,而是伊朗,哈馬斯及土耳其。哈馬斯反對可以理解,因為如果《協議》生效,他們將被迫卸掉武裝,而沒有了鬥爭的生活,他們是“不適應”的。土耳其跳出來反對,其實也就是順手拿了一件“道德武器”,吆五喝六的展示一下“中東老大”發出的“正義呼聲”。話外音則是給美國添添堵,放棄對土耳其的制裁,共同參與的F35戰機項目,要麼給飛機,要麼還錢!

伊朗的目的不用說,如果巴以和好,伊朗將失去對以色列用力的機會。哈馬斯如果“放下屠刀”,等於將伊朗經營多年的“殺手團”徹底皈依。再說,反對美以本身也是伊朗“基本國策”,有條件反,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反。伊朗要是不反美了,反而顯得不正常。

儘管身為波斯人,但伊朗非常熱衷於為阿拉伯人出頭,作為突厥人,也以“逢巴必管”的積極態度,展示自己存在的意義。但土伊的反對刻意的成分較多,阿拉伯人的反對很可能是虛張聲勢的喊喊口號而已,如果真正為巴勒斯坦的未來著想,應該冷靜客觀的考察這份協議的可行性。當然,如果巴勒斯坦執意不籤,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就繼續現在尷尬的苦日子,但會失去一次和平與發展的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