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渡難關 汽車中小企業需要哪些“解藥”?

共渡難關 汽車中小企業需要哪些“解藥”?| 中國汽車報

誰也不曾想到,2020年會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爆發開局。疫情陰霾籠罩下,每日新增的確診人數讓人揪心。全國經濟發展速度被迫減緩,汽車產業也不例外,疫情已經成為整個產業供應鏈企業面對的共同難題。相較於整車企業,身處汽車產業鏈上游的零部件供應商多是中小型企業,其資金實力薄弱、抗風險能力不強,正承受著更大的煎熬。

好在,政府相關部門已關注到各行業中小企業所處的困境,並積極推出相關支持措施。近日,從中央到地方出臺的多項措施引發熱議,也暫時給汽車產業的中小型企業吃了個“定心丸”。

五部委發文加強金融支持 “蘇惠十條”大獲好評

共渡难关 汽车中小企业需要哪些“解药”?| 中国汽车报

2月1日,人民銀行、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五部委聯合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指出,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遊等行業,以及有發展前景但受疫情影響暫遇困難的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企業到期還款困難的,可予以展期或續貸。通過適當下調貸款利率、增加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等方式,支持相關企業戰勝疫情災害影響等。

共渡难关 汽车中小企业需要哪些“解药”?| 中国汽车报

繼五部委推出 30 條金融舉措後,蘇州市於2月2日率先出臺了《蘇州市人民政府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十條政策意見》(以下簡稱“蘇惠十條”),支持對象為受到疫情影響,生產經營遇到困難的中小企業(符合工信部等四部門印發《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據記者瞭解,“蘇惠十條”主要通過加大金融支持、穩定職工隊伍和減輕企業負擔這三大措施,並且政策執行期暫定為三個月,以緩解中小企業短期甚至是中期面臨的經營壓力。

因被評以“響應速度快、真金白銀支持、高效務實全面、能落實(每一條政策都備註了責任部門)”,“蘇惠十條”迅速刷爆網絡,收穫讚譽無數。

共渡难关 汽车中小企业需要哪些“解药”?| 中国汽车报
共渡难关 汽车中小企业需要哪些“解药”?| 中国汽车报

“超給力,中小微企業關心關注的,都在裡面了!”、“蘇州的動作真快!”、“口號喊得好,不如實際做得好!”……《中國汽車報》記者的微信朋友圈裡,包括汽車產業企業在內的不少外省市企業人士也紛紛轉發點贊“蘇州速度”及蘇州政府

為中小企業降成本 多地相繼出臺配套政策

蘇州在迎戰疫情、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方面的硬核表現,引得不少網友呼喚其他省市

地區政府前來“抄作業”。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也特意點贊蘇州做法,表示“蘇惠十條”是地方政府在疫情期間精準施策、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的很好的例子。

事實上,在“蘇惠十條”公佈之後,據《中國汽車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上海、北京、山東、寧波、鹽城、青島、臨沂、福州、莆田等多地等多地都已相繼出臺配套政策落實五部委要求。

其中,北京市於2 月3日發佈了《關於進一步支持打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若干措施》,提出將1月、2月應繳社會保險費徵收期延長至3月底;對於旅遊、住宿、餐飲等受影響較大的行業企業,經相關行業主管部門確認,可將疫情影響期間應繳社會保險費徵收期延長至7月底。另外,符合條件的企業,可按規定給予失業保險費返還。

同時,上海市人社局也公佈了一系列企業減負措施,包括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推遲調整社保繳費基數、可延長社會保險繳費期等。

“疫情之下,資金壓力是眾多中小企業最大的痛點。‘蘇惠十條’的出臺為當地的中小型汽車製造業注入活水,不僅給企業帶來了希望,也有利於企業在疫情後的快速恢復。”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蘇惠十條”模式完全有可能在全國範圍內得到推廣。其中,貸款利率在原有水平上的下浮、緩交社保和減免房租稅費等舉措,可有效減低中小型汽車製造企業的生存成本,維持企業在疫情中的生存狀態。

也有不少業內人士和專家呼籲,在疫情未完全解除的情況下,中小型汽車製造企業的生存問題不容忽視,各地方政府不可採取一刀切的解決方式。對於部分抗風險能力弱的中小型企業,政府可出臺和落實力度更大的“通關”援助政策。而企業也應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前提下,為恢復生產提前做好準備。

中小型零部件企業更需關注

湖北泰特機電有限公司一位

高層管理人員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總體來看,解決部分中小型零部企業車的資金流動問題很有必要。但由於所處地區不同,各地方政府的應對政策也應該具有針對性。例如,江蘇地區的大部分零部件企業需要租廠房,所以減租等政策對蘇州的中小型企業很受用,但武漢地區,尤其是十堰的汽車製造商多為本地企業,存在租金壓力的企業很少。 “疫情大概會對第一季度或者是上半年的生產計劃產生影響,但終端市場和下游需求量的不明朗更讓我們擔憂。” 他說。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王青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在汽車產業鏈中,從抗風險的角度,相比較而言,零部件企業比整車企業要脆弱得多,特別是一些中小型傳統零部件企業可能受影響會比較大。

王青認為,目前,

國家已經出臺了一系列關於釋放汽車消費潛力的政策,但很多地方至今還缺乏落實措施,如限行限購、促進二手車消費等方面,還是有很多的待釋放空間。促進疫情後的車市消費,還應關注這些問題。

崔東樹進一步表示,汽車製造業的中小企業想要渡過眼下的難關,除了需要政策的支持,還需要國內的整個市場儘快恢復秩序、正常復工運行。同時,他指出,相比多數的零部件企業,整車企業各方面的能力更強。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為避免汽車產業鏈的中斷,建議部分整車企業可為上游相對脆弱的零部件企業提供一些引導和支持,以共同攻克難關。

共渡难关 汽车中小企业需要哪些“解药”?| 中国汽车报
共渡难关 汽车中小企业需要哪些“解药”?| 中国汽车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