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醫而言,萬病的根源是什麼?治病的最高法則是什麼?

用戶12345670wys888


從中醫角度看,萬病的根源是人體的正氣不足,即現代醫學免疫力差。治病的最基本法則是驅邪和扶正祛邪。


凰龍泰


病來源於食物和氣候變化,和父母的遺傳。總結起來為六淫的侵襲:。治療主要是預防防病。人是世界上動物中最高級動物,家禽和野獸是低級動物。我從小就見過一條蛇被打傷,幾條螞蛇口含青草給蛇治傷。我好奇的回家問父親,他說螞蛇是蛇的醫生專給蛇治病的,它那小蛇那麼大從不吃它。還有一件事,我小時給生產隊放牛羊,還發現母牛下牛娃在吃牛奶過程中l母牛教牛娃吃草。什麼草該吃什麼草不該吃,母牛讓牛娃用鼻子聞,聞後再吃。好象聞中有知毒草和無毒草。小羊也是同樣有母羊教它先聞後吃。還知道天上起惡雲,烏雲滾滾牛羊都要往回跑等等。低級動物都知預防而人是高級動物應該明白自己怎麼預防,如果不知預防的人就是低級動物了,就不算高動物的人了。


誠悟周易預測取名擇日風水


就中醫而言,致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病理的終極傷害是致命的。因此,萬病的根源就是陰陽失衡,協調失運,代謝失和所致。由此,治療的最高境界,應該是恢復原有的生理生化功能,使之常態化,也就是穩態運行機制。

中醫決定生命運作的基本方式就是處方,因此說,處方的成敗是體現中醫醫術的最直觀的證明了。可見,古人對於處方的看重,所以,有價值的處方是有生命力的,或者說,有生命力的處方是可以運動的,比如單方,驗方,代表方等等,它能創造生的奇蹟,因此,才會被人轉載,轉發與收藏了等等。

那麼,好的處方是有經過理,法,方,藥的程序而設置的,其中包含了君,臣,佐,使與七情和合等技術,所以說,中醫的最高境界也含有德學與悟性,因為,好的處方里看不到錢的影子,只有針對性的藥物組合,與客觀的辯證法存在著,所以,生命的價值在於創造了奇蹟。這樣的人才能算是中醫人。





幕後老牛


道醫傳承,萬病皆生於氣。所以道家特別注重練氣,道醫特別注重藥物調氣!儒醫治病調的是血,道醫治病以調氣為主!血行一週十二個時辰,氣行一週最多一個時辰,最快的只是一個呼吸之間。這就是區別!

辨證以各髒之氣順症而辨。心氣肝氣脾氣胃氣肺氣腎氣,三焦之氣,衛氣各司其職。膽氣膀胱氣腸氣各臟腑升降有路,可惜我們不夠聰明,學成的不多。陽氣,陰氣隨血而動,陽氣絕人死,陽氣存則有命也。陰盛陽平,陽盛陰必衰。無有名師指點,靠我的笨腦袋去悟,進展緩慢。國運為大宇宙之氣運,身體為小宇宙氣運。三庭發亮,陽氣能達也。順天應時,國盛則邪氣避之,奇症怪病就少。人氣順肝舒心氣暢,就少病也。升降有路,血和氣通,必能至天命也。以上是吾拙見,望勿見笑!


古醫探秘


就中醫而言,萬病之源是從氣上開始。記得小時候,奶奶常說人病大都是從氣上得的。奶奶不識字,但拔罐刺血扎針,治小兒風,都挺有名氣(祖傳民間中醫)。後來自己養生靜修,慢慢體會,覺得很有道理的。再看中醫經典,也大都講的都是調理氣脈,平衡陰陽。當然中醫的氣一般是指‘氣脈`,比單純的氣高一個層次,即氣進入人體後的氣與血與臟腑肢體交流運化。

正所謂人活一口氣,有則生,無則亡。中醫的先賢最早就發現這個簡單的,直接的人體秘密,並掌握了氣進入人體後的運化過程和規律,過程叫氣脈,氣脈運行線路,叫經絡。按規律臟腑,共分出陰陽十二經絡奇經八脈。經絡上有許多交匯點叫穴位。當人受到外部邪氣入侵,破壞了陰陽平衡,就會造成人的氣脈就受滯,經絡就不通了,人就病了。部位不同,受滯程度不一,人的病及輕重就不一樣。所以《內經》中總是談論”氣“,百變不離其宗,氣與氣脈也。

中醫先賢通過悟道精修,從人體內部掌握了人體的自然科學,通過針灸拔罐,刺血刮痧等手段刺激穴位,達到調理疏通氣脈,打通經絡。或通過認知驗證了動植物的特有藥性,來疏通氣脈,打通經絡。從而達到活血化瘀,醫人治病,達到恢復健康的效果。

所以中醫的最高法則就是:平衡陰陽,疏通氣脈經絡。


苦善禪根1


這個問題提的很好,從中醫角度看,萬病的根源是人體的正氣不足,即抵抗力差。

中醫四大經典之一的《黃帝內經》講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又說“邪之所湊,其氣必須”。

中醫認為,人體生病的過程,實際上是正氣和邪氣相抗爭的過程,正勝邪退,則不發病;邪盛正衰,則發病。正氣即人體的抗病能力;邪氣指各種致病因素。

既然萬病的根源是正氣不足,那麼治療原則就是扶助正氣了,而扶助正氣要以健脾養胃為主,因為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原,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東垣在《脾胃論》中講到“內傷脾胃,百病由生”,“脾胃健康四季不受邪”,《黃帝內經》也講到:“人以胃氣為本,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這些論述都說明了養護脾胃的重要性。那麼怎樣養護脾胃呢?我覺得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1、飲食要規律,同時還要做好忌口

過飢、過飽,不定時飲食,或食辛辣、生冷、油膩、及難消化食物都會損傷脾胃,進而影響其他臟腑。

2、勿過逸或過勞

過勞主要指腦力勞動,中醫認為“過思傷脾”,即用腦過度也會傷及脾胃,進而影響他髒;同樣,過度安逸,也會影響脾胃的運化。

3、要始終保持心情舒暢,戒躁戒怒

情志不暢,肝氣鬱結,則會導致肝氣犯胃、克脾,而表現為肝脾不調,肝胃不和等病證。

關注歧黃中醫方大夫,請點擊我頭像右上角的“關注”,我會定期為你發送靠譜的中醫藥知識和個人臨床經驗方,為你和家人的健康保駕護航!

大家如果有任何健康方面的問題,可以隨時給我留言或者給我發私信,我會抽空回覆大家的。



歧黃中醫方大夫


我是一箇中醫的自學者,淺談一下:

病的根源應該是七情六慾,人的精神是身體的靈魂,喜怒哀樂悲思憂,這是每個人必須經歷的,聰明人會看淡,而直性人就會記在心裡,揮之不去,繼而產生大病。

再就是先天,父母基因的好壞,對孩子的身體會有非常大的影響,比如家族病,高血壓,糖尿病,乙肝,心腦血管病,……

血液是身體的營養傳送帶,如果血液出現淤堵了,病自然就來了。

再就是職業和環境的影響,常期熬夜的人,飲食生活不規律,非常容易造成疾病的產生。

還有風寒溼邪,都是致病的原因。




知足常樂273298521


中醫而言,萬病根源是陰陽失衡。也就是某處局部氣衰血弱,陰陽失去平衡,導致邪氣乘機入侵,疾病由此產生。


李增聖


萬病之源,出於自然,風寒暑溼燥火。

治病最高法則:不治己病治未病。


三德826


病的根源是什麼?意思就是病本是什麼?

中醫明確提出治療手段是“治病必求於本”,見於《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那麼,“病本”是什麼呢?

我在《飢寒論》一書中已經明確指出:病本是人生病的內因,就是人容易生病的體質,也就是“飢寒”造成人體的“營養失衡、免疫失衡、微循環障礙、新陳代謝失常”的狀態。

以感冒為例,現代醫學認為感冒病毒是造成感冒的致病原,也就是感冒的外因。抗病毒是治療感冒的重要手段,方法有二:一是接種流感疫苗,讓人體產生相應的抗體;二是感冒時用抗病毒藥物。一般會把這種治療當成是治本,這個認識是錯誤的,這屬於對外因的治療,不屬於中醫所說的治本。

我們都知道,感冒有季節性發病的特點,一般多流行於冬春季。那麼其他季節感冒病毒不存在嗎?依然是存在的,只是人在冬春季節時的體質更容易與感冒病毒發生免疫反應,從而發生感冒。這就很明顯的可以看出,感冒的病本是“人容易生病的體質”而不是“感冒病毒”。冬春季節氣候變化,加重了人體的“營養失衡、免疫失衡、微循環障礙、新陳代謝失常”的狀態造成感冒多發。

由此就可以得出以下結論:病本是人生病的內因,遇到不同的外部因素,人就會發生不同的疾病,這是中醫強調“治病必求於本”的原因。

所以我認為,不同的疾病,病本是相同的,只是外因不同,病變部位不同,病的症狀不同。

只有改善人體的“營養失衡、免疫失衡、微循環障礙、新陳代謝失常、組織器官細胞的結構和功能不正常”的狀態才是治本,這個原則適用於任何疾病。

致病原是病的外因不是病本,現代醫學把致病原當成病本是錯誤的,更是導致目前這種病越治越多局面的根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