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不出的天通苑,擠不動的5號線


要知道世界盃上曾讓梅西慌得一比的冰島,也才有34萬人。

逃不出的天通苑,擠不動的5號線


我實習的時候主編曾說:北漂兩道坎兒,回龍觀和天通苑。


這兩個地方既用較低的房租溫柔地給了北漂們第一個家,又用每天早上地鐵口堆滿的人群,走馬燈般更換的鄰居,隔三差五來敲門的物業,以及無時無刻不在小區門口的各種中介給住客們帶來了無盡的焦慮

逃不出的天通苑,擠不動的5號線

逃不出的天通苑,擠不動的5號線

▲北京熱點租房區域TOP10


王雲超《日落天通苑》中的故事都是很現實且心酸的,甚至還帶有小人物悲劇的成分。


書中的天通苑,是一堆

“劣質混凝土堆砌起來的房子”,沒有一絲人情味:


它到處是房子,只有房子,恨不得所有角落都蓋成房子,浩瀚樓宇遮擋了日月,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天通苑中活躍的人群也是雜亂而狡詐的,主人公的鄰居五花八門:


朝九晚五的上市公司白領、混跡於夜生活的叛逆少女、艱難存活的小公司銷售、聲色場所工作的悲苦陪唱女、離異落魄的更年期母親、渴望被愛的職業小三。


從開發商到中介公司老闆,從洗頭房到小商小販,到處飄蕩著高分貝的關外口音,大家靠著膽識和幹練在這裡一點點起步,一點點被這裡收養。

逃不出的天通苑,擠不動的5號線

▲天通苑地鐵站路口附近的店鋪


然而又能怎麼樣呢,每年每月每天依然還會有無數人拉著行李箱,查著手機地圖走進這個地方,成為這70萬天通苑人中的新鮮血液。


夏天來了,夏天又來了。天通苑的夏天,就是千米長的大排檔,燒烤,海鮮,竄著白沫的高腳扎啤,將七十萬人拉上了天。


於是天通苑依舊雷打不動,繼續著它的狂歡與夜夜笙歌。

逃不出的天通苑,擠不動的5號線

▲經過治理後,現在天通苑的露天燒烤越來越少了


我在2015年底來到北京,當時公司在惠新西街,僅隔著5站地鐵的天通苑自然就成了我的租房位置首選。


天通苑的天橋上和小區門口都貼著寫有“xxxx元房東直租”的紙片。按照上面的電話打過去,很快就會有騎著電車的中年男子或者兩個開著電三輪,口音濃重的阿姨來帶你看房。


逃不出的天通苑,擠不動的5號線

▲天通苑地鐵站門口天橋


電三輪的後面一般會搭著一條簡易的木板讓你稍坐,當時兩位洋溢慈祥笑容的阿姨一路噓寒問暖輕而易舉地瓦解了我的戒心。幾番周折後房子定下來,並且交了600元的“辛苦費”與2000元的押金。


然而籤合同的時候我突然好奇地在網上搜索了房東的信息,沒想到“二房東”、“砍傷租戶”、“被告人”、“黑社會嫌疑”等等關鍵詞撲面而來,名字、身份證、電話與我合同中的這位“房東”竟然分毫不差。於是當時的我甚至沒敢怎麼掙扎就放棄了押金,落荒而逃。


這件事情至今都令人心有餘悸。


逃不出的天通苑,擠不動的5號線


之後我就咬牙選擇了更為昂貴的正規公寓。


公寓的居住環境還是要好不少的,鄰居也相對穩定。一間房子裡的幾處住戶雖沒什麼交集,但也能夠在尊重的基礎上互不打擾。


然而我後來還是搬離了這裡。


逃不出的天通苑,擠不動的5號線

▲當初搬家時留下的照片


除了每天早上擁擠的地鐵令人窒息外,

2017年底群租公寓的一場大火之後,每天都開始有天通苑隔斷被突擊式拆毀的消息傳來。


逃不出的天通苑,擠不動的5號線

逃不出的天通苑,擠不動的5號線

▲到處張貼的限時搬離通知


我所住的公寓並不違規,但也還是接二連三地被斷水斷電,責令整改。雖然最後雷聲大雨點小,但每天都草木皆兵的我最終還是失去了耐心。


但更多的人沒辦法像我一樣“灑脫”。


攜家帶口的他們有更多的顧忌,更大的居住面積需求也使他們難以接受天通苑之外地區的租金。

逃不出的天通苑,擠不動的5號線


所以他們只能繼續留在這裡,逃離天通苑顯得有些遙遙無期。


北漂的另外一道坎兒回龍觀也好不到哪兒去。


十三號線地鐵,沿途的望京西、西二旗、五道口、知春路各站都是北京大大小小互聯網公司的聚集地。


每天早晚高峰大量的碼農與互聯網民工往來穿梭於此,房屋租價較為低廉的西二旗與回龍觀便成為了他們的後花園。

逃不出的天通苑,擠不動的5號線

感覺身體被掏空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 - 感覺身體被掏空

逃不出的天通苑,擠不動的5號線


西二旗和回龍觀的地鐵可不是開玩笑的。不知情的你見到早高峰的地鐵入口隊伍時,可能會開始懷疑人生。


逃不出的天通苑,擠不動的5號線


一位男網友在論壇上發表的《混跡13號地鐵的攻略》裡這麼寫道:坐地鐵一定要提前二十分鐘出門,因為車可能到了,你卻上不去……去過龍澤站沒?試試早上7點去擠一擠,最好是空腹去……


不過即便如此,回龍觀的房子也還是供不應求。


上個月底,在一家廣告公司做公關經理的依依去回龍觀看房。


她在我愛我家APP上看好了回龍觀地鐵站附近的幾套房子,然而到了門店裡中介卻直接說:“這些基本都沒有,有的已經租出去了,有的根本就不是真的,就是為了吸引人過來看房子。”


然後再給到她的房子,租金基本上比之前看的那些價格翻了一番,不到三十平環境好一些的臥室價格都飆到了4000左右。93年出生的依依月薪2w+,收入在同齡人裡算高的了,但她還是猶豫了一會兒才下決心選了幾間。


逃不出的天通苑,擠不動的5號線

▲北京租房人群房租佔收入比情況(90度房產)


結果沒想到房子都還沒看到,就已經被別人搶先租下了。


北京就是這麼一個地方,不管房租漲到什麼水平,永遠不會缺少租房的人。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永遠沒資格跟中介討價還價,“這套房子上午也還有兩個人看過了,你不租的話我就給他們租好了。”


《日落天通苑》的最後,主人公離開天通苑的時候想起了自己曾對朋友說過的那句“親愛的,能走,就不要回來了”。


這句話可能只有在北京漂過的人才能理解其中的心酸吧。

不過心酸歸心酸,大家心裡依舊會不甘心,路還是得咬牙走下去。我後來也問了最後搬到五環外的依依:會因此馬上離開北京這座城市嗎?


“不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