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回不去的湖北

這個春節,不少在外工作的湖北人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有家歸不得。小逸採訪了公司一位來自湖北隨州的同事,看看這個留守廣州的春節,她是怎麼度過的……


(以下為逸仙從化自建倉員工自述,編者對原文有所改動)

看到接受採訪的鐘南山院士忍著眼淚說:“武漢本來就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我的眼淚也一瞬間湧了出來。

旁人或許無法理解,但我明白鍾老的意思。他肯定是看到了這座1000萬人口的城市,為了控制疫情,把自己連同危險關了起來,與病毒抗爭,背後所代表的勇氣的犧牲。

我是一名湖北人,老家在湖北隨州,今年春節期間,我留守倉庫崗位工作,原計劃年後回家。

過年前,爸媽就一直問我什麼時候回家,當我告訴他們今年過年要在廣州值班,趕不回去過除夕了,他們表示理解,只是叮囑我,今年是我的本命年,記得買紅襪子紅秋衣、買多點好吃的、穿暖和了…… 瑣碎又溫暖的話語。

雖然很想家,但想著咬咬牙堅持做完工作,交接給過年後回來上班的同學,大年初五就可以回家了。可是萬萬沒想到,現在回不去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去了。

1月20日晚上,工作完打開熱搜看到 “鍾南山證實新型肺炎可以人傳人” 的話題爆了。我一下子就蒙了,立刻撥通爸媽的電話,讓他們不要出門,要出門就要戴口罩。那兩天每天一通電話勸說,但他們還是不太重視,照常上街串門,置辦年貨,也不戴口罩,架都吵了好幾回,急得我不知道怎麼辦。

1月22日,武漢“封城”了。從爸媽口中又得知,那天晚上,很多武漢人趁“封城”之前,連夜跑到離我們老家只有高鐵30分鐘車程的孝感。

那天開始,我感覺到我爸媽開始緊張了,他們全都不出門了,迫不得已出門買菜也戴上了口罩。他們還說,以前經常串門的鄰居都緊閉門窗不敢出門。緊接著,隨州市也陸續下發通知準備“封城”。偌大的城市空空蕩蕩,街上全部的紅綠燈都亮起紅燈,讓人覺得彷彿是在電影的場景裡。

我一邊親身經歷著倉庫開始要求全部員工進倉戴口罩上崗,做好人員進出管理、場所消殺;一邊隔著屏幕看到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確診人數不斷攀升……身邊和遠方交錯,都共同指向一個不爭的事實——這次疫情的嚴重程度可能遠超我想象

我的焦慮和無力感也越來越重。

作為湖北人,眼睜睜地看著親朋好友留在疫區,我卻什麼都做不了。看著網上關於醫院物資短缺的消息,看著確診人數不斷攀升的數字,看著各種各樣的求助信息,我卻連一個口罩都買不到,無法寄回去給他們。

武漢距離廣州大約1000公里。以前每次離開家的時候,爸媽都說,放我一個女孩子去那麼遠,他們不放心。我卻不以為然:不就是這麼點距離嘛,坐高鐵一上午就能回到了。可是一夜之間,我卻能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爸媽的心情了。

今年一共有四個湖北的同事留守倉庫崗位。這段時間的午休,別人一進倉庫休息室,就能看見我們四個人都舉著手機跟家人視頻。我一天打一通,其他三位同事老家在黃岡、孝感、咸寧,他們每天打三四通電話都不夠的。

前幾天,我跟家裡人視頻的時候,得知家小區斜對面100米不到的一戶人家確診了,當下就嚇得我冒冷汗。那戶人家有一個人是從武漢回來的,在武漢時已經有發熱症狀了,可能因為在武漢無法就醫就跑回來了,在家待了兩個小時就去了醫院,立刻就被醫院隔離起來。

我擔心家人,但我也不會責怪那戶人家,我相信不是萬不得已他也不會跑回來。之前看到有微博評論說“武漢人不要出來禍害人” “武漢快點封城” 這樣的話,心裡真的很不舒服。疫情發生在武漢,他們是承受災難的人。我們需要對抗的是病毒,不是人啊!

我在武漢讀大學,待了三四年,喜歡武漢人的熱情爽朗,喜歡武漢的一景一物。每一個湖北人都有太多關於武漢的回憶:它有一直不重複的過早——熱乾麵、燒賣、芍粉、面窩、三鮮豆皮、牛肉粉;有我走過很多遍的長江大橋、江漢路、楚河漢街、光谷;也有我去過的博物館、見過的武漢印象:磨山風景區、武漢大學櫻花、黃鶴樓武漢風景,還有那些想念的人……


員工故事 | 那個回不去的湖北

武漢特色靈魂小龍蝦

員工故事 | 那個回不去的湖北

受訪者在武漢愛吃的燒烤

員工故事 | 那個回不去的湖北

受訪者隨州老家廣水市印臺山廣場的魁星樓

員工故事 | 那個回不去的湖北

武漢光谷天地的音樂噴泉

員工故事 | 那個回不去的湖北

在武漢江灘上拍攝的長江

希望四月武漢櫻花爛漫時,它不再“封城”。像往年那樣,千千萬萬人在樹下看櫻花,櫻花在樹上看遍千千萬萬的人。


讀完這篇員工故事,小逸的好多同事都說“湖北加油”“祝福家人健康平安”……

接下來,小逸將繼續與大家分享逸仙電商員工們的故事,傳播正能量,共克時艱。

也歡迎你在下方留言,與小逸分享你的春節故事哦~


來源 | 逸仙電商

文字 | 逸仙電商一名湖北籍員工

圖片 | 受訪者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