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隔離區前,我們爭著讓她幫忙把關

2月4日晚,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播出了山東首批援鄂醫療隊的新聞報道,青島市市立醫院本部院感科王虹接受了採訪。

进入隔离区前,我们争着让她帮忙把关

今年36歲的王虹,是西安交通大學公共衛生專業碩士研究生,主攻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自2011年來該院本部院感科工作至今,始終默默無聞的奮戰在醫院感染管控一線。今年1月25日大年初一,王虹作為該院選派的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的隊員,連夜馳援湖北黃岡,衝進了抗擊新冠疫情的最前線。

“我已做好準備,隨時可以出發”

进入隔离区前,我们争着让她帮忙把关

2019年下半年,王虹的公公做了一次大手術,愛人和她商量,今年春節無論如何都要回老家,陪老人過個團圓年,科主任和同事們都給予了最大的支持。但萬萬沒想到疫情突如其來,院感工作壓力驟增,一面是親情,一面是責任,王虹糾結半天選擇了後者。她懷著不能為老人盡孝的愧疚回家做通愛人的工作,主動放棄了休假,和同事們一起日夜奮戰在院感防控的前沿陣地。

作為科室培訓宣貫組組長,王虹結合防控需要,對專班、發熱門診等重點人員進行一對一防護用品穿脫演示培訓,對臨床實施防控知識全員培訓,加班加點,抓好工作落實。

“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時,我們專業人員必須有所擔當!”1月23日,科室對支援任務作出預判,科主任鄧乃梅的戰前動員,讓全科上下激情滿懷,主動請戰。作為一名年輕的黨員,王虹踴躍報名支援“前線”。當接到作為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馬上集結馳援黃岡的電話通知時,王虹堅決有力的答覆:“我已做好準備,隨時可以出發!”

“有王虹在我們安心!”

1月26日凌晨2點,王虹在內的該院8名醫護人員代表青島參加山東省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抵達湖北黃岡。

面對時間緊迫、條件艱苦、物資匱乏的現狀,醫療隊迅速熟悉環境、推進與當地醫療機構的對接工作,做好工作流程的梳理和銜接。

1月27日,山東省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成立,王虹和全隊54名黨員一起,面向黨旗重溫入黨誓詞,當唸到“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時,王虹的眼裡閃著淚光,暗下決心:一定要竭盡全力,做好一線醫護人員的防護工作,打贏這場戰役。

她抓緊一切時間為隊員們進行院感防控知識培訓,就防護用品穿脫程序反覆講解示範,逐一檢查考核,直至大家熟練掌握。她說,希望通過強化培訓,讓大家的院感技能達到肌肉記憶,只有確保醫護人員的安全,才能救治更多的病人。

27日當晚,王虹就和隊員們一起挺進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大家齊心協力克服重重困難,連夜“開荒”,用40個小時完成了隔離病區建設。

1月29日凌晨三點多,接收完第一批26位病人後,王虹在緩衝區內,全程督導每一位醫護人員脫防護用品,等她整理完醫療廢物、消毒完環境後,回到駐地已是凌晨四點半。上午十點,她又返回醫院,繼續進行環境的清潔消毒,制定區域劃分標準、物品轉運流程等工作。和王虹一組的孫文欣護士長說:“王虹現在是我們普通組的寶貝,每個人進入隔離區前都爭著讓她幫忙把關,在她的指導下穿脫隔離衣、防護服,能有效避免汙染,有她在我們就多一份安心。”

“辦法一定比困難多”

进入隔离区前,我们争着让她帮忙把关

在院感管理中,地標線是劃分汙染區和清潔區的重要標誌,對院感防控具有重要的作用。由於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是臨時啟用,連暖氣等基礎設施尚不完善,更別提院感地標線了。

“辦法一定比困難多”,王虹與隊員們就地取材,用紅色塑料袋、白色繩子、撕下的塑鋼窗包裝膠帶等,經過裁剪、染色,自制成各色標識線貼於地面,用於區分汙染區和清潔區,逐步達到規範院感防控管理的目的。

由於初期物資的缺乏,防護服、防護口罩、手套的號碼不全,因此導致醫護人員的防護口罩與防護服之間,不同型號的兩三層手套之間留有空隙,形成潛在感染的隱患。王虹和感控組的隊員們想方設法解決難題,找來治療巾等物品進行二次加工,製作成一些遮擋防護用具,保證醫務人員的感控安全。

申請提前十分鐘下班去登記的“新娘”

說起王虹的表現,同事們都為她的認真、敬業點贊。

據該院本部院感科主任鄧乃梅介紹,王虹日常負責醫院本部的傳染性疾病工作,一旦接診疑似病人,她就要到現場指導醫護人員做好隔離防護、醫療廢物處置、環境管理、醫療器械處置、病理標本轉運和病人轉運等工作,有多次是夜間趕到醫院,她從無怨言。

2018年2月的一天中午,王虹十分不好意思地向鄧主任請假:“主任,中午我能提前十分鐘下班嗎?今天我和男朋友要去民政局登記。” 鄧主任一聽百感交集:“結婚登記是人生大事,別說十分鐘,就是請假一天都可以呀!你趕緊去!”就在王虹趕去民政局的路上,身為急診外科醫生的未婚夫接到“急症手術立即回醫院”的通知,“小兩口”就這樣錯過了挑選的良辰吉日,只好改期登記。

婚禮答謝宴當天,“準新娘”王虹還在醫院忙碌國際標準化建設工作,直到下午快四點了,她向專家組提報完整改方案後,顧不上化妝,換了衣服,拿起東西直奔酒店。家人埋怨:婚宴全程都是由父母和朋友代辦,幫忙張羅,而作為新娘的她,彷彿是去參加別人的婚宴。

“感謝家人支持 最想媽媽做的飯”

說起本次出征,王虹說特別要感謝家人的支持。

“我愛人是一名急診科醫生,也奮戰在一線,他非常理解支持我的工作,主動挑起了家中的擔子。”

“媽媽也一直鼓勵我,每天不管我多晚打電話回去報平安,她都在等我。爸媽怕打擾我工作,不會主動打電話給我,只能天天在家看山東臺的新聞,想多瞭解一些黃岡的消息,醫療隊的消息。真有些想家了,想媽媽做的飯,想山東的大饅頭。我相信,我們一定會打贏這場戰役,早日回家的!”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振 通訊員 張瑄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