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民間藝術——地花鼓

民間傳統娛樂的歌舞之一,因鼓樂伴奏得名,俗稱“花鼓”、“打花鼓”。源於明末清初,於清朝康熙年間開始在益陽城鄉廣泛流行。它是在本地民歌和民間小調的基礎上,吸收其它的遊藝形式逐漸發展而成。地花鼓分一旦一醜的單花鼓、兩旦一醜的雙花鼓和多旦一醜或多旦多醜的群花鼓。丑角俗稱“小花臉”或“三花臉”,臉譜在鼻間呈漢字的“小”字或“三”字狀,故有此稱謂。丑角表演時,頭戴無邊草帽或它帽,系白裙,執青摺扇,多走矮子步。旦角俗稱“妹子”,著綵衣裙,戴鳳冠,一手舞手帕,一手舞花扇,多用搖步、蹚步、雲步、閃步等。其動作源於生活,滲透著濃郁的鄉土氣息。人們常用“旦角風擺柳,丑角巴地梭”來形容旦角和丑角的身段特點。地花鼓最具特色的舞蹈動作是車窩子。窩子車起來時,氣氛特別熱烈。地花鼓音樂以鑼鼓打擊樂、大筒、嗩吶為主,在鑼鼓點子聲中插以民間小調和花鼓調。分別形成情調柔和的“弦子花鼓”和熱烈歡快的“嗩吶花鼓”。唱詞來自生活氣息濃厚的民歌,多為七字句。地花鼓常與龍燈伴演,俗稱“龍燈花鼓”或“圍龍花鼓”。人們常在節日、婚慶、壽誕時接地花鼓到家歡慶。

  2006年6月,益陽地花鼓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列入湖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附]:花鼓戲是由地花鼓發展而來的一種舞臺形式的藝術。益陽花鼓戲大體經歷了地花鼓——三小戲——多行當大型戲三個階段,至今已有200多年的發展歷史,對促進“長沙花鼓戲”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重要作用。1959年元旦,益陽市(今資陽區)花鼓戲劇團特地赴京,在懷仁堂演出大型傳統劇目《生死牌》,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宋慶齡、賀龍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觀看了演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