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為何連本國軍隊的指揮權都沒有?

韓國是目前國際上唯一一個主動要求把軍隊指揮權交給外國的“主權國家”。

韓國國土面積約10萬平方公曆,佔朝鮮半島的45%;它的建國史很短,1945年8月15日從日本殖民統治下獨立。

被日本統治時期,韓國人其實就是亡國奴,因為之前韓國和朝鮮都是李氏王朝的領土。李氏王朝又叫朝鮮王朝,為中國明清兩朝的藩屬國。清末,日本取得對清朝的戰爭勝利,1910年吞併朝鮮王朝。日本戰敗,朝鮮半島分裂為朝鮮、韓國兩個國家。兩國曾經爆發戰爭,後來根據朝鮮停戰協定,雙方獨立建國。

韓國為何連本國軍隊的指揮權都沒有?

儘管20世紀60年代以後,韓國經濟發展神速創造了“漢江奇蹟”,然而其組建的軍隊卻一直沒有指揮權。這是為什麼呢?

二戰結束後,朝鮮半島在蘇美兩國的影響下南北分裂為朝鮮和韓國。1948年,朝鮮為統一半島發起朝鮮戰爭。剛開始的時候,朝鮮軍隊勢如破竹,而韓國軍隊一敗塗地,只龜縮在西南部仁川一帶,如果沒有美國介入,韓國被朝鮮消滅是遲早的事情。

眼看韓國快撐不住了,為遏制蘇聯在東北亞地區的影響力,美國急忙操縱聯合國軍在朝鮮半島登陸,聯軍由麥克阿瑟指揮。聯合國軍介入後,武器落後的朝鮮軍隊一潰千里,美軍甚至將戰火燒過了鴨綠江邊。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我國出動志願軍入朝參戰。志願軍以絕對劣勢的裝備經過艱苦卓絕的抵抗,迫使美國在《朝鮮停戰協議》上簽字,贏得了朝鮮戰爭的偉大勝利。韓國軍隊在朝鮮戰爭中的表現堪稱災難,一共有30多萬人傷亡,佔到聯軍傷亡比重的三分之二強。

韓國為何連本國軍隊的指揮權都沒有?

戰爭雖然暫時“結束”,但慘重的損失讓韓國人對戰爭有了恐懼感,再加上韓國首都首爾距離邊境線只有40多公里,處於朝鮮的火力覆蓋射程之內,所以朝鮮的威脅始終讓韓國坐立不安,如臨大敵。

朝鮮戰爭結束後,美軍曾提出撤走大部分軍隊,讓韓國承擔起主要防禦責任,這讓韓國的李承晚政府慌了神。為了緊緊抱住美國的大腿,李承晚苦苦哀求美軍不要撤走,甚至下跪。

當然,美國人說撤走只是嘴上說說,他這樣做是為了逼迫李承晚政府答應更多的條件,比如——完全交出軍事指揮權。《朝鮮停戰協議》簽訂不久後,韓國和美國迅速簽訂《美韓共同防禦條約》。根據條約,美軍可以在韓國領土內部署軍事基地,所有花費均由韓國政府承擔。韓國軍隊的指揮權由美軍控制,美軍承擔起保護韓國的義務。

條約簽訂後,美軍便大規模在韓國駐紮,最高時有32萬人之多,此後逐漸減少至3萬人左右。

韓國為何連本國軍隊的指揮權都沒有?

有美軍的幫助,韓國便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經濟建設方面。而隨著韓國國力的增強,韓方也在試圖收回軍事指揮權,並做出了不少嘗試。2004年,美軍將朝韓邊境的巡視任務交給韓軍,這算是目前為止最大的突破。不過,韓國想從美軍手中完全收回指揮權在短期內是不可能的實現的。這對美國控制韓國,影響東北亞地區有重要意義,美國豈能輕易放手?

韓國軍隊指揮權在美國手中是歷史原因造成的(細說)

1953年7月27日,朝鮮戰爭參戰各方在板門店簽署《朝鮮停戰協定》。同時,美國和韓國結成軍事同盟,時任韓國總統李承晚將韓國軍隊指揮權交給“聯合國軍司令部”。自此,美國和韓國軍事同盟的最高軍事指揮權即由美軍掌握。

韓美軍事指揮權問題

冷戰結束後,韓國國民反對美國駐軍的聲浪日漸高漲,韓國經與美國協商,於1994年達成協議,從美軍手中收回平時作戰指揮權。但當時的朝鮮半島南北對峙嚴重,韓國無力也不願完全承擔戰爭風險和責任,美國和韓國雙方商定,在戰爭危機出現時和戰時,仍由美國和韓國聯盟司令部行使作戰指揮權,而聯盟司令部司令由美軍擔任。

韓國為何連本國軍隊的指揮權都沒有?

2005年,美國小布什政府首次提出韓國軍隊的“戰時指揮權”移交問題,2006年上任的韓國總統盧武鉉積極響應,要求進一步調整美國和韓國在兩國軍隊指揮權限上的分配,重新定位美國在朝鮮半島扮演的角色,以使美國和韓國在更加平等的基礎上進行軍事合作。

美國和韓國於是商定,從2012年4月17日起,韓國擔負起本國的防衛責任,即在無論是停戰、戰爭危機以及戰爭發生的情況下,韓國對本國軍隊行使完全的指揮權。按照美軍的設想,在戰爭條件下,美國以及駐韓美軍主要有三方面任務:一是確保人員與裝備的安全;二是在危機到來時懾止戰爭並在作戰中取得勝利;三是憑藉駐軍和作戰取勝確保美國在東北亞及西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力。

也就是說,駐韓國美軍及美國、韓國聯軍的指揮權問題,不僅與美國、韓國有關,更與美國區域戰略和區域局勢演變緊密相關。因此,它不僅是軍事問題,還是政治問題。對美國而言,僅僅從軍事角度,甚至從軍事角度的最低層次,即確保駐韓美軍人員與裝備的安全方面考慮,將所屬部隊和裝備的指揮權交給韓國,都是不可思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