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四會:“人性化”“科學化”打好基層防疫阻擊戰

肇慶四會:“人性化”“科學化”打好基層防疫阻擊戰

圖:四會市委書記黃建平、常務副市長張浩龍、副市長張朝暉、交通局局長李文聰等領導到基層檢查防疫工作開展,並對值守工作人員給予親切問候。

中國小康網訊 記者張玉榮 通訊員黃小鳳 湯文雯 當前,疫情阻擊戰形勢依然嚴峻。廣東省四會市把基層鄉鎮作為防控疫情關鍵點,構築“三網”限“三流”,形成無死角的疫情防控工作格局;改造集裝箱或帳篷升級防控檢查點硬件,讓防疫工作開展更便利更高效;真情關懷隔離人員科普防控常識,讓廣大市民群眾消除牴觸與恐慌……

隔離不隔心 關懷送心裡

在開展疫情防控期間,四會市石狗鎮經過嚴密排查發現,廻龍村多名湖北返肇人員或親密接觸者。按照市的工作要求,石狗鎮立即連夜護送他們到市集中進行醫學觀察並密切關注他們的身體狀況。在脫離醫學觀察期後,石狗鎮黨委第一時間安排慰問組上門探望,向周邊村民群眾科普防控常識,消除群眾對他們的牴觸心理和恐慌情緒。

肇庆四会:“人性化”“科学化”打好基层防疫阻击战

石狗鎮鎮黨委慰問組到隔離人員家中進行慰問

2月4日,石狗鎮都崀村潘某某、潘某某脫離醫學觀察期,經衛生健康部門評估,解除了醫學觀察,已回家中,家人都十分開心。“進行集中隔離,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家人、群眾負責。今天我可以走出隔離區了,非常感謝市醫護人員以及石狗鎮黨委、政府對我的關心和照顧。”梁某某說道。

廻龍村駐村幹部表示,一開始,村民對梁某某存在牴觸和恐慌,認為被集中隔離就是疑似病例。經過多次進村逐家逐戶進行宣傳,科普防控知識,上門探望、慰問,最後村民們放下了成見,打消了疑慮。

肇庆四会:“人性化”“科学化”打好基层防疫阻击战

圖為江肇高速公路東城出口設卡,構築大網格

構築“三網格” 打好阻擊戰

東城街道是四會市中心城區,轄區城鄉結合,範圍大、人口多,18個村居常住人口約25萬,疫情防控形勢複雜,任務繁重。為儘快有效切斷傳播鏈,街道黨工委、辦事處連夜掛圖作戰,在轄區構築“三格”防疫網絡,以“大網格”控轄區,以“中網格”控片區,以“小網格”控村和小區,在全街道設置了226個疫情檢測點,全方位抓好車流、人流、物流“三限”管控,外防輸入,內防傳播,不留一處隱患,不漏一處死角。

控好“大網格”,構築第一道輸入防線。把整個東城街道作為一個大網格,在主要輸入通道江肇高速東城出口設置關卡,24小時值班,對過往車輛實行逢車必查、逢人必檢,對湖北籍人員和湖北牌照的車輛做好登記,不漏一人。一旦發現發熱人員馬上進行落地應急處置。

設置“中網格”,分板塊佈防,築起第二道傳播防線。街道10個村各自為一個網格,要求各村黨支部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在各村主要出入口均設置了疫情檢測點,非本村人員不得進入。

嚴管“小網格”,分小區分村組管理,守牢第三道傳播防線。街道共有80個封閉小區、29個開放式小區、166個村小組。針對每個封閉小區,由街道派出一名幹部進駐,協助並監督小區物業做好進出入口測體溫、嚴控外來人員、小區消毒、宣傳等疫情防控工作。針對開放式小區進行臨時圍蔽,採取類封閉式小區管理,對進出人員進行測溫登記。

肇庆四会:“人性化”“科学化”打好基层防疫阻击战

防疫檢查點工作人員正在對來往人員及車輛進行檢測和登記

改造集中箱

升級防控檢查點硬件

為進一步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四會市大沙鎮在高速、國道省道、各村(社區)主要路口、小區、市場、超市設置共設置113個防疫檢查點,由鎮幹部、村(社區)幹部、醫務人員、黨員志願者、群眾等300多名人員自願報名輪班24小時值守,對所有出、入人員進行登記、測溫、宣傳等工作。

1月30日,大沙鎮對原來簡易的防控檢查點改造為集中箱或帳篷,設置工作區和留觀室,並達到通水通電條件。該鎮升級防控檢查點硬件同時,還利用集中箱作為宣傳欄張貼《公告》、《防疫知識》等宣傳資料。一方面,讓防疫一線開展工作更便利更高效;另一方面使防疫一線的人員得到應有休息,更有精力作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