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積能便顯無能!武漢紅會風波警示了啥?

發生在湖北武漢、牽動全國的一場疫情,把湖北省紅十字會、武漢市紅十字會推到了風口浪尖。

2020年2月4日,湖北省紀委監委通報湖北省紅十字會有關領導和幹部失職失責問題,專職副會長張欽等三人被免職。

輿論質疑武漢紅會能力脫離時代需求

疫情發生以來,不論是抗疫物資,還是捐贈款項的使用效率,湖北、武漢紅十字會都引發公眾質疑。

一是分配捐贈物資到底誰說了算?二是為什麼醫院口罩“緊平衡”,而大量物資堆放倉庫?三是定向捐贈的物資不需要調配,為何也配送遲緩?四是捐贈因郵費未付而被拒,接受捐贈有無規範流程?五是如果紅會力量不夠,其他社會組織能否參與物資捐贈工作?

尤其引發網民不滿的是,湖北省紅十字會對接收捐贈的防疫口罩分配不合理問題,得到的回應是提供的信息因失誤而不準確,更正時又出現低級的數字錯誤,更未交待清楚為什麼處於防疫一線的協和醫院得不到應有的配置,而尚未接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仁愛醫院卻獲得了大量的口罩。

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中國慈善聯合會副會長鄭功成認為:“這些質疑暴露了當前慈善組織與慈善活動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包括

公信力不足、信息披露不充分、運行機制不良、應對突發事件能力欠缺等,這顯然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與公眾的願望。”

鄭功成建議政府主管部門不能將慈善資源充當政府公共資源,但可以提供明確的指導性意見,並推動慈善組織有機協同,以確保政府的公共資源與社會的慈善資源一起發揮出最大的綜合效能。因此,加強慈善組織的協同性非常必要,這是在大災難面前確保慈善事業充分發揮效能的保證。

“統一歸口”難適用 暴露人力、調配窘境

1月26日,民政部發布公告:慈善組織為湖北省武漢市疫情防控工作募集的款物,由湖北省紅十字會、湖北省慈善總會、湖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武漢市慈善總會、武漢市紅十字會接收,除定向捐贈外,原則上服從湖北省、武漢市等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揮部的統一調配。外地慈善組織、志願服務組織在疫情應對響應終止之前,不派工作人員、不發動組織志願者進入湖北省。

湖北省委書記、武漢市委書記馬國強表示,所有捐贈的物資一定要通過紅十字會,它的目的就是要讓捐贈者捐贈的東西能夠及時準確登記在案,捐贈的物資、資金的使用能夠登記在案。為了統一歸口,避免在現在疫情防疫防治的過程中因為混亂,被一些人來鑽空子。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賈西津說:“目前武漢運轉接收款物量已經遠遠超過幾家機構的運轉能力。機構可能一年都調配不了這麼多物資,幾十萬件物資,即便是飽和運轉也難以實現。”

公益人士趙缶認為,拒絕社會參與,導致相當數量社會力量缺乏參與渠道而帶來的混亂,也表明“統一歸口”或許並非最優選項。“應對疫情,要更多地相信和依靠社會力量,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那樣或許更高效更透明,也更契合‘共同抗疫’的應有之義。”

專業物流“接管”武漢紅會引期待

武漢市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陳耘披露,武漢市紅十字會只有十個人,湖北省紅十字會有二十多個人,人手非常緊張。還有其他三家官辦基金會的人力儲備大同小異,這樣有限的人手,應對當前的局面肯定力量不夠,“無論是經驗還是能力都面臨極大的挑戰。”

2月2日,澎湃新聞報道,九州通醫藥集團受武漢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安排,於2月1日起協助武漢紅十字會進行倉儲運營管理,負責對當天收發貨完成的捐贈物資進行動態盤點,保證物資進出的準確性,協助紅會提高物資分發效率。

在鳳凰衛視報道中,九州通一位工作人員稱,緊急的醫療物資在2小時內即能完成收貨到分配的過程。2月2日下午,九州通董事與秘書處主任劉志峰告訴南方週末記者,較快的定向捐贈已達到這個速度,“後面理順了會更快”。

有網友評論說:“九州通的工作才剛開始,成效有待檢驗,但至少從方法上來看,比紙質介紹信提貨、連物資放在哪裡都不知道的混亂倉儲管理要靠譜得多。”

建議培育民間慈善組織優化生態

鄭功成認為,在這次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戰役中,紅十字會、慈善總會被指定為當地接收捐贈和分配慈善資源的專責機構,擔當的即是樞紐型慈善組織之角色,但這些組織自身能力卻是明顯不足,也無法調動其他慈善組織一起承擔責任。

因此,應當高度重視樞紐型慈善組織的建設,包括在各地建設慈善行業組織,督促紅十字會、慈善總會真正成為與樞紐型慈善組織地位相匹配並具有應對重大災難事件的應變能力。

同時,相關機構也應清楚自己是否具備扮演樞紐型慈善組織的能力,平時不積能,用時顯無能,既將自己擺到了尷尬的位置,更會耽誤應急、損害公共利益。“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我國慈善事業的發展需要大量類似於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這樣的民間組織。”

鄭功成強調,

政府不應當將公信力強的民間慈善組織排除在樞紐型慈善組織之外,而是有責任地培育這些民間慈善組織並使其中的先進組織成為可以與政府進行良好合作的樞紐型慈善組織,讓在平時競爭性發展中自然形成的樞紐型慈善組織來擔當統一協調者的角色,較之政府在遭遇重大災難時利用公權力指定臨時性的樞紐慈善機構顯然更有利於慈善事業的健康發展,同時還能夠避免慈善組織失誤變成政府的直接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