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人生的八大思維 下(分享給壓力山大的青年父母們)

快樂人生的八大思維 下(分享給壓力山大的青年父母們)

快樂思維五:知足

“知”的通假字是“智”,每“日”增加一點“知”就“智”了,所以,“不知足”的人就是“智不足”的人,“智不足”的人就是“智力障礙”,簡稱“智障”。所以,不知足的人當然快樂不起來。我寫這段文字並不是要討各位讀者一笑,而是希望喚醒讀者那顆本來就“智足”的心——知足的心,知足的心就能快樂,知足的心就會感恩。

因為知足,所以快樂。

快樂人生的八大思維 下(分享給壓力山大的青年父母們)

快樂思維六:感恩

感恩父母給我們生命,感恩社會給我們機會。

我們感恩,我們快樂,我們快樂,我們感恩,希望每個人的人生都能進入這樣的良性循環。

快樂人生的八大思維 下(分享給壓力山大的青年父母們)

快樂思維七:微笑地說“不”

中國人的劣根性之一就是“面子”,礙於面子不好意思拒絕別人,哪怕不合理的事,也不好意思拒絕,把事攬在身上,讓自己心力憔悴。所以,人要分清主次,知所先後,別拿自己當救世主,對於可做可不做的事果斷又微笑地說“不”。

有人說,如果我說“不”,對方會不高興,這裡涉及到人生價值觀的問題,你的快樂到底是建立在內求的基礎上?還是建立在外求的基礎上?如果我們能事事做到此心光明,別人的看法還重要嗎?我記得馬雲曾說過一句話“我不在乎別人怎麼看我,但我在乎我怎麼看我。”此言有理,此言有智,此言有勇。

快樂人生的八大思維 下(分享給壓力山大的青年父母們)

快樂思維八:自娛自樂

普通人的心是不能獨立存在的,必須要附著在一個東西上,所以,很多人一刻都閒不下來,一天不工作就顯得無所適從,所以工作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不是懲罰而是獎賞。

普通人都有群居的特性,無法獨處。所以,很多人,一天不和朋友們在一起玩就顯得失魂落魄,真到一起玩又會東家長李家短的嚼舌根、辯論、爭吵、矛盾四起、同而不和。

所以自己也一定要留出時間和空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陶淵明曾寫道:“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沒有別人的打擾,享受那份自己的快樂!

快樂人生的八大思維 下(分享給壓力山大的青年父母們)


我是“正氣少年” ,關注我——給您帶去不一樣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