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中珍藏著青春歲月,比同學集會的虛假寒喧更有意義,認同嗎?

農在天涯


相見不如懷念,或許說的就是這個吧!有的同學聚會,參加了一次就不願意去第二次,因為味道不對。青春歲月是單純簡單的,大家在一起相處,就是因為同窗之誼,沒有摻雜功利色彩的同學之情才令人懷念,值得珍藏。同學聚會不是沒有真感情,但是與之相比,虛假的寒暄更佔上風,寒暄的背後,有時候是有意無意的攀比和利用,或許這也是人生成長的必然,沒有人能夠改變和躲過去,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如果想讓這段歲月一如既往的美好,還不如把它珍藏在心中,相聚不如懷念,懷念能夠給人美好的回憶,這才是同學這個詞應該給我們的感受。


悅來閱喜歡


記得初中時候,我的班主任夏吉文老師經常帶領同學們參加各種校內外勞動。比如養豬,積累土雜肥,植樹,幫助生產隊挖豐產溝,拔草滅荒,摘松果,復收地瓜、花生等等。為了好好表現自己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大家都乾的熱火朝天,汗流浹背,非常開心。

每一次活動結束,老師都會在班上做全面總結,表揚成績突出的同學,批評拈輕怕重表現不積極甚至裝病請假逃脫勞動的同學。

記得那一年初冬夏老師帶領我們全班同學幫助山青水秀的北劉章村挖豐產溝,休息時老師讓我們拿出本子和筆,即興作詩,寫完然後站起來讀給大家聽。只見大家抓耳撓腮眉頭緊蹙,一幅奇妙構思的青春畫卷展現在自然界中。大約三十分鐘過後開始亮相。有的不能算詩,不押韻,沒有意境,讓人聽後滿口噴飯,有的還可以,讓人眼前一亮,有的不知所以然,如同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反正大家都笑得前仰後合,滿眼噙淚。突然聽到老師點我的名字,我用力憋住笑容,收住開懷的心情,用普通話抑揚頓挫讀起來,“我所作詩的題目是:戰天鬥地迎豐收

扛起鐵掀钁頭,

勞動光榮不懼北風冷颼颼!

誰英雄誰好漢,

恰同學少年磨練意志比勁頭。

備戰備荒為國為民解憂愁,

戰天鬥地吼聲震天迎豐收。

敵人膽敢來侵犯,

軍民一心兵精糧足痛打落水狗!”

老師說:“這詩做的不錯,不僅押韻,而且有氣勢,鼓舞士氣。”

太陽快要落山了,老師還表揚了許多同學,出大力流大汗,豐產溝挖的多的同學,把自己的乾糧分給他人吃的同學,把水送給他人喝的同學,把衣服送人穿的同學都受到了表揚。

總之,每一次活動,夏老師都會最大量地發現每一個同學的閃光點,進行大力表揚。

至於如今的同學聚會,我很少參加。百年之後都要成為故人,現在懶得攀比。但是有一次同學聚會我參加了,印象深刻。這次同學聚會是初中同學中誕生的老闆王雨露牽頭,他先是組織到場的同學排著隊敲鑼打鼓慰問敬老院的老人,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為老人送了衣帽鞋襪及各種吃的副食品,王雨露自掏腰包為敬老院捐款十萬元現金,會唱歌的同學為老人唱了【瀏陽河】,【我愛你 塞北的雪】等歌曲,最後王雨露請大家吃了薺菜餃子,敘敘舊,表示後會有期。我覺得這樣的同學聚會才有意義。

我心中永遠珍藏著熱氣騰騰的青春歲月,尤其是夏老師當我們班主任的初中時光。時光像白駒過隙一樣一去不復返,但逝去的青春歲月永遠難以忘懷。


塞昭君


不知不覺離開校園已近三十載。去年國慶我們幾個高中時的老鐵歡聚一堂,讓人倍感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人啊,就是一個感情動物,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容易懷舊。

我們剛落座,或許是因為時間太久沒見面兒,都略顯拘謹,大家言詞閃爍,互相謙讓。過了不一會兒功夫,現場氣氛就變地令人難以預料。機關幹部的威嚴,學校領導的為人師表,小老百姓的自卑……都跑得無影無蹤。時光彷彿倏地倒流,那群翩翩少年又豁然出現在你的眼前。同學們彷彿都脫掉了一層厚厚的鎧甲,大家彼此敞開心扉,無所顧忌,隨心所欲,暢所欲言。不談天說地也不談古論今。

我們聊早晨懶床不跑早操,被班主任帶到辦公室,用火鉤子敲屁股。校長在一旁叮囑老師,打的時候鉤要朝外。我們幾個緊咬嘴唇卻忍不住笑出聲來。到了晚上擠在人均不到一米的鋪板上我們還能睡地酣暢淋漓。我們說上課時偷偷學唱校園民謠經常被老師罰站,那顆驛動的心也被漸漸平息了。課間,因為當時學校的伙食太差,飢腸轆轆的我們有時跑回宿舍,饕餮哪個老鐵回家帶來的饅頭鹹菜。有時也溜到校園外拔坡裡的蘿蔔地瓜花生……有時還肩並肩站在鐵路旁一臉興奮地望著膠濟線上的火車呼嘯而過,憧憬著自己乘著它馳騁在通往大學的路上。偶爾我們還突發奇想,忍痛割愛把一枚硬幣放在鐵軌上,等待著列車輾壓之後,看它變得薄如蟬翼鋒厲無比。我們唇槍舌戰,爭論著當年就未達成共識的永恆的話題——究竟誰才是班裡當之無愧的班花。那時常常因為這個話題而爭得面紅耳赤。其中一個老鐵為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班花,經常讓我們出謀劃策。直至今日還敢大膽承認有幾封未發出的情書,還在珍藏著。也許這是他一生最最幸福的回憶。

我們談著笑著,稱呼著對方的外號。一會兒激情澎湃,一會兒娓娓道來。也許旁人能聽得一頭霧水,唯有我們心有靈犀。回憶真好,我們又年輕了不少。





言廣


很認同,自己的青春歲月,在自己的心中,是多麼美好,多麼燦爛,也許別人對你是無所謂。青春歲月,是每個人最美麗的時光,無論你是平凡還是出名,都是一樣,平凡的只是自己欣賞,出名的是大家欣賞。同學集會,先不說寒喧是不是虛假,因同學之間的差距明擺在那裡,多少有點失落,儘管混得好的同學也是真誠。有一次,去姐夫家,姐夫的弟弟是我高中同學,那天正好有同學請他去聚會,而聚會的也是我的高中同學,非拉著我去,姐夫的弟弟當時在鄉政府工作,聚會家中的同學在鄉企業工作,另一個是考上了軍校,因為在同學家中,氣氛也很好,回來後曾寫了首小詩,可當時我在家務農,在校時,我的成績比他們略好一點,所以,在心裡我多少有點不自在。


用戶歲月靜好5588


我非常的認同,我個人認為問學聚會沒啥意思。因為好多年不見特別是平時互不來往的同學,見了面也沒有什麼話說。特別是有的很勢力的人看見比他(她)混的好的點頭哈腰,笑臉相迎,見了比他(她)差的愛搭不理,眼皮不抬。有的酒過三巡,滿嘴吹牛,不可一世。知心的同學另當別論,剛才我就和一位同學聊了很久,當然,同學也不能說與誰都不聚會,不來往,偶爾與要好的同學小聚一下也是可以的。


路塵博文


當然,對變了味的同學聚會,我是反感的,不會浪費時間參加。


時萬光


同學聚會最多不能超過兩次,兩次以後聚會的味道就會變了。社會是個大染缸,當年從學校裡走出來的清純的青少年經過多年的風雨歷煉,早已面目全非。離開學校後各自東西,但當年的學生時代畢競是一段美好的回憶,所以多年後大家都想相聚回憶一下當年的情誼和趣事,第一次聚會大家都很激動興奮,但這種氛圍最多兩次就足夠了,再舉辦聚會就開始各自表演了。有自以為是的,有趨炎附勢的,有混得一般的人喑自神傷的,總體情況就變得複雜微妙起來,這種同學聚會就變得一點意義都沒有了。我認為還是不再舉辦為好。


午後陽光146371148


我認同這個觀點。

我本人主靜,尷尬的寒暄還真不如在心中珍藏值得珍惜的友誼。

試想一下,一個班上有那麼多同學,真正能和你交心的朋友有幾個?

真實情況通常是是沒有幾個。

所以把時間浪費在無謂的寒暄上,還不如把真心交給真正的朋友。

該聚時就聚,該散時則散。

朋友不會因為時間和空間而隔斷。



嫣然讀書結伴成長


首先呢,人是群體動物,需要交流和接觸,關係才能進一步的親密。因此,參加同學會多交流,並沒有壞處,關鍵是你的心態。你要保持一種寬容的心態,正確面對人們的,或者說同學們的各種你所認為的缺點。而且每個人對事物的看法,都在隨著年齡、環境、外部條件的變化而變化。今天這次同學會你可能認為,彼此之間在虛假寒暄,但也許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同學給予了你真誠的幫助,你再回憶起來,就不再認為那是虛假的,下一次的同學會,你會以更加的熱誠去參加。當然現在大家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社會歷練,難免有一些人趨炎附勢,巴結混得好的人,但這就是人性,你要以一種包容的心態去理解。另外,同學會跟活動的組織者有很大關係,如果組織者能把大家團結為一個集體,那麼你終將會在這個集體中獲益,當然你也要為這個集體做貢獻,這樣,在日後的工作生活中,你也會得到幫助和支持,至少是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再往後你可能也認為這是一種美好回憶。另外,我們要自動過濾掉不好的記憶,只留下美好的記憶,這樣我們的生活也會更加樂觀和美好。人性是灰色的,沒有絕對的善與惡,我們要客觀公正地看待這一點,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只要有精力和財力,是可以儘量參加同學會的。


玉泉山主人


青春是一種回憶,同學間,非常要好的關係,數年不見,再次相逢那份親熱,帶來的開心無法形容。

所以,我覺得不必總相見,但相見必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