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習俗有感


春節習俗有感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在很久很久以前,相傳,有個叫夕的妖怪,總在日落之後出來害人。尤其還對漂亮的女孩兒上下其手。鄉親們卻是恨透了妖怪卻也都敢怒而不敢言。有個特別勇敢的獵人,他每次射箭都箭無虛發百發百中。他見鄉親們為夕所害,決心阻止夕為禍人間。於是在臘月三十,也就是新年的前夜,他來到了一個漂亮女孩兒多的村莊,準備對夕下手。那夜,獵人同村裡的人商量,知道了夕最怕響聲。於是就在捉夕之前囑咐鄉親們晚上不要睡覺,要敲鑼打鼓,熱熱鬧鬧,好使夕能被嚇出來。給獵人殺掉夕的時機。這就是關於除夕夜的一個傳說,取除掉夕之意,其實夕亦有舊之意。除舊佈新,大概就是這個理兒了。

春節習俗有感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我曾經無數次想象過,在幾千年前的這一日,將會是怎樣的一番景象:萬家燈火,五彩斑斕;千家萬戶,張燈結綵。夜未央,總有‘’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景象。當每個人除去一年的辛勞,回到夢寐以求的家裡,吃上一盤溫暖的團圓飯,向親人‘’訴離情,話衷腸’’。這時,就算是遠在千里萬里的人,心也會連接在一起。原來,家是所有人共同的牽掛;思鄉,是每個遊子心底最溫暖的信仰;歸家,是全中國人民最為樸實的希望。其實呢,夕的故事雖只是個傳說,但在古人心裡,眼底都是一種情懷呢!

春節習俗有感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很多人可能都只知道這個故事,可他們卻並不知道這故事的背後是每一個忍受著瘟疫之苦的平民百姓的唯一慰藉。在生產力極不發達的古代,醫療設備還不健全。死亡的氣息永遠瀰漫在空氣中,只要瘟神來了,整個鎮上的生靈,甚至千千萬萬個生靈都將如同蝴蝶的生命一樣短暫。所以可怕的是妖怪嗎?不對,是像夕一樣奪去萬千生命的瘟疫。有詩為證,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人們懼怕瘟神,所以你可能會認為,他們這是迷信對吧。不,這其實正代表著億萬勞動人民美好的祈願,希望自己能夠像勇敢的獵人一般斬妖除魔,披荊斬棘。這更是愚公精神的傳承。他們堅信,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就是這樣的美德,也令古時的人們倍加珍惜光陰,懂得盛年不復來,一日難再晨的道理。像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的傾訴。

古時的人們尚且如此,就連國家的土地政策都是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塊土地。我們又有什麼資格虛度光陰,遊手好閒呢?

春節習俗有感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一個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為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他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