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缺的就是精神,你認為呢?

漫遊140983858


不拋棄不放棄!當年這句話風行網絡數年,至今還清醒的記得。還有《亮劍》李雲龍那句狹路相逢勇者勝的亮劍精神!

我關注足球應該是初中時期,零二年日韓世界盃的時候,中國第一次打進世界盃,從那個時候開始喜歡上了足球。AC米蘭,國米,曼聯,皇馬,巴薩,拉科魯尼亞,拜仁,沙爾克04,多特蒙德,巴黎聖日耳曼。一個個耳熟能詳的球隊都關注追隨!

後來開始關注國內中超的魯能泰山(我是山東人),最近幾年的廣州恆大(成績好為國爭光了),都比較喜歡,可惜國內主要還是倚仗外援攻城掠地。

感覺自己也算是個偽球迷了!曾經徹夜不眠看球賽,也曾為此跟老婆吵架,更因為喜愛的球隊失利流淚,怒罵。但是還是希望場上隊員千萬不要放棄,一定要頂住,可是往往就不隨人願,國內球員和球隊無論是在國家隊賽場還是俱樂部賽場,就是沒點血性!陰溝裡翻船,製造大冷門對於他們來說就是家常便飯!

唉!恨得牙癢癢!

除此之外,他們連最起碼的職業道德都欠奉,看看一個個場上遛彎的球員們吧!簡直是侮辱對手和球迷的智商!侮辱了足球!


小承子爸爸


中國足球問題很多,就精神面貌而言僅僅是其問題的一個表面特徵。一個人每天衣食無憂甚至香車美人卻無精打采的,大家稱之為沒精神,可他為何如此呢?長征路上各種達人體極限的艱難險阻,可這個偉大的團隊怎麼就扛過來了呢?這裡提到的兩種精神:前者是個人的,而後者是群體或團隊的,無論哪種精神都是來自於內在的追求層次和為此而管理調動出的凝聚力和激發狀態,這是形成行動力和戰鬥力的主觀意志狀態基礎,其表現都體現在“聚或散”這一對狀態矛盾體上。就球員個人而言,沒啥像樣事業成就而物質回報就與世界先進水平接軌,還立毛雄起拼搏個啥?就足球界來說,這種向上精神的缺失,別光只會說一句“賊王”的“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就推得一乾二淨,足球是個大工程,核心團隊要真有個對黨和人民負責任的追求,就該走向未來金字塔的基層,去幹他們說爛了的“夯實”、“打樁鋪路”去,而不是將舉國家和社會之力的寶貴資源拿去開整“任內面子工程”的國家隊等的特權“小灶”!!!老蔣都在大發國難財,讓小的們捯飭捯飭就去當炮灰?


給穿山甲先生添點堵


中國男足不是缺錢!而是球員的錢太容易賺了。中國男足是全世界足壇收入與水平最不相符的國家。不管水平怎麼樣,能在中超、中甲踢上球的都差不多成了土豪。這樣的氛圍能真正提高水平嗎?男足的收入應該以歐洲五大聯賽國的足球水平為標準來決定。達到英超水平的收英超聯賽最低年薪,西超、意超、德甲、法甲等一樣收相對應的最低年薪。只有英冠、西甲或英甲、西乙等水平的也收相對應的最低年薪。這樣才能提高運動的積極性和進取精神。而且這樣也更加合理。不像現在只有英甲、西丙水平卻拿著英超的薪酬。這樣的球員會盡力踢球嗎?平定水平以球員去年聯賽和各種比賽表現為準,由各聯賽教練員和足球記者加球迷投票決定70%,剩餘30%由當季比賽表現決定。對有突出表現的球員進行必要的獎勵,對出工不出力者進行處罰。做到有獎有罰,獎罰分明!


蟻民的渺小


缺少文化,缺少骨子裡對足球的熱愛,也缺少對這個項目的尊重。

我從小就接觸乒乓球,即使技術不好,也總是排隊1分鐘就為上場10秒鐘,然後乖乖的一邊排隊一邊觀察學習他人打法。

下課前看錶拿好球拍和球就準備衝到臺前,就這樣可能還是有人搶先。

第一次攢錢就是為了買球拍。

沒人一起打時,就一個人練,回家路上也玩,在家看書累了,隨手對牆打兩下解悶。讀書時有男孩的家家不缺球拍。

我想全國情況應該差不多。這就是國情這就是文化這就是全民熱愛。反過來,阿根廷西班牙這些足球強國,玩足球也和我們要乒乓球一樣日常。

再說足球,從小看足球動漫對足球充滿幻想。但是因為殺傷力大,擔心危險,家長不給買著不讓玩,而且學校即使有場地老師也不教足球,到初中才有大球能教知識,只教知識不教技術。即使到了大學選修課足球籃球,撲街的老師也就教點要考核的東西,然後一邊玩去。這就是沒有文化土壤,沒有對運動的尊重。

總之沒有一個好的土壤培養你對足球的熱愛,老師家長沒有起碼的尊重帶來後天支持澆灌。環境影響人,我們從一開始就輸了輸了😭。

特別是足球不是靠一兩個天才就能贏得比賽的。在中國足球天才要麼被扼殺,要麼只有去外國發展,別無他選。


行政總廚5


我認為中國足球現在缺乏的不是精神,不是金錢,是道德。

也就是說,中國足球缺德。

學術上叫做道德缺乏症,道德缺乏症是指在受到當今社會風氣以及大環境缺陷的影響,使某些人表現出沒有道德的行為。該種症狀只有通過體制系統教育以及淨化社會風氣慢慢轉變。

具體表現就是:無羞恥心,無道義感,無公德意識,愛心冷漠,自私為榮。

你要問當下中國足球缺什麼?我看最缺就是道德底線。

這很可怕:一個人,沒了道德底線,就什麼都敢做。一個社會,沒了道德底線,就什麼都會發生。

中國足球這個大環境這些年來,完全沒有了道德底線,這也是中國足球從業人員,無論是教練,球員,裁判,官員,收黑錢,踢假球,吹黑哨,做假賽,做出一件件違法亂紀的事情,還能堂而皇之代表國家足球隊,出現在大庭廣眾之下,接受榮譽,接受膜拜。

無恥之尤!!!!

要抓中國足球,先抓道德!!!

必須的!!!




東城老鄧


這麼多年中國足球沒有取得大的發展,一直在原地打轉,近四年來,中國足球沒有拿出一份讓人信服、令人振奮的答卷。我認為是多方面的原因,不僅僅是精神原因。

1、把搞足球當做任務,那就失去了踢足球的快樂和動力。2015年《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審議通過,綱要提出了中國足球近期、中期、遠期三大目標。可是時間轉眼而過,“國家男足躋身亞洲前列”這一目標看似漸行漸遠,“全社會形成健康的足球文化”這一目標也是讓人看不到希望。中國足球急功近利的做法,總是帶不來好的結果。足協官員認為只要請來好的教練就能一勞永逸,把中國足球提高上去,國足為什麼不能在重要比賽完全發揮水平,就是因為缺乏世界名帥的指揮。施拉普納、霍頓、米盧、阿里漢、福拉多、杜伊、卡馬喬、佩蘭、裡皮,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名字,一個個名帥,都以失敗告終,中國足球水平依舊沒有提高。

2、當然中國足球也缺乏精神層面。中國足球確實與亞洲先進足球存在差距,所以我們就要用精神層面的東西去彌補,拿出拼搏、奮發、向上的精氣神去拼得勝利,而恰恰相反有些比賽本來技戰術就存在差距,但是某些球員還是在場上跑動不積極、態度散漫,這樣怎麼能贏得比賽呢?俗話說“狹路相逢勇者勝”,世界足壇上從不缺乏以弱勝強的戰例。

總之,中國足球要搞上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要把好經念歪,做好切實的工作,才能不辜負中國球迷的熱切期盼。


木卯侃球


中國足球欠缺的是失敗。

在正式的國際比賽上,中國隊面對德國,意大利,西班牙,阿根廷,荷蘭,瑞典,烏拉圭,法國,葡萄牙,英格蘭,丹麥,比利時,喀麥隆,尼日利亞等強隊時,從未有過敗績,甚至從未失過一球。

在世界頂級強隊中,只有巴西隊曾經戰勝過中國隊一次 —— 僅有的一次。

這樣少得驚人的失利次數在世界體育史上都是一個奇蹟!


莊漁


毫不客氣的說,缺的是應該是職業精神和國家榮譽感!

舉國體制在單個體或者小個體運動項目上確實可能有優勢,但足球是至少11人的運動,場上某個位置或球員出現很小失誤就會改變戰局的進程和賽果。

職業化是方向沒錯,足球要從娃娃抓起也沒錯,加大運動場地的投入和初中級教練員的普及也沒錯!錯的可能需要體系投入精力更多點、措施再大一點,落實再實在一點。

試想,如果把職業聯賽收入職業球員轉會等繳納青訓稅或費,讓各級青少年隊伍教練員收入先提高,各級青少年成立專門的教練員隊伍,經費與績效成績掛鉤。讓各級青少年隊伍參加聯賽、盃賽、甚至賀歲杯等,甚至於可以讓足球成績適當與文化課成績掛鉤,在升學等文化課成績中佔一定比例足球成績或者榮譽分!

個人拙見,還是認為從青少年抓起必須保證

1、專業教練員隊伍成立,專門部門從上到下負責經費、管理等保障投入。

2、各級中小學聯賽必須辦起來,適當與文化課掛鉤。

3、各大中小學設立專門足球課。

從小培養足球素養、技術和榮譽感,才是基業長青的保障!

個人拙見,非喜勿噴謝謝!


用戶1886381430549779


不請自來,如果說中國足球踢得臭僅僅因為缺乏精氣神的話那麼中國足球想要翻身就好辦了,每名國腳進入國家隊之前先去部隊當上半年兵,來個特種部隊待遇,不但可以鍛鍊球員的身體素質還能徹底增強球員的精神氣質,估計有這樣一段經歷後的國腳們肯定在場上能夠展現出足夠的鬥志。可是真要是這樣就能夠讓中國足球發生改變那就太容易了,但是現實卻是國腳們不但情深氣質差,連最基本的足球基本功都是差的出奇,停球帶球射門有幾個人人過關的?另外對於現代足球的理解力,戰術的執行力,中國球員差的是綜合素質,只能說精神力是國腳所欠缺的,但不是決定性的。





看客足球


說到中國足球,就是一肚子火氣,中國足球其實不缺錢,更不缺踢球的人材,如果說中國足球缺的是什麼精神,可以這麼說,缺德!缺的是體育道德精神!而且足協本身就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橫行,你說他們懂足球嗎?不見得比一個資深球迷更懂足球,他們明面上說的好,口號也喊的響亮,可私底下根本就知道中國足球已經無可救藥。爛透了,對他們來說,反正該花的錢花了,該請的教練請了,有沒有效果只能聽天由命,說到球員個人,他們踢的好不好,都能拿到足夠的錢,又何必下苦工練習基本功呢!中國男足普遍體力差,控球差,臨門一腳的功夫更差,白斬雞可不是白叫的!就連中國所謂的武球王,球迷心裡也清楚,他很拼,但臨門一腳的功夫差勁,這是中國足球大環境造就的結果,怨不得誰!要我說,解散國足,請個草根教練,收一批還沒學壞的小苗子培養下,也許還有希望,指望這一批國足球員,還不夠鬧心呢!總之,國內足球從大環境到小環境,從足協到球員,都有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