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附近數萬個業主的手機號碼,住址等精準信息,如何利用並營銷推廣?

龍口東海深海魚丸


第一咱不能利用這個去做違法的事,要是想用這數萬個手機號最好做微商或者銷售,做微商可以通過手機號加她們微信,可以賣一些衣服,鞋子,日用品都可以,做銷售的話,售樓,售車,這些都是我們能用到的想做的可以研究一下。


經典老歌流行音樂


1、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情形

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500條,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要承擔刑事責任;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2、涉嫌【拒不履行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罪】的情形

《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條之一 拒不履行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罪

網絡服務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經監管部門責令採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一)致使違法信息大量傳播的;

(二)致使用戶信息洩露,造成嚴重後果的;

(三)致使刑事案件證據滅失,情節嚴重的;

(四)有其他嚴重情節的。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有前兩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3、【最高法關於洩露公民信息問題發佈的司法解釋】

最高院新發布的司法解釋規定:

拒不履行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致使用戶信息洩露,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條之一第一款第二項規定的“造成嚴重後果”:

(一)致使洩露行蹤軌跡信息、通信內容、徵信信息、財產信息500條以上的;

(二)致使洩露住宿信息、通信記錄、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響人身、財產安全的用戶信息5000條以上的;

(三)致使洩露第一項、第二項規定以外的用戶信息50000條以上的;

第二百八十六條之一【拒不履行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罪】網絡服務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經監管部門責令採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一) 致使違法信息大量傳播的;

(二) 致使用戶信息洩露,造成嚴重後果的;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非法利用信息網絡、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全文相關條例總共十八條。

公民相關信息被洩露,販賣等行為已涉及違法,對“造成嚴重後果”,也有了具體數據和情形的判定,也就是說,司法部門日後對此類案件會有更為嚴格的審查,一經查明,絕不姑息。

相關問題歡迎評論討論



胖乎律師


我先跟你普及一下《網絡安全法》吧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於2017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

《網絡安全法》的在個人信息洩露、網絡詐騙等問題方面有哪些具體規定呢?

背景:

網絡時代,我們似乎已經難以再“保持神秘”,隱蔽龐大的“地下黑市”在隨意販賣我們的各類信息,身份證號、手機號、住址、位置信息等,種類之多甚至可以拼湊成一個完整的自己。

信息洩露問題不僅讓我們的生活中充斥著源源不斷的垃圾短信、接二連三的騷擾電話,更是造成花季女孩因電信詐騙殞命、高知教授遇騙損失千萬,這些因信息洩露而發生的諸多觸目驚心的詐騙慘劇。

在信息氾濫的時代,我們不禁深感憂慮:

我的個人信息能得到保護嗎?來看看《網絡安全法》中是如何說的

針對購買他人個人信息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第44條規定:

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個人信息,違反此條規定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100萬元以下罰款。

針對出售他人個人信息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第44條規定:

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違反此條規定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100萬元以下罰款。

針對網絡運營者洩露、篡改、毀損其收集的個人信息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第42條規定:

網絡運營者不得洩露、篡改、毀損其收集的個人信息。違反此條規定的,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100萬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並可以責令暫停相關業務、停業整頓、關閉網站、吊銷相關業務許可證或者吊銷營業執照。


頭號黑客


從民生入手,吃穿用度,開個實體店,線上線下結合,加微信群,直播,價格便宜一些走量,送貨上門


秋雨夜芭蕉


有附近數萬個業主的手機號碼和住址等精準信息,可以通過短信營銷將其做商業轉化。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對業主信息進行分析、分類。分類的方法建議參考性別、年齡、是否有孩子、工作所屬行業、興趣愛好等維度。

2.對細分的客戶,制定相應的營銷方案。

3.短信推送營銷內容。

4.運營轉化。

5.會員運營。對已經轉化成功的客戶,進行二次營銷。

注意短信內容,前期不要太商業化,可以從關懷入手,慢慢過度到商業。





雲峰互聯網


我敢說你獲得的這附近數萬個業主的精準信息,絕對牽涉這些業主隱私,來源非法。[酷拽]


能源自由之路


在你推廣之前首先要搞清楚一下幾個問題:

1.上萬個業主的手機號碼,精準的住址信息從哪裡來的,我相信你不是從正規渠道得來的

2.先學習瞭解一下網絡安全法,公民的個人信息國家是有明文規定的,嚴禁私自洩露;

3.群發騷擾信息是違法的


黑咖啡不加糖


救人於水火乃當前要務,絕不發國難財!


梁恆強綠葉善澤國際


如果收集數據來源合法,我覺得你要針對你做的行業去做一次賽選,然後選出你覺得適合的客戶,再去推廣,前期不要太刻意,不然會造成反感,這樣好多人如果把你號碼標記了,那就不好做了。


紅荳相思


這個應該屬於侵犯個人隱私,你儘量別利用這種模式。第一,你會給不同的業主帶來很大的麻煩,如果說你營銷能帶來一種好的效果,促進業主和諧快樂,這個可以彌補你的一部分不足,但是實際上在這個社會里面,應該還是有部分業主挺反感這個事的。第二,你若對業主,產生不好的影響,嚴重的甚至可以起訴你違反法律,後果就有點嚴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